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
“德润,张公呢?”
朝旭侧身询问被提拔为尚书的阚泽。
孙权称帝之后不仅给那些将军们封赏,也给阚泽在内的文官们进行了提拔,阚泽与刘基都作为文官、被放在了第二批封赏名单中,这个月才公布。阚泽升为尚书。刘基改任光禄勋,担任平尚书总览朝政。(1)按照朝旭之前听他说的计划,第三批要追封那些那些为他立下汗马功劳,却没来得及见到他称帝的老臣们,同时为他们幸存于世的儿子们进行封爵。
“和主上吵架了。”阚泽连铺垫都省了,直奔主题,“不想来。说正好年纪大了,年老多病,是时候归还官职和事务,回家养老了。主上顺水推舟就改任他为辅吴将军,改封娄侯,食邑万户。允许他回家去了。”(2)
食邑万户,那不就是,万户侯。一万户百姓的赋税直接交给他,放眼乱世以来几十年,在吴还真是头一位。
“你刚才说,因为吵架不想来,然后主上给他封了万户侯,又给了他仅次于三公的辅吴将军,最后打发他回家?”
一想到这个故事的主角是孙权和张昭,好像又不奇怪了。
“......那次朝廷上的争吵你在休息日,没有看见,吵得两个人都面红耳赤,喘到上气不接下气。”说到这里,阚泽就颇为感慨地摇摇头,“张公和主上当庭争吵,然后不来上朝,也不是第一次。”
“是因为什么事在吵?”
这一次阚泽没有回答她,而是陷入了短暂的思考。一看这个反应,朝旭大概知道,一定又是不太好解释的问题。概括出来说,说的人和听的人都会觉得没什么好吵,但当时那个气氛又到了要争吵的程度,所以不知道怎么解释了。
“......算了。”朝旭放弃了打听,转而说,“你和敬舆都升官了,恭喜啊。”
“陛下这次称帝,群臣皆有所提拔,这都是沾了这次的光。”
“我们都认识多少年了,不必如此客气。”朝旭一听阚泽这正经的回复,就忍不住想笑,“第二批封赏都结束了,接下去不知道还有几批。”
“这不是有段时间没在上朝前和你说话了嘛,有点不知道用什么语气才好。”阚泽稍微放松语气,“我以前是这个语气吗?”
“记不清了,这么一说,我确实离开有点久了。”
暨艳案之后,她去了西陵,和陆议生活了一段时间,孙茹在蜀汉生了陆抗后,朝旭又跑过去帮忙,一来二去又是一年多,刚回来那段时间,虽然转去做了中书令,但孙权担心她带着陆抗还要工作会很累,也一直没怎么让她跟着上朝。到了最近,虽然开始上朝了,却因为早上要做的事情变多,总是踩着点到,也就失去了很多上朝前的闲聊时间。
“所以那个孩子......?”阚泽压低音量。
孩子?朝旭眨眨眼,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是伯言的。”其实是陆延和孙茹。
“懂了。”阚泽了然,“之前韦弘嗣来告发,闹得沸沸扬扬的。这么一说,我听说他被召回武昌镇守,今天也没看见他。”
“他前几天有些事情需要亲自回荆州处理,现在还没回。”朝旭回道,“说起来,韦曜到底去哪里了?不是说他勇于直言进谏,得到了赏识和肯定吗?”
“他啊——他——”
然而,阚泽还没来得及说完,就听到前方传来了孙权的声音:“好了,时间差不多了,都回自己位置上,记得是新的位置,别跑回老位置上、让蜀国的使者看了我们笑话。”
说到最后,他自己先忍不住笑了,孙权一笑,底下的紧张感也消散了不少。
蜀国本就自称汉室正统继承人,魏代汉,就已经引起了他们的不满,现在孙权也称帝了,再加上几年前夷陵大火,早就结下了梁子。到现在都没有发起第二次动荡,他们的丞相绝对有功劳。但,现在来的使者又不是诸葛亮,使者在完成诸葛亮派的任务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态度,又会说什么,就不是诸葛亮能控住得了的。
毕竟,当年张温出使蜀国,也没按孙权的意思说话。
从这一点考虑,需要做好迎接“剑拔弩张”的气氛的准备。
“蜀国使者陈震进见!”
朝旭没见过这个男人,但周围人的反应却是见了很多次的模样,看来是她不上朝期间经常来吴的使者。
“我读完你的文书了,陈孝起。”孙权从案上拿起一份文书,他似乎想读一遍,但一看底下的反应,他又放弃了,“从四年前开始,孔明就经常派你来我们这里,今日还是你,蜀国是没人了吗?”
孙权的眼睛里满是笑意,他这段话完全就是故意想逗陈震,听起来想嘲讽,但熟悉他风格的人都知道,他纯粹是因为今天张昭不在,没人管他,所以开玩笑没有分寸了。
“并非如此,只是诸葛丞相知道,什么事情应该让什么人来做。吴、蜀两国,驿使往来,冠盖相望,友谊日深。
“今日与贵国结盟一事,事关重大,断不可因为一些小事使联盟破裂,这对我们双方都没有好处。不巧我原本就时不时被派来贵国,对贵国的典章制度有些许了解,不至于因为失去礼节而冒犯贵国,使双方都不愉快,陈震无才,这才被委以重任。若是还有冒犯之处,希望一定适当提醒,指示我该如何行动。”
孙权脸上的笑意更深了:“说得好,上次你们那个张奉来出使,还嘲讽我们尚书呢,对吧,德润。”
“多有得罪,我代替他向您道歉。”
陈震朝着阚泽的方向鞠了一躬,阚泽也立刻双手相叠作回礼。
朝旭一听就知道,这绝对是在她和陆议在荆州是发生的事情,她努力回忆着孙果整理好的要案内容。
大概就是蜀国使者张奉当着孙权的面,拆解阚泽的名字嘲讽他,而后被薛综利用劝酒的机会,嘲讽了回去,说“蜀”是虫子进肚。有犬为独,无犬为蜀,横目苟身。之后又拆解“吴”字,无口为天,有口为吴,君临万邦,天子之都。(3)
“没事,敬文当时也回敬他了,算是两清了。”
果然是这件事。
既然两清了,现在又提起来,果然是孙权想逗他吧。
朝旭无奈地想道。
她这个男人年纪上来之后,反而比以前更爱逗人玩,大概是年轻时周围都是长辈、他必须压制自己表现出英主模样。现在他称帝了,能管得了他的越来越少,连张公都因为吵架不来上朝了,更没人管了,所以解放了被压抑多年的个性了吧。
(注释1,参考文献:
《三国志·卷五十三·吴书八·张严程阚薛传第八》:及称尊号,以泽为尚书。
《三国志卷四十九·吴书四·刘繇太史慈士燮传第四》权称尊号,改为光禄勋,分平尚书事。)
(注释2,参考文献:《三国志·卷五十二·吴书七·张顾诸葛步传第七》:权既称尊号,昭以老病,上还官位及所统领。更拜辅吴将军,班亚三司,改封娄侯,食邑万户。)
(注释3,参考文献:《三国志·卷五十三·吴书八·张严程阚薛传第八》:西使张奉於权前列尚书阚泽姓名以嘲泽,泽不能答。综下行酒,因劝酒曰:“蜀者何也?有犬为独,无犬为蜀,横目苟身,虫入其腹。”奉曰:“不当复列君吴邪?”综应声曰:“无口为天,有口为吴,君临万邦,天子之都。”於是众坐喜笑,而奉无以对。其枢机敏捷,皆此类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74章 第四回:蜀国来使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