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理性,无情

德劳伦蒂斯家的冰箱并不属于马特奥·德劳伦蒂斯。

阳光炽热的一天,冰箱真正的主人按响门铃。

“我买了一部手机。”门内的人说。

“恭喜?”Max脱下帽子,嘴里呼着热气,径直走向冰箱。

“你应该说‘谢谢’。”

冷气阵阵的客厅里,穿着牛仔服的经纪人拿出一个新包装盒,“电话卡已经装好了,随你使用。”

“谢谢。非常感谢。”Max关上冰箱,握着饮料坐回餐桌前,目光投射在桌子上的日产夏普,“它的出现非常及时。我原本计划十月以后再买,考虑到我已经透支了两个月工资。”

“你的花钱速度有点惊人了,马克西。你购物,你送出,但是你的生活所需并不在其中。而我再也无法接受每次给你的俱乐部打电话都要接受一番盘问,然后等待。”

经纪人半是抱怨半是得意,“打开它。日本刚问世的,全球第一家拥有摄像功能的手机品牌。我认为你喜欢这种独一无二的感觉。”

“是的,我喜欢这种感觉,包括你,我挑选的、独一无二的经纪人。”

德劳伦蒂斯下意识看了眼窗外。“原来太阳还是在东边。”

Max假装听不懂:“运气好的话,我们还能一起面对上千个日升日落。”

“我很期待。”

“干杯,我的朋友。”

Max的电话簿上新增了一个工厂老板。

“模具打好了吗?”

“是的,样品还是你来提?”

“对,我要在月底之前送出去。”

“我得提醒你,这些仅能私人收藏,因为侵犯肖像权。”

“我知道。”

当事人不介意。

当事人很喜欢。

“你的邮件,舍瓦。”

早上开车去训练的乌克兰人从门卫那里接收了一个大纸盒。包裹上面写的很明白:生日礼物。

他对此有点奇怪,会有谁把东西寄到俱乐部呢?难道是球迷?

“谁送来的?”

“他要求我保密,但我确认,他是我们都认识的人。”

神秘人?一个虽然不在米兰内洛,但是众所周知的人。

到了个人休息室,舍甫琴科坐到沙发上,徒手把最表层的胶带拆开。

拆开还是一个纸盒。

再打开是厚厚的泡沫纸。以及一张白纸:内有艺术品,小心拆开。

半分钟后,舍甫琴科发出了赞叹:“多么精巧的金属制品,这是98赛季,97和99,还有亮相仪式的。”

他自己本人也看过那段视频和照片:1999年的7月,他从高高的台阶上出发,在球迷的欢迎中,一路向下,正式登临圣西罗。

赠礼人选取了近四个赛季的经典照片,转绘、制作成了4个方形金属徽章,正好可以合在一块。

舍甫琴科把羊毛毡整个取出,包装盒里出现清脆的一声,显然是有东西掉下去了。

他转头去看。

是一个金属铭牌:正面印着Max,反面是一串电话号码。

铭牌下面压着一张贺卡,它写道:

意甲最佳射手生日快乐

——Maximilian

舍甫琴科歪头笑了起来。

‘我想起来了。’那个匆匆离去的年轻人。

他决定把这份礼物带回家。

在此之前,还有一件事要做:打开手机,把那个新号码存进去。

出门不远便是餐厅,舍甫琴科走进去在某个空桌子旁边坐下,已有队友在用餐,他们简单打了个招呼,便继续沉默。

直到阿尔贝蒂尼推门进来。

“我们的最佳射手来了。”

“德米?”

“你收到了吗?那个纸盒。”

“你参与了?”

“我的生日在八月,在他认识的所有米兰人里,我是第1个过生日的。”阿尔贝蒂尼笑得眼尾出现细纹,“上周,他联系我,让我帮忙把礼物带到内洛。”

舍甫琴科哭笑不得:“感谢你还为我保留了一丝惊喜。”

“不用谢。”阿尔贝蒂尼薅了一把年轻队友的短发,快步溜走。

‘我该怎么回复他呢?’这个念头在乌克兰人脑中一晃而过。

早餐结束,抵达更衣室,舍甫琴科匆匆地发了一条短信:【礼物已收到,谢谢你,马克西米利安。】

此时已经在训练场上因为不断的颠球跑而汗流浃背的Max并不知道有人回了信。

在选择礼物的时候,他其实做出了一个额外决定:让秘密变成秘密。

有时候他忍不住想,如果把安德烈换成其他人,如果米兰射手榜第二、金球先生只是一个符号,他还会那么喜欢吗?

也许会,也许不会。

未来不在明天,而在于今天,一个又一个今天。

当他决心飞走的那一天,也许属于安德烈的夜鹭确确实实已经死去了。

三个月后。

再一次接住庆祝的队友,刚过了19岁生日的莱尼亚诺46号意气风发,背着人就开始绕场狂奔。

“最好的新年礼物!等等,我们跑错了!球迷在另一边,快去举球衣。”队友眼见事情不对,赶紧提醒。

“哈哈哈哈哈哈哈。”

Max弯腰把队友放下,替补席附近,同时也是观众看台位置,许多人在那里等着,等待这件背号20的新球衣被它的主人拿走。

新赛季开始前,俱乐部曾经问过Max要不要换号码,他拒绝了,现在看来也许这个数字确实有点魔力,比如他的进球数越来越多了。

Max一路小跑到观众席,他浅淡的瞳色与浓密的眉毛形成剧烈的反差,球迷们一只只手争相抚摸过去,感谢这个努力的、为球队带来巨大贡献的小伙子。

“一百万!一百万到手了!”俱乐部经理阿尔贝托一把抱住难得来现场的老板,老板同样兴奋,为这天降的巨款而激动到不能自已。

当初和米兰签合同的时候,这20球换100万的奖金条款谁都没有完全当真,以为至少要到赛季结束才能看到结果,但是居然不到半年,这钱就要入账了。

至少俱乐部的面包车可以升级了!

Max同样松了口气,虽然SerieC2(意丙2/第四级别)的级别很低,但是对于他这个足球新人来说,正好是让他站稳的平台。

丢脸嘛,也谈不上,毕竟如果看过某大俱乐部的U19优秀毕业学员组队去改制后的意丙踢得像屎一样,你也会觉得没什么大不了。

Max放下球衣打算回到场内,教练跑过去拦住他。

巴基恩:“我们至少还要2个球才能拿到分,如果你已经满足于此,那我建议你清醒一下。”

“呼~我明白,老大。”

冬天的风吹散了Max的激动,他走回到中圈,等待重新开球。

现在是下半场,还有接近30分钟就要结束比赛,莱尼亚诺2球落后。

球权一次次变换,Max时不时与对手肉搏,在两方禁区之间来回冲刺,一刻也不敢放松。

或许“放松”这个词对于米兰球迷来说就是一个不可接受的词。

但Max终究是个人,而人,就注定有弱点。

连串的拉球、转身、重心移动,让Max在某一刻扭到了大腿。

“帮我拉伸。”Max躺在地上,有气无力地对队友招手。

一分钟后,他重新站起来,疼痛缓解了很多,但他不敢冒险继续踢下去。

巴基恩叹了口气,选择把最后一个换人名额留给他。

替补席上,套着羽绒服的Max开始发呆。

本赛季已经首发出场了15次的他对于球队的实力有着准确的了解——少部分主力球员,在忙碌的90分钟里,或许会有那么一两次神来之笔。

而身为中场却是队中射手王,更说明俱乐部夏天新买的前锋……不太像样。

通常,场上的Max既要注意防守,又要帮忙进攻,每90分钟的平均跑动量可以达到14km。

11月份的时候,球队的战绩开始下滑,幸好他的连场进球帮助教练坐稳了帅位,本场赛前他们排名A组第3位,距离榜首不远,只有4分之差。

然而,Max渐渐感到厌倦。

直到今天。

莱尼亚诺以1:3输掉了比赛。

‘冬窗要开始了。’他想。

最近卡文了,很不好意思。写这章的出发点,主要是想到了特奥(真切地爱过,真切地恨过,我觉得他对米兰恐怕也有这种心态)。

重新查了查资料,我发现改制之前的意丙是分两个级别的,到了一几年才合并为现在的意丙(3组共60队)

所以别看我前面写的多牛逼,实际上主角地位=本赛季的利贝拉里( 米兰U17小天才,曾以戏耍英格兰后防线出名,但是在米兰U23踢不上主力,又回去踢预备队了),或者小门将拉维亚(24赛季有过出色的发挥,但是同样出色的年轻门将,米兰现在还有3个—— 托里亚尼 、纳瓦、Bartoccioni)

而等到2001赛季尾声,主角才能上升到瓦斯奎兹的级别。(这名字是不是特别陌生?我告诉你这是米兰23年的冬窗标王[墨镜],24赛季租借到了英冠的谢周三,刚开始好好的,结果冬窗被退租。25赛季租借到恩波利之后,突然又成为主力门将了,不过恩波利不谈买断的事,估计是想砍价/白嫖)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理性,无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