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游说相王

冬至那日,长安下了第一场雪,但这样的气候却没有阻止去往太平公主私宅赶赴诗会的官员。

公主府坐落在礼泉坊的西面,赤色的梁柱与门廊,衬以白壁,精巧而和缓的飞檐尤具美感,从正门而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布局整齐的园景,视野开阔,左右两侧的松针树上落满了雪花,整个园子看过去更显洁净。

穿过园子便是一条仿佛望不见尽头的长廊,两侧种满了品种各异的梅花与牡丹,官员走长廊经过时,不停地感慨。

“这两侧的风景,若是到初春时节,牡丹与梅花各自盛开的场景,定是叹为观止啊。”

行至长廊尽头,便可见两座亭台,由一空中长廊相连,一行官员提着衣裙缓步登上。

两座亭台修建得更为精巧,以斗拱铺做梁架,出檐深远,内里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壁画,立于亭阁之上可将整个园子的恢宏尽收眼底,四面垂下缎面轻纱,风吹得飞檐下的铜铃声清脆悠扬。

身披大氅的人席坐在亭阁上位,瞧着那些络绎不绝的官员,问道身侧的人,“怎不见上官大人?”

丝竹应道,“回殿下,听闻上官大人感染风寒,许是来不了了。”

太平轻叹一口气说道,“罢了罢了,派医官去瞧过了么?”

女子应道,“医官已然瞧过了,且…听闻信安县主一直陪着。”

太平抬眼看了她一眼,冷冷道,“多嘴!”

女子见状,惶恐俯身跪下说道,“殿下恕罪,妾今后不敢了。”

太平不再理会她,见相王李旦缓缓而来,便起身迎去,男子身躯挺直,面容平和,已然见不到在洛阳时的狼狈之样,见太平亦是一脸喜气,“妹妹的宅子可算得上是这长安城中的独一份了!”

“严整开朗,形体俊美,本王看了简直羡煞啊!”

身后的一众官员亦是附和,太平扫视一眼众人,微微笑道,“妹妹也别无所求,只热衷于这亭台楼阁,亏得母亲赏赐罢了。”

男子微微点头表示默认,又看了一圈问道,“怎未见婉儿?”

“这诗会若是少了她,那还有何滋味啊?”

太平正想开口,却听人群后传来一声线,“相王说得是,这般热闹场景,臣自然是要来凑热闹的。”

众人皆转身向后看去,只见一身披银白大氅的人缓缓行来,青丝束在脑后,为掩病容,特意描了淡淡红妆,但还是掩饰不了身躯羸弱,而她的面容在漫天的雪花与妆容的衬托下却更显苍白,身侧还站着另一着嫣红大氅的女子。

太平见状立时将嘴边的话吞了回去,改口说道,“上官大人定是要来的,这不还带着信安县主一同来了。”

二人行至相王与太平跟前俯身道,“臣来迟了,还望殿下恕罪。”

太平轻言道,“无妨,得知你感染风寒,本不必前来的。”

上官应道,“臣无碍,殿下乔迁之喜,臣自当是要来祝贺。”

说完从怀中拿出一枚玉珏双手奉上,“臣自己的劣作,望殿下莫要嫌弃。”

太平向丝竹使了一个眼色,身旁人便代为接过,李旦见着这二人的模样,在心中有些窃喜,抬声说道,“大人抱恙,也不必如此强撑,不如回宫休养得好。”

这时候从人群后又走出一女子,高声说道,“三叔这是哪里的话,姑姑乔迁新居,上官大人既然来了,怎么样也要讨杯热酒喝才是,三叔这样替主人驱赶客人,怕是有些反客为主了吧!”

女子披着一件石榴红的大氅,发髻高高盘起,带着精致的妆容,步子迈得飞快,大氅扬起在身后,行至太平跟前时,又说道,“姑姑,裹儿说得可对?”

太平未置可否,只吩咐身侧的人,“去烫壶热酒来。”

“诺。”

随后又向众人说道,“诸位轻便吧,在此不必拘束,只行常礼便是。”

“诺。”

李旦看着那位招摇不已的内侄女笑道,“想来从前传闻裹儿同上官大人不合,大概是空穴来风了。”

李裹儿看着他巧笑道,“是不是空穴来风,三叔不如回家好好再揣摩一番?”

太平那二人的唇枪舌战,面容上有些挂不住,站出阻拦道,“好了,一家人何须如此!”

论聪慧,太平历来是在李旦之上,以至于相王对自己这个妹妹一直都有点惧怕,遂又开口说道,“月儿何须动怒,本王不过同裹儿玩笑几句。”

太平轻点了点头后又说道,“月儿前几日得了琴谱,三哥帮月儿品鉴一番可好?”

李旦一听得琴谱,瞬时来了兴致,立即说道,“那是自然。”

待二人走后,李裹儿同上官说道,“问着你为何不来的是他,来了又撵人走的还是他,真是瞧热闹不嫌事儿大,上不了台面。”

上官应道,“听闻郡主本是要去城南骑马的,为何会出现在此处?”

李裹儿笑道,“本宫听闻你拖着病体出宫来赴宴,便知今日定不是游园那般简单,自然要来瞧个热闹!”

说着又看向身后的人说道,“阿绪亦忧心于你,本宫调转马头的时候,她那欣喜之情都快溢于言表了。”

女子皱眉向上官俯身说道,“大人,妾去问过医官,您的病最忌着凉,实在是放心不下。”

李裹儿继续说道,“您刚刚也瞧见了,若是本宫不来,想来姑姑也是不会当众维护于您的。”

李嫣儿听了这话笑道,“郡主,您忘了还有我在。”

李裹儿看向她,走近一步说道,“是啊,本宫怎忘了还有嫣儿姑姑在,您在这里恐怕姑姑更是恼怒吧。”

上官微微闭眼叹了口气说道,“县主可否陪臣去园子里瞧瞧。”

二人正离去的时候,又听得身后的人说道,“姑姑同三叔不知在谋划何事,裹儿可是有兴致得很呐!”

上官与李嫣儿没有理会,依旧径直向后面的园子行去,远远便瞧见太平领着相王进了正殿,李嫣儿说道,“要跟上去瞧瞧么?”

上官摇了摇头,“想来她已然可以应付了,是我过虑了。”

说完又展望了这园子的景色,而后笑道,“这景致确为一绝,不如就当来此赏景罢了。”

李嫣儿回头向身后的女官吩咐道,“去取个碳炉过来。”

“诺。”

太平带着李旦进入正殿之后,便屏退了一众宫人,她背对着李旦许久没有言语,只听得身后的人小心翼翼问道,“月儿,乐谱在何处?”

太平这才缓缓道,“三哥知道何为一脉相承么?”

李旦听着这话头不对,沉下脸说道,“月儿并非是与本王来看乐谱的。”

太平继续说道,“三哥知道民间在谣传什么吗?”

李旦亦转过身,双手拂袖说道,“那与本王何关?本王只一闲人罢了!”

太平转过身看着眼前的人说道,“那本宫便告诉相王!坊间传闻一方士,同张氏兄弟面相,知此二人有帝王之相!”

“相王还要再听么?”

李旦面不改色应道,“那与本王何关,本王素来是与他二人没有来往的!”

太平冷笑道,“是么?本宫听闻上月相王府上的属官与老母亲过寿,张氏兄弟还送去贺礼,可有此事?”

李旦皮笑肉不笑说道,“公主殿下好灵通的消息,是上官婉儿告知于你的,是么?”

太平将神色聚拢在眼前人的面容之上,压低声线说道,“相王万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自以为控制棋局,却反被人算计!”

李旦走到一侧拂袖坐下,“不过是一属官同他二人来往亲密了些,如今朝堂之中,依附于他们的官员还少么?”

太平应道,“所以三哥要成为那其中一个么?”

“难道三哥真的以为那二人会扶持你登上皇位么?”

“此前弹劾张氏兄弟祸乱朝政的奏疏已然堆得如同小山一般高,母亲却万般维护,这二人恃宠而骄惯了,坊间又有那样的传闻,你以为他们真的甘心依附于你么?”

太平的话讲到了他的痛处,他迟迟未同那二人有正面往来,也是如此思量,若是变成第二个傀儡皇帝,那这次可没有那样好的运气,极有可能颠覆李唐的天下。

李旦将手放置在桌案上,迟迟没有说话,太平又继续说道,“隆基与成器尚在封地,本宫可以年关将至的缘由,上奏母皇,将他二人召回。”

“相王好生思量,莫要剑走偏锋才好。”

这场谈话持续了大约一个时辰,冬日本就昼短,待从正殿中走出时,天色已然渐晚了,太平送相王至长廊处,上官与李嫣儿正巧瞧见。

见那二人从容模样,上官驻足看了一会,随后同身侧人说道,“回宫吧。”

正准备离去,却被一女声唤住,“上官大人留步,殿下让您去正殿等候。”

上官回头看向那女子,正是太平身侧的丝竹,顿了顿才应道,“诺。”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