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第 56 章

傍晚,气温又降到了零下,北方干燥的冷空气直往人的肺里钻,仿佛要冻住人的心脏。

李言旌身上一会儿冷,一会儿热。李建科吊完三瓶药后替换她,让她赶紧出去吃口饭。她轻手轻脚地穿过楼道,生怕碰倒了别人的氧气瓶。

街道上冷清寂寥,只有医院门前的这条路上人多,车多。李言旌一个人走在与医院反方向的街道上。

她的心情跌到了谷底,或许是因为生病了,心理极度脆弱。她想了很多:

人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呢?人总是要死的,到头来不过草草而终。妈妈走了,是一种解脱,再也不用承受这世间的苦难了。

爸爸生病,妹妹还在吃奶的年纪,妹妹长大了也要承受这一切,她就不该来到这个世界上。去年“**”,今年“禽流感”,未来还有什么?到底为什么活着呢?努力奋斗又是为了什么呢?他们家没有指望,没有希望的日子。

人生再也不会有色彩了,她的理想,她想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

家里现在这种情况,她毕业了就要背负起赡养爸爸,抚养妹妹的责任。她会和这里的很多女人一样,有着一份微薄工资的工作,早早地结婚生子,重复着年复一年的生活。

有的人在二十多岁就已经死了,只是等到七十岁了才埋。说得可能就是她这样的人吧。

她越想,越对人生失去希望。这种心情无处排解,她很想给林尚川打个电话,他成熟睿智,懂得很多人生道理,他说得话会让她重新找到方向。

可是,她不能再找他。她想给明桢打电话,可是明桢没有手机,还得别人去叫她。

能找谁说呢?有些痛苦只是自己的。她原路返回,随便了买点吃的。

县第一人民医院的一间病房里,来看望江建国的人站了一地。

自从他从邻县调了回来,成了空降的县第二中学的校长,三天两头就有来拜访他的人。大多数都是为了孩子,或是亲戚朋友的孩子招生名额的事。

第一中学和第二中学是全县仅有的两所高中,一中是独立高中,二中是完全高中。一中自建校以来,有50多年了,共有53名学生考入了北大、清华,名气大,地位高。但是近几年,一中教师师德、学生学风每况愈下,高考本科率远低于二中。

二中作为后起之秀,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认可。县委、县政府也十分重视。

江建国面对这些人的大手笔,也自然帮了他们的忙。柴会英成了默认的校长夫人,沾了江建国的光,受到别人的尊重,再也没有人说她过去的事了。反而说她和江建国的过去是县里百年少见的一段佳话。

江建国这次住院也是因为高烧不退,咳嗽严重。一到医院,主任知道他是二中的校长,特殊待遇优先安排了单独病房。他不会有排队这回事儿。

柴会英站在一旁,听到他们在跟江建国讨论这次禽流感的事儿。

一个在县委宣传部任职的人说,昨天有老百姓聚众闹事了。因为这次禽流感,县城、乡镇里死了太多老人,老百姓怪疾控中心不作为,领导们不管老百姓死活。

“最后怎么处理的?”江建国问。

“这是天灾,领导也没有办法,就说已经上报市里了,市里会派专家组来检查。打发了他们。”

“就是,每年这个时候都有老人去世,今年多了点而已,老百姓就大惊小怪的。老人么,迟早要死的。”站在一旁的办公室主任说道。

这时,江建国的大儿子江海,带着妻子来送饭了,众人说了一些客套话,便离开了。

江建国坐起来吃饭,叮嘱江海,别忘了替他给江容打生活费,快要元旦了,让江容请同学们去玩。

如果说江建国不是一个好丈夫,好领导,那对他的两个儿子,绝对是一个好父亲。

江海和江容的名字,取自“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江海结婚,江建国在县城给他买了120平米的房子,又花钱装修,平日里还时不时地给他补贴钱。

柴会英想到明桢,明桢也是他的孩子,从小就没有养过她。明桢上大学,家里没有出一分钱,孩子肯定吃了不少苦。

她对江建国说:“给明桢也打些钱,这一年多,都不知道她一个女娃娃在外地怎么生活的......”

江建国没有好脸色地说道:“别管她,那个大学是她自己要上的,大学是给她自己读的,又不是给我读的,那她自己去想办法,我没钱供她。”

柴会英转过身给江建国倒水,没有再说话。

江海对柴会英这个既不是亲妈,又不是后妈的女人,一直用“姨”称呼。他从来没有见过江明桢,也不想有这样一个人分走属于他们的钱。

“姨,你别说了,我爸还病着呢。”

他的妻子掐了一下他的胳膊,让他别这样说话。

两天后,县政府、疾控中心,以及市里的专家组共同公布:本县并没有禽流感。居民发烧、咳嗽,是因为冬季寒冷,气候干燥,引发流行性感冒,七天内症状就会消失,不用恐慌。老年人因为抵抗力差,并且大部分老人还患有其他疾病,造成救治无效死亡。

这么权威的公布,老百姓自然不敢质疑。不就是感冒嘛,还怕啥!大家都放松了警惕。

住了五天医院,李建科和小女儿可以回家了,李言旌还在咳嗽,只要不是禽流感就放心了,她回家吃点药就行了。

他们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轻松了很多。路边一个老人的叫卖声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拉着一架子车高粱笤帚在卖,喊着:一把3元。如此寒冷的天气,老人还穿着一双破布鞋,棉袄里的棉花掉在衣襟上甩来甩去。

李言旌看向父亲,李建科走了过来:

“要过年了,家里正好用得到,我拿十把笤帚。”他给了老人50元。

“我找不开么,我今天一把还没有卖呢,没有零钱。”老人冻得颤悠悠地说。

“不用找了,你早点回家去,天黑了更冷。”李建科说。

“这让我怎么感谢呢,你多拿两把,给,拿着。”老人又拿了两把递给李建科。

“我用不了那么多,留着你下次卖。”李建科放了回去。

李言旌抱着一堆笤帚,走着走着,突然对李建科说道:

“爸爸,人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呢?难道就为了受尽人间苦难,然后悲凉地死去吗?”

李建科看着她,心里感叹,女儿长大了,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了。他当了一辈子教师,经历了太多的生离死别,并且已经活到知天命之年了,要让他说人活着的意义,确实只有苦难。

但是他不能这样说,女儿才二十岁。因为他的决定,让女儿在这个年纪竟然思考这样的问题,他已经很愧对她了。并且作为一个老师,他时刻要记得教给别人的东西,必须是正义、积极向上的。

“旌旌,眼前的苦难都是暂时的,一切都会过去的。人生虽然有很多悲凉的事,但同时也有很多美好的事啊!就像黑夜总是与光明相伴而生,你不可能永远身在黑夜中,光明肯定会到来。你的追求要放在那些让你感到幸福快乐的事物上,要想生活得更好,你只能大步向前。尼采说:‘那些杀不死我的,必将使我更强大’。你也要有这种力量,让自己的内心强大,执着且坚定。你还很年轻,大胆一点!”

“可是爸爸——”

“你高中的时候,我让你背过《离骚》,‘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这句,还记得吗?多背几遍。”

李言旌思考着父亲的话,苦难都是暂时的,一切都会过去的。这句话,适用于所有人。至于是怎么过去的,那只是一个人的事,一个家庭的事。苦难落到谁家,便是谁家的大事,对别人来说,都是小事,甚至都不算是个事儿。

可父亲说得也对,人生还有很多幸福美好的事。她不能悲观,她是这个家的希望。

“爸爸,我去买点排骨吧,晚上炖汤。我们都要好好补补身体了。”

“你想吃什么就买,别省钱。”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