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府院中的藜草长得茂密,起风时便挨着墙角摇曳,像那顽强生命的唱叹之曲。
太平曾让她将那些草儿拔去,却被上官阻拦了,她曾喜欢落在墙面上的三角梅,似乎也对这毫不起眼的藜草情有独钟。
她们有着她这一生都无法企及的自由生命。
“今日崔融来询问我,薛绍的墓志铭。”太平坐在廊下的石阶上,挽着身侧人的手臂遥望着天边的星云说道。
上官手拿着一株夕颜,指尖绕着那花身边缘来回打圈,“是臣让他去询问殿下的。”
太平没有意外,崔融是中书舍人,在上官手下任职,撰写墓志铭这样的事应当是要先请示于那人。
“总归夫妻一场,人死为大,终归是要体面。”上官见身侧人迟迟未言语,又补充道。
太平淡淡应道,“若要体面,将墓室修葺得华丽些也就罢了。”
“墓志铭的生平照实书写,至于铭文…”
说到这里她停下,转头看向上官,“照婉儿意思,铭文该如何书写?”
上官将手中的夕颜拢入手心,这么多年过去,太平与薛绍那场声势浩大的婚礼,始终都是她心底的痛。
那日天边血红色的晚霞,犹如烈火一般在炙烤着她的心,她忍不住将手心攥得紧了些,随后应道,“他面若桃花,长相俊美,夸赞一番也不为过。”
太平察觉到她的异样,“由着崔融去办吧,让他无须再请示,一个墓志铭而已,人都去了这么多年了,再写什么都是做给活人瞧的。”
接着握着上官的手说道,“婉儿也无须再为这等小事忧心,由着崔融去操持。”
“撰写之后也无须再上呈,着匠人雕刻成文便是。”
上官反握住她的手,“臣并非善妒…”
太平将头侧枕在膝盖之上,同她笑道,“善妒,妒什么?”
“论情意,月儿对大人自十三岁起便是全心全意;论相守长短,月儿同大人二十多年难道比不过区区七年而已么?”
说到这里她起身伏在她的膝上继续说道,“他没有什么值得婉儿妒忌,难道婉儿会妒忌他那驸马的身份么?”
上官听后笑道,“月儿又怎知臣不会呢?”
太平起身将手挂在她项间说道,“那月儿便与表哥和离,大人正大光明娶月儿一次可好?”
她的目光真挚,分毫没有调笑的意思,上官抬手抚上她额前的青丝,“臣不敢。”
太平继续仰在她的腿上,瞧着那漫天的繁星,“婉儿有遗憾过自己没有身为男儿之身么?”
上官摇摇头笑道,“臣若为男子,兴许便不是如今这样。”
“臣兴许也会为了维护男子的利益,而百般打压女子;臣兴许也会如同薛绍那般,为了自己的尊严与地位,而百般践踏月儿。”
“臣若为男子,兴许便不能与月儿这般默契与相顾彼此。”
太平闭上眼说道,“知道就好。”
“本宫也不稀得你为男儿之身。”
“虽不能光明正大结为夫妻,但只要能相顾彼此便好。”
院子里落花轻拂过白壁,飘然坠下,这般静谧的黄昏,揽着身侧人絮道着家常,她确实没有什么可妒的,上官在心中默然思索。
含元殿中,李显手拿着线书倚靠在坐榻之上,时不时抬眼瞧着陛阶下侃侃而谈的人。
大殿中站着一名身着紫袍的官员,面容瞧着富态,身形微胖,革带挎在腰间将那肚腩显露无遗。
“陛下,臣前几日读汉书,吕后乱政,欲于宴会之上毒杀高祖之长子刘肥,幸刘盈共饮毒酒,而后吕后之计才作罢。”
“陛下,若您慧眼,便知吕后之事如今正在本朝上演呐!”
上官站在陛阶之上,目光直视着前方并未有惊诧,却听得身侧的人将手中的线书掷到桌案上怒道,“王同皎!”
“你好大的胆子,皇后也是你能随便置喙的么?”
“论辈分你得尊称皇后一声嫡母,论尊卑皇后是大唐的国母!”
男子肃然向前行一步说道,“陛下可知,皇后殿下曾多次在朝臣之中对太子殿下言语侮辱,甚至安乐公主亦对太子殿下以奴婢之名称呼,陛下难道真的就坐视不理么!”
皇帝听后看向上官,“上官大人,有这回事么?”
上官应道,“陛下,此事属口角之争,臣倒是未曾耳闻,若要探查也并不难,王大人只需说出当日在场的大臣,臣便可派人一一前去询问。”
王同皎听后抬手指着陛阶上的人怒道,“当日就在公主府中,上官大人是在场的!”
上官看向他说道,“王大人兴许不记得了,那日定安公主府的宴饮,我因不胜酒力,在安乐公主来之前便早早离席而去。”
“而长公主来后,便又随着长公主回了府。”
“但想来是有其他诸位大人在场,要取证并非难事。”
皇帝听到这里已然有些不耐烦,“安乐性子本就有些娇纵,太子身为储君多谦让一些便是,姊妹之间的调笑之语何须闹到朝堂之中来,还要大张旗鼓的找人来对质,传出去不怕成为坊间笑谈么!?”
上官俯身应道,“陛下说的是。”
王同皎继续说道,“陛下,臣以为储君便应当有储君之尊,若是任由姊妹这般嬉笑,以后当如何服众立威?”
李显听了这话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拿起桌案上的石砚便向下掷过去,“你个混账羔子,朕还在这儿坐着呢,连上皇都好端端呆在上阳宫,他想立什么威?”
“朕索性将皇位让给他坐去吧!”
“让那小兔崽子再封你个镇国将军可好?”
砚台掷到男子的小腹间,紫袍上染了些墨迹,随即便匍匐跪下,“陛下,臣不是那个意思…”
“臣只是…”
李显当即打断他的话,“行了,别再替自己找补了,知道你是个蠢货,没想到蠢得这般刚正!”
男子听后连连点了三个头便匆匆退下。
李显抬手轻拍了拍自己的脑门,“这些不省心的小辈,整天争来争来,他们是赶上好时候了,若是生在母亲那般铁血手腕下,怕是还没走进丹凤门便被人锁拿了。”
上官应道,“陛下宽厚,他们会感沐天恩的。”
李显抬眼瞧着她,“朕对母亲是心生敬佩的,但朕也知晓成为不了母亲那般的人,朕只想做个守成之君。”
“好好守着父亲与母亲拼搏一生得来的这份家业便好。”
说着便起身,“婉儿你说说,这世间男子要承认女子强大怎会这般艰难?”
上官看向李显问道,“陛下仿佛对女子掌管天下,倒是颇为乐意。”
李显道,“天下本就是有能者居之,谁又能否认母亲确实强于世间所有男子呢?”
上官应道,“陛下可否听过左传中有一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女子对男子而言便是这般的处境。”
“因为女子与男子所擅长的领域不同,其治国策略也不尽相同,就如同道家与儒家之争,本是各有千秋,但一旦踏入一方阵营,便很难去肯定另一方的成就作为。”
“只会一味的打压。”
李显走到她身侧又询问道,“婉儿以为裹儿当皇太女是否可取呢?”
上官应道,“臣以为不可取。”
李显听后便再无多的话,只淡淡说了句,“婉儿退下吧。”
“诺。”
三日后
上官府中便出现了一位不速来客,宋之问。
府中小厮将他引入院中,上官与太平正席坐在桃李下的桌案便饮茶,男子躬着身子行至树下同二人说道,“臣见过长公主殿下。”
“下官见过上官大人。”
太平没有瞧他,上官摆弄着手中的茶筅同他说道,“起来回话吧。”
男子起身后被那摇摇欲坠的花枝击中了璞头,抬手扶了扶璞头后便挪动到花枝一旁,又怕步履踏到地面上的残花,所以显得有些小心翼翼。
太平抬眼看了一眼他,徐徐说道,“宋大人不如离那花儿远些回话,也免得左右为难。”
宋之问听后又挪动着步子走到另一侧,才回道,“臣有要事回禀。”
“只是…臣有一小小请求。”
“还望殿下能恩赐于臣。”
太平手拿着铜壶替上官的茶碗中注水,并未抬眼看他,“是何请求,说来听听。”
宋之问应道,“臣知晓,当日在定安公主府中的那名舞姬殿下带回了府中,臣…是真心爱慕于她,臣想请殿下将那女子赐于臣。”
太平几乎是不假思索应道,“不可能。”
“别说她已然脱了贱籍,是良家之身,即便是舞姬本宫也不会随意赠予。”
“何况你当日行径,本宫怎可将那女子托付于你这样的人。”
宋之问吞咽了喉咙说道,“殿下,不如将那女子唤来一问,看她是否愿意跟着臣走。”
上官手中的点茶已然起了沫,放下茶筅同太平说道,“殿下便依他的意思,将女子唤过来。”
“臣也想瞧瞧那女子是否愿意跟着宋大人走。”
太平将手中的铜壶放下,轻笑一声说道,“本宫今日还就瞧瞧。”
继而向丝竹说道,“去公主府将人接过来。”
“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7章 薛绍墓志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