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从床上坐起,觉得胸口有些发闷,嘴里还残留着药的苦味,就连漱口也没办法让他摆脱。
算算日子,他们在刘邦家中已经住了足足七日。
在这里七日,他甚至都没有踏出过院门,唯一的春景是窗外的那棵小树,枝条茂盛,在窗边留下一片阴影。
刘邦平日里必须要在田间干活,虽然有两名侍卫跟着去帮忙,但也只能在傍晚回家,休整好后再与张良一同看书。
事实上,张良对此表示非常惊讶。
韩非的理论其实并不被韩国贵族认同,还曾因为上谏而遭到王的排斥,常来与他这种小辈进行论辩实属无奈之举。
而刘邦却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思想上也是一点就通,甚至还能再举一反三。
以张良的直觉来说,刘邦应是大有成就之人,可惜身处如此环境,除了种田也无可奈何。
无可奈何,张良也无可奈何。
这里不像韩国家中那般有医官看护,他的身子虚弱,到处乱晃会害怕着凉,又不论做什么都极易疲倦,必须不时小憩,即便他固执地只在每日中午午睡片刻,也不免觉得有些蹉跎光阴的烦闷之感。
他下了床榻,吃了颗刘邦留给他的果子,想要打开为防风寒而关上的窗户。
刘邦在知道他每日要服三次汤药后,便次次都找些他叫不出名的野果来,都个儿小味甜,不会使他着凉,又能缓和苦意。
窗户一打开便有春风抚过张良的脸,今日阳光明媚,午后的窗外是生机勃勃的绿树,在户内投出斑驳的阴影。
眼前满园春色,又享受着令人惬意的静谧,张良舒服得轻叹一声,将上半个身子都伸出窗外。
窗外时刻警惕的侍卫一句严肃的“有何吩咐”打破气氛,张良静静地看着对方,在他说出“小心着凉”这类扫兴的话之前抢先开口。
“什么时辰了?”
侍卫回道:“已是未时。”
“我看今日天色不错,”张良离开窗户,“留一人在此,你们两个陪我去刘兄田中一看,如何?”
侍卫这次却有些犹豫地不敢答应。
张良也只是说说就罢,深知他们也不过是受了韩非的命令,既怕风寒又防危险,不敢将他带到远处。
他克制住自己待得烦躁的情绪,只在室内来回踱步几次,便复又坐下,草草翻阅起竹简,心思却不知飞到了何处。
也许是因为第一次离开家中离开韩国,也许是因为第一次待在乡村这种所有事物都野蛮生长的地方,压下心中杂念整日读书分明是张良以往最常做的事,这几日却总是觉得自己难以静下心来。
他抬头,看见篱笆外一群小小的身影跑过,听见打闹的声音由近到远。
不一样,所有都不一样。
他身旁的同龄人本就不多,更别提所有人都要听学看书,真有这么多孩子聚在一起,也定是在各类大小公私宴会,循规蹈矩,倒是从未见过这种热闹的场景。
吵吵闹闹又亲密无间。
倒是恰如春日万物复苏,所有事物随意自得地抽条生长。
张良咬了一口果子,却嚼不出什么味来。
*
因为平常按道理这时候张良仍在午睡,刘邦和两位侍卫轻手轻脚地进了院子,正要卸下农具,抬头却看见刚刚快步走出的张良,倒像是等待已久。
刘邦看着张良站在自己身边,那双晶亮的眼睛里满是欣喜,语气轻快地问道:“今日怎么这么早?”
“多亏两位兄台能帮忙,活都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刘邦回答。
莫名其妙地,他就想到平时路过别家院子,男人干完活回到家中,便有妻子帮忙接过农具,儿女拿着汗巾和茶水出门来迎,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先在院内享尽天伦乐事。
刘邦微不可见地瞥了一眼身边的人,无奈此人虽然长得远胜那些人的娘子,却毫不可心,只在一旁看他从未见过的这些物件。
眼神和刘邦小时候趴在草丛前第一次看见蚂蚱时一模一样。
张良看刘邦莫名其妙地突然轻叹一声,又表情复杂地去水缸那边洗手洗脸,有些疑惑地皱眉,便跟过去,关切道:“刘兄怎么了?不舒服么?”
“不,”刘邦随手抹了把脸,带起一串水珠,“想到些无趣的事。”
没等张良再问,刘邦便拉着他避开侍卫,在角落轻声道,“丰邑今日祈雨,你想不想去看看?”
刘邦原想着张良在一处待久了定然会觉得闷,刚巧今日能有些趣事,问完后却又觉得人家是自小在城里长大的,对这乡下的土活动怕是不感兴趣,便又欲补充道:“如果不想……”
他的衣角被轻轻地扯住了,像是陡然拉上闸门,刘邦止住了声。
那力气实在是小,刘邦感觉只用掸灰尘的力度就能挣开。
但他当然不会挣开,反而是顺着那小小的力又靠近一步,问:“怎么了?”
张良低头沉默了半天,像是在决定什么生死攸关的大事,抬头严肃地看着刘邦。
这样一个角度实在太妙,张良自上到下的所有细节,大到手攥起拳头,小到微微变化的微表情,几乎一览无余。
刘邦低头,映入眼帘的是张良紧张又恳切的表情。目光再游移,描摹出微红的耳尖,玉白的脖颈。
张良身形比刘邦小了一圈,这样一起呆在角落靠得紧密,倒像是被刘邦给笼罩着,一切尽在对方掌握中。
“嗯?怎么了?”刘邦又问,明明问得不急不徐,却又像是在催促着让对方说出更多。
张良这一瞬竟说不出来话,视线跟着一滴余下的水珠从刘邦下颔滑到喉结,跟着滚动的是本就不平静的心神。
对方不知故意与否地凑得更近,让张良只能看见对方漆黑的深邃眼瞳,和眼瞳中映出的自己。
张良深吸一口气,一扫方才的严肃紧张,下定决心般如释重负地露出微笑。
刘邦被这突如其来的神仙笑颜打得心神荡漾,又被揪着领子继续向下压。
没有男人能抵御住美人的主动邀请,就算对方也是个男的。
他前几日奋力培养得来的君子思想此刻转了个弯,势不可挡地向其他方向滑坡。
在刘邦脑海中的旖旎场景止不住地越来越多时,张良的声音出现在他耳畔。
“带我走吧,刘邦。”
刘邦有些愕然地拉开两人的距离,想要确定刚才是不是张良发出的声音。
明明面前的人在阳光下笑得灿烂,眉间却留着一抹长久以来的无奈。
张良垂眸,伸手抚过一旁长得喜人的矮树,青翠欲滴的树叶细微颤动,衬得他肤色更加白皙,加深了那种令刘邦心疼的病弱感。
“带我逃去丰邑吧。”
恳求的声音轻得像是快被春风吹走,吹得带点颤抖。
刘邦定定地看着张良,这才注意到他的眼瞳比别人的要淡些,总是给人一种即将消逝之感。
他握住张良冰凉又有些骨感的手,带着他向院外跑去,上了刚巧驶过这里的牛车。
一切的一切仿佛都放慢了速度,又屏蔽了感官。
无论过去多久,刘邦再拾起这段记忆,都只能回想起手中的微凉触感,与张良惊讶后忍不住的微笑。
他们跨出低矮的栅栏,又掠过院边的篱笆,脚下带起土尘,记忆中的此处慢得如有几年,却分明仅仅一瞬。
“陈哥,和家人去丰邑呢?带两个人呗——咱走快点,一会人都散了。”
赶车的男人努努嘴,头都懒得回,给牛加了几鞭子。
刘邦在提速的牛车颠簸间扭头看向后方,几名侍卫闻声而来,却被扬起的尘灰呛了鼻。
“你们不必跟来了,我与刘兄去一趟丰邑——”
在今日之前,如果有人跟张良说他会使用这样无礼的音量与语气,张良一定会先用不那么有礼的眼神看向对方,好好地检讨自己所有的举动,同时认真地反驳对方的臆想。
不过,是在今日之前。
张良大声吩咐完后靠着牛车后拉着的简易的木板,对上了一直停留在自己身上的刘邦的视线,深呼吸做到一半便破了功。
捂住脸的双手掩不住放肆的笑声,充满笑意的眼睛在金色阳光的浸染下闪烁着似乎永不熄灭的光芒。
一切的时机都恰到好处,像是冥冥之中有天神相助,他们一起逃离了院子里的春天。
*
等能看到丰邑的建筑时,天边都已经微微泛起暮色。
刘邦轻轻地动了动有点发麻的身体,犹豫着要不要叫醒靠在自己肩膀上的张良。
果然还是个少年,虽然身体瘦弱,但还未完全长开,脸上仍有几分婴儿肥,乖巧地睡着时看上去更是稚气未脱。
想到这,刘邦抬头看了一眼对面窝在老陈家媳妇怀里睡着的一双儿女,肉嘟嘟的嘴和脸这样看,倒是和肩上睡着的这孩子有点同工之处。
陈家媳妇摇了摇两个孩子,同时看向正在纠结的刘邦,笑着说道:“将他叫醒吧,不然下车了得缓一阵的。”
刘邦闻言,侧着头慢慢地凑近张良的耳边,感觉对方的发丝挠得自己有些痒。
“我们快到了。”刘邦轻声唤道,却又有些不想破坏这个场景,只象征性地说了一声,心里倒是想着他最好没有听到。
陈家的两个小孩却是一叫就醒,晃了晃脑袋就把瞌睡给驱走了,见张良还在睡,便爬着过来扯着衣服要把他摇醒。
一路上张良与这两个小孩交谈甚欢,刘邦也不好把他俩弄开,只能由着肩上的人悠悠转醒,然后坐直身体。
“哥哥,我们快到了!”
“你们要和我们一起去吃晚饭吗?”
两个小孩一前一后兴奋地喊,刘邦暗道一声聒噪,扭过头专心看风景去了。
祈雨的仪式确实没什么好看的,除了刘邦,每人在家中也都是按时诚心做了的,来到丰邑的都是图个节日的热闹,今日又刚巧是自家小男孩的生辰,陈家四口人便打算着好好来丰邑住一晚再走,不错过最热闹的晚上。
张良在路上听了这一番话,当即就看向刘邦,不用开口就被刘邦猜中了心思,得到个“都行,这一路都在你。”的答复,心满意足地问陈家娘子这里有些什么逛的,最后在两个闹腾小孩的一路推荐中渐渐睡去。
刘邦虽说没见过什么大世面,但对灯啊吃啊这些小孩子爱的东西也没兴趣,听着听着就暗下决心这辈子绝对不生劳什子的孩子,吵得脑仁疼,一路坐到丰邑可以老个十岁。
等三个人终于陆续睡着,刘邦才得点清净,反思了一下自己对贵族教育是否存在误会,孩子就是要少讲些话才可爱。
想到一半,看见张良跟着车一起颠了一下,脑袋就要滑下去,连忙打断思绪去将他扶好,脑海里又浮现出方才一直笑盈盈讨论的张良,默默将张良排除在外。
此刻他们又开始吵吵嚷嚷地商量点什么,刘邦专心致志地看着自己的风景,克制着不要继续刚刚的脑内话题。
手上突然传来了微凉的触感,一门心思看风景的刘邦立马回头,同时回握住了那只伸过来的手,青衫宽大的袖子垂下,遮住了紧紧握住的手。
“刘兄……“
其实张良只是想让他回头与自己商议一下请好心的陈家四口吃顿晚饭聊表谢意之事,没成想手却收不回来了,微微蹙起眉头看向刘邦,一边抽手一边想要告诉他自己感觉这有点奇怪,是否不合礼数。
刘邦目不斜视地回望着转过来的张良,似乎有些不理解地挑了挑眉,眼尾勾起戏弄般的笑意,手上的力道却不减。
“……”
张良沉默着又转回去,直接跟陈家娘子商议去了,也没再试着抽出手。
不合礼数的是刘邦,不是他,他已经尝试过了。
没想到居然有人看而且期待更新!!谢谢喜欢,太忙了更新慢,而且也不能及时回复,抱歉抱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三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