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春在宫里正面临一场决定了她未来几十年职业生涯的危机,甚至很可能走向必死的结局。这是元春在昨晚做梦后发现的问题。
话说元春一晚噩梦,挣扎了一晚上想要醒来却醒不来。直到天色渐明,元春才忽然一个猛子坐起身,额头上满布汗珠,她像溺水的游鱼一样大口呼吸了好久。
元春醒来之后恢复了冷静,对自己说:“何必为一个梦所困扰,按时去侍奉皇后娘娘才是。”
皇后今天难得地仔细打量她,颇有一种对她评头品足的感觉,她有点想避开皇后的眼神,不过她忍住了。
“元儿,你有福了,可愿意侍奉皇上?”
和梦里的话一模一样。
元春一瞬间感到眩晕。她跪下了,“娘娘!何出此言?元春自问侍奉娘娘十分认真,绝无引诱皇上之意。”
“你不必紧张,是皇上喜欢你。你这样的品貌做女史也是屈才了。我做个媒人,把你引荐给皇帝,也是两全其美。”皇后是一个很和蔼的人,说话时如潺潺流水,让元春感觉很温柔。
皇后屏退了众人,把元春留下来叙话。“元儿,你若能得个一男半女,也不辜负家族对你的期望。”
元春知道既然是皇帝看上了自己,那么侍奉皇上这个事就没有了回转的余地。只是说来也奇怪,元春入宫已经有八年,也是皇帝还是太子时就一路过来的老人。若是皇帝喜欢,怎么早不喜欢,非要等到登基几年才突然提出要纳她。
元春给皇后行礼:“能得皇上、皇后垂怜,元春不胜感激。”
宫阙重重,关上的门隔断了外面宫女在庭院的撒扫,隔断了宫外平凡琐碎的人间烟火,元春必须打起精神应付眼前的一切。
皇后似乎暗示她,自己已经年老,也没有孩子。元春是从她宫里出来的人,如果元春能生出孩子,那自然也是她的孩子。她会支持元春的孩子称帝。
元春恭谨温顺地答道:“谨谆娘娘的教诲。”
终于皇后让她今日不需要在旁侍奉,给她一日假,自去歇息。
元春回到了房间,她终于有时间思考昨晚的噩梦。
元春问抱琴:“抱琴,你相信前世吗?又或者,你相信预知梦吗?”
元春思绪飘远,喃喃低语,“究竟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
元春决定先分析形势。“抱琴,今天皇后娘娘跟我说,我被皇上看中了。只是……”
抱琴闻弦音知雅意。只是不对劲……
元春:“首先,已知的是,太上皇在三年前禅位给皇帝。”
抱琴,不愧是跟在元春身边的大丫鬟:“然后,四王八公都是太上皇庇护的老人。”
元春点头:“其次,太上皇虽然已经禅位,但还是依然手握大权。皇帝每日都要去太上皇的宫里聆听教诲。”
最后,元春之所以会入宫,是贾家进行的一次政治投机。太上皇已老,贾家虽然是太上皇的老臣子,但年轻一辈并没有得用的。只有女儿们品貌出众,贾家把元春送去侍选,来到太子身边,是押宝太子,向太子示好。
抱琴陪在身边,和元春一起分析:“但是,太子在八年前没有接受这份示好。”
所以元春只是以女官的身份侍候。
“那么为什么在八年后的今天,已经成为皇帝的太子突然想起来元春呢?”元春自问自答。
元春并不是一个笨人,在前世时,她就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分析出来了原因。
太上皇既然重视权力,为什么又要禅位给太子呢?
“虽然瞒得密不透风,也可以轻松想到太上皇身体不好。”元春声音很轻,只有抱琴听到了这句话。
下一句:“皇帝既然已经践祚,天家父子争权就是必然的事情。”
皇帝目前势弱,一方面在后宫中提拔太上皇重视的大臣的女儿们,做出恭敬孝顺太上皇的样子。同时蒙蔽太上皇的老臣子,让他们以为自己依然受到重视。
另一方面在前朝,对太上皇的老臣明升暗降,提拔对自己忠心的臣子。
抱琴,一边揉捏着元春的太阳穴,以作安抚,一边接着元春的话说:“于是他想起了你。”
元春,出身于四王八公里后辈最没有出息,只能依靠女人的贾家的元春。
前世的元春是聪明的,但是她也不够聪明。
她看透了皇帝的谋划,满心以为能够借此机会,赌一把,为贾家搭上新帝的船。若是能够生一个孩子,也能母凭子贵。
只要贾家从太上皇的臣子,转型成为皇帝的大臣……
她传信给贾家,在内她小心侍奉,十分讨好。在外让家人忠心新帝。
只是任凭她再聪明,她既然没有舍弃贾家,皇帝就不会放过她。皇帝已经受够了太上皇、外戚、权贵的把持。
元春封妃后的省亲,花了百万之巨,直接把贾家掏空。
她还梦见,那天晚上她回到家里,合府上下无人不欢欣雀跃、一时言笑鼎沸不绝。
元春一看到这个大动土木建起的省亲别墅,处处精致,雕梁画栋,一步一景,心里的侥幸就彻底没了,贾家必然会落败,甚至到了后来的抄家灭族。
她回府短短几个时辰,忍不住在众人面前,哭了几场。既悲痛于贾家的未来悲剧,更悲痛于家人还浑然不知他们即将来临的必然结局。
眼泪止不住。
元春心脏狂跳,眼泪沾湿了枕巾。但是梦还没有结束。
皇帝连自己的孩子都能杀,宫里响起了丧钟。元春是在极度疼痛中醒来的。
给她一个封号罢,元春,封号“贤德妃”。
也是她的谥号……
皇帝一开始就决定了她的死局。
“抱琴,皇帝是个睚眦必究的,家里向皇帝示好这步棋终究还是走错了。”元春叹息。
“贾家,终究是拖累。”元春再次叹息。
“为今之计,只有杀掉男皇帝!”
元春认真反思了自己梦中的行为,一则,梦做得不够大,只想依靠讨好皇帝,避免坏结局。二则,对贾家太过依恋,以至于束手束脚、捉襟见肘。
想她也饱读诗书,岂不闻武曌临朝称制之事,是她在梦中的格局小了!
“抱琴,我欲效武曌二三事,可得乎?”
元春抬头看向抱琴,那是怎样一双眼,是冰雪里烧得很旺的火,倒映着鲲鹏拍打翅膀离开水面,展翅高飞。抱琴像被烫到一样,也许永远也忘不了这双眼睛。
抱琴和元春一路走来,不是亲姐妹,却是比亲姐妹更亲的存在。抱琴无条件信任元春。
她平淡地说:“你可以。”
“抱琴,替我给家里送个信。”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黛玉琢磨着怎么送信给元春。还有怎么取信于她。
虽然在天上见过元春,但在人间她们可是不曾见过。难道效仿宝玉“这个姐姐我见过。”
移形换影之术也只能去自己曾经去过的地方。黛玉颇为发愁。要么,依靠贾家的关系送信给元春。要么,就得自己找宫里的关系。
王夫人向来不喜她,这事可真的难办啊。
总之,先找机会,“雪雁,你修炼不错。现在有一个任务交给你去做。你隐在王夫人身边,盯着王夫人,尤其注意她什么时候收到宫里来信,什么时候发信给元春。还有是谁负责送信。”
“万万要注意,隐身是有时间限制的,千万不要暴露自己!”
黛玉做两手准备,那边也给宝钗传信,商量能不能用薛家的关系递信给元春。
“宝姐姐,见字如面。
不知你是否方便动用薛家在宫里的关系给元春姐姐递信?
我虽知你家里能探听宫里的消息,却不清楚这个关系能不能深入后宫。
若果此事难为,请不要勉强。”
然后,黛玉思忖着如何取信于元春,写下第二封信。
“贾元春亲启。
元春姐姐。您收到这封信一定万分疑惑。然而我希望您耐心看完这封信。
我是林黛玉。母亲是贾家老太太的女儿,您父亲的妹妹,贾敏。我和您是表姐妹的关系。
不知您是否相信怪力乱神之语?您于宫中沉浮已多载,恐怕亦未曾得见大祸将至。
我不欲作此恐吓之语。然形势已一日比一日迫切,您的性命如丝线般飘摇。
等到您被封为贤德妃,就可以知道我的预言是否为真。
我会帮助您。
黛玉。
建元三年六月十八。”
黛玉转动笔头,犹嫌不够,继续在脑海里搜刮前世关于元春的记忆。对了,元春在天上是天帝,惯于习琴的,琴声杀人无形,我还要从图书馆里拿一本琴谱,捎带给她。
这本琴谱为了防止他人使用,不能给完本。只给出前半部分。等到元春修炼后,给出后半部的方法就多了。
那边,雪雁在王夫人那里监视多日,等到元春从宫里送出一封信,这封信篇幅短小,只是要一些打点的银子和希望家里寻一个可靠的太医。
是宫里的一个姓夏的公公送来的信。夏公公眯缝眼,笑眯眯,手一伸,王夫人就吩咐人,忙不迭地给他递去银子。
“元儿在宫里,多劳夏公公。”
王夫人让下人恭敬地送夏公公出府。
雁过拔毛,这元春要求打点的银子也不知道她能收到多少。
“雪雁,依你看,这夏公公可靠吗?”黛玉问道。
“我看他颇为刁滑,是个只认钱的。”
“认钱啊。”黛玉把这几个字在嘴里咀嚼着,含含糊糊地说出来。
黛玉又眉飞色舞起来,“你倒是提醒我了!说到认钱,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不遑多让。紫娟,你悄悄给周瑞家的一笔钱,让她在王夫人身边吹吹风,把元春的琴谱送上去。”黛玉半是讥讽,后又想到这是个好机会。
周瑞家的虽然疑惑,这个林姑娘怎么想到送大小姐一本琴谱,但是她先自行翻看过,确确实实只是一本普通的琴谱。只道,林黛玉是风花雪月的文青病犯了。哼,黛玉丫头向来是个事多的表小姐。周瑞家的也不喜她,但可不能和钱过不去。
周瑞家的怎么说,无非就是在王夫人面前感叹,“大小姐少年就入宫,离家多载,无处寄托思家之情。”云云。
又说“想起大小姐最善弹琴,老太太培养她们四个姐妹分别是琴棋书画,大小姐果然于琴上最有天赋。”
倒是让王夫人潸然泪下,“可怜我的元儿,小小年纪入了宫去给家里挣前途。珠儿,这样前途无量的好小子,也早早离开我。只剩下宝玉,这个心肝儿,我是万万不能让他受委屈。”
宝玉那时也在,想起年少时元春教导他习字,兴冲冲的说:“给大姐姐带上家里的东西!顺道问她还想我吗?”
王夫人果然在周瑞家的暗示下,给元春回信时,带上了琴谱。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