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荣国府来了林姑娘,近日又来了薛姑娘。家中姊妹每日一道,读书写字,针线刺绣,绘画下棋,很是热闹。
这天,忽有门吏忙进来,至府里报说:“六宫都太监夏老爷前来宣诏。”
把贾家诸人吓了一大跳,也不知是何消息,忙摆了香案,开了中门跪迎。
薛家大姑娘,宝钗,此时的心是噗通噗通的。她进京待选,以有些时日了。薛家使了大把的银子,却一直音信全无。原以为是因哥哥薛蟠惹了官司,她受了牵连,选秀不了了之。如今听说宫里来人宣旨,宝钗心里如何能不激动呢?
除了她参加了选秀,府里并无其它姑娘跟宫里有联系,不是宣诏她,还能宣诏谁?
家里人纷纷也在猜,是不是宝姑娘进宫的事情,有着落了。
宝钗听着那些低语,心里很是受用,甚至有些胸有成竹地跟着母亲薛姨妈,一齐去中门,迎宫里来的人。
但见六宫都太监夏守忠,乘高头大马而来,前后又有许多内侍相跟。
夏守忠奉诏捧敕,至檐前下马,也不跟贾家人多语,至厅上,南面而立,宣旨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宣林氏之女黛玉,于永寿宫拜见。钦此。”
诸人都以为自己听差了。传的竟不是薛姑娘?而是林姑娘?林姑娘何时待选的?
黛玉六岁时丧母,被父亲送来外祖家中,以期得到年长女性长辈的教引。
外祖家跟别家不同,连仆从的用度都是不凡。黛玉平素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行差踏错半步,恐他人嗤笑。
然而,自打薛家大姑娘,宝钗,宝姐姐来后,底下人就老爱拿宝姐姐跟她比。说宝姑娘平易近人,说林姑娘孤高自许。
黛玉心想着,她若是母亲一直在身边,上有还有兄弟照应,她也愿意常跟底下人顽笑。不是所有人都跟宝姐姐一样,对所有人随时都能笑脸相迎。黛玉有时思亲了,睹物思情了,就是想自个儿待着。
那些闲言碎语,让黛玉有些悒郁不忿,而宝姐姐看上去却是浑然不觉。
黛玉不信平时底下人背地说的那些话,宝姐姐没有听到过。但是,宝姐姐从来未现身说法,或者有任何改变。
这些琐事,不提也罢。
今儿,黛玉也以为宫里来人八成是为了宝姐姐选秀之事来的。心想着,宝姐姐进宫了也好,往后也就没人老拿她俩比来比去的了。谁知,宫里来的人,竟然通传的是黛玉自己!
贾母等讶异过后,便也定了心神。
接过圣旨,送走夏太监后,贾府里顿时热闹了起来。
有人说,永寿宫里住着的,是后宫里如今地位最高贵的嫔妃,钮祜禄贵妃。
又有人说,钮祜禄贵妃育有一子,十阿哥胤俄,跟林姑娘还是同龄。
还有人说,相传不久前钮祜禄贵妃病重,太医院束手无策,还是十阿哥不知道在哪儿弄了个偏方,亲自试药,把他额娘给救活了。
另有人说,那十阿哥就是个纨绔阿哥,原先千金买蝈蝈,弄些个偏方也不过是他离经叛道的一个表现,救人是碰巧。
这些话,正着说的,反着说的,皆落到黛玉耳中。
在黛玉看来,十阿哥,至少是个仁孝的少年。一个心中有仁爱,会为别人考虑的人,怎么也不会差。
府中诸人皆来问黛玉,“可知贵妃为何传姑娘吗?”
黛玉摇摇头,她并不知道。
宝钗的脸色变了又变,遂又一如过往那般,脸上挂起了笑容。她道了句:“妹妹真是好福气。”
宝玉立刻警觉了,忙问:“什么好福气?”
宝钗笑着道:“你问她便知了。”
黛玉冷笑着说:“能见贵妃娘娘,当然是福气了。宝姐姐说是不是呢?”
宝钗的笑容僵了僵,打趣道:“瞧这颦儿,不过就是说了她一句,她便急了。好了,我去看看我们晒的干花好了没有,明儿做成香包给妹妹带在身上,去见贵妃娘娘时也能满室留香。”
黛玉笑着道了句:“那就谢过宝姐姐了。”
黛玉是不情愿被人喊“颦儿”的。
那是她六岁那年,刚来荣国府时,宝玉胡乱给她取的字。那时候宝玉小,并不知道女儿家取字,是有规矩的。一是,要到及笄之年,二是,要由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辈来取。所谓待字闺中,女儿家有了字,便表示能出嫁了。
宝玉小时候给取得“颦儿”二字,是算不得数的。
可如今却被宝姐姐常挂在口边,开口一个颦儿,闭口一个颦儿。那时候宝玉年幼,尚可说童言无忌。然而宝姐姐大她三岁,如今都十三四岁的人了,说起来没两年就要及笄了,她怎会不知道,不能乱喊“颦儿”来着?
说到底,不过是她跟宝姐姐中间,夹着个宝玉罢了。
薛家眼见着选秀音信全无,便把心思打在了宝玉身上。薛家在京都明明都置有偌大的宅院,偏生要住老荣国公住的梨香院。薛姨妈对宝玉一口一声“我的儿”,听着让人鸡皮疙瘩直起。宝玉是薛姨妈哪门子的儿?
今儿黛玉甚至在想,宝姐姐此番若被传入宫,府里定是安静一大截。哪知,竟是阴差阳错,传的是自己。
她没有见过钮祜禄贵妃。贵妃于她,跟那神秘的紫禁城一般的高深莫测,是高高坐在云端的人。
宝钗借故走开后,宝玉依依不舍地对黛玉道了声:“明儿早去早回。”他遂又被他的大丫鬟袭人叫回去吃烤栗子去了。
黛玉脾胃虚弱,吃不得栗子这等不易克化之物,遂却了袭人的邀请。
贾母拉着黛玉一番叙话,又为她精心准备了衣裳、首饰。
贾母拉着黛玉看了又看,玉儿越大,便越能看到已经亡故了的黛玉之母贾敏的影子。贾敏是贾母唯一的女儿,原来放在心尖尖上疼大的。
对已故女儿的思念,就着明儿黛玉要入宫,一时间,贾母竟是百感交集。
黛玉以为外祖母担心她入宫之事,便道:“外祖母放心,我一定谨言慎行,不让家里给宫里人嗤笑了去。”
贾母直道:“玉儿是个稳妥孩子,我是相信的。明儿喊凤哥儿陪陪你,也好心里有个依靠,凡事有个商量。”
凤哥儿,说的便是贾琏之妻,王熙凤。因其犀利泼辣的性格,又被人称为“凤辣子”。
王熙凤看过黛玉明儿进宫的妆容后,直是道,“姑娘这标致的模样,这通身的气度,哪里像表姑娘,竟是嫡亲的姑娘,老祖宗嫡亲孙女的气派。”
贾母本在思黛玉的母亲贾敏,心绪有些怅惘,这会儿又被王熙凤逗笑了,直说她:“你这张嘴,惯会讨我欢心。你明儿跟你妹妹一起进宫,都早些歇息罢。”
王熙凤领命,又叙了几句话,便各自早些安置了。
次日一大早,黛玉便被精心梳妆打扮一番。吃了些清粥小菜,她便跟王熙凤一道坐上马车,被送往宫里。
*
这天,胤俄听说林妹妹要来见他额娘,在上书房上课的时候,心就飞了。
下午的骑射课,他也不去了。中午上书房一放课,他便往永寿宫去。
在永寿宫附近,但见一行宫人,领着一位姑娘,跟一年轻妇人,向他这个方向走来。
那姑娘,跟他年龄相仿。仔细一瞧,她生得眉目清秀、气质脱俗,跟仙女下凡似的。
莫非她是林妹妹?
胤俄快赶过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躺赢(9)修bug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