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洲,罗斯冰架边缘。
极地的风持续不断地发出呜咽,漆黑深沉的天幕低垂着,在这片苍穹之上无星无月,只有翻卷不定的浓云。
破冰科考船“雪龙号”碾碎了厚重的冰层,黑色的船体成为了这一片银装的冰原背景下,唯二的鲜明色彩。
还有一道鲜明色彩在更远处。
一个巨大的,由超低温抗冻混凝土浇筑地基,保温钢材搭建框架,耐低温抗紫外线的合金板作为墙面的灰色工程基地。
这里是南极洲联合科考站基地,而基地最上方飘扬的国旗下,被新悬挂上了一条在风里烈烈作响的红色横幅,横幅上用着金色的楷体写着——“南极深冰陨石探测行动”。
在基地右侧有一个巨大的用超轻保温建材搭建的橙色工程棚,那里是新搭建出来的陨石探测区域,和几个联通了工程棚与基地的灰色通道。
几束巨大的探照灯光束彻底点亮工程棚里稍显昏暗的环境,聚焦在最中心的庞然大物上——一颗大约三米高的陨石。
它半埋在被特意炸开的冰坑底部,周遭破碎的冰渣和泥土还散发着爆破后特有的硝石味道。
陨石粗粝的黑色岩石主体冰冷又坚硬,覆盖着厚厚一层因高速冲入大气层而熔融又急速冷却后形成的玻璃状“熔壳”,在灯光下折射出黑曜石一般的暗沉光泽。
钱宁的手指隔着厚实的特种防护手套,轻轻敲击在陨石冰冷的表面上。从指关节传来微微的震动感,让钱宁隐在头盔目镜后的双眼满是关注。
“老谢,你看这。”他的声音通过在头盔内置的通讯频道,让他的声音里还夹带着细微的电流杂音,传给了旁边同样全副武装的谢忱。
“熔壳下面,像是晶体,又有……,这是……管道吗?”
谢忱的头便凑得更近了些,头盔目镜几乎要抵在钱宁所指的地方。
一旁的研究员按照钱宁的手势指示,调整了一下探照灯的角度,让灯光倾泻在陨石侧面一个不太规则的小断面上。
在陨石漆黑的熔壳之下,确实露出一些与岩石截然不同的东西来。
那显然不是纯粹的矿物晶体,更像是某种复杂的生物构造,嵌合在岩层之中。
谢忱能够隐约看见里面半透明的脉络,就像是叶脉一般分叉延伸,其中似乎还填塞着某种胶状基质,在强光照射下,深处偶尔闪过极其微弱且转瞬即逝的蓝绿色磷光。
“有结构的……确实是有结构的!”
谢忱的声音十分兴奋,他伸出手里攥着的合金探针,小心翼翼地刮擦着断面旁一点点稀疏的岩石碎屑,试图剥离表层岩壳,能够将内部结构看得更清楚。
但就在这时,核心区的高处平台上,扩音器里传出姜哲中尉冷静而有力的声音。
“各小组注意!中央联合指挥部最新命令:所有陨石碎片及其附带物,都将根据一级生物污染防控程序进行防控,即刻执行!重复,一级防控程序启动!未着全身密闭内循环防护服人员,禁止进入核心作业区十米范围!”
姜哲穿着笔挺的墨蓝色极地作训服,肩章上的军衔标志在灯光下泛着冷光。他站在指挥控制台前,身体站得如同标枪般笔直,目光透过巨大的单向观察玻璃窗,牢牢锁定着陨石附近。
人群动作出现了一瞬间的停顿,都在仔细聆听。
听完后就更加紧张而高效地运转起来。
安全隔离带被迅速地拉扯起来,穿着厚重防护服的工程兵拖着沉重的器材,在外围搭建出临时消毒缓冲区。
空气中消毒喷雾器启动的嘶嘶声开始弥漫,一股浓重消毒水的味道迅速蔓延开来。
钱宁和谢忱也都立刻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依照规程后退一步。
钱宁隔着他脸上佩戴的防护面罩上厚厚的目镜,目光灼热地钉在那处陨石断面的结构上,那底下隐隐脉动的蓝绿色微光,带着一种对他来说无法言说的吸引力。
“一级生物污染防控程序?最高风险等级……”谢忱低声喃喃,原先那丝兴奋迅速被凝重覆盖。“陨石探测而已,用得上这么高等级的风险防控吗?”
他扭头仰看向平台的玻璃窗方向,似乎想从玻璃后面姜哲那张过分年轻的脸上捕捉到更多的信息。
但是单向观察玻璃隔绝了他所有的视线。
“越不对劲,才越有价值。”钱宁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一个未知的起源样本……将足以撬动整个生命科学的基石。”
谢忱心里更加疑惑,他的目光扫过陨石坑壁上那若隐若现的非自然的脉络。
还没等他深思,钱宁已经下达了指令:“谢忱,准备去第一次非接触性采样,我要的是最靠近这些生物结构区域的岩石粉末和气溶胶样本。沈蓉,记录他采样的所有细节,包括环境读数。”
“收到。”
谢忱下意识回应,身体已经自发开始地走向核心样品处理预备台。
在那里,一组经过特殊设计和层层密封的无菌取样工具早已准备就绪。
“明白。”一个清晰柔和的女声也在通讯频道里迅速回应。
沈蓉站在陨石坑边一个稍高的取样平台边缘,怀里紧紧抱着一个便携式多功能采样记录工作站。
她同样身着防护服,但透过透明面罩,依稀可以看到她年轻的脸庞上,那双眼睛清亮专注。她的视线飞快地扫过工作站屏幕上跳动的各种环境参数——气压、温度、辐射背景值、初步扫描的陨石结构……手指在防水键盘上快速敲击。
钱宁则退后两步,目光反复描摹着那处嵌在黝黑熔壳下的奇异结构,每一个微小的荧光脉动,每一个非自然的结构分叉,都清晰地投射在他专注的的眼眸里。
平台上的姜哲微微皱起了眉头。
他果断按下了对讲按钮:“钱教授,请确认所有操作人员防护装备检查完毕,应急撤离通道保持畅通。”
他的声音在所有人的头盔里清晰响起。
“收到,姜中尉。防护安全第一。”
钱宁头也没抬,声音也是淡淡的。而且他虽然应承了姜哲,身体却没有丝毫动作,依旧站在原地,他的注意力显然全部集中在了谢忱那里。
姜哲眉头紧锁。
但此时谢忱的第一次非接触性采样已经开始了。
采样机巨大的机械臂发出低沉的液压声,其前端精密的钻头旋转着,缓缓延伸向陨石的那处断面。
每个人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旋转的合金钻头缓缓靠近熔壳,接触,紧接着尖锐的摩擦声猛地响起,钻尖下的物质瞬间被钻头和随后的抽吸装置化作极其细微的粉末!
谢忱全神贯注地盯着监视器,亲眼看着钻头下的粉末样品被瞬间抽入透明的多层隔离采样仓。
就在这一刹那,沈蓉猛地抬头,瞳孔急缩,她的声音倏然穿透频道:“谢工!停下!辐射——辐射有异常的跃升!”
她面前工作站上的辐射读数曲线猛地向上弹跳,瞬间就突破了预设的安全黄线!
几乎同时,在那密封的透明隔离采样仓内,刚刚采集到的还混杂着些许黑色岩石碎屑的粉末里,幽光猝然大盛!
星星点点的蓝绿光芒就如同黑暗中骤然睁开的无数只眼睛,毫无征兆地在那狭小的空间里爆发出来!亮度远远超过了之前所有观测到的微弱荧光!
那光芒并不刺目,却像是带着一种彻骨的冷意,让沈蓉的后背瞬间爬满了冷汗。
“撤!”
姜哲的声音如同炸雷般在所有人头盔里响起,他猛地拍下控制台中央一个鲜红的,原本覆盖着透明保护罩的按钮!
刺耳的蜂鸣警报声立刻响彻了整个基地!
尖锐的红光疯狂旋转闪烁,像无形的绞索一瞬间勒住了每个人的神经!
“怎么了?”
谢忱下意识地停下手中的动作,程序的突然中断让机械臂如同遭受到重击,钻头在陨石上剧烈刮擦,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
但是采样口附近的强力吸风口却因为安全保护程序突然加大功率,使那里的气流发出低沉的呜咽。
守在各个节点的工程兵在警报响起的零点几秒内就做出了反应,立即按计划试图封堵核心区域的所有通风管道口。
沈蓉身体紧绷,手指如穿花蝴蝶般在键盘上飞舞:“负压隔离已启动!系统正在封闭……”
她的嗓音在尖锐的警报声中绷得极紧。
基地顶部巨大的封闭阀门开始缓缓降落。
核心区大部分的外围研究成员已经开始自发地后退。
然而,最接近陨石断面的钱宁、谢忱,以及负责近处记录的沈蓉和另外几名研究员。
他们几乎是首当其冲!
但是,隔离采样仓内,那股骤然爆发的蓝绿荧光仅仅持续了不到两秒,便如同某种力量被抽走一般迅速黯淡。
仿佛刚才所发生的一切不过是众人因为过于紧张而产生的幻象。
沈蓉看到工作站上的辐射读数也急速回落至安全范围边缘。
短暂的寂静降临,只有蜂鸣警报还在持续,警报红灯还在不停旋转。
钱宁死死地盯着那已经失去所有光彩,就像是普通黑色粉末的样品,喉咙里发出一声低不可闻的轻哼。
“怎么回事?”安全线外有研究员惊魂未定地问。
“难道是设备误报?”
沈蓉飞快地检查着工作站上最后的数据流:“刚才的辐射峰值……无法复现……”
就在这短暂的、紧绷而压抑的静默中,负责处理隔离采样仓的那名研究人员,他的防护手套指尖内侧,一个极其细小,肉眼几乎无法察觉的破损处,汗液浸入,一点点微不可查的湿润……沾到了隔离采样仓连接口。
他对此浑然不觉,只是按照标准程序,将连接口附近沾染的微量粉尘冲洗回收,动作一丝不苟。
风沿着尚未完全封闭的通风管道缝隙,裹挟着最后撤离者携带的,刚刚被他汗液沾染后吸附在他防护手套上的微量粉尘,悄然吹遍了核心区的每一个角落。
“一级警报解除!所有人——”
姜哲的目光扫过全场,确认无人受伤,“所有人保持警惕,待全面环境消杀后,依序撤离核心区。”
一切有序进行。
大多数研究人员已经退到了安全的缓冲区。
但没人注意到的是,核心区深处隔离采样口附近的地面冷凝水中,几粒比尘埃还微小的黑色碎屑,融在里面,幽幽地向下沉去。
谢忱站在安全距离内,面罩后的眼睛里带着一丝疑虑,他想到钱宁刚刚指令里提到的“生物结构区”,忍不住转头看向沈蓉方向,沈蓉也正好转头看来,两人的目光隔着厚厚的防护镜片,无声地对视了一眼。
钱宁则抿紧了嘴唇,目光转向了那些正在按指令关闭大型设备的工程兵。
刚才的那个小插曲,那片惊鸿一瞥的蓝绿荧光。
他的眼底渐渐被浓重的阴翳覆盖。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