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回

公元184年,东汉末,一场黄巾的动乱拉开了汉朝动乱的始端。“黄巾起义”虽持续仅数月,但影响巨大,此后汉朝各地起义不止,及至五年后灵帝去世,内部动乱加剧。

时间回到178年,丁原之妻怀孕,诞下一子,起名为明。正值丁原跟随作战外出归来,抱得麟儿兴高采烈,足月抓周见子一手拿了春秋,虽略有不喜却感怀孩儿未来定当是一位聪慧之人。不久后,因战功,丁原成南县令,将妻子从兖州老家接来南县。

然而丁原乃苦寒人家出身,儿子见长却不得老师教诲,只好许以重金求来一方士为孩子启蒙教诲,读来一本春秋。

出身寒微,丁原不得不身先士卒,亲自率领部下作战,及至“黄巾起义”,丁原在何进部下多次享有战功,只是身在外,却不得见自己孩儿成长。

数年后,匈奴乱象,并州刺史被杀身亡,丁原被主公举荐,受皇帝任用,奔赴并州当职。

在并州之时,丁原在河内郡屯兵,得以休养生息,广纳人才,其中便有吕布,张辽,张杨等人。

是年,丁原妻子被其部下带来河内郡。

丁明出生的时候不知怎么有自己前世的印象,印象之中自己好像是个现代人,又好像是个古代人,混乱不堪的记忆一度让丁明浑浑噩噩了好长一段时间,虽然那段时间他就是个婴儿,吃了就睡睡了就吃,完全没大碍。

现在,他发现自己应该是穿越到古代了。

这个时代,没有椅子,没有棉衣,没有茶,一切的爱好只能看书练武度过。丁明甚至被自己的老师称赞少年之子,心智老成,必有大才。不过丁明的老师只是个普通方士,比不得那些隐士出名,更何况他拿了钱来教苦寒人家的孩子。很快他的才能便不足以传授丁明了。

丁明本就有过去的记忆,虽然不明白自己身在何方,但行事作风有成年人的沉稳又有孩子那飞速成长的大脑,因此丁明的老师只教了他三年,便留下一封信给丁原便离开了。丁原回城后见信,知是吾儿聪慧过人,师不能及也。然而论那些大家,他丁原难以相见,故而对孩子惭愧地说道:“从今以后,吾儿再无师长,不知孩儿如何打算啊?”

丁明那时才不过十岁,却已然成竹在胸,对自己父亲说道:“师长所教不过书中知识,孩儿自有办法观之。但父亲之英勇孩儿尚不能及,不若让孩儿跟随父亲习武,纵使不能为父亲尽力,也可强健身体,日后好为父亲分忧。”

“好好,得儿如此,为父十分欣慰。”

丁原见自己儿子成长如此,摸着胡须十分得意,可惜自己出身寒微,转念又想,昔日汉高祖不也是亭长出身草芥之辈?更何况黄巾之后又有黄巾,眼看乱世之象,他这独苗不得多加爱护,自当习武。

等丁明来到河内郡后不久,自己的好父亲便将义子吕布派来,教他一番。

丁明:……

吕布何人,丁明影影绰绰之间记得乃是古时一名将。至于其他,恕他记不清楚了。随着长大,他逐渐意识到自己应该是穿越到了过去的一个朝代——东汉。东汉末年分天下,然后大概是转世时还是喝了点孟婆汤,很多记忆都被带走了。无论如何,他也在这个时代安定了下来。

母亲曾笑他:“明儿年幼,却年老,而年老之后,又当如何啊?”

丁明那时候嗓音清脆,也不甚那么一板一眼,跟自己母亲说笑道:“孩儿如今如何,日后也是如何啊,母亲也会一直是孩儿的母亲啊!”

“呵呵,明儿真乖。”

虽然丁原出身不好,但对待自己妻子却是极好的。他自己舍不得吃细米,却留了主公赏赐的全然给自己妻子。这其中大部分是进了丁明的肚子里。直到父亲远赴河内郡上任,丁明被士兵带着,才知道原来这吃的都是粗粮,甚至还有陈米。

母亲不关心这些,即使丁明带她读了些书,她更在意自己头上的饰品和孩儿的聪慧。

然而身为半个未来人的丁明看着这一切,心中却暗下决心,想要谋求改变。

但是,父亲竟然先让他跟这样孔武有力的大汉习武吗?

此时的吕布刚从家乡投奔丁原,天生力大,来之后便跟着丁原打了不小的胜仗,便升了官,当了主簿。没成想升了官之后,他竟然被要求来带一个小孩子。吕布来此,脸色铁青,好在他面容英俊,倒也无妨。

丁明只觉得父亲这个主簿心思不小。他一眼看出对方不屑于他,只是迫于父亲命令。

不由得,他长长叹了一口,惹得吕主簿吃惊问道:“义父派布来教你武艺,弟弟怎地长叹?”

丁明道:“原来是父亲认下的义子,明儿早知父亲有个十分骁勇善战的义子。明虽为父亲孩儿,却手无缚鸡之力,实在愧对于父亲,也委屈了哥哥这般厉害之人,本为战前猛虎,却来教授小儿武艺。”

“呵。”

吕布听此好话,转怒为喜,不由得对这个便宜弟弟多了一份真心。他拍拍丁明的小肩膀,说他不过是教他几日,之后仍能上阵杀敌。

“但弟弟你如此年轻,恐怕还要个数年才能上阵。”

丁明觉得不急,他也不说,只是点头遗憾地赞同了吕主簿的话。紧接着,吕主簿便开始指点他的武艺。在他看来,丁明用剑过于保守,力气不足以用锤用长刀,可用枪。说完,吕主簿便挥出自己的方天画戟,在便宜弟弟面前摆弄了一番。

不得不赞叹名将之凶猛,丁明也明白自己是个银枪蜡头,中看不中用,上了战场怕不是要掉脑袋。顿时便一堆好话说出,恳求吕主簿教授他真本事。

吕布便道:“布便拿树枝与你对打,弟弟认真些,不然只一招,布还未热身。”

“小弟自然要拿出十分精神力气,哥哥见招!”

于其他方面,丁明不知吕主簿如何,但一身武艺竟比他父亲还要高强,也难怪父亲招揽他不久便升他为主簿,贴身保护自己。吕布一身武艺多为自学,教人时常没有章理,可丁明硬生生咬牙撑了下去,令吕布不由得感慨义父之子亦有义父风采,可谓是绞尽了脑汁想出来的赞词。

另说,丁原虽然派遣吕布教儿子武艺,但军中异人不多,故而吕布也只教了他一个月。后来断断续续在休战时候检验过几次。丁明后来又接触到了自己父亲部下其他将领,也算是认了个七七八八。

其中也有一桩趣事。

一日,丁原将自己儿子带着前往军中营内商议事务。商谈之中,丁明一言不发,只站立于父亲身后。事后,父亲问儿子可否将人认全,丁明尴尬地挠了挠头,问道:“父亲刚才是有介绍叔叔伯伯吗?孩儿只认得布哥哥,其余的……”

“哎,我儿聪慧,就是这认人的功夫尚有进步啊。”

丁原也不是第一次知道儿子这毛病了。从前他只觉得人年幼,故而无事,如今十二,不该如此了。

或许也是因此,丁原将自己手下部将都派了个遍,让自己儿子认识认识。

但没过多久,丁原便应灵帝的诏令,将自己部下的从事张辽,张杨等人派到京城,充裕中央部队。

次年,汉灵帝驾崩,丁原收到何进密信,打算带兵前往洛阳诛杀宦官。

丁明得知此事,连忙跑来恳求父亲将他带上。

丁原问道:“儿不过十二,尚且年幼,为父前往洛阳之事并非易事,恐怕到时候洛阳动乱,与儿不利啊!”

听见父亲这话,丁明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原因。原来是自己见父亲欲要拔营而出,忽然心中一动,深感不安。古人有云,血缘至亲,生死有测,恐怕父亲此行危险,他作为儿子焉有不管的道理呢?身体发小受之于父母,父亲若是去世,他与母亲独木难支。只是丁明到底是见少了,只能犹豫一番,退一步说自己想要见一见洛阳的繁华。

丁原大笑,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回答:“原来孩儿也到了那个年纪。不过为父此番而去不能带你。待为父在洛阳安定,自当派人送你过来。这位是粮官金石,到时你跟他一同前来。布儿,走吧。”

丁明也只好作罢,他心道路上应该没什么问题。父亲自己也粗有谋略不至于受制于人。

然而丁明没想到的是父亲那边还没出问题,自己这边倒先有了事发生。

简单介绍一哈背景,主角偏谋士,自学成才——其实本来就学过不少,写到哪算那吧。

本文很有可能不是爽文,望周知,不过露珠会写得比较轻松。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一章回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