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莫怪人题树

大年初一早晨皇帝在明堂殿中举行了祭天大典,与以往历来由皇嗣作为亚献不同的是,今年改为魏王武承嗣为亚献,而梁王武三思为终献。

这无疑是让满朝文武又纷纷在心中开始猜测,皇帝难道又是想立侄子做继承人?

“母亲的心思真是猜不透。”太平站在廊下的梯步上与身旁的人一同挂着同心玉一边说道。

上官将络子打好后扶着她走下梯步,“此前厌胜之事让陛下总觉得皇嗣不安分,故而扶持了魏王以做警示。”

太平拉着她的手走在廊下,“自上次明堂对峙之后,母亲似乎是愈发不喜欢旦哥哥,言语间总是厌恶他的阴沉。”

上官点点头,“陛下历来都是偏爱有胆气有谋略之人,即便是庐陵王少些智谋,但好歹也是愿意博上一博,而皇嗣…”

二人一同走到院中,太平继续说道,“是啊,母亲历来偏爱手段强硬之人。”

“旦哥哥心思细腻,多显女儿态,心眼也如同针眼般…”

上官笑道,“臣倒是不同意殿下的说法,女儿多的是有胆有谋之人,男儿也多得是心思细腻之人,天性便是天性,与男女又有何关呢?”

太平自知言错,莞尔道,“是是是,大人说得不错…”

这时候明堂殿来了宫人传话,“上官大人,陛下说了,让您去一趟集仙殿。”

二人对视一眼后,太平对她说道,“知道了,你先去吧。”

“诺。”

随后太平看向身旁的人,“今日是刘妃和窦妃朝见母亲的日子,母亲唤婉儿去集仙殿…”

上官握着她的手安抚道,“殿下无须担心,只是两杯毒酒的事。”

太平抱住她,“哪里只是两杯毒酒的事,你从未沾过这样的事,母亲真是半分情面都不留…”

上官摇摇头,“殿下,陛下已然给了我们天大的情面了。”

随后拍了拍她的后背,“殿下,那首宫思的琴谱臣还未写完,殿下可否替臣谱完?”

太平起身点点头看着她,“好,我等婉儿回来。”

集仙殿的门外站着一队女骑,李嫣儿站在廊下的玉栏边,看着远处的雪景,上官恍惚回到了曾经两人并肩前行的时光,她走到她身旁说道,“县主是在等臣么?”

女子没有回头,只淡淡回答,“是,等着大人一同赏这空旷的雪景。”

上官轻笑,“这大雪来得倒正是时候。”

李嫣儿垂下眼眉说道,“刘妃与窦妃已然在大殿了。”

上官将手覆在玉栏上,“嫣儿觉得我们此举对么?”

女子看向她,“我记得大人曾说过,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吾之所为乃心之所见,不假外求。”

上官回答道,“她们是无辜的,韦团儿受魏王之命栽赃陷害,问心无愧才得不假外求,但如今…”

李嫣儿将手覆在她的手上,“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所以大人无需如此。”

“即便…即便如此大人依旧是心如明镜。”

上官轻笑摇摇头,“嫣儿知道,政治浮尘谁能不沾染半分尘埃,如何能心如明镜。”

说完便转身离去,李嫣儿在身后说道,“若非月儿,你会远离这些纷争的,对么?”

“我记得你有一句诗,莫怪人题树,只为赏幽栖。”

“难道不是在表达自己的无奈么?”

上官没有回答,雪花落在她绯色的衣衫上,将那抹红彰显得更加鲜艳,但在雪地中她的身影却显得无比的渺小,身后的人看着她缓缓走到宫门下,不仔细捕捉甚至都看不到她的身影。

那种仓惶的无力感瞬间涌上李嫣儿的心头,她疾步跟上她的步伐推开高大殿门,只见那两位妇人的案上摆放着两盏酒,刘氏开口说道,“上官大人这是何意?”

“陛下旨意,刘妃窦妃在宫内行厌胜之术,赐自尽。”上官坦然的看着她们说道。

窦氏起身呼喊道,“妾没有…妾没有…我要见陛下!”

刘妃却是十分镇静,“妾知道有这样一天,当日却找月儿的时候,便知道有这样一天…”

说完看向上官,“当日月儿若是肯帮我们,何至于如此?”

“是因为你!月儿对郎君记恨在心…”

说完又突然想到什么,继续开口道,“韦团儿莫不就是你派来陷害皇嗣的!”

上官没有辩驳,将死之人何必再无谓争执,李嫣儿站出说道,“皇嫂还是坦然些,想来陛下没有苛责到皇嗣身上这便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而成器与隆基也只是放回封地而已,可见陛下还是舐犊情深的。”

刘氏看着李嫣儿说道,“县主也算是李唐家的血脉,如何要与这样的人厮混在一起?”

李嫣儿面目一冷不再似刚刚那般和善,“皇嫂慎言,什么李唐,哪里还有什么李唐,皇嗣改姓了武,连月儿都改姓了武,皇嫂是想害得两位侄儿在去封地的路上暴毙么?”

刘氏大笑,“我知道,你们如今在陛下跟前是炙手可热,可你们心却是冷的…冷得让人不寒而栗啊!”

“上官婉儿,你只是陛下手中的一把利刃罢了,你见过古往今来,哪一个谋臣是得了善终的?”

“你为陛下,为月儿倾其心力,不留一丝后路,难道真的不怕将来的报应么?”

上官抬眼直视她道,“如您所言,臣只是一把利刃,做好这把利刃便是臣的天道,至于往后,那不是我能掌控的,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李嫣儿看向身旁的人,她的神情淡然,仿佛随时都准备赴死一般。

她本是掖庭的罪奴,从走出掖庭成为天后身旁的女官的那一刻起,不管她的生命在何处终结,这段人生都能称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刘氏话尽,拿起酒杯抬手便饮下,只是窦氏吵吵嚷嚷的非要求见陛下,无奈下,李嫣儿只能唤了女骑进来将毒酒灌入她的腹中。

“将人找个僻静的地儿埋了吧。”

上官说完这句话后便走出了大殿,外面已然是暮色四合了,在宫门城墙上响起了烟花绽放的声音,天空顿时被晕染成了五彩模样,李嫣儿在身旁说道,“放心,我不会让你不得善终,太平也不会。”

上官笑道,“县主忘了,臣是曲意迎合的阴诡谋臣,也是残害李唐忠良的奸佞,若是安于百年,岂不是要寒了那些自小钻研天道理法的学子?”

李嫣儿反驳道,“崔湜可不是这么说,说您上官大人为人清风雅隽,才比子健,谋略更是不输孔明…”

上官轻笑,“那他是想做王璨还是刘桢?”

李嫣儿听得这话不由得笑道,“王璨貌丑,他还是做个刘桢吧。”

“阿姊同婉儿聊什么笑得如此欢愉?”

二人听得这话回头看到太平朝着玉阶边款款而来,李嫣儿见状向上官身侧退了些才回答,“殿下,只是无意中聊到弘文馆的崔大人,此人还颇有些风趣。”

太平走到上官身旁,拉过她的手十指紧紧扣住,“在瑶光殿等着你,左右都不回来,想着是不是出了事,过来一看…”

她将目光挪到李嫣儿身上继续道,“来一看才瞧着你们二人竟背着我在此赏烟花…”

李嫣儿解释道,“殿下,妾与大人只是从殿中出来时…偶然撞见。”

太平巧笑着安慰她道,“无妨,本宫只是玩笑一番罢了…”

“本宫知道阿姊同婉儿历来都是光明磊落的…”

上官开口道,“殿下,事儿都已然办妥了,臣陪着殿下回去吧。”

李嫣儿也颔首说道,“妾也该出宫了。”

太平听着这话点点头,看着她离去后才对上官说道,“皇嫂…是否对婉儿出言不逊了?”

上官执着她的手沿着玉阶漫步,“没有,毕竟还是得为儿子考虑。”

太平点点头,“有些事…我确实不方便出面,毕竟母亲下了明旨…”

上官看着她摇摇头,“殿下,臣知道,陛下也是为您打算,将来朝局也不知是何种情形,这样的事儿,您…还是不要沾身的好。”

太平低头将她的手拿起,“不是,我又何尝希望婉儿的手沾上半分的污秽…”

上官浅笑,“臣不在意。”

她看向那远处的焰火,如同仙女散花似的飞舞在天空之中,她本就是掖庭罪奴出身,何惧污秽。

又是一年上元节,神都洛阳的灯会比起长安来也是丝毫不逊色,街面上的行人手中几乎都提着一盏绘着吉祥图案的宫灯,商肆的门头两侧也是悬挂着应景的花灯,更值得一提的便是那徐徐上升的天灯,将整个洛阳城都照得五彩斑斓。

南市的酒肆楼上坐着一对夫妻模样的贵人,其中一名身着白银狐大氅的女子看着厅中曼妙的舞姿与身旁人说道,“韦团儿留不得。”

“她替我们向庐陵送金钗的事儿若是让魏王知晓,那只怕又是一场风波了。”

身旁着男装的人点点头,“臣知道,待厌胜之事过了,臣会安排宫人同陛下进言韦团儿诬陷一事。”

女子点点头,“只是若她狗急跳墙?”

“臣不会让她有机会到陛下面前开口说话的。”

这时候门口走进一名趾高气扬的男子,太平瞧着眼熟问道上官身后的人,“姝儿,那人可是来俊臣?”

女子回答道,“殿下说的不错,正是来俊臣。”

太平叹了口气,“本以为除了周兴,这酷吏之风便可收敛些,真是没想到母亲又扶持起来一个来俊臣。”

姝儿接过话茬说道,“是,那个来俊臣不光是罗织罪名陷害朝臣,更是贪图美色抢夺良家妻妾…”

“他身旁那位女子便是抢夺了段简段大人的妻子…”

上官向楼下望去,看着那女子说道,“可是出自太原王氏?”

姝儿回答,“回大人,是。”

太平摇摇头说道,“真是世风日下,一个赌徒竟然也娶上世家大族的女子了。”

上官端起茶杯说道,“那个段简也不是个东西,竟连自己的妻子也护不住,拱手赠人。”

姝儿回答道,“是,大约是觉得没必要为了一女子丢了性命。”

谈到此话题,上官突然想起什么问道身后的二人,“姝儿与真儿是否都到婚嫁年纪了?”

真儿抢先说道,“妾不嫁!妾的家仇是大人报的,妾愿追随大人一世!”

太平莞尔,“这是要让她养着你一辈子是么?”

真儿慌忙解释,“殿下…妾没有非分之想,就是想留在大人身边做个女使罢了…”

上官又问道姝儿,“姝儿呢?可有心仪之人?”

女子支支吾吾道,“妾…妾…”

太平打断道,“婉儿真是的,大庭广众的问人家小娘子有无心仪之人,叫人如何说得出口?”

上官恍然大悟,“是,是我疏忽了,改日找个闲时再听姝儿慢慢道来…”

这时身后的人已然是羞得不成样子了,只得转头看向另一处,才得以掩饰过。

“莫怪人题树,只为赏幽栖”

是上官婉儿后期的诗作

用在这里是觉得比较应景

最后作者自己还想说一句,如果历史上真的有李嫣儿这号人物,我更愿意看到婉儿跟她在一起,但是她本人应该是选定了太平…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8章 莫怪人题树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