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只道,“你这孽猴,欺天罔上,救你出来,还不知你会惹出多大的祸事来。”
“不会不会,”悟空笑逐颜开地为自己分辩道,“老孙我早知悔了。还请菩萨方便一二,与我老孙指条出去的明路。”
俗话说得好: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
悟空是不是真的悔悟自身、改过自新,眼前的菩萨简直是再清楚不过了。
观音大士大慈大悲,见到迷途的灵魂愿意回归正途,自然只有满心欢喜的份儿。
“你既有此念,此番我至东土大唐,将要寻一有缘有德之人,教他前往西天取经。我若教他救你,你可愿一路护持他前往西天。”
“给他做个弟子,入我佛门,重修正果。”
“菩萨这话说的,俺老孙岂是那等忘恩负义之人?那凡僧若是救我出了五行山,我老孙必定全力护持、送他前往西天。”
“只是拜他为师?老孙却是早就有了师父……”
“你这猴头,儒释道三教虽异,但却终究是同归向善。你在道家有师,难道就不能吸纳我佛家的教义修心了吗?”
“啊——”悟空眼珠子灵动地一转,“那从即日起,俺老孙就开始佛道同修了。”
观音菩萨这才满意颔首。
只是她虽满意了,却没有当即就离开此地,而是转而将目光转向风宓。
那目光温柔慈悲,轻易就能令人联想到人世间伟大包容的人类女性。但是她的面容却青春靓丽,像是用了三千法相中青春年少、亭亭玉立的妙善公主的形象。
她转头望向风宓的画面——若是有一位丹青妙手在此,一定穷尽毕生精力,也要绘出如此罕见、难得且美丽、和谐的画面。
可是在场的不是妖仙就是天仙,因此大家只关注大士对风宓的态度。
——那必然是极其和善的。
阿宓简直长在了这位菩萨的心动点上!导致她开口就想要将人拐回落伽山,“你是何妖怪,可是五行山上所诞?我观你佛缘深厚、之后可愿随我回落伽山上修行?”
不怪菩萨误会,风宓在不打架、不生气、不于恶人面前端起威势的时候,那张小脸长得还是很乖的、甚至还有一点儿弱不禁风的味道。
她身上的功德金光又晃眼得很,再加上她出现的位置特殊,很容易就会令人联想到:她是不是出生不凡、是不是自佛祖手掌所化的五行山中诞生的?
还有就是,那些守山的天将们,对风宓的态度简直亲昵得过了分。随着菩萨将注意力转至阿宓身上,他们竟然也跟着紧张了起来。好像担心菩萨会将风宓当成是一个恶妖除了似的。
若是她是五行山上诞生的生灵,从小经众人看着长大、那便说得过去了。
因为阿宓身上的佛光骗不了人,她的身世来历、纵使菩萨猜错了、也不影响她想要将她收为弟子的心,所以她也没用手段去看清她究竟来自何处。
于是不出意外的,身体甚至都还困在山体之中的悟空哈哈大笑起来,“菩萨您可看清楚了,我这妹子究竟是佛缘深厚、还是仙缘深厚?”
菩萨这才用上她能知过去未来的本事掐指一算,算出了风宓的身世来历:原来这小妖竟是二郎真君的弟子。
菩萨的心中不无遗憾,却也欣慰阿宓一直行走在正道上。
她是当真怜爱修心、炼身、治世每样行径都没有落下的阿宓。即使知道她是二郎真君的弟子,也愿意叫她得些功德去。于是当下便又道,“你师父同我也算是旧相识了。”
——当然,昔年还是观音大士保举的她师父降伏的她家大圣。
——后来也是菩萨先提出的要用玉净瓶砸悟空、助她师父一助,这才引得老君主动拿出了他的金刚琢。
做完一切以后,菩萨潇洒走人,完全没有留下来观看妖王被处刑的癖好。以至于时至今日,悟空都不晓得,观音菩萨曾经在天庭捉拿他的时候出过大力。
不然今天他怕是不能那么说话,这猴儿在觉得自己有理的时候,可是泼得很的。
是以风宓心中顿时满是微妙意味。
然而大士却相当问心无愧,昔年妖猴欺天罔上,她就助天拿他;而今妖仙心生善念,她就助他脱困。一举一动,皆是本心。
因而她的话语衔接得十分流畅,“你可愿随我至东土大唐,寻一有缘人前往西天取经?”
风宓闻言,瞬间扭头看向悟空。
若不是她刚刚才出了一个一十八年的远门,风宓肯定是很乐意随菩萨走上一遭的。早点找到取经人,也可以早点放他们家大王出山不是?
但是悟空已经在五行山下被压了五百年了,从一个毫无定性的猴儿到被压在山下不能展挣。
要不是风宓不好透露自己知晓对方五百年后就能出山,她甚至愿意就在山下单纯纯粹地陪他五百年。
——嗯,一同消化体内药力的环节也算。
要是五百年间,只照顾对方的三餐饮食、陪对方聊天说话,那未免也太人机了吧!
而因为不知道该如何透露这些,而且取经的活动自五百年之后起是源自于佛祖的心念一动。那些大神,要是因为风宓透露未来的命运线,导致了什么天地一念、心念一动的蝴蝶效应,反而害得悟空不能出来了怎么办?
于是五百年来,她就按照自己不知道悟空何时能脱身的模式行动。
而今方才出走十数年,她实在是不想再离开悟空进行行动了。就像她做好事不为功德本身一样,现如今她也不准备为了一些功德改变自己的心意。
于是只是看了悟空一眼,她甚至没等悟空主动开口劝她跟着观音菩萨走,风宓便主动道,“风宓方才离开五行山十数年,如今正是心有所感的时候,在消化完这段时间的所得之前,阿宓哪儿也不打算去。”
“不过菩萨,阿宓闻您此去大唐,是要寻找一个心志坚定、能有勇气踏上西行之路取经之人。”
“此番我在唐朝游历十数年,倒是有一个颇为合适的人选,想要向菩萨保举。”
“哦?你想要保举何人?”菩萨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同样的也很是好奇风宓口中的人选。
这一路上,她遵循佛祖的指点,在找到取经人之前,先后顺利地撞见了几位适合给取经人做徒弟、脚力的猪八戒、沙僧等人。
这取经的队伍,当然是配置越高越好。
越是高的队伍配置、沿路阵仗,才能体现出真经求取不易,赢得人类最高掌权者的重视、使得佛法传扬出去。
这是身具大智慧的修行者,针对人类的本质,所选择的一条宣扬教义的道路。
而既然她已经沿路撞见小白龙、齐天大圣等人,那说不准,风宓口中的那个所荐之人,也就是她将要找到的有缘人了呢?
不是也无妨,往东看看去。
于是在众人或重视、或等待、或平和的目光中,风宓并没有吊人胃口的张口道来道,“那个人就是——大唐丞相殷开山之女——大唐一品封国夫人殷温娇与文渊殿大学士陈光蕊之一——陈玄奘。”
这个时候提人家的祖父爹娘,可不是没有必要的,那是用来证明人家的根源好的,之后还要赞他本身的德行高,“风宓一十八年前有幸得遇其父其母、南极星君。又得南极星君赠言:此子乃佛祖座下二弟子金蝉子转世托生。”
“十八年后,又于唐朝都城听闻他的事迹。传说金蝉长老托生的凡子陈玄奘:佛缘深厚、幼时即入寺修行。天赋悟性非凡,一十八岁就熟记小乘佛法。”
“若为大乘佛法,他必定舍生忘死、前往西方、求取真经。”
菩萨闻言,顿时十分欢喜!
一行人等,随之分离。
***
菩萨走后,悟空反而为风宓遗憾起来,“妹子,这可是一个赚取功德的好机会,看来菩萨是真心爱护你的嘞。”
只是除非风宓保举的人正好被菩萨选中,不然这份功德她怕是蹭不上多少了。
虽然阿宓如今也不缺这个,但是功德金光这玩意儿总是不嫌多不是?
“我也觉得!”风宓的重点却落在了悟空的后半句话上,“菩萨好像很喜欢我欸。”
她甜甜地笑了起来,惊喜得仿佛采花酿蜜之时,一朵花儿也就那么恰如其分地为她绽开了。
过分灿烂的笑容,反倒是教悟空看得一愣。
1、菩萨喜欢善良的人,原书里,她见黑熊精洞外生灵众多,便喜此妖有些道分。也喜欢往落伽山上捡人,出场过的就有龙女、黑熊精、木叉、红孩儿……
2、西游记里的大唐设定实在离谱,沿用那个离谱的设定好了,毕竟这不是历史文。
3、阿宓也喜欢善良的人,所以其实她很喜欢菩萨、也很喜欢西游吒。接触不到就不太看得出来;接触到了就很明显了。
4、另外关于if线,大家不用担心,不一定会写的!还是要看过程中或者是最后有没有灵感的。但是大家在评论区里提了,偶就会有更大的可能性去构思。
还有大家别慌,不提每本书的世界观设定可能不一样。到时候就算有if线,也会尽量在标题上给大家备注清晰,让大家挑选自己想看的看的。[狗头叼玫瑰]
5、大圣在书里弃道从佛,这个那章有写,实在是记不清晰了。但是他既然支持三教合一——虎鹿羊篇;又在原书里说过只有火居的道士,没有火居的和尚,那他的选择应该会有些微的改动?总之本文改了。
6、风宓也不是大圣脑哈,为了大圣不要功德什么的。只是她做事一向从心得很,她的为人处世跟修炼方式是这样的。不耽误她得自己应该得的功德、甚至还有信仰。应该能够从前文中看出来哒。差不多就是这些啦![哈哈大笑]
7、明天可能休息一天哦。后天说不定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7章 第 47 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