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第 25 章

且说贾敏一家来后不久,薛姨妈带着子女也杀来了。

薛姨妈不是府里的稀罕客,荣府里有个大事儿小事儿,都少不了她。

只是这次薛姨妈进京,却是为了大事而来。原来啊,薛姨妈的女儿快及笄了,此次进京是为了选秀女。

薛姨妈的女儿,便是大家熟悉的宝姐姐,薛宝钗。

李莞印象中,宝姐姐这次选秀,是选了个寂寞。因为,宝姐姐的哥哥薛蟠,在金陵惹了命案。虽然薛蟠现在大摇大摆地跟着薛姨妈也来了荣府。但是,进宫选秀是大事儿,天家肯定是有法子把秀女的底子扒拉清楚的。

果不其然,薛姨妈来时还高调地逢人便说,宝钗要选秀女,进宫给公主、郡主作伴读。没过几天功夫,薛姨妈就闭嘴了,并且迅速转变了战略目标,开始对宝玉开口闭口“我的儿”了。可见,宝钗选秀,就是黄了。

不过,选秀无疾而终,对薛家似乎也无太大的影响。薛家人还真就这么在荣府东北角的梨香院住才就不走了。

这个世界的房屋方位,是挺讲究的。东北角建的院子,一般给家里的爷爷养老。西北角建的院子,一般给奶奶养老。李家的院落就是这样的格局。

荣府东北角的梨香院原来就是给老荣国公养老的。他老人家仙逝后,就一直空着,但一草一木都没有动过,以示对他老人家的尊重。

结果,现在就这么被薛家人住下了。

王夫人跟李莞说:“薛姨妈一家一应日费供给,一概免却。”旨在说,薛姨妈家是皇商,不差钱,她那边的费用自己出,不走公中的账。

“所以,薛姨妈一家是准备长住在府里了?”李莞笑着随口问了声。宝钗好像也不用去选秀了,堂而皇之住亲戚家,若说房钱是见外的话,理由总要给个吧。

“老爷说,姨太太也有了春秋,外甥年轻不知世道,让姨太太、哥儿、姐儿都安心住在梨香院。老太太都说请姨太太住下,大家亲密些。”王夫人笑着道。她将贾政跟老太太搬出来,算回了李莞的话。

贾政这个人么,跟他的名字一样,贾正经,是非不分,颠三倒四。薛蟠犯的是命案,还能叫“不知世道”?杀人犯也敢收留

而贾母说的“请姨太太住下”,李莞认为,完全就是个客套话。薛家人就顺着竿子往上爬了。

贾珠从江南回来后,就跟李莞讲,等来年天气暖和了,就把薛姨妈一家请回去,还说,这个家,他是说得了话的。

贾政荫庇的官职叫工部员外郎,五品官,很多年都没有变过,而且往后也没有升职的可能。而贾珠是科举二甲第一的成绩考取的功名,年纪轻轻就是内阁侍读学士了,从四品,往后还有得升。

这阵子下了雪,也无大事,不过是猫在府里,陪着姑娘、小子们读书写字罢了。

东府宁国府的梅花开了。贾珍之妻尤氏制酒请贾母、邢夫人、王夫人、贾敏、薛姨妈、李莞、王熙凤等女眷去赏花。

贾珍是贾家的族长,因此尤氏的邀请,贾母很给面子。她带着荣府一众女眷,婆子丫鬟们,浩浩荡荡一群人,就去了东府。

王夫人走哪儿都带着宝玉,这趟热闹也少不了他。当然,宝玉身边也少不了伺候的丫鬟,袭人、媚人、晴雯、麝月几个都跟着去了。

黛玉、林奕,还有贾兰没有跟来。这会儿,这几个小孩儿正在书房里喝果茶,吟诗作画赏雪呢。

贾母跟王夫人一到宁国府,就跟尤氏在一块儿叙话喝茶。

尤氏的媳妇儿,贾蓉之妻秦氏,没有见过贾敏。因为贾敏出嫁后,秦氏才嫁过来。因此,秦氏便热心地带着贾敏等人四处转转。

话说宁国府的奢华程度,只有比荣府更甚的。

尤其是秦氏的房间,挂着的画是唐伯虎的真迹《海棠春睡图》。案上设着武则天镜室里设着的宝镜,赵飞燕立过舞的金盘,盘子里还有杨玉环用过的木瓜雕刻。床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昌公主在含章殿下卧的榻,挂着的是唐懿宗的女儿同昌公主用的连珠帐子。更有西施洗过的纱衾当被单,红娘抱过的鸳鸯枕。

秦氏见贾敏也是个极讲究的人,便一一介绍了一番。

李莞也跟着打卡了东府富婆的豪宅。满屋子里全都是皇亲国戚用的古董和名货。

薛姨妈被震惊到脱口而出,“啊也,这通共下来,要花多少银子呀!”

秦氏笑着道:“我这屋子,大约神仙也住得了。”算是回答薛姨妈的话了。

当然,这话若从别人口中说出,未免有炫耀的成分,不过秦氏说出时,并不像显摆,也不让人反感。至少李莞是这么个感觉。秦氏这个人长得极美,性格也恬静,说话温温柔柔的,见人三分笑,无论男女都喜欢她,秦氏甚至还有贾家媳妇儿第一人之说。

“好香啊。”宝玉道。

李莞这时才发现屋里有骨子淡淡的异香。她仔细地嗅了嗅,那香味甜腻腻的,味道还有些熟悉,但她一时也说不清在哪里闻过。

贾敏惦记着黛玉和小林奕,李莞惦记着贾兰,姑侄两个先行告辞。

李莞临走时,只听见宝玉在里边说困,秦氏便安顿宝玉在她屋里睡下,余下诸人皆散去,赏雪的赏雪,赏花的赏花,吃茶的吃茶。

跟着宝玉来的几个丫头在屋外守着。秦氏道:“好生在廊檐下,看着猫儿狗儿打架。”

李莞听完秦氏的话,就觉得有些莫名其妙的,心想,富婆说话就是复杂。

回到府中,黛玉、贾兰、小林奕还在书房喝果茶、吃糕点。

贾敏便拉着李莞找了个僻静的屋子喝茶。

“宫裁,往后离东府能远着些,就尽量远着些。”贾敏端起冒着热气的茶杯暖着手。

虽然宁国府跟荣国府都姓贾,当年宁国公贾演,跟荣国公贾源是兄弟,到贾珠、宝玉这一代是第四代,到贾兰这一代都第五代了。

若在普通人家,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就完了。也就贾家这样的大家族,两府之间还有一些交集。但是,两府的财政是独立的,因此,两府之间的交集有一些,但不多。

“姑妈说的话,我记住了。”李莞道。

贾敏拢着茶杯若有所思,“珠儿有没有跟你提秦氏的事?”

李莞笑着道:“他从不在我面前提别的女子。”

贾敏失笑,思忖了片刻,道:“有珠儿在,我们这一支,是摘得出来的。”

贾珠其实很早就很李莞说过,东府是东府,他们是他们,马上都要出五福的关系。自家收拾好,别人家的雪塌过不来。

贾敏言未毕,贾兰跟小林奕就跑了过来,喊饿。李莞便留贾敏、黛玉、小林奕在她院里用饭。

饭后,贾敏带着黛玉跟小林奕回了她们的住处。

李莞安顿贾兰睡下后,在书房等贾珠。

小炉子里热着补汤,贾珠从江南回来后轻减了一圈,李莞每天都会给他留下汤汤水水的,等他回来。

贾珠回来后,一边喝着汤,一边写着折子。他原本在年末跟返京述职的林如海一起回京都,这会儿是提前被皇上召回来的。

李莞不大过问贾珠朝中的事,但从皇上召唤的频率来看,皇上是很看中贾珠的。

贾珠这天的奏折写得很快。小夫妻半年没见了,比往日更要热乎一些。

温存后,李莞想起白天的一些事,便问贾珠:“夫君觉得,东府的蓉大奶奶秦氏如何?”

贾珠立刻说:“没有娘子好看。”

“不是说这个。没个正形。”李莞“噗嗤”笑出来,“今儿跟着姑妈一行人去了东府。我就觉得姑妈话里有话。然后问我有没有跟你谈过秦氏的事。秦氏到底有什么事?”李莞试探着问。

李莞前世追剧喜欢开弹幕,网友们对秦可卿的各种说法都有。“爬灰”之类的香艳八卦就不说了。她的身份其实挺可疑的。

秦可卿的父亲秦业,官职就是营缮郎,相当于朝廷的一个基层办事员。秦可卿是他在养生堂抱养的女婴。

而贾蓉是宁国府第五代唯一嫡出的男丁。在贾家,门户其实比什么都重要。按道理说,贾蓉不可能娶这么一个来历不明的从养生堂抱养的女子为正妻的。秦氏不但在成了蓉大奶奶,过得还异常滋润,从她房里的摆设都可以看出,都是皇亲国戚用的规格。

“我不关心别的女人,娘子知道的。”贾珠狡黠地眨了眨眼。

贾珠和李莞之间是坦诚的,但是也不是互相要把每句话都掏出来。秦可卿的事情上,李莞有感觉,贾珠是知道内幕的。

李莞小声地在贾珠的耳边问:“秦氏的身份到底是不是公主?”

她记得看电视时,有网友发的弹幕,说秦可卿的真实身份是废太子在圈禁时,偷偷送出去的公主。然后,被宁国府娶成了儿媳妇。他们想着,等废太子一脉起势了,秦氏就成了宁国府的一个巨大的政||治资本。所以,一个小吏抱养的弃婴,代入公主身份,成了整个贾家媳妇儿中的第一人,就说得通了。

这些事,应该不少人知道。王熙凤就很讨好秦氏,她应该是知道秦氏身份的。贾敏应该也知道一些,才会问贾珠有没有提起过秦氏的事。贾政、王夫人、宁国府那些人绝对是知道秦氏身份的。

贾珠面色一滞,非静止画面停了大概五秒钟,然后,不容分说地将李莞放倒。“娘子是不是太闲了,不如再生一个给兰儿作伴吧。”

贾珠在耳畔说,天塌不到他们家。她信他。

一夜风雨飘摇,院子里斑驳了一地的花瓣。

贾珠的态度,李莞觉得是验证了网友的猜测了。

不久,李莞又有了身孕。孩子的小名也想好了,就叫“八卦”。

*

且说李岩已经去了军中报道。众军官、士兵见一个书生模样的少年,还以为他走错了。

谁知那少年不但有着百步穿杨的箭术,对兵书也倒背如流。

再一问,乃知是今年的武状元,诸人更是心服。

大将军甚喜,难得一个能文能武的人才,便钦点其为禁军校尉,要带在身边好生栽培。

李家从前朝旧臣,一下子又成了当朝的新贵。国子监重新来请李老爷子回去当国子监祭酒。

李家的门楣又亮堂起来了,可谓双喜临门。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