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蛇鼠相争

“好极了。”

嬴略讶然,她是故意卖了一个关子,没成想蒙恬竟然拍手称快。

“为今之计,什么都不做才是最大的反击。”

“老庄之道才倡导无为,蒙君身为兵家之人,怎么也精通老庄之道吗?”

“公主说这话就有失偏颇了。臣确实曾经是率兵数十万的主将,但臣是秦廷的朝臣,不是稷下的学士,以学派来划分臣的立场实在是有失偏颇了,且即便是学士,世人眼中的他是某一学派,他就是某一学派吗?”

蒙恬继续道,“譬如先帝推崇的韩公子非,其与李斯俱师从荀卿,而荀卿被世人看作大儒,难道可以据此认定非与斯皆是儒家弟子吗?韩公子非喜好刑名之学,而先帝亦推崇韩非之学,难道可以据此认定韩非是秦国人吗?世人皆以为韩非尚法术之学,殊不知法制无私,诋驳浮淫,而黄、老之法亦不尚繁华,清简无为,故韩非之法实归本于黄老之道。”

嬴略轻笑出声,“公孙龙子‘白马非马’的诡辩之道算是被蒙君玩明白了。”

“臣说过,以学术派别来划分政治立场属实偏颇。臣既非黄老弟子,亦非公孙龙之徒,臣只是秦廷之臣。”

蒙恬靠近一些,修长遒劲的手指节奏规律地敲击在嬴略面前放着的那卷《庄子》上,“让臣先猜猜公主想如何做。《庄子·山木》中有一篇‘孔子问子桑雽’,其言‘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公主觉得这对蛇鼠既能因利结盟,亦能因利相争,所以便想效仿齐相晏婴‘二桃杀三士’之计诱使二人互相残杀是吗?”

嬴略将那个盛装桃甘的“摽梅局”漆盒放在手中把玩,一双明眸在冬日晴光的照耀下愈发熠熠生辉,如珠澄积润,如璧动浮光,不禁让蒙恬想起蒙氏珍藏的那串齐地水晶。

“那蒙君倒是说说,什么样的甘桃可以诱使二人相争呢?”

“一人之下的位置。秦国虽自悼武王起便设立了左右两位丞相,但一人之下的位置却只有一个,臣以为以他们二人的秉性是不愿意与彼此平分秋色的。”

嬴略放下漆盒,笑意更甚,“与其说是‘二桃杀三士’,不如说是‘鹬蚌相争’了。”

蒙恬的神色却不似嬴略那般轻松,而是肃然道,“容臣提醒一句,鹬蚌相争,得利的不会是今上代表的渔翁。”

今上代表的渔翁?

嬴略没有听出蒙恬的言外之意,而是猛然惊醒一件事,即便蒙恬此刻甘愿忍受“恶”名做她的“入幕之宾”,他所效忠的永远是大秦皇帝,而如今“合法”的大秦皇帝是她的王弟,而不是她。

嬴略顿时气闷不语,拳头也硬极了,亏她苦口婆心跟他“交心”那么久,说得口干舌燥,到头来他却只想着她的好王弟。

她第一次觉得他身上携带的忠心光环看起来那么碍眼。

她的拳头硬了又硬,终究还是强忍着自我安慰道,谁让如今皇位坐着的“合法”继承人是她的王弟呢?

“你是担心蛇鼠争权之后,胜出的权臣会更加骄恣擅专,反而削弱了皇帝陛下的权威。”

蒙恬赞许道,“公主果然有一双酷肖先帝的眼睛。”

继而他又叹息一声,“臣不仅担心重臣争权、孽臣逆乱会导致皇帝陛下大权旁落,更担心由此造成的腥风血雨会殃及太多无辜,贼虐谏辅,剥丧元良,届时皇帝陛下还有无人可依?”

“蒙君不愧为先帝尊宠的忠信之臣。”如果蒙恬对嬴略足够熟悉,就会听出她说此话时的咬牙切齿。“莫非阳周惊变死谏未成,还未能让蒙君看清如今在位的是二世皇帝不是始皇帝,死谏的结果只有死路一条,但不是死得其所,而是死得毫无价值。”

“那是因为皇帝陛下听信奸佞之言,不信任臣,才导致臣一身忠肝义胆报国无门,转而投到公主这个天子女兄门下。”

嬴略的拳头更硬了,“你的意思是如今你死谏不成,所以转而劝我向陛下死谏是吗?”

“不。臣怎会再让公主……”意识到自己失言,蒙恬顿了顿才又道,“臣怎会让公主冒险死谏。从秦廷会审到棠华宫变,公主不仅为臣兄弟二人仗义执言,还为自己的手足舍命求情,公主做的已经够多了。”

嬴略的拳头这下是真的松弛了,原来他也会为自己着想,原来他也清楚自己一直以来的种种付出。

说着,蒙恬又自嘲道,“臣知道自己如今已不是所谓的‘忠信之臣’,但公主不一样,公主既是陛下‘一母同胞’的女兄,又是陛下身边为数不多的高义之人,忧秦国之所忧,乐秦国之所乐。公主如今的身份得天独厚,不妨着意与陛下修缮关系,暂避锋芒,养精蓄锐,只有周全自己,将来才能周全秦国社稷。”

嬴略心中哂笑,说什么愿为长安舍人,替她筹谋,为她解忧,说来说去不过是想借自己的势为皇位上的那个人效力。

好在他效忠的还是大秦。她没有救错人,而是是皇位上坐错了人。效忠大秦皇帝是吗?只要她坐上了那个位置,他效忠的不就是自己了吗?只是,这样的野心太过惊世骇俗,即便是面对忠心大秦的蒙恬,大权在握之前,她也不能轻易将自己的野心宣之于口。

思来想去,嬴略玩笑似的打破了僵局,“有没有人说过,蒙君挺适合带孩子的。”

“啊?”蒙恬被这句话弄得有些猝不及防。

如果说棠华宫变那晚嬴略昏迷前叫出他的字“元良”是因为赐婚前她已通过先帝之口对他有些许了解,那么如今她评价他适合带孩子又是基于什么?

蒙恬不禁再次怀疑她是否也做了和他雷同的梦境,梦到他与他们的长子相处时的种种情形?

可即便是在梦中,他似乎也没有展现出适合带孩子的优势,在他们的长子开蒙之前,他并没有多少时间陪伴她们母子,然而更让人痛惜的是,他们的长子还没长到开蒙的年纪,他们就等来了阳周惊变……

嬴略一语惊醒了蒙恬的梦中遗恨,“蒙君爱操心,所以先帝才把令他颇为头疼的大兄扶苏打包到上郡交给你带吧。”

自上郡归来数月才白回来一些的蒙恬脸又黑了,黑中还透露了点红,他有先帝那么老吗?

“臣仿佛……比大公子也大不了许多岁吧。”嬴略一番话说得他都有些不自信了。

嬴略伸出两只手,大声嘟囔道,“可你比我大了两只手都不止呢。”

“公主——”蒙恬猝不及防地越过漆案欺身向前,一只大手同时攫住了嬴略的两只手,两只眼睛炯炯有神地盯着她看,“公主的父亲是先帝,臣无意与先帝比肩。”

“蒙恬,你敢无礼——”话音未落,嬴略却被蒙恬的另一只手捂住了嘴。

蒙恬向前靠得更近,梦中肖想过的脸几乎贴到了她的面前,声若蚊蝇,“公主,隔窗有耳,虽微谋,亦有外泄之危。”

嬴略大大的眼睛中流露出些许犹疑,亦蚊声细语,“他们什么时候来的?”

“就在刚刚,公主说我比你大了两只手都不止的时候。”蒙恬的声音还带着一丝轻笑,怎么听怎么像撩拨。

就在此时,内室影影绰绰的缱绻旖旎被外面谒者令万年的高声呵打断了。

“谁在窗下!”

果然有人偷听。

刚躲在窗下准备偷听的寺人丞小乙冲他手下的寺人使了个眼色,对方不得不梗着脖子道,“蒙恬入内侍药久矣,想必内室备着的热浆都凉了。小臣等是来给公主送热浆的。”

那声音由远及近,外强中干,听起来就有鬼。

内者令景福冷着脸训斥道,“尔等胆敢窥伺公主内务,是何居心。”

寺人丞小乙却狐假虎威地叫嚣道,“小臣等虽位卑职轻,却也是禁中派来侍奉公主的,容不得内者令如此污蔑。”

“景福,带他们进来。”

寺人丞小乙以为长安公主终究还是怕了二世皇帝的名头,冲内者令景福和谒者令万年哼了一声,小人得志似地和手下奉了热浆入内。

而内室的嬴略和蒙恬早已各归其位。

待寺人丞小乙将热浆奉到案上后,嬴略才道,“你自称是禁中派来侍奉我的人,怎么连一点规矩都不懂。”

寺人丞小乙闻言“扑通”一声跪到地上,他手下的寺人也眼疾手快地跟着跪在他身后,“公主降罪,小臣等本不该辩驳。只是小臣等到底是禁中派来的人,不敢失了禁中的颜面,还请公主明言小臣等到底犯了何罪。”

不愧是侍奉禁中久矣的赵高调教出来的手下,厚颜无耻的话也能说得如此言之凿凿。

嬴略看都未看他,只迤迤然地凭在漆几上,吩咐道,“内者令来告诉他失了什么规矩。”

景福刻意疾言厉色道,“宫中府中,俱为一体,未经传召,不得擅自入内。此外,窥伺禁中内务,泄语于外者,按先帝幸梁山宫事件的旧例,皆罪死。”

嬴略冷笑了一声,“难道中人丞在禁中侍奉的时候就常常擅入禁中内室、窥伺禁中内务吗?还是说你们只是怠慢于我这个居于外第的公主?”

中人丞小乙和他身后的中人听后皆被惊吓得匍匐在地上,一个连称“不敢”,一个连喊“饶命”。

“看在你们是禁中送来侍奉的份上,我姑且饶恕你们一命。”

两个匍匐于地的中人皆偷偷抬起头去看嬴略,后面跪着的中人以为此事就这么轻飘飘地揭过去了,前面跪着的中人丞却深知以长安公主的秉性必定不会让事情就这么简单过去。

果然听嬴略冷笑了一声,继续道,“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拖出去,各杖五十!命所有禁中送来的中人都去监刑,免得日后又有中人失了规矩,丢了禁中的脸面。”

领命而来的行刑宫人皆是高大壮硕的妇人,入内之后眼疾手快地将那两个中人拖了出去,丝毫不拖泥带水,甚至“贴心”地先堵上了他们的嘴,免得惊扰了公主。

这些琐事解决完之后,嬴略才开口道,“蒙君怎么知道这些中人在窗外偷听?”

“臣在当将军之前,也是从小兵做起的。先帝二十四年,臣的父亲蒙武随老将军王翦攻荆的时候,臣曾做过军中斥候。”

“时至今日,蒙君耳力依然不减当年?”

“做了将军,更该耳聪目明,否则,如何知人善任、统帅三军呢?”

言罢,蒙恬想起那些中人窥伺内务找的理由,起身告辞,“公主这里的热浆都放凉了,臣在此待的时间也够久了。”

离开之前,他又回头看了一眼漆案上摆放着的一觚绛雪,从他进来时便注意到了它,如今终于有机会开口询问,“公主也喜欢绛雪吗?”

嬴略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原本不甚在意。但是今年御园的绛雪开得格外热烈,让人不得不在意。蒙君也喜欢这种初冬时节才开始绽放的花吗?”

蒙恬偏头,灿烂的阳光顺着他深邃硬朗的五官照射出了一条优美的弧线,“臣更喜欢与绛雪类同的人。”

“想来蒙君虽然久未婚配,但身边应当也有类同绛雪的红颜知己吧,是在上郡吗?”

曾经,她确实是在上郡。

“若真有这样的红颜知己相伴,臣也不至于孤枕入眠至今了。”

本章将“寺人”改成了“中人”,都是指阉人,翻了下史料,貌似西周~春秋多用寺人称呼,但《秦始皇本纪》梁山宫事件中是用“中人”称呼阉人,PS:一个不冷不热的知识,赵高不是阉人,他是侍中(出入禁中)的宦者,他有女儿,他的女婿就是后来望夷宫政变杀死秦二世的咸阳令阎乐。

本章继续持续□□业脑,间歇性恋爱脑,同时也暴露了虽然男女主支线立场不同,支线矛盾来源于阶层站位不同,公司面临破产危机,忠心耿耿打工人会反思是我没打好工(我没好好劝谏君主),而立志当老板的前老板女儿会反思(老娘)要换一个老板,不过老蒙的历史人设就是宁愿死谏,不愿背叛(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将以谏而死,愿陛下为万民思从道),既是人设高光点,也是人设局限性。不过,只要女主也安慰自己只要总立场一致,就还能合伙干事。

不过老蒙的担心不是有道理的,秦廷不止眼前的内斗,将来还有外忧,黔首起义,诸侯叛乱,斯高相斗,霍霍到最后实在没有顶事的人了,连王室大管家章邯都出来当将军平叛了,历史上聪明的人不当权,当权的脑子有坑。小说里即将在坐山观虎斗的“闲暇”时间安排公主开启东巡副本~

怎么说呢,这章改了又改,字数越改越多,看似花里胡哨,其实计谋就一个字“苟”~自古成大事者,局势不利时少不了一个苟字,譬如胯下之辱韩信,譬如活得够久司马懿……就连我们专业课老师也曾经说过在行业发达三要素之一就是比同龄人活得久,把同龄人熬得差不多了,自己就自动升级为大佬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0章 蛇鼠相争

【大秦】沙丘之变后公主她成了秦三世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