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众姊妹才刚开始上学,项目组每日安排的课程并不算多。
周一至周五,早上从8:30开始上课,上午共四节课,每节课40分钟,中间穿插着两个时长为10分钟的小课间和一个时长为30分钟的大课间。
下午则是从2:30开始,共两节课,到下午4:00放学。
周六周日双休。
虽然一日下来每个科目只能分到两节课,但众姊妹的理解能力比起刚上一年级的六岁小朋友不知强上多少倍去。
习惯现代的教学模式后,教学进度就突飞猛进,仅仅用了一个周,就结束了一年级的全部课程。
项目组跟各科老师讨论后决定,将周考安排在本周五的下午,通过考试来对众姊妹本周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
【未来规划组】领导前脚选出了五个踏实肯干的年轻人专门负责这次考试,还特意把他们叫到面前来勉励了一番。
后脚五个年轻人对视一眼,确认过眼神,都是想要光明正大撕伞的人。
第一次周考怎么啦?就因为是第一次周考才要给红楼众人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简化考试流程?
不可能,严格按照外头中小学的考试规范来进行。
题目难度不高?
看似简单的题目处处是坑。
提前划考点?
一年级上下两册全都是考点!
想要撕伞的年轻人摩拳擦掌,语数外三位老师见状无奈地摇摇头,很是叹息了一回,然后各自默默在试卷后头加了一道难度不小的附加题。
只是出于对学生们水平的信任,绝不是特意为难,绝对不是。
出于任课老师不能担任监考老师的原则,五个年轻人随机抓阄,选中两人作为监考老师,将考试时间和考场纪律打印出来贴在了课程表旁边。
经过一周的适应,简体字已经不会对红楼众人造成任何阅读障碍。
将考场纪律认真看完后,众姊妹便按照考场纪律的要求,将课桌内部的课本、练习册全部清空,转移到了教室后头的木柜里去。
此时距离考试正式开始还有好一会子。
探春素来要强,这时候还在拿着书复习。
湘云、惜春年纪最小,玩心也最重,二人坐在前后座,隔着一张课桌用彩色铅笔涂朱丽带进来的涂色书。
迎春独坐在座位上,桌上搁着一本一年级语文上册,却也不打开,只是心不在焉地用手扯平微卷的书角。
宝钗见了便去同她说话:“二姐姐,你可曾复习好了?”
迎春略有些不自在,只顾着低头一页页地扯书角。
“好不好的又有什么要紧?我几时是会读书的人了?不过在这儿混日子罢了!就算考差了也没人来说我什么,何必去争这个强,平白惹人笑呢。”
宝钗笑说:“这话没理,天底下那么多读书人,人人都想当状元,偏偏只有一人能如愿,难道剩下的人都可笑了?”
“别人和我哪里是一个样儿呢?”迎春说完这句,就只闷着头不答话。
她愚笨不堪,岂能跟黛玉、宝钗比?要是正儿八经地复习,最后考了个倒数第一,才真真叫人笑掉大牙去。
还不如做出个松散的样子来,即便没考好,好歹面子上好看些。
宝钗见说不动她,讨了个没趣儿,索性回到自己位置上闭目养神。
宝玉黛玉站在窗前说话。
窗外的桃花此时开得正盛,几支旁逸斜出的桃花枝调皮地透过窗户探了进来,给素净的教室添了三分春色。
宝玉提议:“妹妹,考完试兴许天色尚早,我们不如到园子里看花去。”
黛玉含笑点头,宝玉见她应下来,更加欢喜,一连出了好几个主意。
“桃花树下有石桌石凳,我们只管把作业带到树下写去,再要两碟点心一盏花茶,这样一来既赏了花,又误不了事,妹妹觉得如何?”
“你想得这样周全,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黛玉轻笑,用指尖轻轻碰了碰桃花的花瓣,收回手时连指尖也染上了淡雅的清香。
宝玉被她一夸奖,心里越发得意,考虑石桌石凳带着寒气,许是还得带上两个垫子去,便想着一会子考完试就回怡红院取来。
忽而外头吹来一阵凉风,卷过桃花枝,挟裹着淡淡的香气扑面而来。
桃花枝在风中上下颤了几下,几片粉嫩的花瓣飘飘洒洒地在空中转了两圈,大多都落在了泥地上。
“可惜了。”宝玉轻叹一声,担心黛玉被风吹着凉了,忙要关窗。
黛玉拦下宝玉,一指桃花枝,打趣道:“原以为你是个风雅人,怎么你倒把它拦在外头了。”
宝玉跟着笑起来:“我若是不拦它,只怕外头的凉风也不请自来了。”
黛玉便说:“罢了,不必关窗,我离远些便是。”说着二人换了个地方聊天。
等到考试铃声打响,众姊妹便回到座位上坐好,监考老师开始分发试卷。
这还是红楼众人头一次考试,对姊妹们来说是从未有过的新奇体验,刚拿到试卷就忍不住翻来覆去地打量。
朱丽站在教室外头暗笑不已。
还是没有经过考试的毒打啊!
现在觉得新鲜,等到以后每周一周考,每月一月考,每学期一期末考之后,估计这辈子都不想坐在考场里了。
周五下午会将三科全都考完。
红楼众人考完一场,一墙之隔的语数外三位老师就坐在办公室里迅速将卷子批改出来,并且把分数录入系统。
等到黛玉、宝玉考完试去桃花树下写完作业回来,准备来含芳阁吃晚饭时,教语文的苏老师刚揭下考场纪律,准备将本次周考的成绩排名表张贴上去。
第一名会是谁?
迎春低声道:“只怕是宝玉,男子在读书科举上头,总归比女儿家要强些。”
湘云却说:“依我看是宝姐姐呢,这次数学的附加题好难,我连个思路都没有,最后只能空着,宝姐姐可是全做出来了!”
宝玉:“我倒觉得是林妹妹。”
等到苏老师将成绩排名表贴好,宝玉头一个凑上去,一看到排在第一的那个名字,宝玉激动得比他自个儿考了第一名还要开心。
“第一名是林妹妹!”
这次考试考察的全都是一年级的内容,基础题部分黛玉、宝钗、探春、湘云全都是满分,只能在附加题上头一较高下。
英语的附加题是听力题,需要听一段对话,完成下面三道选择题。
对于刚接触英语的红楼众人来说都比较吃力,只有探春全部选对了得到15分,黛玉宝钗只选对了两道得到10分,湘云选对了一道得到5分。
数学题附加题情况更差些,是一道开拓思维的奥数题,宝钗全对得到15分,黛玉思路对了结果错了,得到10分。湘云和探春全都空着一分不得。
语文附加题要求阅读一首现代诗,徐志摩的《黄鹂》,完成文后各题。
按理说众姊妹中擅长作诗者不在少数,然而看到这首诗众人齐齐懵了。
本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写作目的是什么?
黄鹂有什么象征意义?
众姊妹即便能大致感受到其中表达的情感,但由于没有学习过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很难踩中得分点。
偏偏语文附加题高达20分!
这20分,用这首诗里的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它飞了,不见了,没了——”
除去黛玉凭借着天生一种对语言的感知力得到了15分外,其余人全军覆没,勉强写满格子得了3分安慰分。
统计分数后,黛玉排名第一,宝钗第二,探春第三,湘云第四,宝玉第五,惜春第六,迎春第七。
站在排名表下,宝钗摇摇头悠然长叹。
黛玉笑道:“姐姐叹气做什么?虽说这次姐姐略逊一筹,但说不准下次周考姐姐就排在我前头去了。”
“倒不是为了这个。”宝钗语气微妙,眼神幽怨看向右边,“我从前劝学原是劝错了人,如果一早劝的是妹妹,只怕早就劝出个女状元来了。”
黛玉跟着宝钗的视线一起向右看去,右边站的原是宝玉。
黛玉不由得“扑哧”一声笑出声来:“姐姐好生狭促。”
宝玉尴尬地站在原地,讪讪陪笑。
从前大观园里就他一个能读书能科举的独苗苗,自然姐姐妹妹们都来劝他,他高兴时还敷衍几句,不高兴时就摆出一张冷脸。
现在姐姐妹妹们全都能读书能上大学,便显不出他什么来了。
尤其这次他才考了第五名,心里那点儿“但凡我用点心肯定比旁的迂腐书生强”的微妙优越感也荡然无存了,自此倒是端正了学习态度。
黛玉、宝钗、探春、湘云这四人基础题都是满分,宝玉基础题部分接近全对。
惜春虽比起上头五人差了一点儿,但她本就年龄最小,才是上小学五年级的年龄,能有如今的成绩算足够优秀了。
这样一来,排在最后一名的迎春就显得格外惹眼。
迎春看完成绩一言不发,默默回到座位上去。
“迎春,你来办公室一趟。”苏老师站在教室门口冲迎春招了招手。
迎春只得硬着头皮走进办公室。
苏老师让迎春坐在自个儿身边,从文件夹里取出迎春的试卷,把这张89分的试卷摆在她的面前。
鲜红的分数格外刺眼,迎春又是羞又是愧,习惯成自然地把头低了下去。
她在众姊妹中年龄最长,偏偏学识最差,苏老师应该也对她失望了吧。
不过这也没什么,总之她都习惯了……
“迎春,我觉得你在学习这方面非常有潜力!”
苏老师柔和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迎春一愣,抬起头正好对上苏老师鼓励的目光,温柔却又格外坚定。
我在学习上有潜力?
迎春在这一刻产生了动摇,但很快这一丝丝动摇又被日久天长的自我怀疑压制了下来,她习惯性地摆手推脱道:“不,不,我不成的……”
苏老师温和反问:“谁说你不成了?”
迎春疑惑,这难道不是明摆着的吗?
她的名字还在排名表的末尾挂着呢!
苏老师看出了她的心思,笑说:“你知道吗,这张试卷,不算上难度超标的附加题总共有100分,这就意味着60分及格,你的分数足足超了及格线29分!”
迎春眨了眨眼,似乎还有些茫然。
苏老师用手指点了点试卷。
“我们来分析一下你的卷子,你看,你有8分都丢在了同一个知识点上,这说明并不是你的学习能力不够,而是你恰好没有掌握这个知识点。”
“我们来算一下,要是加上这8分,你能考到多少分呢?97分,这个分数已经能够超过宝玉了!我们要做的,仅仅是掌握这一个知识点而已。”
随着苏老师把整张试卷分析完,迎春被说得热血沸腾。
对啊,掌握一个知识点而已,这个目标很小很小,即使是她这样愚笨不堪的人也能轻松达成的。
苏老师见到迎春的神情有了变化,便趁热打铁给她安排学习计划。
“迎春,老师非常看好你,虽然你在第一次考试中比别的同学差一点,但你们只有七个人,这就意味着每次考试排名的浮动会非常大。”
“你只需要每天复习老师讲解的知识,遇到没掌握的知识点及时来问老师,这样一来起码能够将基础题的分数全部拿下。”
“我们一步一步来,等有了余力再去挑战难度更高的附加题。”
迎春眼前一亮,豁然开朗。
对呀,她基础题要是能拿到满分,就能超过宝玉了。
再次走出教室时,迎春低着的头已经大大方方抬了起来。
“苏老师快把孩子忽悠瘸了。”数学老师捧着一杯茶靠在办公室的窗边,时不时低头啜饮一口。
迎春跟宝玉差的只是一个知识点吗?
这张卷子考到的部分差了一个知识点,卷子没考到的地方不知道差了多少去。
“看破不说破嘛,蒋老师。”苏老师笑得意味深长,视线落在蒋老师手捧的茶杯里,“喝你的珍珠奶茶去吧。”
大家圣诞节快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第16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