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胜神洲,有一小国,名曰多傩。多傩治下,有一荒村。高矮肥瘦,贫富美丑,凡过此村者,皆要死于非命。若成本村人,也没得活过二十,故此得名:黄口村。
除短命外,黄口村还有两件奇事。一是村东头的古树上长出个车**的人面疙瘩,二是新当官儿的村长是个七八岁的小娃娃。
这村长原是个外乡娃娃,数月前叫人拐到这里,趁人不备,将那伙劫掠土匪杀个精光,又放出不少遭拐的小儿,一齐在黄口村安了身。
原先的村长将满二十,气息奄奄,因喜爱女娃少年胆魄,不顾反对,硬是传她村长之位,随后一命呜呼。
女娃也是块材料,不过月余便立下威信,大小事宜极具章法,一改往日气象。村人爱其德行,请立生祠以受香火,却见她道:
“黄口村人岂敢信神拜佛,我若受得几两香火,保管也叫熏大了肚肠,从此不问人间繁恼。”
村人唏嘘,遂绝了立祠之念,就连土地灶神观世音,也一并烧尽,不再供奉。
那小村长夜里却做起怪梦。一耄耋老叟入得梦来,道他是古树成精,因脊背生瘤苦痛不堪,恳请小村长出手相救。
村长问:“我如何信你是老树成精?”
树精:“你只看那人面瘤,已长出了手脚啊。”
翌日小村长一看,瘤子果然一夜之间生出手脚,张牙舞爪之态,叫人看得发毛。村长当即喝令村人焚毁古树,连根都铲了个干干净净。
那树根甫一拔起,村人便拍手称奇,只因坑中竟窝着一枚头颅大小的黑蛋。村人惊呼:“这树奇根异种,竟下出个蛋嘞!”
二人将蛋抬至小村长身前,她两眼狐疑,盯着看了又看。管它谁下的,压在树下还安然无恙必有蹊跷。
“拿锤来。”
闻此一句,那蛋竟似活过来一般,扑簌簌抖了两抖,从村人手中跳脱出来,滚至村长脚下。
“村长莫打!莫打!”
小村长定睛一看,怪蛋竟凭空生出一口,不住讨饶,众人变色,四散而逃。有四个胆大的,抗起村长便跑,待回到屋舍将人放下,却见那口吐人言的怪蛋正被小村长拿在手中。
冷气登时被四口吸尽,咕咚咕咚,四众俱撅,齐刷刷挺尸当场。
村长问:“你是何物?”
黑蛋:“我不知我出身,不知是何物。”
村长道:“既非树精所生,那更留你不得。你若是个蛇虫鼠蚁,岂不要祸害我黄口村众?”
黑蛋忙讨饶:“莫杀我!莫杀我!我知此村灾厄,可助你破之!”
小村长停手,多疑道:“我看这灾厄倒像因你而起。”
黑蛋战战兢兢,号啕痛哭起来。哭说自己无父无母,好容易寻到棵古树孵化,不到一年便被铲去。据它说,它是一年前到此,而黄口村世代短寿,与它无干。
“你要如何助我破除灾厄?”村长问道。
“找神仙去!”见女娃又要锤它,黑蛋忙改口,“我可助你修行,你若得道,自有破灾之法。”
得道自有破灾法?
小村长将它举到眼前,“我欲得道,如何修行?”
黑蛋说,若要修行,需得拜师。良师难寻,距此万里之遥。
村长道:“凡村中人,无有能出者,出则横死,若要寻师,需想法子助我出去。”
“出得!出得!我有秘法,可暂保村长平安。只是……”
“什么?”
“只是我法力低微,恐一年便要殆尽。你需一年之内习得法术,或高或低,自行施法自保,否则仍要横死。”
换言之,生机只一年矣。
可小村长仍旧清点行囊,拜别苦苦挽留之众,背起包袱前往寻师。
寻师、寻师,难就难在一个“寻”字。其孤身一人,徒步涉过奇山险崖、急湍飞流,更有强徒恶霸、吃人妖邪,给她一路死劫无数。她却反制其害,为黑蛋骗得大妖法力,硬给自己续命三年。
此三年里,千难万险,终遇高人,习得道法。高人感其坚毅、惜其年弱,将她收作义女。
女娃本无名姓,自此从师姓张,自称「张明了」。
明了随师修行半年,才将黄口村短寿之灾告于仙师。仙师道:“五百年前,曾有天生石猴闯地府、闹天宫,搅扰三界不得安宁。其所辖花果山地界,精怪如星,妖魔似斗,俱得长生。若寻长寿之方,需得去问他。”
“这石猴果有奇方,吾当往求之。”明了再拜,“愿师父指点,徒儿该往何处寻他。”
仙师笑道:“东土之境,五行山下。”
只恨明了时运不济,驱云驾雾赶至五行山,还未看清山下光景,只听山峰崩裂,巨石乱飞,她不及闪躲,叫一半山石当头砸落云端,压了个粉身碎骨。
死后入得地府,阎王见她阳寿未尽却遭横祸,欲将她送回阳间,怎料阴官带病当值,在她踏出地府之时猛打个喷嚏,将她魂魄吹歪,飞向另一出口。
“不好!不好啦!阎王爷爷,那女娃飞错了道,投到……投到……”
“到哪里去了?”
“投胎至千年之后啊!”
阎王大怒,“还不将人找回!”
待一众阴差寻得女娃,她已在1500年后的阳间修行至十,干出一番好大的事业。
骤回千年前,一见那打喷嚏的阴官儿便袭奔上前,两指成电扼他咽喉:
“庶子少智,误我两头大事!”
阴官儿奈她不得,颤颤巍巍送其还阳,此时五行山将将崩裂,从山下窜出个石猴,蹦高嬉笑狂喜之态。一白胖和尚身披袈裟、手持锡杖,将石猴收作徒弟。
而明了却被半山之石压顶,血肉无存。阎王给她一脉气息,叫她得以呼救。
应答她的却是那石猴:“何方妖孽,胆敢躲在乱石之中,还不快快出来!”
明了凝神,心道:齐天大圣。
他保唐僧西天取经,无坚不摧,战无不胜,大圣之名威震千秋。后世有书名曰西游,专记取经之事。明了看过此书,敬他心性、慕他本领,也知晓仙师口中花果山众妖长生之诀窍,乃是要挟地府、篡改生死簿。
她在地府本欲效仿,可阎王道:
自五百年前猴子打通此路,太上老君便炼出金刚纸重铸了生死簿,如今它不怕水火、不沾笔墨,任你如何神勇,也拿它无计可施。
不改生死簿,如何能使黄口村众长寿?总不能也如书中一般,保唐僧去西天取经吧?
且慢……唐僧。
一块唐僧肉,就能让人长生不老,拿上几块熬汤分与村众,怎么着也能延年益寿……唐僧乃金蝉转世,她就不信,他的肉还破不了黄口村短命的灾!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