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冬天过去了,迎来一年一度的花朝节,二月十二。这天也是林妹妹的生日。
贾府有个惯例,老太太、老爷们、太太们、哥儿、媳妇儿、姑娘们过生,都要开个席。
然而宫里传话,花朝节那天,黛玉要被接到宫里贵妃处讲史。
于是,贾母安排,把黛玉的生日宴,提前一天给办了。
跟往年一样,贾母出了二十两银子,摆了几桌家庭宴。
钮祜禄贵妃记得黛玉的生日,见天气渐暖,特意传她进宫讲史。
贵妃听黄院判说,林姑娘的体质适合吃灵芝,专门给她准备了贡品灵芝,又按照胤俄的说法,着人将其磨成粉,用几个精致的小瓷盅装起来。
前儿内务府又送进来一批堆纱的宫花,贵妃一见,是新鲜样发,那花扎得栩栩如生,颜色鲜艳。贵妃特意挑了几盒给黛玉,让她跟府里的姊妹们分一分。
贵妃也是高门宅院里养大的,深知在大家族生活的不易,况黛玉又是在外祖家里。
十一格格养了两年便夭折了。胤俄养到虚六岁,实际上是五岁,便送去了阿哥所。有时候贵妃真想把黛玉养在膝下,等年龄合适的时候,把她指给胤俄。
贵妃早先跟胤俄提过一回,那时候胤俄说不确定黛玉是否喜欢他,怕唐突了,便就此作罢。但贵妃过来人,瞧着二人是两小无猜的。
*
天气转暖,去岁从五虎猎场带回来的一小丛灵芝,不但养活了,养着它们的树桩也活了。齐整整斩断的树庄上冒出了一根嫩芽,顶着两片软软嫩嫩的小叶片,跟旁边睡着的灵芝宝宝们一样可爱。
胤俄找侍弄花草的太监来看时,被哇哇一通夸。那太监说十阿哥是有福人,花神都请动了,连枯木灵芝都能养活。
胤俄当然知道宫里人惯爱拍各种彩虹p。不过,灵芝养活了,被人夸夸,听了心里也舒坦。
胤俄寻了一个巴掌大小的精致的小花盆,让侍花太监移了两叶灵芝在花盆里。
许是真被花神眷顾了,那小盆灵芝竟然也养活了。
这便是胤俄送给黛玉的第一份生日礼物。
二月十二这天,胤俄跟往日一样,凌晨三点被包嬷嬷喊起来。五点准时到上书房,一直到下午三点放课。
一下课,胤俄便往永寿宫去了。
黛玉已讲完今日的故事,贵妃如往日一般,邀她一道吃茶点。
各种精致的小碟摆了一桌。有夹了山楂的奶饽饽,堆了酸梅酱的酥烙,吃起来酸酸甜甜的。
黛玉正吃着,忽见几个托着盘子的宫女鱼贯而入。那盘子上放了好些做工精美的盒子和罐子。
贵妃一一介绍着:“这是灵芝磨的粉,本宫又着人磨了些。这是血燕燕窝。这是几盒子宫花,可回去跟府里的姐姐妹妹们分一分。”
灵芝粉,血燕燕窝,贵妃娘娘一直在往荣国府里送。
黛玉想到自己母亲早逝,在外祖家寄人篱下,平日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多行一步。如今竟得贵妃娘娘如此垂爱,想着想着,黛玉竟是眼睛红了。
贵妃把黛玉拉身边,慈爱地道:“怎么说着说着,眼睛就进沙子了?”
黛玉本含着眼泪,听此又是破涕而笑。“多谢娘娘厚爱。”
贵妃道:“跟本宫不要见外,今儿是姑娘生辰。自打十一格格走后,本宫身边就没有这般热闹了。姑娘不辞劳远来给本宫讲史,该本宫谢姑娘。本宫想啊……”
话没说完,便有人来传,说十阿哥到了。
胤俄三步两步,跨门而入。“儿臣见过额娘。”
数月不见,林妹妹出落得越发超逸不凡了。胤俄都不敢去看她,腼腆地道了一句,“问林姐姐好。”
贵妃笑着道:“本宫乏了。胤俄,你替本宫照顾好林姑娘。”
胤俄道了声:“额娘放心。”
瑞瑾姑姑使了个眼神,雪雁便欢喜地跟瑞瑾姑姑而去。
瑞瑾姑姑在小厨房旁的一间明亮的屋子里招待了雪雁。
“雪雁姑娘,林姑娘近日可好?”瑞瑾姑姑将吃食推到雪雁面前。
这些宫里的吃食做得十分精美,雪雁眼睛一亮。每次跟姑娘进宫讲史,她也能蹭上宫中的美味。
雪雁一边点头,一边不客气地提起了筷子。
雪雁边吃边道:“多谢娘娘赠的照拂。我家姑娘后来就不怎么咳了。”
瑞瑾姑姑听主子叹过几次,说要是能把林姑娘养在膝下便好了。今儿主子似乎想提了,被十阿哥进来打断了。
瑞瑾姑姑便留了个心,试探着问:“姑娘这些年,在荣国府还住得惯么?”
雪雁手里的筷子顿了顿,她没有料到宫里的姑姑会这般问,姑娘也没教过她怎么回答,雪雁飞快地思索着。
瑞瑾姑姑笑着道:“也没有别的意思,雪雁姑娘快吃东西。”
雪雁笑了笑,夹了块点心,继续吃着。
通过雪雁的反应,瑞瑾姑姑便能窥测在荣国府生活的复杂跟不易。
暖阁里,胤俄挑着盅里的酥烙,满心欢喜。他揣着给黛玉的庆生计划,临了又有些不好意思说了,只道了句:“姐姐近日可好?”
他当然知道她最近已经好了,因为额娘隔三差五就派人去看她。他心中的千言万语,却怎么都说不出来,口边上的,便成了这句话。
黛玉道:“谢娘娘跟阿哥的关切,我近日很好。”
胤俄笑着道:“数月未见,姐姐怎又喊我阿哥了。不是说好,无旁人时,喊我胤俄吗?”
对上他清澈和诚恳的眼神,黛玉垂眸,又莞尔一笑,轻轻地道了声,“好的,胤俄。”
话说开了,两人相处的熟悉感又上来了,胤俄便不那么紧张了,他问:“姐姐今日生辰,可有安排?”
黛玉道:“昨儿外祖母提前给我把生辰过了。”
胤俄喜道:“那太好了。今日天气好,我带姐姐去个地方。姐姐跟我去便知道了。”
因胤俄手上有小实验室在炼药,常常需要亲自出宫去玻璃厂定仪器,和去外面购买药材。因此,康熙特给他了一块令牌。
胤俄便成了未成年的阿哥中,唯一一个手持金牌,通报一声,便可以自由出入宫的阿哥。
京郊,驰来两辆皇家马车,小跑着一队侍从。
一辆马车里,坐着黛玉跟雪雁。另一辆马车里,坐着胤俄跟他的亲随小柱子。
郊外有一片草场,此时是蓝天白云。
春天来了,小草破土而出,随着微风摆着小脑袋。
黛玉的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着。她提着裙子,步履轻盈地走过,生怕踩疼了这些小生灵。
在她身后,那些小草又迅速地弹了起来,继续随着微风的律动中摇摆着。
胤俄让随从拿出一对风筝。“我亲手做的。”
黛玉眼眸瞬间一亮,笑容在她那张灵秀的脸上绽放开来。“好漂亮的鹌鹑。”
“!”胤俄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拖出风筝被压住的长尾巴,小声道,“姐姐,是凤凰。”
西汉大才子司马相如在《凤求凰》中写到:“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时未遇兮无所将,何佳丽兮许我郎?”
胤俄本想在此时吟这首《凤求凰》,以此探探佳人的心意。不料,竟是画凤不成,竟似了鹌鹑。
鹌鹑就鹌鹑吧,鹌鹑炸着吃,香香的;鹌鹑蛋烧肉,好吃爱吃。
黛玉笑着道:“是啊,凤凰,胤俄,真像啊!”
胤俄又看了一眼,也觉得越看越觉得不像凤凰了。管它的呢,能飞就好。
他牵着风筝小跑了几步,身后的风筝便被风儿托了起来,越放越高。
他又牵着风筝,跑回黛玉身边,将引线给她。
黛玉欢喜地接过了风筝的引线。
胤俄又放飞了另一只风筝,回到她身边。
两只风筝,在悠悠的云端,在西边已经泛红的阳光中,高高飞起。
来京城六年了,这还是她第一次来郊外踏青,竟是十阿哥陪她来的。
曾经跟她说,她跟别人都不同的宝玉,而从来未为她做过这么多。
她抬起头,望着天上自由飞翔的两只风筝,沉吟起诗圣杜甫的《琴台》。
“归凤求凰意,寥寥不复闻。”
这两句诗,描绘的是西汉大才子司马相如跟才女卓文君的爱情。杜甫感叹,像那般的爱情,在世间是少见的。
可是,即便如此,司马相如还曾想过休妻另娶,写出过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十百千万。一行数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无亿”,通“无意”。
卓文君心十分伤心,回了一封《怨郎诗》。司马相如读后,惊叹妻子的才华。又想起昔日夫妻的恩爱之情,二人和好如初。
黛玉想到此,心生无限感慨。
胤俄是读过这首诗的。历史上,司马相如虽然有才,但是个软饭硬吃的花心大萝卜。婚后不但让卓文君当垆卖酒博同情,逼岳父分家产,后边被汉景帝重用了,还要休妻。
咳咳,就这么一男的,竟成了诗圣杜甫眼中不多见的爱情典范。胤俄承认司马相如的才华不多见,但他的渣,也不多见呐。
胤俄打断黛玉的沉思,从随从手里接过一个巴掌大的小花盆。
胤俄将小花盆捧到黛玉面前。“林姐姐,生日快乐。”
黛玉欣喜地接过小花盆,里面种着两朵小小的灵芝,像两只相对捧起的手掌一般,好生可爱。又像沉睡的小婴儿一般,有种能抚平人心绪的静谧。
对上胤俄暖暖的笑容,一瞬间,她竟觉得有些目眩。
她想,定是夕阳太过美好了。
“胤俄,谢谢你啊!”
胤俄笑着说:“姐姐,不客气。”
风筝高高地飞在天上。
好想一直这样走下去,陪她过未来很多很多个生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躺赢(16)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