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三章

离了王家,再到荣国府来,一路上薛太太也做好了自己的心理建设。至少下轿的时候叫薛宝钗来看,她妈面上还过得去,笑容可掬,并没有什么多余的神色。

这回进荣国府的二门,是贾家二太太王氏领着侄女王熙凤一道来迎的。王夫人还想说叫外甥去书房见他姨爹的话,却见妹妹身边只有一个外甥女,不由得好奇:“怎么只有你们母女,蟠儿呢?”

薛太太强颜欢笑:“那孩子跟着也只会胡闹,我叫他随他舅舅一起出京去,也是个历练。”

王夫人事先并不知道此事,惊讶道:“怎么叫他跟哥哥出门去?这一路天冷霜寒,路程又急,马上就过年了,孩子在外头岂不是要吃苦。你快把他叫回来吧,有什么事,过了年再出去也是一样的。”

见姨妈要坏事,薛宝钗赶紧说:“姨妈,这是舅舅的好意。”

搬出王子腾来,王夫人也不好说什么了,只能一手牵着妹妹,一手牵着外甥女一起进去拜见老太太。

两家见过,如何叙话,自不必说。

这里薛宝钗与贾家的姐妹并林妹妹互相见礼,心里就叹,果然京城风土不同于其他地方。她在金陵,是拔尖的闺秀,自认不比谁差,谁知进了京见了几位表姐妹,竟然各个都是好人才、好品貌,把她心里那点暗暗的得意都压了下去。

尤其是林妹妹,人才出众不说,谈笑间,也是饱读诗书的,她深为敬佩。

因着只有她们母女两个,住在后院也便宜,王夫人便划了自己旁边的一处院子给她们住。姐妹俩住得近,日日在一起说话,宝钗也常陪着。

这日宝钗正在做针线,莺儿给她理线,香菱在旁画样子,王夫人就来了。她到暖阁里转一圈,先是看了宝钗的针线,又看两个丫鬟,笑道:“你这针线果然好,做的什么?”

“做个暖手套子,想孝敬姨妈。”宝钗羞赧一笑。

这话听得王夫人喜欢,就在她旁边的炕上坐下。香菱见状,出去沏茶。王夫人盯着她背影看了一眼,问:“你这丫鬟也生得好伶俐模样,是家里带来的?”

其实她是看香菱样貌太好了些,才问这一句。

宝钗不欲说香菱的来历,便搪塞:“从金陵带来的,当不得姨妈一句夸。”

自薛蟠走了以后,香菱就跟在了宝钗的身边。她本是薛蟠房里人,只是来历尴尬,留在家里不知如何自处,宝钗可怜她,就留在自己身边,权当是她的丫鬟,也不许其他人提以前的事情。

王夫人不知道她就是薛蟠打死人那件事里抢夺的小丫鬟,问了一句,也没甚兴趣,索性说起别的:“这几日倒不见你上去与林丫头她们玩,她们念叨你呢。可是天冷下雪,你懒怠出门?”

“不光是为这个,我这几日身上不好,才少出门。”

宝钗生来就带着热症,这事儿王夫人也是知道的。关心了她几句,听见薛太太的动静,又去东厢与薛太太说话了。

其实薛宝钗并不是懒得出门,也不是为着身上不好,才少去老太太上院的。她毕竟年纪大些,又生来聪慧,知道看人的眼色。她看出了王夫人不大喜欢林妹妹总和宝玉一起玩,又想叫她插进去,所以躲着。

其实如今她待选不成了,宝玉也不失为一条后路。毕竟是荣国府的少爷,未来纵使承袭不了爵位,背靠大山,不拘是读书还是做什么别的,都有得选。况且就她这些日相处下来,也能看出宝玉素性温柔,待人和善,不像她哥哥那样混账。

但她心里惦记着那个奇怪的游戏,虽然至今为止还一个任务都没做完,也没掷过一个骰子,她就是总想着。

若是那游戏是真的,她或许能拼一次。

她不是讨厌宝玉……她只是不喜欢他,也不大看得上他。她不知道自己会喜欢什么样的男子,但总不能是个比她还弱的。

好在很快,事情就有了转机。

进了腊月,谁家都要忙过年的事情。薛家今年才进京,许多关系要走。薛太太就带着宝钗一起看年礼的单子,细细与她说起各家关系如何,怎么安排年礼,轻重要如何衡量。薛太太不敢管外头的事情,这些内务却是一把好手,宝钗也不是第一次与母亲学这些,都是得心应手的。

说着说着,突然同贵说,外头侯掌柜求见。

侯掌柜是京城商铺的大掌柜,管着四五家铺子,布匹首饰生意都走他手里过。往日生意上的事情,他能做主的都办了,今日却突然求见,只怕有事。

薛太太赶紧叫他进来,只见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在婆子带领下进来,先是给太太姑娘行礼,然后禀告:“年下繁忙,本不应打扰,只是有件棘手的事儿小的不敢擅专,想请太太的示下。”

薛太太点头:“你只管说来。”

原来再有半月,朝廷就要封印,一应事体待年后再办,那时支领内帑钱粮的差事便要定下。虽说是年后再定,年前也基本有了定论。各家皇商此时都要往内务府管理此事的官员家中走动,偏生薛蟠不在,侯掌柜做主送进去的礼又没个消息。他怕差事丢了,赶紧来回薛太太。

薛太太一听,也慌了神。薛家的生意,多半要靠着这个皇商的名头。支领内帑钱粮的差事本身不挣钱,却是个招牌。往日他们贡上的钗环首饰、衣料布匹等物,因打着进上的名头,才卖得好。没了这个了,她们家与一般商贾有何不同?

宝钗也知道此事棘手,她赶紧拉住薛太太的手,说:“妈,离封印也还有半月,咱们倒不急,先给那家去张帖子,拜会她们家的夫人太太。”

侯掌柜却愁眉苦脸:“姑娘,此事怕不成,那是位内官,不曾有太太。”

薛太太叹气:“怎么是这样,我们孤儿寡母,谁能去照应此事。要是你哥哥……”

她刚想说要是儿子还在就好了,不该送他出门之类的话,只见薛宝钗咬着牙站起来,突然道:“那就请那位内官吃酒席,我去待客。”

“你疯了!”薛太太赶紧拉着女儿,“儿啊,你怎么待客?哪有你一个女孩儿家出去待客的。说出去叫人知道,人家该怎么说你?不如叫侯掌柜做东,请人家吃酒。”

宝钗自然晓得,一般人家没有让女孩子出去做这种事情的道理。她们家又不是山穷水尽了,也不是哥哥没了,她妈是无论如何不会让她去的。

若是以往,她也不兜揽这种事。

但这却是个极好的机会——把家里的生意从哥哥手里接过来的机会。

“妈,我又不是一个人去,带着侯掌柜,带着一帮人,对方是内官,不会有事的。”薛宝钗拉住她妈妈的手,“就是这事儿让人知道了,无非说我一句张扬,我又不做什么亏心事,怕什么?”

薛太太看一眼侯掌柜,强行拉着女儿去内屋,低声说:“那你的亲事……”

是啊,谁家会喜欢自己的儿媳妇出门谈生意?做了这样的事,叫人知道,她本就艰难的亲事只怕越发难了。薛太太这些日子看姐姐喜欢宝钗,还做把宝钗许给宝玉的美梦。宝钗要是出门了,她姐姐定然不会再同意这门亲事。

只是她一向就笨嘴拙舌,怎么说得过宝钗。

“妈,人家是内务府有品级的内官,哥哥去请,人家都未必赏脸,侯掌柜去怎么够?今年丢了差事,明年更难。咱们家没了生意,难道我就有好姻缘了?”

宝钗铁了心要做成此事,成了,她说不定就能达成第一个主线任务,拿到一颗骰子。她看了,头六个格子没有一个坏的,全是好的。不管她掷出几,都有好事发生。她相信老天爷给了她这样的天赋秉性,不会薄待了她!

否则为何会有那个金锁呢?

她又劝:“更何况此事不一定会泄露,咱们在自家酒楼宴请,出门只说是拜会旧友,我进出小心,再奉上重礼。之后若是再泄露,也就是天意了。”

薛太太被她劝动了心思,只好出门来问侯掌柜:“你看此事……”

毕竟是生意场上老练之人,侯掌柜立刻就有了主意:“姑娘拿大爷的帖子先去请,之后若成了,姑娘上坐就是,有什么事让我去说。”

这下,薛太太没有别的法子,也只好答应下来了。

帖子送去,黄内官果然应下,酒席就定在三日后。

这日到了时辰,宝钗就坐了自家马车出门。她没走酒楼正门进去,走的后面小门,又带帷帽直接上了二楼,这一路倒无人注意。

这回来,她也是“全副武装”,身后不止侯掌柜,莺儿香菱两个丫鬟,还有两个膀大腰圆的婆子,都是薛太太给她备下的。

没等多久,黄内官来了,是个面白无须、三十岁上下的男子。

一见面,黄内官倒是颇为客气:“没想到竟然真是薛家姑娘,收到帖子,杂家还以为是玩笑话。”

“此番进京,本就该拜见黄大人,历年来受您照顾颇多。只可惜我哥哥出京办事去了,不敢耽搁,才让我来,失礼之处,望您千万见谅。”

宝钗的态度谦恭有礼,因她一向温柔可亲,长辈见了没有不喜欢的,黄内官自然也颇有好感。

不过好感归好感,生意归生意,这是两码事。

“姑娘客气,没能见到薛大爷,的确可惜。”

二人落座,先是吃菜。宝钗选的都是酒楼拿手的菜品,黄内官吃的也好,两个人叙了几句家常,宝钗才进入正题:“这次请您,一则为了感谢往日之情,二则也是想问问来年我家判哪宗差事?因哥哥不在家,我们家里生意都是我在照管。您也知道,我哪懂这些,生怕做的不好,丢了您的脸面,才厚颜先问一句,好做准备。”

吃了口牛肉,黄内官笑容不变,语气却仿佛在嘲弄她:“没想到如今你们家的生意却不是薛大爷在管?”

他只觉得眼前的小姑娘是拿傻话糊弄他。

薛蟠惹的事情本不应该传到他们这些内官耳朵里,偏生薛家大姑娘递了名字待选,自然要查这些待选女孩儿的家底,也就把薛蟠的事给抖落出来了。

薛蟠惹了事,如今在金陵已经是个死人了,只怕此时不知道躲去了哪里。

想要皇差的商人拿筐装钱排队等着见他,他凭什么还要把差事给姓薛的呢?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