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的春,是不同于其他地域的。这里有属于江南的唯美花季和绵绵暖意。
繁花似锦的春季,是临安城的一大盛景。阳春三月,百花齐放,西湖边万花繁盛的景象格外引人注目。
正值上巳节期间,西湖畔齐聚了许多百姓。这漫天的花景,吸引了不少男女老少,其中年轻男女居多数。
踏青戏水,流觞曲水,是临安流传已久的上巳节习俗。
上巳节这日的临安,比预想中的还要热闹几分。
沿街都是来往的行人,五颜六色的花伞被少女们争先恐后地撑起,耀眼的暖阳被斑斓的花伞尽数遮去,只留下一圈圈余留的光晕在平坦的石地上。
“子落……”夏晴初甜腻的唤了声一旁的叶英,然后把目光转向了离她不远处的卖冰糖葫芦的老伯。
叶英会意后,走了过去,待他转身时,他的手里便多了两串亮红色的冰糖葫芦。耀眼的暖阳洒落在他明黄色的锦衣上,那一缕缕丝线在暖阳的照耀下正闪着微光。亮灿灿的一簇簇,像极了他看向面前女子时,他眼里寥落的星光,在熠熠生辉。
“还说自己不爱吃冰糖葫芦……”叶英用一种带着十足宠溺色彩的语气抱怨了声。
闻言后,夏晴初想了许久才反应过来,原来叶英说的是,上次去京城看望林浔和柳婉茹时,碰上了叶婧衣,然后那天晚上他们三个做了个游戏……
其实被叶英猜中了,那次夏晴初确实是想捉弄他一番,没想到他竟然还记着。
“子落,你好记仇啊……”夏晴初接过冰糖葫芦后,故意撇嘴嗔道。
叶英的脸上仍带着丝丝清浅的笑意,他额前散落的青丝微掩着那一处梅花印记。迎着暖阳,那红色的印记似乎又明艳了几分,但却丝毫掩不掉他面容的清俊,反而是越发的俊逸非凡。
看着面前人的笑颜,夏晴初失神了片刻,从她面前掩着嘴笑出了声的女子才让她缓过神来。
听清楚那女子和她同伴的低语后,夏晴初也开始警醒了。她行至叶英身侧,伸手揽住他的右手,然后十指紧扣。
感受到指间传来的温热,叶英将手掌扣紧,包裹着手中的柔软,他垂眸凝着身侧的女子,眼里眉间尽是平日里不曾流露给他人的宠溺与温情。
“子落,你……是我的…!”夏晴初抬起头迎上叶英的目光,她的脸上洋溢着清甜的笑,那笑容,落在叶英眼里,胜过世间一切美景。
叶英抬手扣了扣面前女子的鼻梁,然后低声应了句“嗯!”
得此答复,夏晴初脸上的笑更浓了,她指着不远处的路口,说道:“我们去那边看看……”
…………
路口处围满了各色年轻男女,他们围成一个圈,似乎在讨论着什么。
叶英牵着夏晴初走近看时,才恍然大悟。
原来是个小型的诗词大会。
被人群围拢着的是一个中年秀才,也是这小型诗词大会的筹办人。
因为今日是上巳节,所以这次诗词大会的主题便是围绕上巳节开展的。
上一轮比拼已落幕,叶英和夏晴初过来时,正赶上刚刚进行的新一轮。
这一轮比拼题材很新颖,规则很简单。
中年秀才会给出几首关于上巳节的诗,只要成功和他对上诗,并说出每首诗对应的作者便可取胜,答对次数越多,便是这轮比拼的赢家。
…………
…………
参与这次比拼的人很多,所以每次对诗的人都是不同的面孔,很难有人累积的次数超过其他人。一时间,路口聚集了很多围观者。
“共来修禊事,内顾一悲翁。”中年秀才继续给出了一句诗。
一时间,人群安静了下来。没有一个人接着对诗。
寂静了许久,中年秀才捋了捋袖子,正声道:“那这道题便作为这轮比拼的胜负题吧,谁能对出下句,并道明这首诗的出处,谁就是最后的胜者!”
“玉鬓风尘下,花林丝管中。”叶英从人群中踏出一步,行至中年秀才面前。接着,他将剩下的诗句尽数道来:“故山离水石,旧侣失鹓鸿。不及游鱼乐,裴回莲叶东。”
“这首诗是大历十才子耿湋所作的《上巳日》。”
叶英的声音如石子投入清泉中的声响般,声声入耳,阵阵回响,悦耳至极。
中年秀才闻言后,讶异的看着站在人群前的叶英,他的眼中流露出丝丝赞赏之色。
只听见他正声道:“这位公子对答的精准无误!这轮比拼的胜者便是他了!”
一时间,人群赞喝声鼎沸。
最后,中年秀才将一个精致的锦盒递给了叶英。
…………
叶英和夏晴初在西湖畔的凉亭里坐了下来。
这时,叶英才将锦盒打开。
即刻,一对碧绿色的玉佩映入眼帘。
碧绿通透的玉石格外养眼,那精致的丝线编织成了两串细长的流苏,倾泻而下。
“子落,玉佩上有字……”夏晴初出声道。
将玉佩拿出来后,叶英这才看清上面的字。
两块玉佩上分别刻着:一瓢和一饮
“子落,这四个字……有什么寓意么?”夏晴初出声问道。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叶英伸手扣了扣面前人的鼻梁,似是宠溺道:“傻瓜,书都读哪去了?”
经叶英提醒,夏晴初这才反应过来。
“子落,你是三千美丽世界里,我的一瓢水……”夏晴初凑近叶英,在他耳畔柔声道。
她温热的气息扑打在叶英耳边,带着些许轻微的痒意。
她的声音像是带有魔力般,让叶英瞬间怔住了。
他失神的看着面前的女子,心在这一刻漾起了层层涟漪。
不知不觉中,他的耳根,染上了一抹红晕。
…………
晴初,你可知,我也甘愿作你的那瓢水,浮世三千,皆为你一人。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