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融融的春光将人晒得骨头都酥了,黛玉难得休沐,早上睡到自然醒,随便梳洗一下便叫人把早餐摆到花园去。
蔚然一大早起将家务事安排完,跑去棠梨居找黛玉,雪雁正看着小丫头们翻晒被褥,见蔚然来,便忙上前行礼,道:“二姑娘,大姑娘方才去花园了,说要吃完饭练射箭。”
蔚然便又去了花园子找黛玉,从湖边的亭子找到射圃,又找去花房才算看见黛玉的影子。
花房里现在多数是黛玉的商队从各个地方带回来的稀奇古怪的植物,黛玉每次休沐都要来花房待上一会儿。
黛玉见蔚然进来,便招手叫她:“快来,给你戴朵花。”
蔚然过来,见刚好有一朵晚开的复色山茶花,深粉浅粉相间,十分美丽,正要拒绝,黛玉已经手快的剪了下来,只好把头低下来乖乖让黛玉给她戴上。
黛玉将花插在蔚然乌黑浓密的发髻之间,满意的欣赏了一会儿,道:“这么急匆匆找我,有什么事吗?”
如今林家内院的事都是蔚然在管,黛玉一进宫就是十天,所以平时照顾林如海的事也是蔚然在负责,平时蔚然又要抽空去读书,是个十足十的大忙人,这会子跑来定是有事。
蔚然便道:“府里该做夏装了,府里的绣娘在花厅等着,我叫她们先来给姐姐量身。”
黛玉这一年多个子噌噌往上涨,再加上皇帝时不时赏赐御膳,吃得那叫一个好,少女的身姿纤秾有度,清瘦却不单薄,脖颈细而有韧性,皮肤透着粉粉的白,叫人看见便挪不开眼睛。
“唔,做夏装啊,正巧我那里新得了一匹闽南的珠绣料子,叫针线上的人给咱们俩一人做件对襟衫子。”
蔚然笑着应了,上前挽住黛玉的胳膊往外走。
蔚然忽然想起一事,便道:“贾府昨日送了帖子来,说是二姑娘要出嫁了,请咱们过去一趟呢。”
黛玉惊讶道:“说的哪一家啊?”
蔚然摇头:“这个却不知道了,二姑娘是贾家袭爵长房的,说的婆家应当不会太差。”
黛玉摇头,那可不一定,原著里嫁的中山狼,不就是贾赦为了点银子卖女儿吗?
果不其然,晚间林如海回来说,贾迎春许给了贾家的世交孙绍祖,孙绍祖是世袭的卫所指挥同知,如今正在兵部候缺。
指挥同知是从三品,虽然补缺不一定能补到从三品的官职,不过从三品对于现在江河日下的贾家来说,着实不低了,毕竟贾琏才是个候缺的五品同知呢。
这孙家听说家财万贯,十分富裕,孙绍祖本人长得也是相貌魁梧,身体健壮,任谁看都说迎春是找了个好婆家。
婚期就定在下个月,黛玉只好叫蔚然照着常例准备贺礼,若是有空就去瞧瞧,若是忙的话就甭去了,省得闹心。
黛玉自打进宫做了女官,只在逢年过节时跟着林如海去过贾家,平时无事是万万不肯去的。
蔚然也知道贾府的风评差劲,自然也说不去。
饭桌上,林如海也带回来一个消息,说是薛宝钗生了儿子后就落下严重的产褥病,拖到前几日已是没了气,北静王府的长史去顺天府报备,这才让林如海从顺天府尹那里听说。
黛玉对此不置可否,只是心里有些凉凉的。
这个时代,女子本就是附属品,对自己的人生没有一点点主权,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宝钗虽说重生一回,却只是从贾府的附属品变成了北静王府的附属品,并无本质上的区别。
若非自己走运,和父亲一起穿越过来,恐怕也难以摆脱这个命运。
想及此,黛玉忽然萌生了跟船出海的愿望。
若是等女官任满,有没有机会造一艘大船去别的国家看看呢。
如今朝廷并未大开海禁,只有广州设有市舶司,允许朝贡贸易,另有一小部分打着朝贡贸易的旗号偷偷做的进出口贸易,据说广州码头十分热闹,小小一个市舶司,每年进账无数,大部分都落进了官员自己的口袋。
眼看这二年因着土豆和红薯的推广,百姓生活稳定,新出生的小娃娃都多了起来。
江南一带纺织业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大型织坊,互相之间竞争激烈,甚至已经开始打起了价格战,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若是能有一个出口贸易的机会,对国内的经济发展是个大大的利好。
不说别的,就说黛玉名下的织坊绣坊,如今改走精品路线,可是利润也不比刚开业的时候,若是能销往海外,想必利润翻个两番都不成问题。
等不及下一次休沐,黛玉连夜把打工人林安喊了过来,跟他说了造船出海的事。
林安往常从商队那里也没少听说广州码头进出口的巨额利润,听黛玉这么一说,立刻就来了精神。
不得不说,遇上林安这样能给东家提供充足情绪价值的打工人,着实是黛玉的幸运。
每次黛玉提出新点子的时候,或许在别人看来这个主意异想天开,林安却总能第一时间响应,并且把事情安排得妥妥当当。
说完正事,黛玉便道:“回头我跟父亲说一声,给你一家子脱了籍,你家里儿子女儿也好有个前程。”
林安闻言忙跪下谢恩,道:“姑娘,我夫妻两个一辈子都是林家的奴才,只给孩子们脱了籍便罢。”
黛玉笑笑,便也应了。
次日一早回到宫里,黛玉先将几副玛瑙巧雕的荔枝耳坠送给苏玉照几人戴着顽,又问起昨日御前的情况。
陶锦儿手里握着耳坠子,抢着道:“昨日我和玉照姐姐在御前随侍,皇上叫林掌诏,玉照姐姐回他‘林掌诏今日休沐’,过了会儿皇上又喊‘林掌诏过来看看这个’,一日下来,喊了林掌诏好几回。”
苏玉照平素不苟言笑,想到此景也忍不住抿嘴笑了。
和皇帝相处日久,黛玉渐渐觉得他不再那么高高在上,平时说话便也随意许多,这也导致皇帝越来越喜欢找她说话。
不光是讨论女官职责内的事,甚至包括官员的任免奖惩、政务的处置等等,只要是皇帝没想好的事,都会习惯性的问一问“林掌诏”是怎么想的。
而黛玉作为一个现代穿过来的灵魂,想法也往往出乎皇帝的意料,同时也给了皇帝许多启发。
女官群体也因为黛玉在御前分量的加重,渐渐的在朝野之中有了些地位。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