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四季 (2) 小修

黛玉去畅春园伴贵妃避暑的事,便定了下来。

又过了两日,宫里派了教养嬷嬷,来引导黛玉在宫中生活的细节。

来者是位面容和善,有些微胖的嬷嬷,姓包。

包嬷嬷是十阿哥的乳母。将来十阿哥开府,她是会跟去的。贵妃便点包嬷嬷来引导黛玉,也算让包嬷嬷提前熟悉以后的当家主母。

包嬷嬷提前了解过贾家的背景。进了荣国府,见了接待她的贾家人后,对这家人有了个初步印象。

贾家的老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兄弟二人靠军功封爵起家,如今已经有了第五代人了。

俗话说,君子之泽,三世而衰,五世而竭。

现在的荣国府,对外尚可说是国公府门第,但是大房降级袭爵一等将军,二房靠荫庇得了个工部员外郎的从五品官。唯一一个进了学,考中秀才的长孙,不到二十就一病故去了。余下贾家诸男里,也无能担当家族命运者。

子孙不济,是这家人的一个隐患。

若是细水长流地过日子,祖宗留下的财富,是够这家人好几代衣食无忧的。

但是,荣国府的奢华程度,让包嬷嬷咋舌。奇花异草、假山怪石、珍禽飞鸟,随处都能见。连所见丫环婆子的打扮也是不凡。

这般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日子,恐难维持长久。

这家的老太太,也就是林姑娘的外祖母,还是个明白人。包嬷嬷看得出来,贾老太太也是真疼林姑娘的。

然而,老太太年纪大了,精力不济,也不管事儿了。如今当家的是二房。

按道理说,该嫡长子继承家业。但是正中央的荣禧堂却被二房占着。大房一家被赶去了东边隔了院墙的一个黑漆门小院落。

此外,老太太住的荣庆堂被建在了西南角。这个方位一般来说,是养马的地方。可见贾家的当家之人,实际对老太太的态度,并不如看上去的那般恭敬呐。

据说是二房太太娘家强势,二房夺了管家权,便造成了荣国府现在的格局。

包嬷嬷对此,只有深深的一声叹息。

颠三倒四、礼崩乐坏,是贾家的第二个隐患。

这个家的后辈儿中,得有个明事理的人撑起来,否则,将来是有的难了。

老太太跟林姑娘住的庆善堂,还算凉爽的。包嬷嬷便在荣善堂的院子里,跟黛玉示范行走、见礼的礼仪。

包嬷嬷知道,这些林姑娘其实早就会了,但进宫前的规矩如此,还是依照惯例过一轮。

包嬷嬷示范后,黛玉便非常认真地照做了。

尽管她对这些礼仪其实是非常熟悉,但是大热天的,嬷嬷大老远从宫里来教她,她怎能不认真地对待呢。

包嬷嬷发现,林姑娘不但貌美聪慧,还是个善良体恤人的好姑娘。难怪十阿哥对她一见钟情,贵妃对她喜爱有加。

这时,不远处传来一阵嘈杂。

一位头戴嵌宝紫金冠,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的年轻公子,说话着便要往这边来。

黛玉的乳母王嬷嬷跟丫鬟们忙拦住他。

王嬷嬷好生地劝说着:“宫里的教养嬷嬷来了,宝二爷一会儿再过去。”

宝玉问:“什么教养嬷嬷?我要见林妹妹。”

雪雁道:“贵妃娘娘要接我们姑娘去畅春园避暑,宫里的嬷嬷是来教姑娘礼仪的。二爷要找我们姑娘,迟些来便是了。”

宝玉一听,只觉得脑袋里“轰”的一声巨响,嚷道:“她们凭什么接走林妹妹?”

紫鹃向着宝玉说:“姑娘只是被接去小住几天,又不是不回来了。我的好二爷,您急什么?”

宝玉怔怔地远远望着黛玉那边片刻,随后又憋红了脸,大喊着,要往这边挤。“我不同意林妹妹走。”

宝玉的嗓门很大,包嬷嬷听得清清楚楚的。

她原先还觉得来的这位公子生得俊美,看着体面,谁知竟是养得这般任性。

包嬷嬷面上的表情是一言难尽,黛玉忙对她赔了个不是,“我这个表哥有些痴病,时好时坏的,嬷嬷见谅,我这就去说他。”

黛玉还没走出几步,花园一角便拐出了宝姐姐来。

宝钗拉着宝玉,苦口婆心地劝道:“你又犯什么糊涂?宫里来了旨意,是你我能左右的?今儿你冲撞了宫里的贵人,明儿还让林妹妹怎么过?”

包嬷嬷心道,这个姑娘,好生厉害。看着是来劝的,说的话却如火上浇油。旁人可能还听不出来什么,可她包嬷嬷在宫里生活了十几年的老人儿了,什么没见过?

那姑娘一则把贵妃请林姑娘去避暑之事,说成是左右不了的强求。二则是把她包嬷嬷说成是个小心眼儿、让人不得安生的人。以此来挑拨林姑娘跟宫里的关系。

温言软语之下,尽是没事生事,偏生又生了一副珠圆玉润的好样貌。包嬷嬷心想,幸好这号人物没有选秀女入宫,不然在后宫里头,还不知道会搅出些什么事儿来。

宝玉被宝钗这么一说,也安静了下来。他想着,他已经不能改变林妹妹进宫的事实了,若是还惹得她不好过,便是他该打板子。

宝钗想拉宝玉走,又拉不动,便支会旁边的小丫头,道:“快把袭人姑娘喊来。”

黛玉听到宝钗的话,便驻足了。宝姐姐都安排好了,她还去做甚?宝姐姐跟袭人,一个是王夫人的侄女儿,又被其看好是未来宝二奶奶的候选人;一个是跟宝玉已经有了实的准姨娘。还凑什么热闹呢?

黛玉转身,那单薄的背影落在宝玉眼里。他顿时眼泪直淌,喊了声“林妹妹”,也不知道她听没听到。

包嬷嬷忙拉着黛玉往屋里走,道:“姑娘冰雪聪明,一点就透,礼仪已经都教完了。过几天,奴婢来接姑娘。倒时候姑娘便跟贵妃娘娘、十阿哥,还有十二格格一起去畅春园。”

黛玉听到这些熟悉的名字,那颗拔凉拔凉的心,才开始一点一点地回暖。

送走包嬷嬷后,黛玉便回屋自个儿待着。

少顷,又有小丫头来报,“袭人姑娘来了。”

但见袭人掀开纱帘,急急而入,道:“姑娘,您去劝劝宝二爷吧。他一直在哭呢。”

黛玉心想,宝玉哭闹,是常有的事儿。再说今儿是宝玉无理取闹在先,要也是他来赔礼,而不是她去劝。

黛玉便笑着道:“好嫂子,你劝不就好了。”

袭人跟宝玉好上,是在去岁冬天。

黛玉记得那天的白天,荣国府诸人还都去了宁国府赏梅花。第二天便有人传,袭人跟宝玉有了首尾,还传得有鼻子有眼儿的。后来,王夫人把袭人的月钱升到二两银子一吊钱,还是从她自个儿的月钱里出的。宝玉跟袭人的关系便是坐实了。

紫鹃还劝来着,袭人撑破天,将来也就是个姨娘,犯不着跟她计较。

黛玉往日也是用紫鹃的那套话,跟自己说来着…… 可是其中的冷暖,也只有自己知道。

不过后来,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黛玉对这件事是看开了。这会儿还跟袭人打趣儿呢。

袭人满脸通红,道:“林姑娘快别这么说。我一个丫头,姑娘混说。”

黛玉笑着道:“我只拿你当嫂子待。”

两人一笑一羞,闹了两轮。

袭人又道:“姑娘还是跟我去看看吧。老太太今儿接宫里的姑姑,人乏了,已经睡下了。太太那边也还没惊动。不然,老太太、太太今儿只怕一宿都不得安生。”

黛玉听到此,心道,那便跟宝玉说两句话吧,本来也只是贵妃让她伴驾数月的事儿。

黛玉跟着袭人来到宝玉的住处。

宝玉正朝里边卧着。宝钗坐在他的床头,在劝他。这个姿势看起来就很是亲昵。

见黛玉来了,宝钗推推宝玉道:“林姑娘来了,有什么话,你问她就好了。”

宝玉一听林妹妹来了,翻了个身起来,眼里都有光了。

黛玉知道宝玉待她,其实跟待宝姐姐和袭人,是不一样的。

平日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他都会留着给她。

但是,即便有他待她的这些好,她原先还是会常常难过,常常跟他拌嘴。落旁人眼里,反成她小性子了……

别人怎么看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怎么看的。她曾这般在胤俄失落时劝过他,回过头想想自己,竟是也把自己劝通了。

黛玉道:“贵妃娘娘喊我伴驾讲史,也不过三两个月的事儿,又不是不回来。怎么还哭上了?”

宝玉红着眼睛问:“真的只是讲史?”

黛玉叹息道:“一直都是啊。”

宝玉听黛玉亲口说了,心里也踏实了,随后便喊饿,让袭人给他整吃的。

又过了几天,宫里的马车就接到了荣国府的门口。

贾母带着贾家诸人,把黛玉送上马车。

临行前,贾母对黛玉一番忧冷忧热的叮嘱后,便是王夫人跟黛玉讲话。

王夫人道:“姑娘若是见到元春,跟她说,家里都好,教她无需担心。”

这话,王夫人是带着些歉意说的。

这些年来,王夫人打一开始,便在黛玉面前说宝玉是“祸根孽胎”。哪有亲娘这般说自己儿子的,无非是怕人抢了儿子罢了。

刚住进人家屋子,便被人防着,怎能好受?

与此同时,黛玉也看到了贾母期盼的眼神。

给元春姐姐带句话,也不是大事儿。

黛玉便应下了。“若是看到元春姐姐,我跟她说。”

贾母、王夫人听此,眉眼便舒展开来。

马车行到宫门口,便有贵妃的人来接。贵妃已经坐上了马车,正等着她。

黛玉被扶上马车,里边除了贵妃,还有十二格格。

“林姐姐,可把你盼来了。”十二格格兴奋地道。

贵妃的马车很宽敞,里边摆有几案。几案上有各种精致小碟盛的吃食。

有加了陈皮的奶饽饽,揉了山楂粒的糖糕,还有盖了酸梅汁的酥烙等等,还摆了一盘贡橘。

贵妃笑着道:“这些都是适合你们脾胃的。胤俄跟小厨房嘱咐了几回。快尝尝。”

酸酸甜甜的小食下肚,又吃了几片清甜的蜜橘,黛玉的胃跟她的心,都舒畅了。

ps:1. 日常上,贾母是关心黛玉的,黛玉日常也会尊敬贾母。

至于大事上,黛玉跟老十是互相商量的。大家放心看哈~

2. 原著“名唤贾珠,十四岁进学”,这里是中秀才。感谢仙女捉虫~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四季 (2) 小修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