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素色无纹饰的衣衫,再梳一个朴素的发型,衣柜里那些大红织金和鹅黄的衣服都束之高阁,等出了孝期做新衣服。
林黛玉坐在菱花镜前,端详自己的相貌和头发。睡觉时也简简单单的梳了头发,连所有的散头发都拢咋一起,梦中出现在孙行者面前时,衣衫整齐,鬓发整洁,不是披头散发的蛮夷。
那泼猴虽然不梳头——因为毛毛太短——也是个爱美爱炫耀的猴子,穿的是锁子黄金甲,凤翅紫金冠,所结交的也是天上散仙、八方神祇,自己虽不能与仙娥玉女媲美,也算是进退有据,彬彬有礼,蛮好蛮好。
她正在暗暗的复盘梦中二十日的言谈举止,思量自己有没有说错话做错事。
后知后觉的想起来,没询问一下就上手薅他脑袋上的草,还是反复无数次,此举着实不礼貌,也就是孙猴子不和小孩子计较,要不然非得大喊一声‘伸出孤拐来打一下当见面礼’。
记错了,是打五下。
王嬷嬷拿着梳子拢她的头发,看姑娘对着镜子一会欢喜一会愁,暗暗的叹气,又是这样忽喜忽忧,身体怎么能好:“姑娘更漂亮了。”
匣子里漂亮的首饰也已经收起来,只用银簪和细细的白绳子梳理长发,一半在头顶上巧妙的做成小孩子的发型,另一半垂在身后,梳几条俏皮的细辫子,大部分用白色丝带,在脖颈处一总扎起来,又整洁又舒服。
额前毛茸茸的碎发也用篦子梳顺了,和刘海一起乖乖的垂在额头上。又给姑娘拿了干干净净新手帕,一把素面团扇,这才让雪雁跟着小姐,往老爷的内书房去。
窗外光线明亮,太阳刚升到屋檐上。
外书房是接待同朝官员、幕僚清客的地方,内书房则是自己家小憩,夫妻赌书消得泼茶香、给女儿上课的地方。
正房五间,居中的起居之处,一侧是卧房,另一侧便是内书房。
这小小的书斋起了一个雅致的斋号,以金石字样写了门楣,这字一般人不认得,也不敢轻易念诵,唯恐认错了字贻笑大方。
原是林如海年少时的诙谐戏作,到了中年也无心更改,反正能见到这斋号的人很少。
他就在内书房里看看诗集和古文集,等着女儿起床过来请安。年近半百,他睡眠渐少,但精力不济,每日诸事无趣。等了不多时,听见门帘响动,有人进屋,尚不知道进来的是女儿病了的坏消息还是女儿本人。
在书桌后抬起头,看到全姑苏最可爱的小姑娘走了进来,真是亭亭玉立,风姿天成。
今日看起来还不错,她脸上有些许血色,不再苍白,似乎睡得不错,容光焕发。
林黛玉福身行礼,叫了一声:“父亲早安。”
然后不等人招呼,就走过去依在书桌上,探头看他在看什么书。怎么又是左思文集,还在看三都赋?
“昨夜睡的好不好?王妈妈说你又抱着书睡着了?”林如海仔细打量她,小女孩今日格外好奇,顾盼生辉,一双眼睛明珠似的闪闪发亮,脸上若隐若现的是笑意,而不是悲伤:“西游记就那么好看?”
果然适当的学习和看闲书有益身心健康,四书五经读起来就没有这样快乐。
林黛玉有几分欲言又止,想说自己梦见了孙悟空,梦中还有各种奇遇,又记得孙行者叮嘱自己不要炫耀。在别人面前自然不会招摇,可是爹妈是不一样的,心里话不和他们说,还能和谁说呢,她刚要开口,心头忽然又转出一个念头。
子不语怪力乱神,爹爹会不会觉得看了闲书,改了性情,以后不许先生讲西游记?小说中有许多曲笔,看似不合情理,实则影射历史故事,或是另有深意。
那就借用一下孙行者的馋嘴:“好看。父亲什么时候有空,带我去寒山寺吃吃素斋。”
林如海欣然答应:“何须费力。拿几两银子,请寺僧上门来置办一桌,只是……酒乃僧家头一戒,你敢不敢吃?”
黛玉和父亲玩这典故,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只要别撮土,几杯都好。”
“哈哈哈哈,圣僧,宁恋本乡一拈土。”林如海话说至此,突然觉得不吉利。看婆子等人在堂屋里摆好饭,起身道:“吃早饭去。玄奘法师没受这一杯酒、一撮土,反而回到大唐长安,写了千古名篇。书里御弟法师被这般礼遇,却没留恋几日,就往西天成佛作祖去了。”
林黛玉暗自琢磨他这话说谁,终究因为不熟悉朝政,只对得上历史上罔顾圣恩的大臣,对不上当今朝廷有谁很坏。这当然不能问,便笑道:“若依历史,如何能让魏征一文臣梦斩龙王?”
“不错不错。”林如海哈哈一笑,遮过了不吉利的话就罢了。
这话说的没错,按照历史梦斩龙王的应该是唐王李世民本人。自己说的是有些人受人恩惠不报答,这是官场上常有的事,乃至于反噬恩师、上官的也不少,黛玉心思单纯,想不到这一层。
姑苏各色早餐摆了一桌:鲜香浓郁奥灶面,甜滋滋桂花鸡头米,香脆脆萝卜酥饼,定胜糕与水晶饺。
奈何父女二人一个身体虚弱,另一个自幼多病,黛玉今日只觉得精神爽快,身体轻盈,食欲则和往日没什么变化,每样尝了两口便放下筷子。
林老爷自去外书房料理公务,接见下属,来往交接。
林小姐独占内书房,等着先生上门来讲课,独自一人坐在书房之中,身边只有上岁数的王嬷嬷和两个小丫鬟。
王嬷嬷把她看了半本的西游记拿了过来,还有今早上写的几张纸,全都拿了过来。
林黛玉翻开书页,包成长方形纸包的白纸当做书签,拿在手里,一霎时有些恍惚。那孙行者被压在五行山下,乃是王莽篡汉时的事。
到如今,汉唐已远去,宋朝的碗盘已经算是古董,那孙行者早已重获自由、成就佛位,他必然能感应到这根猴毛。在五指山下拔下来给我,应该也有以此为凭证相见之意。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来?
糟了,他不会是成佛作祖之后忘却前缘,把我给忘了吧?
还是只有一面之缘,几颗桃子的交集,不值得前来一见。
王嬷嬷看她拿着纸包愣怔了一会,又望向窗外,窗外种着几株翠竹,南墙下还有一株芭蕉。
“姑娘,这张纸里包的……是金针吧。咱们府里哪来的金针?”
林黛玉知道她负责收拾自己所有的东西,不论是簪环首饰还是书本,都归她整理清点,别哪天随手拆开给我扔了。“那你别管。佛家讲,有既是无,无既是有,只要不拆开看,谁知道是有是无?”
王嬷嬷听不懂这些,只当是小孩子的戏谑之语:“里面到底包了什么?别真是一根针,扎了姑娘的手。”
林黛玉撒谎道:“是我的一截发梢,难得有点发黄。你别给我弄丢了。”
王嬷嬷松了口气:“丢不了。”姑娘虽然身子虚弱多病,但头发又黑又密,不像别的小姑娘,年纪小的时候头发微微发黄,她们是名副其实的黄毛丫头。
贾雨村先去拜会东家,获悉女学生今日心情大好,精神抖擞,昨天安排的作业恰到好处,既不会给她累着,也没有让她觉得无聊无趣。
东家委婉暗示:要保留这个水准的试题,再接再厉,但也要注意补充历史文学知识,要让小小女学生区别正史和故事的差距,在学习中享受读小说的乐趣,而不是被小说改编文风。西游记是一本有教育意义的书,是有深度可以引申的书。
贾雨村理解了半天,决定原样不动,就按顺序的讲下去。
婆子带着他走到门口,在窗口都看见站着的王嬷嬷了,明知故问:“姑娘在么?”
王嬷嬷迎出门来:“姑娘正等候先生呢。先生请。”
教书先生准时准点前来上课。
林黛玉起身行礼:“先生。”
突然暗叫一声不好,作业全都没写!
‘以大闹天宫为主题写三首五言绝句。一首赞大圣,一首赞玉帝,一首赞小圣二郎。’而自己写了五行山,写了青山碧桃,写了风急雨骤,写了云收雨霁,写了日出扶桑,最后还写了飘来飘去好轻盈我懂列子御风了。
她自上学以来,作业都是当日完成,从来不肯拖延。从未有过这样狼狈时刻,只觉得脸上**辣的,真称的起无地自容,慌忙找借口拖延片刻:“正要请教先生。”
贾雨村安然落座,一旁婆子捧了茶过来,搁在手边,他的眼睛也盯着书本,不敢四处打量:“请讲。”
林黛玉道:“土地在西游记里,只能算是小吏。孙悟空那样憎恶他们,是‘今日方知狱吏之贵’?”
她知道贾老师的脾气,说到诗词还能收着点,说起衙门内油滑的胥吏,尸位素餐的同僚,阿谀逢迎的马屁精,至少骂上一盏茶的功夫。
三首诗就写出来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黛玉和父亲玩这典故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