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风波不断。
此前掀起一大波讨论的恶人谷三大恶人叛逃之事,在南诏皇宫有了结果。
在王遗风与莫雨的追杀下,陈和尚为给李倓断后身死南诏皇宫,康雪烛和柳公子退隐东海,约定从此不再踏足中原。
自此,轰轰烈烈的南诏反唐之事,在南诏王阁罗凤计划失败投降被囚后落下帷幕。
至于背后牵线掀起这场轩然大波的建宁王李倓,则在广平王李俶面见玄宗彻夜密谈后未曾获罪,坊间关于建宁王与此事有关的传言也渐渐销匿。
免去一单刺杀当朝郡王的任务后,姬别情又开始忙另一件大事了。
那就是——刺杀奸相李林甫。
随着李林甫这个宰相的势力持续扩大,他把持超纲、鱼肉百姓,并在朝中不断拉拢人手,将朝堂变成他的一言堂,玄宗对他的忍耐也到了极限。
虽玄宗也有意将他除去,但因李林甫一党势力过大,处置不当恐会引起其党羽的剧烈反扑,于是此事交到了凌雪阁手中。
考虑到李林甫曾任凌雪阁外阁阁主,对阁内刺客的暗杀手段了如指掌,此事若由凌雪阁刺客出手,必会被其党羽知悉动手之人是谁,玄宗秘密下手的目的也就达不成了。
思量再三,李俶与李泌暗中谋划一番,决定本次刺杀任务凌雪阁只隐于幕后放出消息,悄悄引导,至于动手除奸的机会,则交给龙蛇混杂最有疏狂义气的丐帮。
最后动手的人选选择丐帮的原因很简单。
丐帮帮众众多,来自天南海北,凌雪阁进行引导的人员最容易混进去。
且李林甫祸乱朝纲、鱼肉百姓多年,因他及其党羽的欺压而家破人亡被迫加入丐帮的弟子不计其数,帮中想要报仇雪恨者绝非少数。
再者,丐帮弟子极重江湖义气,讲究忠信、有恩必报。李林甫为相多年罄竹难书,丐帮从帮主到手下的一众弟子早就对其痛恨不已,若有下手的机会,必定一呼百应。
若最终丐帮真的得手,李林甫之死将会与江湖侠士仗义锄奸挂钩,绝不会有人将其牵扯到凌雪阁和玄宗身上,乃是解决此事的最佳方案。
此事事关重大,计划确定,姬别情带领一队吴钩台最精锐的刺客设法混入丐帮位于长安的分舵中。
他利用计划中故意透漏给丐帮的消息,短短两个月时间就得到了长安分舵舵主的赏识,并因编织的家人皆因李林甫惨死他想报仇雪恨的身世,获准参与到后续由丐帮帮主郭岩亲自带队伏击刺杀李林甫的秘密任务中。
本次行动,姬别情一行人只为将李林甫行踪的消息透露给丐帮,悄悄在其中引导众人行动。但若到时丐帮未能刺杀成功,他们混在其中也可浑水摸鱼给李林甫那厮一刀,亲手送他上西天。
天宝十二年夏,在又一个荔枝成熟的季节里,得到密报的丐帮成功于枫华谷平顶村一带伏击李林甫。
有丐帮帮主郭岩亲自出手,一代奸相就此殒命。
确定目标死亡,行动中全程顶在最前线的姬别情一行人立即假死脱身,在丐帮留下又一个侠义豪气的英雄传说。
李林甫虽死,但他到底是宰相,身为朝廷大员却因作恶过多被丐帮弟子诛杀,这件事说出去有损朝廷脸面,于是,他的死因就被说成是抱病而终。
他这杆大旗倒下,底下那群因利而聚的党羽们都着急令寻山头拜下,根本没几个人想起为他讨要说法,丐帮倒因此逃过一劫。
许多人都以为除掉了奸相,届时再选拔一批一心为民、愿意干实事的官员,朝堂就能迎来清明,已显迟暮之态的大唐就能重新焕发生机。
可在许多了解国朝积弊的官员眼中,除掉一个李林甫,朝堂上还有杨国忠和安禄山等一众奸臣。若想改变这一切,最大的源头,还是坐在龙椅上的那一位。
陛下他终究是老了。
李林甫死后,身兼三镇节度使,手握十几万大军,备受玄宗宠信的安禄山没了压制他的人。
河西节度使王忠嗣与宰相杨国忠先后上奏安禄山谋反,皇太子李亨也在长子李俶的多次劝说下上奏安禄山欲反。
原本坚信安禄山不会背叛自己的玄宗也动摇了,听信杨国忠的建议召安禄山进京观察。
安禄山能得到玄宗如此宠信,自是擅长迎合上位。他入京后献上范阳、平卢、河东三镇宝物特产,将玄宗与杨贵妃哄得心花怒放,玄宗下令在华清宫大摆宴席为其接风。
早就察觉到安禄山即将发动叛变的平原太守颜真卿为天下计,联合唐门唐老太太发动“刺虎”行动,趁安禄山前往华清池身边守卫薄弱之际,欲除掉此贼,可叹行动失败。
成功逃脱的安禄山,事后得知召自己入京的主意是宰相杨国忠提议的后,他借口诛杀杨国忠,公然挑起反旗南下。
彼时,沉浸在盛世大唐的祥宁安和之中的中原百姓,早就忘了如何打仗守城,厉兵秣马做足准备的安禄山大军自范阳起,迅速攻占北方大片地区。
反应迟缓的唐军于洛阳组织大军迎战狼牙军,唐军大败,洛阳,乱。
攻下洛阳作为据点后,狼牙军的进攻线推至潼关,向大唐国都长安发起进攻。
经过前期的混乱后,此时的唐军已陆续反应过来组织起了反攻,并打下了大小数场胜仗。
玄宗见此情景,认为唐军必胜,加之身旁还有新一任奸相杨国忠撺掇,他便亲自下场指挥,欲求速胜,将之前丢掉的面子重新找回来。
结果,潼关失守,长安危矣。
如此情状,玄宗不思稳定军心守住长安,竟借口御驾亲征,实则在亲卫大将军的掩护下西逃出长安,抛下了偌大长安城中的数十万百姓。
昔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繁华浩大长安就此沦陷,威严华美的宫殿被战火烧毁,百姓们被叛军骤然从盛事美梦中打落至泥潭,浑浑噩噩终日为性命忧心。
一匹从上古时期开始织就的锦缎,在织到最华美部分时,突然被人残忍的乱刀划破砍碎,再不复往日模样。
自长安沦陷后,纯阳宫也遭到了狼牙军的围困,但对方顾忌吕祖的威力,一直采取围而不攻的策略,试图以此逼迫纯阳宫主动投诚。
纯阳宫身为大唐国|教,李忘生这个掌教自然不会做出叛国投敌的丑事。
然眼下狼牙军虎视眈眈,就算为了护住满宫弟子,李忘生也不好激怒狼牙,只能悄悄援助长安百姓,并装聋作哑,假装不知道弟子们私下里的行侠仗义行为。
家门口有人堵着还成天挑衅,其他人能忍,急性子的祁进可忍不了。
一天,再次与狼牙军发生冲突后,他一气之下带着部分紫虚弟子打下山去,很快消失在白茫茫的华山之中。
下山后,祁进亲眼看到了何为国破家亡、人间惨剧,但他们一行人并未做过多停留,帮了那些能帮的人后,便一路疾行,目标明确地朝着天策府的方向奔去。
纯阳宫弟子同气连枝,刘梦阳与天策府的杨宁将军成婚后便留在了那,前段时间得知狼牙军准备攻打天策府的消息,祁进立马就想到了刘梦阳。
此番他与跟随的紫虚弟子,便是去天策府支援刘梦阳夫妇的。
烽火连天,天子西逃,凌雪阁这个直隶皇帝,为其行监察、刺杀宗室百官的秘密组织更忙了。
乱世之中人心浮动,没有人觉得大唐会败,更多人谋划着如何在这艘巨轮搁浅时为自己博个更好的未来。
宰相杨国忠乃外戚上位,能坐上如今的地位,全赖杨贵妃受宠,加之其远不如李林甫长袖善舞,因而在百官中没多大威信。
杨国忠献计逼迫哥舒翰出潼关迎战,而后惨遭大败连丢潼关和长安后,不少官员上奏惩治他,但都被玄宗压下。
明面上大家都在说圣上因宠爱杨贵妃而不忍处罚其哥哥,实际上不少人都知道,这不过是圣上不愿承认自己错了而已。
当初同意命哥舒翰出关迎战的圣旨是他亲自下的,现在要是惩治了杨国忠这个提建议的人,岂不是在说他这个天子的决定错了吗?
经历了潼关决策失败的帝王,一路惊魂逃出,好不容易在马嵬驿的空空寺安定下来,不想又遭遇了刺杀。
此刻的玄宗惊惧交加,对自己手中的权利抓得越发紧了,杨国忠则成了帝王与大臣们争夺权柄的工具。
帝王想要抓紧权利,手下的大臣想借机打下对手分权,危急关头,站在大唐权利顶峰的一群人还在想着如何争权夺利,而被这群人使唤得团团转的兵卒们,却在沉默中爆发了。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帝王西逃路上,随行护卫的羽林军连粥都喝不上,而杨国忠这个当朝宰相的手下,竟然好酒好肉不愁,还有心思强抢民女!
在建宁王李倓的暗中推动下,早就饥饿难耐的羽林军得知此事后哗变了。他们先是斩杀了鱼肉乡里的宰相杨国忠及其部下,接着集体请愿,请求处死杨贵妃。
红颜魂断马嵬驿,六军暂抚赴蜀中。
不甘心的年迈帝王,还是向自己的儿子交出了部分权利。
而在这场帝国的权利交接战发生时,姬别情正忙着收敛同伴的尸骨,以及将一批批尚且稚嫩的吴钩台弟子亲手送往危险的战场。
北方沦陷,早些年潜伏在那片地区的凌雪阁刺客们纷纷失联,不知他们有多少侥幸活了下来,姬别情忙着安排人与还活着的重新联系上,好知道现在那边的情况。
安史之乱的剧情庞杂纷乱,我尽力梳理好,顺便从字缝里抠出姬台首和祁道长当时在干嘛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战火起,何处有净土?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