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随身带着一枚玉埙,是父亲留给她的遗物,它的音色古朴柔润,如同兰花一般高洁。
她时常在月下演奏,将那些孤独与痛苦掩藏进乐声之中,只留下光阴中的岁月静好。
“大人的忧愁,浓得似这梅梢上的雪花,小小玉埙能化的开吗?”女子的声线轻盈,语气中还带着些嘲弄的意味。
上官没有理会她,待曲闭之后才缓缓说道,“为何要化开?”
“梅沾上雪不是别有一番风味吗?”
女子浅笑,“太平多次在天后面前拖延婚期,不就是为了梅上那坠落的雪花吗?”
握着玉埙的手突然一紧,“我会劝诫殿下的。”
女子摇摇头,“大人误会妾的意思了。”
“太平若对这梅花喜欢的紧,将它移栽到公主府又有何难?”
“奈何大人不愿放手。”说到这里又轻笑,“所以您对月儿的情也不过如此…”
“看来嫣儿很懂情事啊?”上官眉梢微微上扬看着她问道。
“除未亲身经历过…”嫣儿的声线悠长,“书里读到过,耳边听到过,亲眼也见到过…”
上官淡淡说道,“月盈则亏,水满则溢,我有十分则只能显露出三分,情深则不寿。”
“这样的回答,嫣儿满意吗?”
“所以大人将那余下七分都藏在哪里了?”
上官起身抬眼拂袖,“花草间,云雾里,月光下,世间万物哪里会没有几分情意的容身之处。”
李嫣儿轻笑,这话听得人着实感叹这人的凉薄,不过换个角度看将本就不属于自己的人或物据为己有,又一定对吗?
女子觉得她的薄情亦是深情,成全了太平高贵公主的职责,亦成全了她自己的理想抱负。
“大人知道天后为何将嫣儿派来此么?”
“为何?”
“您与太平的事,天后都一清二楚。”女子平静的说道,“中秋夜宴之后您与殿下同浴,同寝,同食,花前月下,对酒当歌…”
“虽不知闺房之事,但也能猜到一些…”
“婉儿知道天后如何说吗?”
上官看向她,“如何?”
“天后说,本想着将婉儿放到公主身边不至于暗生情愫,却万万没想到…”
“不过也能想的通,太平历来是喜好有才之人,于她而言,男女又何妨?”
“罢了罢了,随她们去吧,这两个孩子想来也不会失了分寸。”
说罢许嫣儿挑了挑眉,“这都是天后的原话。”
上官把玩着手中的玉埙,“那为何还派嫣儿前来?”
“罢了可不代表着不管,让我来便是提醒着大人,可别忘了殿下是公主的身份,其他也就算了,她的婚事可容不得半分差错。”
上官俯身道,“诺。”
说完便准备起身离开,身后的人又说道,“天后还说,若您是男子,将太平许给您也未尝不可。”
“只可惜…皇室实在背不上这样的名声。”
上官微微侧头,“臣谢过天后。”
年关已至,冬日便接近尾声了,庭院中的梅花已经慢慢没了生机,流年如梭,快的让人心惊。
除夕历来是有剪彩花的传统,上官刚刚踏进凤阳阁正殿便听得里面一片欢声笑语,只见韦香儿侧坐在太平身旁,大殿中还有一位身着布衣的男子,面容清秀,带着些书生气,面前摆放着画板。
“在聊什么呢?如此开心,臣可是错过了什么?”上官走进大殿一脸笑意的问道。
太平拉着她在身旁坐下,“韦姐姐剪了一枚我的小像,婉儿看看。”
上官拿起太平手中的物件仔细端详了一会,“小像栩栩如生啊,没想到韦姑娘还有如此手艺…”
“我这手艺算什么啊,真正栩栩如生的在那边呢!”韦香儿看向那位白衣书生。
“他便是姑娘说过可以还原当下场景的画师?”上官问道。
韦香儿点点头,“他还能画出常人所无法看到的细节…”
太平打趣的对身旁的青梅说道,“将绫儿叫来,本宫要看看他是如何将琴音画出来的!”
“画本就贵在写意,要画出琴音,还需得懂音律才好。”上官说道,“先生可通音律?”
“小民不通音律。”男子放下画笔俯身道,“但小民能感知万事万物的情绪。”
“万事万物?”上官疑惑,“先生的意思是万事万物皆有情绪?”
“是的,绘画本就是画出情绪,悲伤,思念,痛苦,快乐都汇聚在一张画纸之上…”
太平对这说法有些咋舌,“那你看我们这样一副画面是何情绪呢?”
他拿起自己方才的画纸,递给太平,她端详了半天也没看出门道。
上官朝画纸看过去,画面上一共是宫殿中的三位女子,太平在坐榻中间神态恣意高贵,韦香儿坐在旁边的长椅之上,伏着身体看着要被太平低上一等,最值得深究的是上官,在太平的拉扯下她与太平同坐在一起,动作亲密,但她的脚尖却朝向外侧,仿佛要逃离的样子却拉开了两人的距离。
上官将画卷折起,“只是一副普通的画作嘛。”
书生淡淡一笑,这时候宇文绫抱着琵琶走进来,行过礼后在长凳上坐下,而太平却没有在意琴音,拿过上官手上的画卷,皱着眉仔细观察。
书生被琴音所吸引,他仔细观察着宇文绫手指的节奏以及她面容上的情绪,他的笔锋着落在画卷之上,没有丝毫的停顿,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他便起身说道,“殿下,小民画好了。”
太平放下手中的画卷接过,画面上没有抱着琵琶的女子,也没有这个屋子中的任何一个人,只有一颗枯树,旁边有一朵吹散了一半的蒲公英,空中还飞舞着一只蝴蝶。
枯树与旁边春日里生机勃勃的景象格格不入,太平放下画卷,“先生的画风果真独特。”
“小民希望将这幅画赠与弹琴的姑娘。”
太平点点头,吩咐青梅将画卷交给绫儿,女子放下琵琶看了一眼,又抬眼看了看男子,她的心事被他揣摩的显露无遗。
她的琴音游荡在宫廷的每一个角落,但没有一曲是为自己而奏,她如同一颗枯树一般伫立在这生机勃勃的画面之中。
“请问先生叫什么?”绫儿问道。
“小民姓周名道。”
绫儿微微弯腰道,“周先生有礼了。”
“姑娘有礼。”
上官在绫儿眼中看到一抹久违的光,或许她终于等到能够读懂她琴音的人了。
韦香儿起身说道,“明日便是除夕了,家中还有些要事,妾就告辞了。”
上官立即起身说道,“我送送韦姑娘吧。”
嫣儿按住她的肩头,“外边风雪交加,妾去吧。”
说完递给她一个微妙的眼神,上官领会后也就没有阻拦。
二人走出殿外,嫣儿起了话头说道,“我已将采儿打发去掖庭了。”
“姑娘若是不希望自己的庶妹也去到那里,便不要再沾手凤阳阁的人。”
韦香儿吸了一口气说道,“姑娘在说什么?我有些听不懂。”
“韦姑娘听不听得懂倒无妨,以后不要再做错事便好。”
“京兆韦氏虽是世家大族,但近几年也没落的差不多了,得天后眷顾能得一个英王妃的名头,可别走错了路。”
“你是哪里来的宫人?既然知道我是未来的英王妃,还敢如此与我说话?”韦香儿有些气急败坏。
“妾是上官大人身边的宫人,名叫李嫣儿。”
说完女子便径直转身离开,留下韦香儿与女使在庭院门口哑然失色。
走到殿门口时,却见上官婉儿站在那里,她走近行礼道,“大人。”
“嫣儿行事从来如此吗?”
“韦氏轻浮,若不敲打得重些,恐是没有作用的。”
上官轻笑,“如此甚好。”
“嫣儿回去吧,我与殿下说几句话。”
“诺。”
回到大殿中时,上官看到太平倚靠在榻上还在观察着那副画,目光落在那人的脚尖处,“嫣儿姐姐与婉儿说什么了?”
“她只是敲打了香儿几句,不要再沾手殿下身边的宫人。”上官走到她身旁坐下说道。
太平习惯性的伏在她的膝上,依旧举着画卷,“我不是说这个。”
“嫣儿希望臣劝说殿下如期完婚。”
“九月大婚,如今才刚到年关,怎婉儿现在就想要逃?”太平起身质问她道。
她还是将那画中的名堂看出来了,上官拾起画卷说道,“殿下怎知臣是想逃离您呢?”
太平又将目光落在画卷之上,画面中女子身旁宫殿上方的梅梁巍峨,十分的压抑。
是的,她逃离的不是太平,而是这巍峨的宫廷,还有太平身上与这宫廷剥离不开的血脉,她们都被这泼天的权势压抑得几乎喘不过气。
而那种威严的气息更透露出两人的无奈与悲伤,周道确实是个了不起的画家。
“婉儿知道,我们都逃不出去。”太平靠在她身上说道。
上官婉儿历来不希望将悲伤带给那位恣意的公主,今日却被一个画家将这隐秘的心事剖开。
她收起画卷后笑道,“让那位画家还是画些山水仕女吧,否则这样可容易招来杀身之祸。”
太平却一脸认真拉着她的手,“我不能为婉儿再做什么,但是我想知道婉儿的心事…”
“一想到嫣儿姐姐与你朝夕相处,你们在月下交谈,我便嫉妒得发狂,如果有铜镜的话,月儿的面容应该狰狞的可怕。”
“你会同她日久生情吗?”太平眼神黯淡的摇摇头,“即便是有了情,也与月儿无关了。”
“月儿同薛绍会日久生情吗?”
“不会。”太平笃定说道,“月儿心中洁净,住不下两个人。”
“那便是了,臣心中又有多大一点地方,能住得下两个人呢?”
太平伏在她身上,“我只当这是婉儿许给我的诺言。”
情敌终于出现了
想了好久
什么样的人配当太平的情敌呢
同时代只有李恪的女儿了
祖父是皇帝
祖母是公主
曾祖父是皇帝
曾祖母是皇后
不然其他人还真的接不住太平的嫉妒心
想到一句歌词,“请给我好一点的情敌”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1章 愁人兮奈何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