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快进了

方夏没有第一时间给王允回信。

她想了想,跑去问了郭嘉。

这倒不是她信不过荀彧和陈群,而是因为对付王允,或者不能说对付,应付王允,不能刚正面,必须跟他玩阴的。这种事情,当然是找郭嘉比较好了。郭奉孝成天不干活,丝毫不管内政,总得干点别的吧?

荀彧刚休假回来,陈群之前工作十分努力,主动加班,还是让他们休息下吧。至于戏志才那个病号,方夏除了时不时去看他一下,让他好好养病,遵从医嘱之外,方夏也不想打扰他。这种时候那真的是一分心力一分血,方夏还指望他多活会呢。

方夏找到郭嘉的时候,他正躺在院子里晒太阳,手中捧着一卷竹简,也不知道看没看。如今没有酒喝,郭嘉显得有点懒散。阳光洒在他的脸上,他薄薄的一层皮肤之下,瘦的可以看到血管。方夏想着,这么个模样,早死一点都不奇怪。

郭嘉看到方夏,他脸上露出一丝倦意,说:“主公这里风水不错,嘉正想睡一觉呢。”

言下之意,没事儿别烦他睡觉。

方夏道:“我有事要请教,不知奉孝何以教我?”

郭嘉看向了方夏,他的眼睛沉静的仿若一泓秋水,道:“何事?”

方夏突然觉得,她是不是应该也跟郭嘉放一次假。但是下一秒她又想到,哪里需要她放假啊,郭嘉远远没有荀彧敬业,他时时刻刻都在跟自己放假。只能希望张仲景快点来了,戏志才和郭嘉这模样,方夏真的挺担心的。

不熟的时候,对方死了都不关她的事儿,但是真的熟悉了,她怎么也不能就这么看着这两位一前一后把自己作死了吧。方夏这么想着,另一边也慢慢将王允的事情与郭嘉分说了一通,没什么好隐瞒的。

郭嘉听了方夏的叙述,说了一个字:“拖。”

如今缺的就是时间,有了时间什么都好办了。

答应肯定是不能答应的,但是要是拒绝的太干脆,董卓现在都活蹦乱跳的呢,王允显然也能蹦跶很久时间。如果拒绝的太果断,真的把王允惹毛了,他占了一个孝字,方夏也不太好办。所以郭嘉给了方夏一个主意,用拖字诀。

方夏点了点头,其实她也是这么想的,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了。

至少这段时间,她不能拿王允怎么办。

方夏想着一事不烦二主,便继续请教郭嘉其他几个问题。

郭嘉没有第一时间回答,他目光流连在方夏身上,若有若无。

方夏问:“奉孝怎么了?”

“嘉本以为,主公会去问文若的。”郭嘉慢悠悠的说。

方夏一愣,道:“问谁不都一样吗?”

郭嘉突然笑了,他说:“然也,是嘉多想了。”

方夏不明所以,不过见他心情似乎好些了,倒是也觉得不错。

两人便开始就具体的问题进行讨论。

要想拖一拖,总是有办法的,更何况,如今战乱,消息送不出去,不也是很正常的吗?

方夏便打算找荀彧“借”人去洛阳送信,而没有让主动请缨的王三、王四再去。

她准备将两人派去做别的,就当废.物利用了。

郭嘉给方夏出了些主意,解决问题之后,就挥手赶人,道他要睡觉了。

哪怕郭嘉天天睡觉不干活,方夏也是愿意养着他的,至少比让郭嘉去找曹老板强。

方夏让他去屋子里睡,躺外面做什么。

郭嘉倒也没争辩,晃晃悠悠的就回去了,难得听话。

看他真去睡了,方夏才再回去找了她带过来几个属下。

虽然对于他们先忠于王允,然后才是她有点意见,但是显然方夏有意见也没用,总不能因为这个就把人灭口了,只能用柔和一点的手段,譬如忽悠,先把他们弄出去再说。而且,在古代人看来,义父和义女本来关系就很近,自然应当是利益共同体,他们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的。

方夏便对着几人道:“目前我的情况你们也清楚,手下这点兵,不,还不能说是兵,他们之前大部分都是老百姓,黄巾之乱一拥而上,靠着人数吓人而已,只要训练精良的百骑,便可以将他们一溃而散。”

这说的是真心话,指望这群家伙战斗,不如指望方夏自己当个万人敌好了,千军万马之中取上将首级,让敌军不攻自破。不过这个方夏如果不再穿一次,穿到吕布身上,这辈子她是别想了,就她的武力值,最多打赢的了一个郭嘉。

“所以,我希望你们可以趁着这个时候,在豫州为我寻访一些人才。”方夏一本正经的说瞎话,将他们支开。“如果能够有一二位将才,那自然再好不过了。如今我信得过的只有你们,多余的人手都没有,拜托了。”

几人听到方夏的话,顿时感觉热血上头,完全忘记了王允之前的交代,拍胸脯保证道:“貂蝉大人放心,属下定然会用心查访,绝不致使大贤埋没!”

如今烽火还没有彻底烧起来,很多有志之士还没有出仕,正是挖人才的好机会。而现在方夏已经被董卓“封”为豫州牧,那么在豫州地界寻访一下人才,自然没人可以指摘。她便是直接去占地都是可以的,更别说派人巡查一番了。

而袁术现在还在屯兵宛城,没有迁移到汝南的大本营,汝南的人才都是在野状态,与许昌又是接壤的,来回不过半个月,时间完全可以接受,虽然方夏心中吐糟文官太多了,她只要武将。但是真正的文臣,肯定是不嫌多的。

毕竟她现在已经是豫州牧了,目光不能仅仅局限在区区一个许昌,要是治理许昌一地,便是荀彧一个都够了,而且是大材小用,但是放眼豫州,那么这点人就真的是杯水车薪了。人才这种东西,越多越好,不要白不要,自己放着当摆设,也比投靠了别人强。

十八路诸侯已经与吕布率领的董卓军队正式接触了,想来大概用不了一月,应该就要分出胜负了。方夏只要拖过这段时间,董卓迁都长安,她就不信王允百忙之中,还有时间来关注她到底做了什么,有没有执行书信的吩咐。

方夏亲自送走了那几个被王允忽悠瘸了的汉子,然后开始密切关注着诸侯动向。

果然不出她所料,诸侯联军开始各怀鬼胎,华雄出场请战,竟然连胜几场。

说起来,诸侯联军之中,不成器的、凑数的占了大多数,说是十八路,但是真正成气候的兵马其实也没多少。而其中真正想要打过去的,愣头青曹操算一个,没有被袁术断掉粮草的孙坚算一个,如今只是半个了,其他都在划水,出工不出力。

这么一来,诸侯们面子上挂不住,终于开始认真了。

袁绍为自己那个坑兄的弟弟袁术买单之后,又是送钱又是送粮食,终于把孙坚安抚了下来。说到底,孙坚也知道这联盟其实是十分脆弱的,他闹这么一波,归根结底也是要好处来的。只要拿到了好处,这事儿也就揭过去了。

于是孙坚再次叫阵,斩了先锋华雄。

华雄本来只有不到三十岁,正是立功心切的时候,又胜了多次,自然心态有些失衡了。

董卓军占据着虎牢关天险,易守难攻之地,再加上华雄叫阵赢了一波,自然士气高昂,防守用心。但是这华雄一死,士气大降,被诸侯们乘胜追击,赶回了虎牢关内。不过由于徐荣性子较为稳健,早就派人守着关口,诸侯们并没有突袭成功。

事情如此,吕布终于坐不住了,哪怕徐荣劝解了他一下,他们的任务是守住虎牢关,任凭那些诸侯如何,只要死守不出关,诸侯们就拿他们毫无办法,吕布也根本没有听。以他的自负,当然不可能当缩头乌龟。

当即便开了城门,要求斗将。

吕布的武力值乃是三国第一,虽然此时他空有勇猛之名,名声还没有到达最高之时。

因此诸侯见他要斗将,而不是死守,自然心中乐意。

要是强攻虎牢关,他们虽然兵多,但是没人愿意这么消耗的。强攻之中需要消耗的炮灰,究竟谁来出呢?他们的属下又不是大风刮来的,还要日后还要维持领地之内的统治,要是真的在这里拼光了,他们的官位也就到头了。

徐荣见势不可违,也有些无奈。作为在历史上难得坑过曹操的大将,虽然记载不多,但他其实在董卓这边也算个人物了。他早知道董卓派吕布为主将,就会有这种情况出现,但是董卓信任吕布的武力,而且以吕布的性子,也不可能屈居于旁人之下。

要是他们真的选择拖着,董卓在洛阳那边会给他们源源不断的支持,而诸侯们各怀鬼胎,都想让旁人为自己打工。这么一来此消彼长之下,一直耗着,等到诸侯们意识到他们耗不起强攻的时候,已经是一只疲惫之师了。

如此一来,胜算自然大大增加。

可是吕布不听,徐荣也没有办法,想到胡轸之前出关投靠方夏的事情,徐荣也生了别的心思,若是真的不行,他说不定也能……心中虽然如此想,徐荣面上却不显,只能照旧派人守住关门口,要是吕布一旦溃败,立马关门,防止诸侯强取虎牢关。

此时还是三国早期,没有什么大将,诸侯们与吕布对阵输多赢少,可是渐渐地联合起来,吕布兵马有限,自然不如了。不过因为他斗将从无败绩,士兵们士气值极高,便是诸侯们兵力占据优势,也久攻不下。

直到出现了三英战吕布这个经典情节,吕布败退,才出现了转机。

董卓见虎牢关随时会丢,心中十分担忧,便向李儒问计,该当如何?

李儒答曰:“可迁都长安。”

一番犹豫之后,这件事情便订下了,董卓让吕布看准时机回撤,他也准备迁都了。

吕布收到命令撤退之后,诸侯进攻洛阳的消息,也在几日之后传到了方夏这里。

要是我坑了,会被追杀吗?

我想应该不会吧。

温酒斩华雄是三国演义上的典故,历史之上华雄是被孙坚砍了的。

三英战吕布这个演义情节保留了,所以这篇文是一个大杂烩,不要考据哦。

加快进度了,速度把董卓写死吧。

我的词库没了,现在每次打女主名字,方夏都要打成放下,我必须去改,我真是日了哈士奇了。

昨天鲁大师让我清理内存,我就点了个确定,然后我搜狗词库归零了。

我现在都不会打字了,错字连篇,必须一个字一个字的敲。

最近温习了一下后汉书,想起了一条有意思的八一八,跟你们分享一下。

这个出自后汉书列女传。

南阳阴瑜妻者,颍川荀爽之女也,名采,字女荀。聪敏有才艺。年十七,适阴氏。十九产一女,而瑜卒。采时尚丰少,常虑为家所逼,自防御甚固。后同郡郭奕丧妻,爽以采许之,因诈称病笃,召采。既不得已而归,怀刃自誓。爽令傅婢执夺其刃,扶抱载之,犹忧致愤激,敕卫甚严。女既到郭氏,乃伪为欢悦之色,谓左右曰:“我本立志与阴氏同穴,而不免逼迫,遂至于此,素情不遂,奈何?”乃命使建四灯,盛装饰,请奕入相见,共谈,言辞不辍。奕敬惮之,遂不敢逼,至曙而出。采因敕令左右办浴。既入室而掩户,权令侍人避之,以粉书扉上曰:“尸还阴。”“阴”字未及成,惧有来者,遂以衣带自缢。左右玩之不为意,比视,已绝,时人伤焉。

你们应该都看得懂,我不翻译了。

你们注意到这个要娶荀爽人的名字了么,郭奕,郭嘉儿子就叫这个名字。

历史上郭奕的生卒年不详,不过我们明确知道郭嘉是170到207,享年三十七岁。

历史上,荀爽是荀彧的六叔,也就是荀家人。

而荀爽就是在190年,董卓火烧洛阳的时候去世的,大概就是文中这个时段。

那么既然逼着自己女儿嫁人,应该是他还活着吧?也就是说最多郭嘉二十岁的时候。

那么郭嘉才二十岁呢,他就算有个儿子,郭奕能多大?就算天赋异禀最多也不过七八岁吧?这个时候就要给自己的寡妇女儿逼婚了么?年龄是不是差太多了?

于是后来大家普遍认为这个人只是和郭嘉儿子同名同姓同一时代,而且不止,应该还是同一个郡,也是够巧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8章 快进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