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 21 章

只是修养了一天一夜,景渊的状态就好转不少,没了那股摇摇欲坠之感,语速缓慢之下也没了止不住的咳嗽。只是面上,仍残留下几分病容。

但这会儿,何春也没心思关注这些,全部心思都在景渊所说的事上了。“将军请讲!”

景渊便笑了笑,慢条斯理地说:“婚前,吾曾承诺过,只要两个女儿,有一人诞育子嗣,便允明儿与你回家乡大婚。

如今,吾两个女儿均有孕在身,按说此事也该履行。不过,如今事情有变,自也该提前与你道明。”

他话音刚落,其身旁的赵姨娘便将老爷调任京官、三小姐亦将要入京的事儿说了。

景渊这才又道:“婚姻大事,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故而此事暂不可行。”本就不觉得这事儿真会成的何春,恭恭敬敬的道:“小生全听大人安排。”

对于何春的态度,景渊很满意,因而打了一棍子给了颗甜枣的安抚道:“虽然大婚不可行,但趁着如今吾尚在,三书六礼倒是可以进行了。虽只是走个过场,却也是必备之礼。”

何春能说什么呢?还不是只能点头应下!于是,待他再次恭恭敬敬的应下后,景渊方才露出几分疲态,何春当即识趣的告辞了。

出了正院,何春又去三小姐、四姑娘的院子里转了转,表达了关怀后,方才回到自己的小院里。

他这时才有时间打开钱袋,看这趟到底赚了多少银子。“道然观倒是个大方的,给我这个新手也有二百两银子。”说着,他将钱袋重新系好,放进床下的暗格中。

不过也没休息,而是坐在床前的书桌前,铺开一张宣纸,开始磨墨,想要在纳征前,多售卖些书画,攒些银子,置办更好的聘礼。

……

另一边,作为牵线搭桥,带景府姑爷夜宿道观的罪魁祸首,□□被崔通判软禁在了家中,陪伴自己有孕的妻主。

不过,□□并不以为意:妻主所怀虽确是他的骨肉,但妻主本人却并不喜欢他。之所以会为他孕育子嗣,不过是婆母崔通判的意思罢了。

所以,平素妻主那边都是由妻主的通房照顾,他自己甚少踏足妻主的院子。毕竟,崔家娶他来,又不是为了照顾妻主,而是想要让他代妻主掌控崔家大权的!

他自认为自己所作所为,都对的起崔家给予自己的待遇。是以此刻不仅不心虚,反而相当理直气壮的开始料理家中诸事。

崔通判也如他所料那样,并不在意他是否真的去陪伴自家女儿。于是,这件事本该就这么不了了之。但之后发生的事儿,却告诉□□,此事只是个开始!

……

傍晚,道然观,钧泽道长按例给刚坐化的师傅上香,却发现师傅的灵画较之其他灵画,更为灵动且色彩更为鲜明。

虽应是好事,但恐师傅灵体有损的她,还是匆匆去请了观主等人前来查看。这才发现,原来,师傅竟是携带了部分修为,附身于灵画之中的!

此事一经发现,立刻引起了全观注意!需知,哪怕是修炼者,生前死后的修为也是不互通的!而且,死后前三年,亦是其最脆弱的三年。若是能有生前几分修为,为灵体护道,岂非多了几分安全?

当即,寿命将尽、体有暗伤、欲转鬼神之道的道士们,便纷纷出言,想请何画师也来为她们绘制灵画。

观主不堪其扰,再加上自己也有几分私心,便命师侄钧泽入城,请何画师再来!

……

钧泽道长来时,正值何春与景明二人纳彩之时。她来的不巧,只好打道回府,等着明日再来。

因只是纳彩,故而未请旁人,何春与景家姐妹也都未曾出面,里里外外皆是由郭夫人操持的。

作为将要娶亲的新人,何春坚持自己付银子,准备所需礼品、给媒人的谢礼等。他有这份心是好事,郭夫人也未曾拒绝。

然后就是问名、纳吉,也就是互换男女双方的姓名与生辰八字,在祖灵前供奉三日,以占卜吉凶,询问是否同意二人成亲的过程。

如景将军所言,就是走个过程罢了。毕竟,二人本就已是夫妻了,结果自然是好的。

也就是这期间,带画像出门准备去尚同书肆寄卖的何春,才见到了早已等候多时的钧泽道长。

尚同书肆自然是去不成了,二人就近寻了个茶楼坐下,商谈事情。

待明白钧泽道长寻他所谓何事后,缺钱的何春登时大喜:“钧泽道长来的正巧,小生即将成婚,正是缺钱之时,订画之人自是越多越好,小生来者不拒。”

完成了任务的钧泽道长亦甚为欣喜,“那就这么说定了,吾等便在道观恭候何画师的大驾。”

但听到道观二字后,何春却神情一滞,虽未拒绝,却显然不甚乐意。不过,考虑到一副画二百两银子的画金,他最终也没反悔,语气沉闷的答应了。

第二日一早,何春给景大人、郭夫人请安后,又照例到三小姐、四姑娘的院子里转了一圈儿,表达关怀。

走完形式后,何春才匆匆出门雇了一辆马车,直奔道然观!

说实话,给道然观的道士绘制灵画,并不像何春想象的那样危险。习惯了一天两幅的绘制强度后,还能有效掌控文气、大幅增强文气的恢复速度、小幅增加文气的修炼速度。

只是每日早出晚归的,次数多了以后,难免引起景府,尤其是郭夫人的不满。

好在,没多久,也就是卜完吉凶、互换聘书即纳吉结束后,景大人便要出发去往京城。郭夫人作为掌家侧室,要随行以便路上照顾景大人、抵达京城后,与其他人家交际。

除了郭夫人外,赵姨娘的女儿五姑娘也要随行。这是要去京城,相看夫婿。毕竟到了京城后,有二姑娘在,五姑娘能相看到更好的夫婿。

赵姨娘却暂且不去,要先留下来照顾两个孕妇。待三小姐、二姑娘生产完、做完月子后,才会与三小姐、二少爷一起,赶路去京城。

至于四姑娘?会带着孩子们留下,陪何春考完乡试后,才会与何春一起,带着孩子们去京城。

因而,送走总是试图管教自己的郭夫人后,何春越发自在了。可惜,府学的夫子们也都回来了,他也该开始去府学上课了。

……

何春绘制的灵画,随着道然观的宣传,名气越来越大,为不少修炼者所熟知。但因为其又恢复了府学、景府两点一线的行程,故而甚少再接到订画的单子,所以并不知道自己如今已名声在外。

而且经过道然观之事后,他如今也不缺钱!尤其是何春将所得画金,悉数交由□□代为购置商铺出租后,就更不缺钱了。

所以,没有缺钱的紧迫感后,何春将精力大多都放在了读书上。毕竟,家里可都等着他考中举人,上京与亲人团圆呢。

小部分精力,则给了家中两孕妇。随着产期越来越近,他也越来越紧张。恨不能时时刻刻守着两人,生怕出现一点意外!

不过还好,赵姨娘照顾两人,照顾的颇为仔细,皆顺顺利利的到了十一月初。

这天,恰逢十天一次的休沐,何春算着时间,三小姐的预产期留在这几天了。于是,他便去城隍庙,寻箬音小姐,拿在神像前供奉了八十一天的两块平安锁。

刚回到家,他就察觉不对,立刻明白怕是三小姐要生了。当即匆匆赶往三小姐的院子,果然听到了三小姐的痛呼声。他的心一颤,手中的盒子差点掉落在地!

这番动静引得等候在院中的景康注意,他不满的说:“姐夫,你去哪儿了?怎么才回来?”景康很不理解,平素时时刻刻守在府中的人,怎么关键时刻就不见人影了呢?

何春咽了咽口水,稳住情绪,走上前将手中的盒子递给他:“我算着时间差不多,就去城隍庙里拿平安锁去了。”

平安锁?景康是知道姐夫有在城隍庙里,供奉了两块平安锁的。闻言,心情这才好转不少。

他看了眼产房,低声道:“赵姨娘怕四姐看了,会动胎气,没敢让四姐来。姐夫,你在这儿守着,我去四姐那儿看看。”

何春默默点头,拿过盒子,从中取了一块平安锁递给他,说道:“这是给四姑娘腹中孩子的,你既然要去看四姑娘,便顺路带给四姑娘吧。”

景康轻轻摇头,稚嫩的嗓音透着让人为之汗颜的通透:“这是姐夫的心意,怎能让我转送?还请姐夫亲手交到四姐手里吧。”

说完,见何春欲言又止,就又道:“至于说,婚前两人不可见面之事,还请姐夫无须在意。毕竟,大婚最快也得是你们去了京城以后的事了,这期间你们怎能做到不见面呢?”

何春一想也是,便又将平安锁收回,重新放到盒子里。“你去吧,莫要让四姑娘多想。待三小姐平安产下麟儿,我就去看四姑娘。”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