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 4 章

雁燃特别喜欢过年这段时间,他能跟着书院的小辈儿一起去后门那儿的巷子,有一个从君山来的男人是个丐帮弟子,会给他们一人一只烟花,用火折子点燃了之后,会放出比烛火更明亮的光,一闪一闪,跟星星一般,几个小伙儿就笑着跑出巷子,到街上去晃悠。

雁燃也有一只,但他拿到说了句谢谢之后,并没有把它点着,那丐帮弟子问他道:

“你为什么不点了,跟他们一起去街上玩?”

雁燃小心包起来,笑着说道:

“我想给师父也看看。”

雁燃给他道别,自己回了院子。过年的日子里,书院也挂上了红灯笼,贴了春联,他从后院猫俏地摸进前厅旁边的屋子,看到齐子楣在正厅接待来还人情的御史大夫。

书院里大部分学生都是他们家中无人管教或偏房生的孩子,齐子楣以“有教无类”的名义,开了这家书院,给了长安城里,从丝绸之路,乃至往来商户的孩子一个安置的地方,也就给了这些朝中官员“欠人情”的理由。

雁燃靠着墙壁坐在凳子上,偶尔从打开的窗户往屋子里望,齐子楣穿着一身官服没换,眼睛沾染一片胭脂,却举着杯,跟那些肥头大耳,满嘴妄言的人推杯换盏。

雁燃看着旁边站着的小厮没有一个敢上去劝他少喝些,心里有些恼怒,却也不敢说什么。自己只是书院里的杂役,连在别人面前称呼他一句师父都不行,跟那些没名没分的大夫孩子一般。

“你在这干什么呢?”

突然身后传来一句呼喊,雁燃吓得站了起来,打翻了桌子上的茶盏。他定睛一看,是一个男孩举着灯笼摸了进来,打量着他。

正厅仿佛被这里的动静引来目光,雁燃不知如何是好,做了被训斥的准备,左右不过一顿板子,自己挨得住。

男孩却立马捂住他的嘴,叫他别出声,自己踩着凳子翻坐在窗户上,举着红艳的灯笼推开窗,望着那帮吃饭的人大声喊道:

“先生得罪了!刚刚家父命我来给先生送礼,不了,见几位大人在跟先生喝酒,没好意思走正门进来。本想来偏厅等候,没想礼太重,没拿稳,磕着了桌上的茶盏,还望先生看在家父的份上,年后课上,饶弟子少抄几篇书。”

齐子楣放下杯子一看,那一身月白衣裳,腰间戴着翡翠玉佩,眉目英气的小孩,是前几日襄阳郡公家送来的嫡次子,叫杜仲卿。

“哎哟,这是谁家的小孩儿,说话口气这么张狂啊?”

“这位,貌似是杜荷杜大人家的嫡次子,小名儿……好像叫卿哥吧?”

“你说谁?”

“咳咳……就是那位迎娶了圣上第十六女城阳公主,被封为尚乘奉御的杜荷,杜家的二儿子!”

一行人议论纷纷,杜仲卿嫌吵,一边给雁燃打着手势叫他出去,一边把灯笼把玩在手里。

“不过一个茶盏,何足挂齿。”齐子楣说道,“年关已至,多谢杜公送来岁岁平安。”

杜仲卿平日里看不起那些谏议大夫家的孩子,在书院里蛮横无理,自然也对维护这些人的齐国公没有好脸色,见齐子楣不再追究,跳回屋子里,关上了窗。

杜仲卿走到后门,见雁燃还站在那儿,穿着打扮不像是谁家的少爷,便走过去问道:

“我帮了你,你欠我一个人情。”

雁燃急忙点头,说道:“我知道,多谢公子了!”

说罢便要跪下,吓得杜仲卿后退两步,又赶紧把他拉起来。

杜仲卿家里有个兄长,但自己出生后,兄长就被父亲送去江南经商,常年不在家中,平日里跟自己也不怎么亲。偶尔回长安一趟,也就是问问他功课读书,大部分时间跟父亲呆在一起,商议要事,别的跟他也没什么可说的。因此杜仲卿在家中便寡言少语,没事儿就自己一个人出门,也没什么朋友。

“好好说话!跪什么跪,怪吓人的……”

杜仲卿把他扶起来,打量了一下雁燃。此人相貌端正,不过眉间有一道疤,看起来孔武有力,眼睛凑近光透着淡淡的金色。不禁让杜仲卿想起来长兄曾从江南给他带回来一个礼物,是一只足月的猞猁幼崽,眼睛睁开盯着他的时候,也是透着金色的光。

“你怎么过年不回家,你家里人没来接你吗?”

雁燃愣了半天,脑子里划过曾经杀人不眨眼的狼牙的画面,只说了一句:“我没有家,是师父把我接来这,这里就是我的家。”

杜仲卿听罢拍了拍他的肩膀,提着灯笼,引着他从偏厅走到后门,叫跟着自己来的小厮先回去,自己晚点回去,便给了书院看门的人一锭银子,叫他别把雁燃出来的事儿告诉齐子楣。

“打仗,我知道的。”杜仲卿说道,“流民失所,遍地饿殍,饿死的,战死的,到处都是人,又都不是人。”

他转头去看雁燃的表情,见他没什么反应,甚至转过了头,想来是触到了逆鳞,便继续往前走。

“哎,卿哥!”

街上传来一声呼喊,二人闻声抬头看去,一个穿着神策军银甲的轻骑打马走过,似乎是在巡逻,瞧见卿哥熟悉的模样打了个招呼。

杜仲卿朝那人点了点头,转头给雁燃说道:

“领头那个,原来是我爹管的某个营里的小军官,后来被引荐去神策军,做了这城里的小校尉,悠闲的很。”

“我爹经常带我去郊外的营里,还去过雁北。我见过北方的兵,他们可厉害了!穿的甲是玄铁打的,刀枪不入;造的刀锋利无比,削铁如泥。跟这些混吃等死的不一样……”

雁燃笑了笑,说道:“当兵多好。”

杜仲卿翻了个白眼,说道:

“跟这帮饭桶似的,吃里扒外。前几天天策府的不才跟他们在街上吵了一架,仗着自己多大的官,狗眼看人低!”

“哎,你看,放烟火了。”

雁燃跟着停下脚步,转头去望江边,硕大的烟花顷刻绽放,在黑夜里燃烧磷火,变成无数彩色的花朵,点缀夜空。

身边出来游玩的孩子们欢声笑语,手里拿着的烟花在这烟火华诞间,变得渺小,被点亮的夜空,霎时犹如白昼。

雁燃看着这炫彩夺目的烟花,恍惚间仿佛看到当年见到齐子楣的时候,这个人的出现,也是惊艳如此。

“时候不早了,我得先回去了。”卿哥说道,望着远处停在角落的来接他的马车,跟雁燃说了一句:

“哎,新年快乐。”

雁燃还没说完,转头要去寻人,却已经看不到踪影。

书院内,齐子楣送走了客人后,自己一个人回了院子,叫人给自己烧了水,等着小厮关上门出去之后,走到书桌前,打开了抽屉,取出来一块蓝色的棉布。

他把棉布打开,里面放着四根烟花棒,保护的很好,这是雁燃每一年都要做的事情。他会把烟火棒用布包好,放在窗棱,齐子楣入睡前就会看到。

但已过丑时,他却还没来。

齐子楣没说话,把东西包好放回去,准备吹灭蜡烛时,听见了窗棱有人轻声敲响。

才来,他心想。

齐子楣没过去,瞧着窗棱被塞进来一个布包,随后人影消失在门口。

他等了一会儿,走到床边,把布包拿进来,凑着书桌的烛光打开,愣了一下。

除了一根烟花棒,还有一朵盛开的腊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