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一章【二】

桃源山毗邻的村落、人家不少,三人不约而同选了桃源镇。镇如其名,四季长春,桃花灼灼,源源不断。自长桥入,夹岸桃树枝头系着红绸缎,缎尾金铃叮当作响,微风欢快地将缎面上的祝福与愿景传达天地,望所求之人,心愿得偿。

长桥两端都汇聚了不少商贩,见缝插针地摆满了小摊,摊主大声吆喝着,赶集的大人走走停停,只攥紧了自家小孩的手,生怕他们撒手就跑丢了。

“红绸许愿,十文钱一根!十全十美!十全十美啊!”

“彩灯门联,瞧一瞧看一看啊!”

“代写对联!二十文一副!别挤啊去后头排队去!”

“瓜子糖果南北干货——包大包甜好吃不腻——”

“年糕!豆包!甜点现做!”

“糖葫芦——糖葫芦——冰糖葫芦——”

“老爷爷,我要一个那——么大的糖老虎!画好了我拿去和姐姐一起吃!”

“好好好,爷爷这就给你画……哟,别急着拿,还没冷呐。现在拿了要化的!”

……

弋痕夕边走边看,不时被人挡住去路,一边抱歉一边绕开走,挠挠头嘟囔:“这么多人,这么多摊位,去哪儿找红纸啊……诶!”

半丈外,云丹的马尾转瞬淹没在人群里。她对街头的热闹视若无睹,似乎早有目标,灵活地闪避前行,不一会儿就穿过了喧闹的街口,在一片人少的竹篱笆旁回头。而山鬼谣在她一步之外,双手交叠抱在脑后,竟是昂首挺胸地跟着云丹走了一路。

他见云丹停下来向后张望,问道:“怎么了?”

“弋痕夕不见了。”云丹闭上眼睛,再睁开时神情放松下来,“没事,他只是走得慢,方向是对的。”

山鬼谣掏出风鸣子,吹一段小调给弋痕夕引路,吹到第二遍的一半时,弋痕夕跌跌撞撞地从人群里挤出来,快步跑来:“总、总算跟上了。”

弋痕夕又问:“我看到有好多红彤彤、亮闪闪的装饰,我们不买一些吗?”

云谣同时露出了“你是不是傻”的表情。

“摆摊都摆到村口了,这得是多找不到生意,才会在一进门时就坑外乡人?”

“酒香不怕巷子深,要买就得买便宜实惠还好看好用的!”

弋痕夕:“哦……”

山鬼谣双手抱胸,转向云丹:“听你这么说,你知道哪儿的红纸最好了?”

云丹将头转向一边,仰面道:“那当然!桃源镇最有名的就是桃花红笺,做红纸生意的不说百家也有十来家,可要说最好的,当然是张婆婆家!”

竹篱笆后有人“唉”了一声:“你说的,是‘阳春三月’那家店的张碧桃张老婆婆吧?可惜,可惜,张老婆婆已经不在喽!”

竹篱笆围起的,是一家饭馆的客院,说话的是正坐在院中一角的食客。

云丹连忙拐进院中问:“不在了?怎么会不在了?”

那食客是位身材魁梧的中年人,身穿浅紫暗花锦缎,点了三菜一汤一个人正吃着,忽然一位绿衣马尾小姑娘跑来问话。

他见她面容姣好,但神情焦急,想来她是不知道镇上近来的事,于是放下筷子说道:“半个月前,张老婆婆得病去世了,家中只留下一个比你还小的孩子,那孩子没了父母,本就靠张婆婆卖红纸养活他,结果突然没了依靠不说,张婆婆生前接下的订单都没办法完成。大家看他可怜,便说只要退回订金,也不必赔偿,还帮他料理了张婆婆的后事。这件事对顾客是过去了,但那孩子可苦了。”

跟进来的弋痕夕问道:“他怎么了?”

“他性子倔强,不肯将店变卖,也不想祖传手艺外传,所以一个人慢慢做,可一个孩子能做得多少呢?唉。他今年,只怕明年都难过了。”

三人五味杂陈,云丹道谢后转身离开,弋痕夕问:“我们现在去哪?”

走在前头领路的云丹,和在篱笆外听了整段故事后抬脚跟上的山鬼谣异口同声:“阳春三月。”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