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河畔轻言

河面上飘着湿冷的水汽,正当此时,苏昭玥的呼唤混着枝叶的轻响传来。

清檀不过回首的刹那,明时的身影便已消散的无影无踪,只留他呆立在原地,仿佛那番相遇本就是一场虚幻的泡影。

“清檀?”

月光如纱,倾泻在苏昭玥身上。

她已换下白日赶路穿的粗布短褐,一袭素色衣裙衬得身姿愈发窈窕,款款走来时,宛若月下凝成的光影。

她抬起纤细白嫩的手,轻轻拨开挡在身前的树枝,指尖划过带露的叶片,连带着裙摆扫过地面卷起一股混着泥土与青草的清新气息,冲淡了几分河上的冷意。

“见你许久未归,怕你淋了残余的雨,我便擅自来寻,小师傅莫要见怪。”她唇角弯着的笑意,比岸边的月光还软些。

清檀望着她,忽然想起藏经阁里读过的“宛若莲花之轻盈,不沾染水之痕迹;亦如日月之辉煌,不驻留于空之边际”从前只当是经文中的虚境,可此刻看她站在泥泞河岸旁,倒觉得经文所言大抵就是这番模样了吧。

他攥着念珠的手不自觉的紧了紧。

苏昭玥见他只怔怔望着自己不说话,笑意更浓了些,伸出手在他眼前轻轻挥了挥。

轻唤了声:“清檀……”

“小僧在此!”

清檀猛地回神,耳尖竟有些发烫,慌忙抬手挠了挠剃得光洁的头皮。

“发什么呆呢?”苏昭玥眼底盛着笑意,语气里带着几分打趣。

“方才……方才偶遇两小童,说了些奇怪的话,转身却没了踪影,一时有些怔神。”

“小孩子都古灵精怪的,现如今能保有这份童真却是不易。”

苏昭玥顺着他的话望向河面,语气里多了几分叹惋:“流民里的孩童,大多习惯了把自己藏起来,不敢轻易信人。我见过有孩子躲在粮车底下避兵祸,连饼都不敢接。若这风雨镇真能靠神策军守住安宁,倒也算他们做了件人事。”

“神策军不是朝廷亲军么?怎会落得这般……不得民心?”清檀皱起眉,满是不解。

苏昭玥脸上的笑意瞬间淡了,声音也沉了几分:“亲军是真,作恶也是真。之前我们追查被劫粮车的踪迹,最后断在敬师堂后巷,今日我特意绕过去看,竟有十几个神策军守在堂口,连镇民靠近都要驱赶。这次粮道被断,我总觉得,他们没那么干净。”话说到这儿,她忽然顿住,眉峰蹙得更紧,像是想起了什么事,只垂着眼不再言语。

夜风又起,吹得岸边芦苇摇晃,苏昭玥瑟缩了一下身子,声音也轻了几分:“夜深了,回去罢,明天还要赶路。”

清檀点点头,弯腰拾起放在一旁的草帽。

两人一前一后往驿站走,月色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满是碎石的路上,倒添了几分安静的暖意。

回到房间后,清檀熟门熟路地走到外间靠窗的位置席地而坐。

苏昭玥知他守着少林的规矩,也没多言,只是落下里间帘幔时,轻声叮嘱道:“小师傅若夜里觉得冷,就唤我一声,我那还有件厚披风。”

等里间的呼吸声渐渐平稳,窗外的风声也弱了些。

一个巴掌大的小纸人忽然从窗缝飘了进来,稳稳落在清檀掌心。

纸人背后写着“天道有衡,谨言慎行”

字迹刚劲,带着几分警示意味。

不等清檀细想,纸人又忽的燃起一团小小的紫色火焰,转瞬便化为灰烬,消散在空中,只在掌心留了点微凉的触感。

清檀抬头望向窗外的月色,明晞那句“恐牵连至亲至爱”又在耳边响起。

“至亲”……他自打记事起就在少林,除了师傅与师兄弟们,再无其他亲人,难道是说寺中会因他生出什么异变?“至爱”……何谓至爱呢?

思绪纷乱间,他的目光竟不受控制地飘向帘后。

夜风从窗缝钻进来,吹得帘子轻轻晃,透过那道窄缝,能隐约看到苏昭玥侧躺的身影,鬓边的发丝垂在枕头上,软得像天边的云。

心口的鼓忽然重重擂了一下,清檀慌忙垂下眼,指尖紧紧捻住念珠,低声诵念起来: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诵经声轻轻回荡在房间里,却压不住那阵愈发清晰的心跳。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