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其余小组忙里忙外操心宝黛二人的身体,为红楼众人进行学业职业规划的【未来规划组】也没闲着。
他们完成了甄选老师,调查背景,安排课时,选取教室地点,图书购买等一系列工作。
眼看着黛玉宝玉彻底接受了事实,上学这件事也是时候提上日程了。
当然,在正式上学前还有一个流程要走。
众姊妹被请到了昨儿个讲生物的缀锦阁,这儿也是被【未来规划组】看好的教室地点——
缀锦阁宽敞明亮,离姊妹们的“食堂”含芳阁非常近,并且位于整个大观园的中央,四通八达。
来上课的老师可以从后园门进来后,一条小路直通缀锦阁,路上不会经过姊妹们的住处,很好地保护了**。
等到姊妹们来齐了,朱丽开门见山,给他们科普了一通现代学制。
不论男女,年满六周岁上小学一年级,小学六年,初中三年,这九年被称作义务教育阶段。
等到初中毕业,中考成绩达标才能升入高中,三年后通过高考考取大学。
要是四年后大学毕业想继续深造,还可以考取硕士博士。
在此期间都是男女混校。
众姊妹对中国的国力强盛程度又有了新的认知。
在他们那儿,别说女子了,就是男子想要读书识字也得托生在富裕人家。
而如今的中国,却是能负担得起九年义务教育,让人人都能读得起书!
说完这些,朱丽问道:“你们愿意上学吗?”
“我早有向学之心,只是不愿给诸位工作人员添麻烦,因而羞于说出口,难为朱姐姐想得这般周全。”黛玉欢喜道。
“敢问朱姐姐,现代可要学那些酸腐文章?”问这话的是宝玉。
“不用,在现代要学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历史这九门学科,除此之外还有美术、音乐、体育。”
“朱姐姐,不知这些课程我们是全都要学,还是从中择其一二?”
“朱姐姐,我们……”
……
朱丽开启了答疑模式,不厌其烦地一一为红楼众人答疑解惑。
半个小时过后,众姊妹对现代的科目和学习范围有了大致的了解。
到了最后,大家都不再发问,只有探春仍有顾虑:“依姐姐的意思,是让我们去外头的学堂和男子同坐一室吗?”
朱丽解释:“暂时不会这样,你们现在只能从小学一年级学起,但你们的入学年龄超出太多了,因此我们请了各科老师来大观园授课。”
“之后要不要去外头读书,起码要等到你们学完小学的知识再做打算,不过你们放心,我们做任何决定都会尊重你们的意见。”
探春笑道:“既然这样,我再无疑虑了。上学一事,任凭姐姐做主。”
这时,一直未曾开口的迎春声量极小地说了一句:“你们愿意上学随你们的心意,我是不敢如此的……”
“好,既然大家都同意——”朱丽欣喜的声音在空中转了个弯,脸上满是愕然,“迎春你不愿意吗?”
项目组在此前使用人工智能,按照红楼众人的性格,在他们是否愿意上学这一问题上进行过多次推演。
1.幼时林如海特意聘了两榜进士贾雨村为黛玉启蒙,后来到了贾府,她又是和三春一处上学[1]。
2.……
-黛玉同意
1.宝玉从前在贾家家学里,一同上学的都是些须眉浊物,如今能跟清净尊贵的女孩儿们一起上学,对他来说具有天大的吸引力。
2.现代不学他最厌烦的八股文章。
3.……
-宝玉同意
……
-湘云同意
……
-惜春同意
至于极有主意的探春和宝钗在多次测算中,并不会每次都同意,但同意的几率高达95%。
因此朱丽特意设计了一些专门用于说服探春和宝钗的话术。
果然,在朱丽询问众人意见时,也是探春提出了顾虑。
朱丽便用准备好的话术三言两语说服了她。
可是,为什么最后明确反对的会是迎春?
这位荣国府的二姑娘,性格温吞懦弱,行事向来虽大流。
在项目组近千次的测算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其余人全部同意,只有迎春一人反对的情况。
接收到朱丽传回的信息,整个项目组炸开了锅。
“怎么可能呢?”
“迎春ooc了吧!”
是啊,怎么可能呢。
但在此时此刻,这种情况确实发生在了朱丽眼前!
朱丽尽量语气平和,不带有任何压迫感地询问:“迎春,我可以问一下你为什么不愿意上学吗?”
迎春垂下头,躲避周遭看过来的视线,声音怯怯:“在园子里上学只是一时的,日后总归要到外头去跟外男同处一室,只怕老太太知道了要怪罪的。”
宝钗眯了眯眸子,难得冷言道:“跟男子一处上学又如何?到了现代自然要遵守现代的规矩,现代人都不在意了,老太太想来也无甚可说的。”
宝钗说这话未必是她思想境界有多高,只是审时度势早就成为了她的本能。
在古代,公开反对三从四德这个主流思想,会被人群起而攻之。
在现代,女子“抛头露面”就是主流思想,即便长辈们心里不痛快,顶多嘴上申斥几句,也不敢堂而皇之地把众姊妹拒在家里不去上学。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经过这几日观察,宝钗发现在现代不论男女都能继承家业,都能当官,而学历和能力就是最好的敲门砖。
如今“好风”来了,宝钗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朱丽谨慎地观察着眼前的局面,并未贸然相帮任何一方。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她这个局外人很容易就能看出,宝钗出言驳斥迎春的时机着实巧妙。
在此之前众姊妹对上学颇为意动,就差把上学这事儿定下来时,宝钗只顺水推舟附和几句,并未鲜明地表达她自己想要上学的念头。
但眼看着迎春说的话明显阻碍了上学一事的进程时,宝钗便态度格外强硬地开口,极力促成此事,就算有可能得罪人她也不在意。
什么雪堆成的人儿,宝姐姐明明就是颗芝麻馅儿汤圆!
连宝钗都旗帜鲜明地表明态度了,未待朱丽开口,探春、湘云等人开始轮番上阵说服迎春。
然而她们说得口干舌燥,迎春却跟块滚刀肉一样,低着头垂着眉,语气怯怯,把那些车轱辘话翻来覆去地说。
任凭探春说破了天,迎春只有三句话:
我是不知道的,你们只管上你们的学去,不必管我。
老太太、老爷、太太定然是不许的,他们怪罪下来我担当不起。
这书是非读不可吗?不读也妨碍不着什么,又何必生事?
探春就跟一拳打在棉花上一样,被迎春的态度气得七窍生烟:“老太太怪罪下来还有我们在跟前顶着呢,谁要二姐姐你去担当了?”
黛玉拉住探春:“罢了,随个人的心意去吧,何必强求呢?”
这时项目组也找出了推演结果出现谬误的原因,忙告诉朱丽。
“我们用于推演的人物性格是人工智能根据原著前八十回总结出来的,绝对错不了,但我们忽略了外力的干扰。”
要不要上学的问题在迎春这儿,从来都不是项目组和姊妹们的博弈,而是项目组代表的自由开放的新思想和贾母、贾赦、邢夫人等人代表的封建束缚的旧思想之间的博弈。
项目组的工作人员跟姊妹们是有商有量,二者属于平等地位,但是贾母、贾赦、邢夫人等人则属于长辈对晚辈从上至下的压制。
迎春懦弱怕事,比起日后可能遭遇的贾母等人的问责,她宁愿选择站在项目组的对立面了,反正项目组不会对她如何。
朱丽问:“迎春,我只问你,你想要上学吗?不要去考虑任何人会不会怪罪,只问你自己,愿不愿意?“
迎春抬起了头,眼神亮了亮,明显有些意动。
朱丽用鼓励的眼神看着她,说出来吧,只要你说出来,就算有天大的阻碍,我们都会帮着你解决。
然而迎春最后的回答依旧让朱丽失望了。
“我……我想不想又有什么要紧,老太太不许的……”
朱丽铩羽而归。
对于此事,大观园项目组内部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反正国家会拨款负责大观园的日常开销,迎春没有生存压力,她不愿意上学就任由她去吧,我们也不能摁着牛头强喝水。”
“迎春不是单纯的角色,而是活生生的人,她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们可以引导,但最后还得尊重她的选择。”
“既然除开迎春以外,另外六人都愿意上学,我们不如先安排他们入学?不然时间继续拖延下去,许多计划都会被打乱,至于迎春就顺其自然嘛。”
仅仅过了半天时间,这种声音就成为了项目组绝大多数人的想法,但是朱丽却不赞同。
要是现在先让剩下六人先去上学,等到他们的进度领先一大截后,迎春要上学只能自己单独从头学起。
迎春是个随大流的,面对这种情况,她只会更想打退堂鼓,到最后说不定就真成九年义务教育漏网之鱼了。
当朱丽听说项目组把入学时间确定为七天后,并且已经开始布置教室时,她知道项目组最终还是选择先保障愿意入学的六人。
她坚定地站在方瑾面前:“组长,请让我再试一试。”
离开学时间还有一周,这是自己最后的机会,也是迎春最后的机会。
[1]虽然书里没有详细写过贾府姑娘上学的事,但黛玉刚来时贾母提到三春说她们今天可以不必上学,所以我猜黛玉后来应该和三春一起上学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第14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