第2章 第二章

李白最近打算到洛阳游玩一阵,杜甫家正好在此处。

杜甫七岁会写诗,十五就出名,他的出身,其实相当显赫。

他祖上最有名的就是杜预。

而他曾祖父杜审言,也是五品上阶的著作郎,父亲杜闲曾担任奉天县县令。

这么算下来,杜甫着实是个官二代。

但他自小谦逊温和,将家产全部让给急着成亲的弟弟不说,更是在弟媳进门以后,被欺负也不吭声,硬生生的扛着压力,搬出了杜府。

所以过得也并不像想象里富裕。

洛阳城里是人皆知,洛阳杜甫小公子少年多才,诗词歌赋样样精通,简直就是洛阳青少年模范典例。

然而杜甫初露头角,文人圈里的名流大多有才还有钱,只有他虽有一身的才学,可也真的穷得叮当响,连去参加赋诗大会住客栈的钱,都是跟他好友严武借的。

看了李白新发的朋友圈动态:“三日后到洛阳,金陵春,等着。”

杜甫愁的不行。

作为地地道道的洛阳人,杜甫自然知道金陵春是什么。

这可是整个洛阳最名贵的酒,一坛就要十两银子,他现在就算砸锅卖铁也凑不出来这么多钱去送酒给李白。

可.......可这是李白最喜欢的酒啊。

杜甫咬咬牙,想起了什么,回自己的茅草小屋里翻箱倒柜了半天,终于找出了他曾祖父杜审言曾留下的一方墨砚。

这砚台是五台山砚,磨出来的墨又浓又亮,是他曾祖父祝寿时别人送的,十分贵重。

杜审言自己舍不得用,爱惜得不行,后来又送给了杜甫他爹。

到后来杜甫他爹去世时,杜甫分毫家产也不要,唯一带走的稀罕物件,就是这墨砚。

卖吗?

这么好的五台山砚,随随便便出手定都在五十两银子以上。

但杜甫穷困潦倒了好几年,日子越过越惨,可却从来没有要变卖曾祖父遗物的意思。

如今,一得知李白想喝洛阳的金陵春,杜甫思前想后,走投无路,竟还是把这藏了好几年的墨砚拿去典当了。

不过杜甫却也没有直接卖,只是当到了当铺里,说过几日手头宽松些了,再想办法赎回来。

晚上,杜甫抱着手里刚买回来的金陵春,乐呵呵的将酒放在自己床头,生怕夜里睡过去就遭贼偷了。

他将玉机打开,正想私聊李白,告诉他自己这里有金陵春。

可一打开,李白那条朋友圈下面的评论都爆炸了,叽叽喳喳差不多二十来个人都在说——

“太白,赶紧来,十坛金陵春已经备好,你要不喝完可不准走!”

十.......十坛。

杜甫心里咯噔一下,十坛那就是一百两啊,他都当了墨砚了,也才得了二十两,只够他买两坛回来的。

十坛......他想都不敢想。

“十坛算什么,太白,到了洛阳我去接你,咱们上醉霄楼,莫说十坛,金陵春要多少有多少,随你喝个够!”

喝.......喝个够....?

杜甫越看评论,脸越白了。

这些人的钱,都是大风刮来的吗?

“哈哈哈哈,太白,我看你来了洛阳就别想醒着走了,今天去这家,明天去那家,不如咱们排个轮子如何?”

排轮子.......还要给每个人编上号等着李白去喝么?

杜甫刚刚兴奋无比的心脏瞬间平静下来。

他将自己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打开的李白私聊对话框关了,眼睛里突然有点酸,不知道是被光刺的,还是太疲惫了。

他躺在床上,一转头就能看见被自己当宝贝似的藏在床头的两坛金陵春。

两坛酒静静站着,好像无声嘲笑着他的寒酸似的。

杜甫呆了呆,随后慢悠悠的爬了起来,一只手抱起一坛酒,走到后院里将它们一口气全埋到了树下。

区区两坛酒......算得了什么呢?

即使这些已经是他的全部,可又算得了什么呢?

一整夜,杜甫都没有睡着。

冥冥中他好像被一股不知名的力量挤到了人群外一般,密密麻麻的人包围着闪闪发光的李白,他挤破头颅也挤不进去。

这天没有下雨,茅草屋顶也没漏水下来。

可杜甫的枕头还是湿了。

三日后,一大早,洛阳城外就排起了长队,得知李白来的不止他们这些文人圈的人,包括那些仰慕李白的百姓,全都自发的前来迎接他。

李白在京都时已是名声在外,来到洛阳更是轰轰烈烈。

于是,尽管杜甫天还没亮就赶去城门口了,但还是被那些狂热的粉丝们堵在了外围,压根没机会挤进去。

天一亮,李白到了。

站在最前头迎接他的,全是书香高门子弟,而那些寒门后生,只敢在远处巴巴望上几眼。

其中就有杜甫。

杜甫等了好久,也没机会上前靠近李白半分,无奈日头越来越盛,太阳太大,晒得他几欲晕眩。

回去罢......

你呆在这儿,人山人海,连根李白的头发丝都看不着,何苦呢?

心底有个声音在唤他。

但是杜甫偏又倔强,他对李白倾慕已久,虽和对方只有过那么一面之缘,若今天不争取机会见上对方一次,恐怕再想看李白一眼,都不知是何年何月了。

杜甫这边硬着头皮开始想往人群里边挤,那边的李白同样被堵得暗暗头疼,巴不得想办法往人群外去。

等杜甫好不容易翻越人海来到中央,李白却没了人影,周围的人都在嘀咕。

“李大人呢?”

“诶?方才不是还在这儿吗?怎么.......”

“哎呀,太白又偷溜了,不够意思!”

“赶紧找啊,这么多人,等会儿可别冲撞着他!”

杜甫被人群推得晕头转向,一听到李白人不见了,也不由担心起来。

这么混乱的场合,要是不小心有人踩着碰着那人怎么办?

天上来的公子,碰着一下都够让人揪心的,他巴不得找个佛龛来把李白供在里头,日夜烧香,奉在心上。

这下可怎么办才好?

杜甫随着慌张的人群一起找了一上午,中午时才听元丹丘说李白给他发了信息,说在外边自个儿散心呢,让大家不必担心了。

杜甫心里如释重负,想着中午也该回去做饭吃了,人群都散了,于是他也回了自己家中。

他早上出发时还想着今天一定要给李白留个好印象,特意穿了自己最隆重的那身蓝袍,体体面面,干净清爽,头发都整齐的束起,露出他原本姣好清秀的面庞。

可这一上午的折腾,他头发早已乱了,衣服也皱巴巴的,额上汗滴如下雨,实在算不得好看。

去时眼里星光灿烂,回来时眸子里的星光却都暗淡下去,杜甫怅然若失的往自己家茅草小屋的方向走着,他家特别偏僻,已经临近郊外,一路上也没遇到个旁人。

走到家门口时突然听到一个声音唤他:“子美兄?”

这声音他做梦都忘不了。

这个声音.......这个声音,他是....!

是太白吗?!

难道他思念成狂,出现幻听了?

“这边。”

一道白光似的人影从树后晃出。

杜甫到处寻找,只见白衣的谪仙站在树后,满树的槐花白得反光,更衬得那人白色的身影好似梦幻,不知真假。

李白挑起一弯夺目的眉眼,眼中似笑。

杜甫忽地才反应过来,手脚都不知道该怎么动作了,滑稽的弯腰拱手行了个僵硬的礼:“好.......好久不见,太,太白。”

过了一会儿,树后的人大笑起来,李白看着杜甫烧成酱色的脸,:“子美兄,我什么时候改名叫太太白了?”

杜甫一囧:“太白.......”

李白也不多逗他,微眯着眼摇自己的折扇,俊逸优雅的脸上总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叫杜甫根本不敢直视他。

太好看了,这人不笑好看,笑起来更好看。

离得这么近,杜甫简直不知所措。

李白扇尖微微朝他茅草小屋的方向指了指,问:“你住在这儿?”

啊.......

这么破败的地方,饶是杜甫这样粗心大意的少年,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他虽不在乎自己住什么样的地方,可在仰慕的人面前,总归是有自尊心的。

杜甫梗着脖子不知该怎么回答,但根本不用他回答,早在李白消失的这一上午,他就已经把杜甫家这一片逛了个遍。

除了屋里没进去过,屋外的角落全被他仔细参观过。

本来是碰巧,李白也不知道杜甫住这,他到这边来只是因为这里人少,清静,出来透气来了。

没想到等他来了这处,才发现这个地方所有石头和墙垣上都刻满了诗赋。

《梦李白二首》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不见》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冬日有怀李白》

“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

《饮中八仙歌》

“李白一斗诗万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

很多很多,每一首都与他李白有关。尤其最后那首,“李白一斗诗万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写的这么好,李白看得心惊,也不由入了迷,一上午就在这林子里到处找,找每个写了他名字的石头缝,找那些文采斐然却又生在尘埃泥土里的心意。

他想看看是谁,是谁写下这些句子来,这样才华满溢的人,他不应该不认识才对。

可在树上等了很久,到他快睡着了,这茅草小屋的主人才出现。

却不想,原来是那个不过十七的小孩。

是他啊....

纵然剪去了之前所见那头遮眼的头发,穿上一尘不染的蓝袍,秀气又纯净,但李白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

原来是他,杜子美。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第二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