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回到林府后,林如海直接叫下人将林阳和林旭两个,送到温杏林的院子去。
“这是怎么回事?我是来替你们林家人看病的,可不是谁的病我都治!”
看到抬进来的两个人,温杏林放下酒葫芦,晃晃悠悠走过来,眼睛一扫,知道林如海打的什么主意。
“那还真是巧了,这两个孩子都姓林。”
温杏林瞪过去一眼,嘴上虽不乐意,却仍旧蹲下身去仔细端详。
他将两手分别搭在林阳和林旭的手腕上,拧眉沉思:“脉象细小,气血两虚,这俩孩子长期吃不饱饭,再加上身上的伤,看颜色和状态应该是多日前的,这几日都没有上药包扎,估计到晚间就会发热,不过总体问题不大,开副药方吃上几次就好了。”
既然没什么大问题,林如海就想先吩咐下人将人抬走休息,谁知还没来得及开口,就听温杏林吩咐他院子里的丫头:“去掌珠阁把林姑娘叫来。”
“叫玉儿做甚?”林如海皱了皱眉,很是不解。
“最近刚好学到外伤包扎,这儿既有现成的伤患,就让小玉儿过来上一回手,总学些书本上的知识,也不是个事。”
林如海颇为不赞同,当即反驳到:“这怎么能行?她还是个幼童,看到这些狰狞的伤口,会害怕的。”
却见温杏林斜睨了他一眼,讥笑道:“既然要学医,她以后还会看到更可怕的,难不成就不学了?还是说林大人真如小玉儿所言,处处小看她。”
“我怎会小看玉儿?你莫要信口雌黄。”
不知为何,只要林如海和温杏林在一处,双方就会开启互怼模式。
此时已到温杏林出招:“那乳娘的事怎么说?你为何不告诉小玉儿真相。”
没想到黛玉竟然连这件事,都给他说了,林如海一时语塞,叫温杏林占了上风。
“林大人还是回去吧,不要耽误我在这教徒弟。”
“你……”林如海无话可说,袖子一甩就要离去,只是还没转身,又被叫住了。
“你夫人看起来还有求子之心,午后专门过来拜访,问有什么法子能助她诞下麟儿。”温杏林冷笑一声。“她那副身子这个年纪,能好好活到老,已经算是幸运,还妄想生子。”
林如海听后就是一怔,随即又反应过来,贾敏的心事经年累月,已有十几年,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放下的,也不会因为自己的三言两语,就认为他已经改变心态。
“多谢告知,我心里有数。”
朝温杏林拱了拱手,林如海迈步离开,这事并不难解决,他会用行动向贾敏表明,自己对子嗣日是真的无所求了。
可还不等他有所行动,下午京城荣国府的人竟远道而来。
来人是贾母身边的赖嬷嬷一家,还带着四五个妇人丫头,娘家人好不容易来一趟,贾敏心中高兴,迫不及待地想要见见。
看到赖嬷嬷时,她已生华发,脸上的皱纹也爬满眼角。
贾敏出阁时,赖嬷嬷还是一个风韵犹存的美妇,如今也老了。想到差不多年龄的贾母,这么些年没见,还不知成什么样子,心中顿时一酸,眼眶也湿润起来。
“赖嬷嬷一路辛苦,这些年母亲和哥哥们过的可还好?家中几个姑娘爷们儿长的如何?”
赖嬷嬷陪着哭了一会,便把荣国府中的事情,细细说给贾敏听。
“老太太身子硬朗着呢,老爷太太们又都孝顺,日子过得那是清闲又自在。大老爷和大太太还是原来那样,二老爷半年前升迁为从五品的工部员外郎,膝下的元春大姑娘进宫做了女史,珠大爷留下的那位遗腹子,也在上个月出生,取名叫做兰哥儿。现在府中就孩子最多,三个姑娘并宝玉、环哥儿、兰哥儿,天天在老太太房里承欢膝下,别提有多热闹了。”
起初听到贾府把元春送进宫里时,贾敏心中已然觉得不妥,好好的姑娘在家里千娇百惯的养着,缘何要送到宫里去受罪?可她是出嫁的女儿,对这种事没有立场去掺和,只得按下不提,后又听贾府里人丁兴旺,不免暗暗羡慕起来。
坐在下手的赖嬷嬷,观察到贾敏的表情,知道自己说的话起了作用。她这次来带的任务,就是催促贾敏尽快生子,因此才会说那么多关于孩子的事情。
“前些日子,姑奶奶打发人送信来,说姑爷辞了官职,要回姑苏老家,老太太听完当场就晕了过去,醒来就哭,说是自己害了姑奶奶,倘若当初将姑奶奶嫁给京中随便哪个王爷,也不至于沦落成平头百姓。”
这是在责备林如海辞官了,贾敏原已经在信上解释清楚,贾母还让赖嬷嬷这样说,当即便冷下脸来。
“母亲不必叫你来说这些话,老爷辞官乃是为了我与玉儿,那时我病入膏肓,府中的温大夫不给官宦人家治病,老爷为救我才迫不得已辞了官职,现在来说这些话,是嫌老爷把我看的太重了是吗?”
这话说的有些严厉,未免太不给人面子,赖嬷嬷脸上挂不住,只好借口旅途劳顿,休息去了。
她人走了,可说的话还留在贾敏脑子里,浑浑噩噩地回到卧房,丫头又送来贾母的信。
信里仍旧是老调重弹,说些延续香火、有子傍身一类的话,更可气的是,还交代贾敏,要她把赖嬷嬷带来的丫头玛瑙,给林如海做通房丫头。
这一下,可把贾敏气的不轻,自重病痊愈后,林如海已经自发将府里的侍妾送出去,书房里更不放丫鬟进去伺候。这一行动已经向贾敏表明他的忠心,夫妻俩恩爱美满,这样的日子为什么要第三人来加入,而且还是自己母亲的主意。
想到前些日子自己生病,怕贾母担心,信中一丝一毫都未提及,可现在母亲做的这些事,实在叫人觉得委屈。
贾敏一时间心酸难忍,只得坐在榻上默默垂泪。
在前院守着的林如海,已经知晓后院发生的一切,包括赖嬷嬷说的每一句话。
对于贾母指责他辞官的事情,林如海并不在意,他这辈子只在乎妻子和女儿能好好活着,别人的看法并不重要。
可贾敏好不容易痊愈起来的身子,现在又要为子嗣烦恼,对她实在不公平,况且现在又加重这个想法的人,居然是她的亲生母亲。
林如海怒火中烧,又害怕贾敏想不通,再次打起偏方求子的主意,赶紧匆匆赶往后院劝慰。
一进卧房,就见贾敏坐在榻上,神思恍惚,眼角还有未干的水迹,心下一痛,连忙拧了帕子来帮忙擦拭。
“敏儿,别哭。”
“老爷来了。”贾敏吓了一跳,下意识捏紧手中的信,不让他露出来。
林如海看在眼中,也不戳穿,反而拉着她的手,坐到她身边:“敏儿,我前日去看铺子时,顺便去见了证官,请求他给我们府上所有的财产进行公证,并出具文书,其中所有的名字都写成咱们女儿的。”
“玉儿她还小,老爷怎么这么早……”
林如海摇摇头,示意她继续听下去:“我之前就说过,咱们后半辈子就玉儿这一个孩子,这些东西自然都要给她,而且我这么做的原因。也是为定你的心。”
“我知你面临的压力,也知道岳母那边是如何想的,但是敏儿,为了子嗣送掉自己的命,也间接害了玉儿,这真的值得吗?”
“我知道不值得。”贾敏已是泪流满面,她实在控制不住。“可是玉儿怎么办?待我们百年之后,她孤零零的在这世间受欺负了,怎么办?夫君对她不好,谁又为她讨回公道?”
“为玉儿更不该如此。夫人,你仔细想想,你这身子若是勉强怀上孩子,生出来若是再有个三长两短,那你叫玉儿怎么办?她还那么小,就没了娘亲,该怎么好好长大?”
“可是……”
“夫人。”揽过贾敏的肩,林如海将她抱进怀里。“我愿意收林阳和林旭为徒,又和出了五服的宗族打交道,就是为了以后,能因这些善缘,为玉儿留几步后路。虽说人心难测,又说人走茶凉,可难保其中不会有诚心真意之徒。”
况且今生有林南钧,前世有荣国府,对这些孤儿孤女,都忘恩负义、心狠手辣。这些歹毒的亲戚,有时候还真不如交好的朋友。
林如海做的这些事。贾敏不是不知道,却没想到打的是这个主意,一时又是后悔,又是感动。
“好,我听老爷的,以后再不为子嗣的事伤心伤身,咱们就多做好事,看到苦难能帮一把是一把,就当为玉儿积福。”
贾敏大病初愈,身子还虚,今日哭了一场,难免疲累,林如海哄她睡着后才离开。
现在府里住了贾家的人,一想到前世看到他们的那些卑劣习性,林如海就恨不得让他们住到外面客栈去,省的带坏自家的下人。可这是贾敏娘家来的人,真这样做就是在打她的脸,只能吩咐林管家小心应对。
赖嬷嬷一行人在林家住了四五日,那位叫玛瑙的丫头也折腾了四五日,眼见没什么人理他们,贾敏又一直称病不见,只好气冲冲地告辞归家。
至于她们回去怎么添油加醋地告状,这都是后话,而且对林如海来说,能和贾府越走越远,他求之不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歹毒亲戚(三)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