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十六章

帝宫森严。

巍峨的三出阙高耸对立于华阳街的尽头。高大的北宫门如怀如抱,檐角似鸟翼般舒展。

日光下照于宫城,千门万户的殿宇迎着金光静默无言。百官左文右武,著玄著赭,佩剑高冠,趋步而入。

在殿前脱履解剑,经过气自萧香的椒房宫,绕过天子宣室的三大殿,来到高逾三十五丈、矗立于龙首山基的巍峨前殿之前。

鱼贯拾级而上,分禄依爵各跽坐于梁柱下榻,黄门击钟,天子玄冕赤舄,衮服直韠,威步龙视,临于玉陛之上。

黄门宣曰:“陛下临朝——”百官即叩首,咸呼曰:“万岁!”

百官俱兴。”天子如则,黄门传呼:“百官俱兴——”于是百姓皆起。

郎官出列宣曰,“天子有诏,廷议置朔方郡。”

诸葛亮隐略侧头环顾,三公在上首,九卿其次,大夫属官甚至校尉都有列次,看来天子对此议非常重视。

又见许多下首官员自听见黄门报出“朔方”二字,面色便陡然一变,心下不由暗笑:倒真是贪苟安而不愿受苦呵。但却也怪不得他们,原便是求富贵的,不然如何还坐在下首呢?早被刘彻提到侍中尚书那一层去了。

百官各居其序,卫青身为如今天子中朝的最高官员,所坐离玉陛十分切近。他环顾群臣,见他们骤听黄门之言便变貌变色,心下不由唏嘘。

作为车骑将军,身居中朝,承刘彻意指,此刻自然率先出列简要阐述了天子此议的内容。朝臣闻听,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纷纷。

宿臣耆老不便发言,属吏校尉人微言轻不敢发言,只频频用眼去扫郎中大夫等官。

然而竟未料率先发难的是左内史公孙弘。

公孙弘身长八尺,容貌昳丽,自小榻长身而起,气度雍容博大,自有齐鲁之风,趋步前进至陛下,先施礼,然后开口道:“臣弘冒死敢言,以为卫将军所说,甚有可榷之处。”

他以北方寒苦劳扰百姓立论,又申之以朔方地狭物瘠不堪久居,徒费貨算,反复驳议,甚有条理。一番言语,自然有许多老臣及身份低微的臣子点头附和。

诸葛亮但笑不语。朔方郡治的文书早已定好,至于如何驳倒朝臣便不归他考虑,自有为天子驱驰的言臣议论宏肆。他抬头看了看卫青,见他也是一副神闲气定的样子,不由微笑,然后旁观。

天子冕旒之后不辨神色,公孙弘话音落下,朝堂便静得鸦雀无声。

静默,许久的静默,静到连一向心计稳妥绝不轻涉因此素来暗暗颇有胆气的公孙弘也心里没了底,偷目去看座上的天子。

天子依旧危然不动。

许久,卫青估着应当震慑的差不多了,便略微点了点头示意身后。

他身后紧站着的就是朱买臣,是上朝前卫青特地嘱咐的。此刻见卫青冲他使眼色,朱买臣暗暗颔首,又扫了一眼刘彻,见他危然高坐,面无喜怒,亦不说话,心下了然,思虑略作动转,便有了言辞。

他起身,先向天子施礼,次又向卫青略作一揖,然后躬身向天子道:“天子在上,臣先自谢以妄言,愿明主宥焉。”

于是从容转向公孙弘,朗声道:“君侯之言虽然有理,买臣却以为不然。买臣敢问,此天下果谁人之天下乎?”

公孙弘道:“自然是天子。”

朱买臣便又问:“那么天子能富有天下,尽牧四海,这权柄却是谁人与之?

公孙弘道:“是昊天上帝。”

朱买臣又问:“既然天子代天牧天下,那么他为这天下万民黔首作一件有利他等的事情,自然是合宜的了?”

公孙弘沉默一瞬,道:“是。”

于是朱买臣道:“既如此,君侯何以屡怼朔方郡事?且不言‘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看朔方一地,水草之丰,土地之沃,冀北之所罕也。其可蓄牛羊非止百万,可树艺五谷非止亿亩,况此地乃匈奴南下之喉舌耶?陛下又非立欲实之以民,遣军开垦,以待边民之自徙,一旦尽辟其地,自太行以西,民得免于饥馁,此真仁义之施也。君何得以一己之安,竟弃黔首之冻馁于不顾乎?”

公孙弘不能对。

既而朱买臣连驳十策,公孙弘不能应一,乃免冠自谢,叩首曰:“臣智浅鄙陋,臣敢自请,今愿专事朔方郡事。”顿时朝中哗然。

诸葛亮倾身特地注意了汲黯与张汤的神色,见他二人一个沉脸,一个蹙眉若思索状,心下不由计议。

这时天子冷沉沉开口,冕旒后不辨神色:“公孙卿何必自谢若此,朕又非狂悖好戮之君。”

公孙弘闻言汗流浃背,连忙叩首道:“臣惶恐岂敢!臣山东鄙人,多番面折君前,蒙恩不责,又不识朔方之便,妄言若此。今愿弃西南夷、东海,专事朔方郡事,臣昧死敢愿陛下少责。

刘彻闻言嘿嘿冷笑,也不顾陛前诸臣,自起身入后去了。

卫青忙令黄门宣令退朝,自己也随刘彻而入。

一时许多郡望山东的官属蜂拥到公孙弘身边,明里暗里问他为何轻易解甲授首,屈服于天子。公孙弘难得冷脸,俊颜如冰,不顾纷纷众人,长身出朝,系剑离开。

诸葛亮忙起身,不远不近地缀在他身后。

卫青随刘彻回到宣室,侍人上前为他解下衮服,更换深衣,又取了熏炉熱香周身熏过,便默默退下。

刘彻背对着卫青,等他们都走了,这才笑道,“难得能面折公孙弘于陛前,翁子此番颇令朕满意。”

错龙文漆案上正巧放了两只朱绘耳杯,刘彻取了一只,卫青遂取酒斟入,自己也擎了另一只对饮。

冷不丁听刘彻问道:“那个诸葛亮,仲卿觉得如何?”

“他…颇为殷勤王事……”卫青斟酌着回答:“臣觉得他可用。”

“你倒是惯会替人遮掩。"刘彻呵呵笑起来:“他必不能为朕臣。

“……”

“不必替他紧张。”刘彻拍了拍卫青的肩:“仲卿忘了昔日为朕举主父偃而朕不听之事了么?”

卫青安下心来:“臣谢陛下关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第十六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