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棠的事业逐步步入正轨的时候,开封的苏梨也收到了自家姐姐的来信。
“呀,姐姐他们要成亲了呀!”苏梨有些惊诧,毕竟过年的时候还没有听到他们说呢。不过想想也是,成婚这事儿再拖就不礼貌了呀。
从不见山回来的师兄医治完最后一位病人,信步走来,“这是喜帖?”
“对呀,姐姐们要结婚了,呐呐,这是师兄你的。”苏梨将其中一封喜帖递给上官青,“姐姐说很高兴你们一起去凑热闹。”
上官青点了点头,师妹的姐姐们都是很好相处的人,虽然相处不长,但上官青他们也很乐意交了这么几个朋友。
“明天我再给九九他们送过去。”苏梨看了看外面的天色,“黎恕还没有回来吗?”
“你知道的,他去处理他的事情了。”上官青无奈的摇了摇头。
苏梨哼了一声,“可别再受伤滚回来。”
“好啦,快回去吧,天色不早了。再晚几分,府尹大人要着急了。”
苏梨也不在废话,从寄过来的箱子掏出一沓厚厚的画册,“我姐画的急救小知识,师兄你看看有没有错误?师姐想和我们青溪合作推广这个画册。”
“你不看?”上官青接过来,随意的翻了几页,确被吸引了目光。
苏梨又从箱子里掏出一本,“两本呢!我们一人一本。好啦,师兄明天见,我先回家了,你也别看太晚,有时间就看看,姐姐说不着急的。”
上官青点了点头,目送苏梨离开后,就回了后院,梳洗一番后靠坐在床上,翻看着手里的画册。
“当真是巧思。”上官青自己也在著书,但似乎从来没有意识到,其实大多数老百姓是不识字的。而且大很多百姓哪怕能看得起大夫,也有可能因为距离远耽误救治时间。这书把一些看似不重要的救命小知识画成图册,哪怕大字不是一个,总能看懂几分图,掌握集中救命的法子的。
不过看来他这一本是比较有难度的急救小知识,“倒是会偷懒。”想到这里,上官青摇了摇头。
......
“姐姐画得可真细致。”苏梨回来洗漱后就坐在书桌前,一页一页的检查。没有任何出错的地方,大概是考虑到这是就人命的东西,一个小错误可能都是一条人命的流逝,苏棠画得很小心,还请教药药,深怕自己一个不注意,就让大家学了错的方法。
“阿嚏!”苏梨看到中间的时候,一个打喷嚏打了出来,“啊呀,肯定是师兄再念叨我!”
自言自语完又开始细致的检查,这书早问世一天都有好处的!师傅的信应该也快到了,应该不会不同意吧?她记得姐姐还提到了幼儿识字卡,看来姐姐是准备大干一番,她说什么都要帮姐姐推广一下业务。
“怎么还没有睡?”赵光义看到了书房的灯光还亮着,披散着头发走进来。
苏梨听到声音,晃了晃手中的书,“再帮姐姐检查呢!二哥你看看这个。额,我也许说得很冒昧,就是......”苏梨抓了抓头发,“就是想着学堂能用上?有些孩子年纪过小,一开始就来之乎者也可能会很难,咱们从基础的切入......那个我没有别的意思。”
赵光义看着手里的图册,画的很幼稚,但对应的字却能一眼记住。不过有些老学究应该不会轻易接受。
“这玩意儿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买的起的,多一个人认识一个字,也是好事儿吧?这些东西也不能让现在的百姓学了就能当上官,但好歹会写个名字嘛!二哥你提提意见?”苏梨也不知道该怎么描述,她知道姐姐的意思,其实最主要的还是服务学堂,让小孩子们能够更快速的记忆,毕竟不是每个孩子的记忆速度都是一样的。其次才是让富裕一点的百姓买回去,多认识几个字,总好过大字不识一个。
赵光义点了点头,“别紧张......”
“额,大概是害怕吧,深怕我姐姐一个不小心就触犯了什么禁忌。”苏梨历史学的一般,但这种如果上面不同意小地方也掀不起风浪,她不清楚历史上的宋朝对于这块究竟是什么想法,但大概还是想争取一下吧。而且姐姐就画了常用字的识字卡,应该,不会触犯什么禁忌吧?
“算了,我也想不通。”苏梨也不想了,她就不适合想这些。而且姐姐的意思就是现在只在不羡仙的学堂和附近的村落里使用。给她寄过来的估计是觉得她经常跑去和那些孤儿相处,所以也给了她一套。“其实是我多嘴,这个就是姐姐想着我在开封认识了不少孤儿,给我寄了一套。我自主主张的给你看,说些乱七八糟的话。”
“无碍。很好的想法。”赵光义摇了摇头,并没有觉得这些想法有什么冒犯。有时候苏梨不经意的一些话总能给他一些启发。
“好啦,不晚了,二哥你去休息吧!”苏梨晃了晃手中的图册,“我看完自己就知道休息的。”
赵光义点了点头,“你也早点休息,明天你应该很早就要和你师兄出门吧?”
“对哦,还要和师兄出门义诊!”苏梨突然想起来明天是义诊的日子,“那我也休息了。二哥晚安!”
赵光义看着卷着被子躺下的人,笑了笑,熄灭了蜡烛出了门,回了自己的房间。
而入睡超快的苏梨半梦半醒的时候心里还在想,我是不是还有什么事情没有说?算了,明天再跟二哥说吧!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