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跟诸位阿哥、大臣从木兰围场回来,已经是月余之后的事了。
十一阿哥胤禌一回来,就蹭去了胤俄的院子里。
胤禌还没吃晚饭。胤俄让小太监去饭房端了几个菜和一盅汤,摆了一桌,听着胤禌说着此次春嵬的见闻。
胤俄知道胤禌脾胃一直弱一些,便将汤里的油撇去,盛出一碗来。又将那碗汤里的鸡肉把皮给拆了。然后,将小碗推到胤禌面前。
胤禌心道,九哥总说十哥憨傻,才不是呢。十哥知道他脾胃弱,吃不得大油,给他盛的鸡肉都是去了皮的。就是在额娘那里吃饭,也没有十哥这般细致和体贴。
胤俄笑着道:“老实交待,你送回宫里的鹿,真的是你自个儿猎的?”
胤禌一边啃着去了皮的鸡腿,一边道:“怎么不是?你问四哥就知道了。”
“哦?你跟四哥在一起?”
胤俄有些诧异。胤禌跟九阿哥胤禟是同母亲兄弟。胤俄还以为他们会在一起呢。
“对啊。”胤禌道,“四哥还把他养的造化和百福借给我了呢。真是两只好狗啊。”
胤禌因为护着胤俄,跟胤禟发生过口舌之争。加上平日里,胤禟对胤禌也没有太关心,胤禌对比了胤俄是怎么待他的,觉得胤禟这个同胞亲哥也就那样。
不过,胤禌是第一次出来打猎,也确实想有人带着。但他的另一个同母亲哥五阿哥胤祺说的是蒙古语,跟他讲话太费劲了。胤禌也没有找胤祺。
胤禌转了一圈,看到四阿哥胤禛带的两只狗不错,便主动找他攀谈了两句。胤禌发现,四哥这个人别看平日里很低调,为人处世稳着呢。现在十哥不在,跟着四哥不失一个好选择。
胤禛当然欢迎胤禌来投。胤禌的加入,正好也让看胤禛、胤禵笑话的人住了嘴。因为,如今胤禟、胤禌这对同母亲兄弟,也分属到两个对立势力了,既大阿哥跟太子阵营。
胤禌一路上都跟着胤禛,一道打猎,一起吃喝。
胤俄道:“难怪你初出茅庐这般顺利,原来是有造化跟百福帮忙。”
胤禌道:“可不是。陷阱挖好,造化跟百福把路一堵,头上还有兔鹘引路,抓头活鹿不难。”
胤俄搜索着记忆里关于“兔鹘”的信息。在后世,是没有听说过有这种生物的。
但是读《红楼梦》原著时,他记得有一次在薛潘的宴会上,有个叫冯紫英的配角,说过,他打围时,在铁网山教兔鹘捎一翅膀。
兔鹘在原著里,是一种猎鹰。
这个世界,是清朝跟红楼梦世界叠加的世界。所以,兔鹘这种只有在原著中才存在的生物,便活生生地被带到胤俄面前。
胤俄筷子夹着的八珍糕停住了。这包糕点,是刚刚他跟黛玉分开时,她塞给他的。
“十哥,你怎么了?”胤禌捏着手里的鸡腿,在胤俄面前晃了晃。
胤俄回过神来。
胤禌继续说道,“对了,神武将军冯唐,也帮了我不少忙。”
冯唐?
胤俄想起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到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王勃笔下的冯唐,是西汉汉文帝时期的一个官员。
胤禌道:“冯唐将军的儿子冯紫英,为人还挺仗义的。”
冯紫英!
原著中的配角出现了。
冯紫英虽然在原著中出场不多,但是后世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个重要配角,在遗失的后四十回中,还会有戏份。
哇嘞个豆,原著隐藏人物呼之欲出,但作者曹公出生还在二十年之后。
胤俄好奇心爆棚,道:“来来来,说说,冯紫英怎么个仗义法?”
他印象中,原著里的冯紫英是个快意恩仇的人。比如,就在薛蟠宴请那一回,冯紫英突然来了,便提到他曾经打伤仇都尉的儿子之事。但是,为什么打伤仇都尉的儿子,原著就未细写了。
“十哥记得么,上回你们在五虎猎场冬狩,大阿哥猎得的猎物不是比不过太子么。大阿哥不服气,说是帮太子的人多。这回春嵬,又去了好些大臣。大阿哥那边,跟着的人也不少。连仇都尉都去了。”胤禌道。
仇都尉也出现了!
胤俄好奇地问:“然后呢?”
胤禌继续讲着:“我不是盯上一头鹿吗?又想活捉它,这样就能送回宫里,给大家都尝个鲜了。我就让人带着造化和来福,把鹿往陷阱那边赶。
仇都尉不是大阿哥那边的人么。这时,他儿子就突然骑着马,冲出来捣乱。眼看着到鹿要跑了。
谁知,说时迟那时快,刚还跟在太子身边的冯紫英,竟然单骑截来,把仇都尉的儿子给撵走了。
那仇都尉的儿子还放话,对冯紫英说,你小子等着!冯紫英豪气地回话,爷等着你小子!”
胤禌学着冯紫英跟仇都尉的儿子的神态,学得惟妙惟肖。
“十哥,你说冯紫英,仗义不仗义?”
“听起来很不错。”胤俄道,“八卦一下,冯紫英长得帅吗?”
“还可以。”胤禌笑嘻嘻地道,“不过没有十哥好看。”
“啧。”胤俄道,“一个月没见,都学会拍马屁了。”
胤禌对天竖起三根手指,道:“对天发誓,若胤禌说假话,必……”
“得了。”胤俄捡起一块糕,塞胤禌嘴里,“好好吃饭。对了,我又磨了些灵芝粉,待会儿带回去。我那小林子里的灵芝养活了,吃了还有。”
话说几场春雨过后,林中潮湿,灵芝又冒出来好些。
胤俄又收了一大波灵芝,在太医院后院晒了一院子。
各宫听说病秧子胤禌跟十二格格,就是吃了这灵芝粉,好起来的。还有好几个老太妃身边的老太监都来太医院问过,是不是有这么回事。
当然,灵芝有些好处,但是胤禌跟十二格格吃了药后,心态放平了,敢出门活动,体质慢慢就变强了。后者的作用可能更大。
不过,钮祜禄贵妃得知老太监来太医院问灵芝粉的事后,便亲自往太后和几位老太妃处送了些。
自打六年前孝庄皇太后故去,康熙皇帝的嫡母,太后博尔济吉特氏,便是后宫中最尊的长者。
这位蒙古族出身的太后,一贯不太管事,佛系带孙,身体康健。宜妃所出的五阿哥胤祺、德妃所出的九格格,便是在她身边长大的。
如今胤祺大了,早就搬去了阿哥所居住,在太后身边解闷的便是九格格。
九格格跟胤俄是同龄,只大他十几天,已经是碧玉初长成,跟她额娘德妃生得很像。
“九格格出落得越发出众了。”钮祜禄贵妃笑着道。
“多谢贵妃娘娘夸奖。”九格格上前伏了伏。
太后拉着九格格的手,对贵妃道,“胤俄也是越来越英俊了。前儿看到他,个子冲得老高,肩宽腿长的。往后肯定是个英勇的巴图鲁。”
“哪里哪里。”贵妃口里谦虚,心里骄傲着。不过,胤俄对炼药的兴趣,似乎远大于成为勇士巴图鲁。
太后出身蒙古草原,贵妃赶着太后感兴趣的话题说着,“前儿听说嫁去科尔沁的大公主有喜了。”
“跟元春姑姑去看看小厨房的粥熬好了没有。”太后支开九格格。
这位叫元春的宫女,是贾家的姑娘,原是孝懿仁皇后身边的女史。皇后过世后,贾元春颇有些才学,便拨来了太后处,平日里好带带养在太后这里的九格格的汉语。
说来贾元春跟贵妃处讲史的林姑娘,还是姑舅老表。
贵妃便多看了贾元春一眼。这不细看不觉得,许是太后这里气氛宽松,环境静谧,养得贾元春一头秀发乌泱泱的,人也丰腴了,竟是个美人。
想当年,德妃乌雅氏便是孝懿仁皇后身边的宫女。据说当年乌雅氏是自个儿爬的龙床。乌雅氏肚子争气,这些年先后生了三个阿哥,三个格格,还封了妃。除了夭折了的六阿哥跟七格格,如今还在的便有四阿哥、十四阿哥,九格格和十二格格。
孝懿仁皇后跟当今圣上是青梅竹马的表兄妹。乌雅氏的事儿,当年孝懿仁皇后嘴里虽然不说,还收养了四阿哥。但是背主爬床,给谁心里都不会舒坦。此后,孝懿仁皇后处便再也未出宠妃了。
钮祜禄贵妃记得,贾元春已经入宫多年,如今年龄是有些大了,不然,在后宫兴许还能爬一爬。
不过不往上爬也有好处,将来得个恩典,便能放出宫跟家人团聚了。
太后叹道:“皇家的女儿嫁去蒙古,蒙古的女儿嫁来皇家,是老传统了。就像哀家,十几岁嫁来,眼看着这辈子就过了。”
钮祜禄贵妃笑着道:“太后春秋正盛,日子长着。”
太后亦是笑:“待哀家吃了胤俄送来的灵丹妙药,活过一百岁再见长生天。”
笑罢,太后又叹息道:“大公主、三格格、五格格都嫁去了蒙古。六格格也说了蒙古的郡王。哀家就不舍得九格格嫁那么远。”
大公主是康熙的养女,是康熙的弟弟恭亲王常宁的庶出女儿。早年康熙子嗣都没养活,便想抱养个亲王的健壮孩子,借借福气。大公主便是那时抱来宫中。此后,宫里再出生的孩子,大多还都养活了。于是,大公主便一直养在了宫里。
除去夭折了的,宫里成年了的皇女,都嫁去了蒙古。还未成年的六格格,也定了蒙古郡王。
不过,太后这个嫡母跟康熙的关系一直不错,是说得上话的。太后出面,九格格还不一定会远嫁。且九格格的亲娘德妃,是个精明人,许是能给她拉门近一些的亲事。
“哀家听德妃说,佟国维的孙子舜安颜,是个不错的孩子。倒时候看皇上怎么说。”太后道。
贵妃笑了。她没猜错,德妃哪是个闲人,人家早有安排了。佟家,可是德妃旧主孝懿仁皇后的娘家,也是当今圣上生母的娘家,有“佟半朝”一称,显赫着呢。
“哀家记得,胤俄跟九格格是一年的。也该说福晋了吧。皇上怎么说?”太后问。
贵妃拢在太后耳边低语了几句。说罢,二人笑得合不拢嘴。
去厨房看粥回来的九格格跟贾元春正好走到屏风后。见此景,二人相视一看。诶~十阿哥有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躺赢(21)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