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黄的灯光在狭窄的巷道间流淌,空气里弥漫着食物的香味,为生存奔波的疲惫被人们暂时搁置。夜晚的棚屋区,散发出与白天截然不同的活力。
晚上七点,正是各家餐饮摊档生意最红火的黄金时段。
禾小满就挤在一家热闹的小吃摊前,眼巴巴地等待着她的夜宵——
炸春卷。
她的目光追随着摊主的双手,只见摊主从一叠洁白的春卷皮中信手拈起一张,利落地在案板上摊开,用木勺从旁边的大盆里舀起一勺由那是胡萝卜丁、洋葱碎、青豌豆、鸡蛋液和猪肉末混合制成的馅料物,精准地扣在圆形的春卷皮中央。再将春卷皮边缘刷上一层用作黏合的蛋液,随后迅速卷起、压实两端。就这样,一条细长饱满的春卷便诞生了。
接着,案板上排好队的春卷被依次滑入油锅,随着“刺啦”一声脆响,它们在滚烫的油锅中激起细密的泡沫,外皮逐渐从洁白转为诱人的金黄。小火慢炸五六分钟后,直到表面变得金黄酥脆,一条完美的炸春卷就可以正式出锅了。
刚出锅的春卷烫得吓人,禾小满小心翼翼地用指尖捏着,不停地吹着气。她迫不及待地咬下第一口,“咔嚓”一声轻响,酥脆的外皮应声而破,内里丰富的层次瞬间在口中绽放。胡萝卜的清甜、洋葱的微辛、豌豆的软糯在齿间交织,猪肉末虽不多,却恰到好处地提供了油脂的润泽和肉类的鲜香,混合着各种调料的复合味道,一股强烈的满足感瞬间充盈了整个口腔。
除了咸春卷,小摊还售卖一种甜春卷。香蕉被切成小块,在牛奶蛋液中打个滚,然后被裹进洁白的春卷皮里,再经过油锅同样的洗礼,即可得到一份美味的甜春卷。
捧起甜春卷,一口咬下,待那份灼烫的热乎劲过去后,便能感受到独特的美妙滋味:酥脆的外皮与丝滑细腻的香蕉馅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高温,逼出了香蕉更浓郁的糖分,甜得纯粹而直接,整个口腔都充盈着浓郁的香蕉气息。
禾小满靠在小摊旁的墙角,慢慢地享用着手中的炸春卷,心情复杂。
人的适应能力真是强大得可怕。这句话不仅适用于这些挣扎求生的贫民窟居民,也同样适用于她自己。
自从经历了炸鸡事件后,她曾发誓再也不碰这里任何非密封包装的食品。然而,对于美食的渴望最终还是让她破了戒。
最近几天,她的一日三餐基本都在安卡旅馆解决。她与旅馆老板达成了一项新协议:每天额外支付45纳卡,换取在老板家餐桌上获得一个座位的机会。或许因为她是旅馆里最阔绰的客人,老板对她的态度明显客气了许多,昨天甚至还主动借给她一个热水瓶,并慷慨地表示,她可以喝他们家的水,而不必一直购买价格不菲的瓶装水。
选择与旅馆老板搭伙,是禾小满权衡利弊后的决定。外面的餐馆风险难以把控,没有“派派”炸鸡,也可能有其他来自不明渠道的食物。经过她几日观察,老板家的饭菜虽然只是粗茶淡饭,不是什么美味佳肴,但好处是食材来源清晰,是从正经食品铺采购的,安全性大有保障。
而她手中的春卷,也是她精挑细选后的结果。这家小摊的口碑在于用料新鲜,所有食材绝非来历不明的循环再利用产品。当然,这份食品安全也需要代价,每根春卷售价5纳卡,比普通小摊贵上一些。
不过,5纳卡对如今的禾小满而言,已不算什么沉重的负担。自从天赋升级为【拾荒大师】后,她的日收入就像搭上了顺风车,一路看涨。这一切,主要归功于【物品鉴赏】和【资源感知】这两个捡垃圾的神技。
【物品鉴赏】像是给她套了一层视觉滤镜。当她扫视垃圾时,目光所及之处,物品会根据其价值浮现出不同颜色的光晕:毫无用处的废弃物是灰色;具备回收价值的物品,则根据价值高低,光晕从白色逐渐过渡到绿色;而那些价值不菲的宝贝,则会散发出醒目的橙黄色光泽。有了这个技能,她只需要扫一眼,就能判断出哪些是值得拾取的物品。
【资源感知】不同于【物品鉴赏】,它只能感知高价值物品。它的有效范围目前仅限于她周身两米左右,在这个区域内,她可以模糊地感受到哪里藏着高价值的好东西。凭借这种玄妙的指引,禾小满陆续捡回来了一个MP3、几个功能完好的电动玩具,甚至是一沓总额1000纳卡的现金。就连她身上这件高级衬衫,也是在【资源感知】的提示下,从垃圾袋里淘出来的。
在这个人均日收入200纳卡的垃圾场里,依靠骰子和技能的双重加持,即便不算那些意外之财,禾小满的日均收入也稳定达到了600纳卡,几乎是普通拾荒者的三倍。在这片棚屋区,她确实算得上是收入丰厚的金领阶层。
然而,禾小满的志向并不局限于垃圾场。这里虽然能带来可观收入,但付出的艰辛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无论是体力上的消耗,还是精神上对恶劣环境的忍耐。如果有可能,她希望能找到一份又轻松收入又高的工作。
……虽然这样的工作,她在现实世界中都从未见过。
经过一番打听,她最终锁定了三个潜在目标。
第一份工作,是搬运工。
它的日薪高达280纳卡,在人均日收入仅120纳卡的棚屋区,这无疑是份高薪职业。
但禾小满几乎没怎么考虑就拒绝了。不仅仅是因为它比捡垃圾的收入低,而是因为这份工作的劳累程度。搬运工的工作时长比拾荒者只长不短,干这活的基本也都是本地的青壮年男性。禾小满听说码头近期已发生数起工人中暑事件,这工作,她实在消受不起。
第二份工作,是手工活。
这份工作来自一些轻工业小工厂的外包,主要任务是叠袋子、串珠子之类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小手工。相对于拾荒和搬运来说,确实轻松一些。但代价是收入急剧缩水。它通常是家庭妇女、老人和孩子的无奈选择,一个熟练工拼尽全力,日均收入也不过30到40纳卡,仅是她现在收入的零头。于是这份工作,也被禾小满果断地pass掉了。
最后一份工作,则是神秘的“淘金工”。
初次听到这份工作时,禾小满很是诧异,脑海里瞬间闪过两个念头。第一个念头是:这个贫民窟哪来的金子?这里的人消费得起黄金吗?第二个念头是:这么赚钱的工作机会怎么可能在市场上流通?不应该被牢牢捂住,秘不示人吗?
果然,中介明码标价:支付300纳卡,可引荐她接触此渠道,不包成功。
“骗子,这是骗子吧?”禾小满对此产生极大的怀疑。
要不是这个中介在棚屋区里口碑尚可,加之是旅馆老板介绍的,禾小满连100纳卡的定金都不会付。
收了100定金的中介告诉禾小满,今晚在十七巷路口等他,他会带她去见淘金工的老板。这便是禾小满此刻站在晚风中等待的原因。
等了半小时,中介才姗姗来迟,他的身后还跟着两个男人,一个高且胖,一个矮且瘦。禾小满心中了然,这两位就是她今天求职的竞争对手。
在连声催促下,三人各自支付了剩下的200尾款后,中介这才满意,领着三位求职者前往淘金工的大本营——
宝蒂街。
棚屋区很大,而宝蒂街是禾小满从未踏足过的区域。街道不长,却展现出与棚屋区截然不同的风貌:
这里破天荒地安装了许多盏路灯,街道两侧的店铺也都灯火通明,将整条街照得亮如白昼。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装着透明玻璃的橱柜,一副副黄金首饰在灯光下折射出璀璨的光芒,晃得人几乎睁不开眼。
这里与其说是贫民窟的一部分,不如说是个被遗忘在废墟中的奢华孤岛。
这里的商铺和货物不一般,顾客也不一般。不同于棚屋区居民的面黄肌瘦,这里的顾客衣着相对干净体面,面色也红润些,大概是棚屋区里的“上流阶层”。除此之外,这里还混杂着一些更加独特,令人不安的顾客——□□成员。
就在等待中介和雇主接头的短短几分钟内,起码一打纹着纹身、别着砍刀和匕首的小混混从禾小满眼前走过。她甚至眼尖的注意到,有人的后腰处,清晰凸起了手枪的形状。
过了一会,中介回来了,他转达了雇主的指示:他们三个先等着,至少要等到夜深人静、街上没人了,才能开始他们的活计。
等到深夜没人了,才能动手?
看着眼前金碧辉煌,人来人往的黄金店铺,禾小满陷入了沉思:
雇主招聘的这个工作,它是正经工作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2章 【炎热地狱】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