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七月的阳光变得炽烈,暑假正式开始了。
校园卸下了平日的喧闹,陷入一种慵懒而深沉的宁静。
对于清水澄而言,这是一段可以完全由自己掌控的黄金时光。
她制定了详尽的暑期计划表,精确到每天的学习时段、阅读书目和家务整理项目。
这种对时间的绝对掌控感,让她感到安心和满足。
计划中的一项,是完成一份关于近代社会结构变迁的调查报告,这需要查阅一些专业性强、在普通书店难觅的参考文献。
在查询了市立图书馆的线上目录后,她发现所需的几本关键书籍只有总馆才有收藏。
总馆距离她家有一段距离,需要乘坐两站电车。
在一个天气晴朗、阳光充足的周二下午,清水澄背着她那收拾得一丝不苟的书包,出发前往市立图书馆。
13.
总馆的建筑高大肃穆,内部冷气开得很足,与室外的炎炎夏日形成鲜明对比。
空气中弥漫着旧书纸页特有的沉静香气和消毒水淡淡的味道。
清水喜欢这里,这里的安静和秩序感甚至比学校图书馆更甚。
她按照索引,径直走向位于三楼的社会科学文献区。
这个区域的读者向来不多,书架高大而密集,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静谧。
就在她穿梭于书架之间,寻找目标书籍的准确位置时,眼角的余光瞥见了一个绝不可能认错的身影。
佐久早圣臣。
他站在不远处的体育理论专区,仰着头,正在高层书架上寻找着什么。
他今天穿得很随意,一件简单的纯白色棉质T恤,一条深灰色的运动长裤,脚上是看起来干净得不像话的运动鞋。
没有了学校制服和运动服的束缚,他看起来比平时少了几分拘谨,但那份刻在骨子里的挺拔和专注却没有丝毫改变。
午后的阳光透过高窗,在他微卷的发梢上投下细碎的光点。
清水的心跳漏了一拍,随即恢复了平静。
她并没有感到惊讶,反而有种“果然他也会在这种地方”的微妙感觉。
她收回目光,专注于自己的任务,很快找到了那几本厚重的专著。
抱着沉甸甸的书,她走向阅览区。
阅览区宽敞明亮,只有寥寥数人分散坐着,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清水选择了一个靠窗、采光好且远离空调出风口的位置坐下。
她刚摊开笔记本和参考书,就看见佐久早也走了过来,手里拿着几本厚厚的排球年鉴和运动生理学相关的书籍。
他似乎也偏好安静角落,目光扫视一圈后,选择了清水斜对面的一张桌子坐下。
两人之间隔着一排空桌椅和一条走道,距离不远不近,恰好处于一种互不干扰却又能在抬眼时看到对方的微妙平衡中。
时间在静谧中缓缓流淌。
阅览室里只有书页翻动的沙沙声,和偶尔响起的极轻微的键盘敲击声——来自远处一位使用笔记本电脑的读者。
清水澄很快沉浸在她的社会调查数据中,时而阅读,时而记录,时而凝神思考。
中间有一次,她起身去远处的饮水机接水。
回来时,她注意到佐久早似乎遇到了一个难题。
他面前摊开着一本满是复杂图表和数据曲线的书,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某一行数据上轻轻敲击着,眉头微蹙,眼神专注而困惑,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世界里。
清水没有打扰,安静地回到自己的座位。
大约过了半小时,清水正专注于一段难懂的论述时,听到旁边传来一声极轻微的“啪嗒”声。
她下意识地转头,看到一支黑色的签字笔从佐久早的桌面上滚落,正好停在她的椅子脚边。
佐久早似乎刚从沉思中回过神,意识到笔掉了,他转过头,目光循着轨迹落在了清水脚边。
清水几乎没有犹豫,自然地弯腰捡起了那支笔。
笔杆是常见的实用款式,干净,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和他的人一样简洁。
她站起身,隔着几步远的距离,将笔递了过去。
“你的笔。”
佐久早立刻站起身,快步走过来接过笔。
“谢谢。”
他的声音压得很低,符合图书馆的静谧氛围。
他接过笔,目光不经意地扫过清水摊在桌面的书籍标题和写满整齐字迹的笔记本。
“在准备课题?”
他难得地主动问了一句,虽然声音依旧平淡。
“嗯,”清水点点头,“一份关于社会习惯形成的报告。”
佐久早的视线在她那些条理清晰的笔记上停留了一瞬,眼中似乎闪过一丝类似“理解了”的神情。
他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又低声道了次谢,便拿着笔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这次短暂的互动,比在校园里的任何一次都要自然。
发生在校外这个中性的、专注于学习的空间里,少了学校固有的身份标签和氛围,更像是一次纯粹的、发生在两个用功学生之间的偶然交集。
剩下的时间里,他们再没有任何交流,各自埋首于书海。
但当清水偶尔从繁复的资料中抬起头,活动一下有些酸涩的脖颈时,看到斜对面那个同样专注的白色身影,心里会升起一种奇异的安定感。
仿佛在这个空旷安静的图书馆里,有一个与自己频率相似的灵魂,也在为某个目标默默努力着。
夏日的阳光透过玻璃窗,将温暖的光斑投在两人之间的地板上。
他们像两座孤岛,隔着浅浅的海峡,各自繁茂,却共享着同一片宁静的海域。
清水澄觉得,那条一直存在的、因“相似”而产生的无形边界,在这个充满书卷气的下午,变得前所未有的柔和。
他们依然是独立的个体,保持着安全的距离,但那种基于共同习惯和相似态度的理解,却在无声中加深了许多。
当夕阳西斜,清水澄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时,佐久早还在埋头书写。
她没有打扰他,安静地离开了阅览室。回家的电车上,她看着窗外飞逝的街景,心中一片澄净。
这个下午,不仅完成了预定的学习任务,更让她对那个名叫佐久早圣臣的同校生,有了更深一层的、基于真实接触的认知。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