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凌霄宝殿,嫦娥同执法人员回到广寒宫将职责跟望舒交代清楚,又嘱咐安慰了玉兔几句,便同杨戬一同前往百花洲。
不久后,杨戬便打发走其他人,亲自护送嫦娥。
一路无话,杨戬几次开口最终都欲言又止,眼看百花洲就在眼前临别在即他终于掂量着用词开口:“此事……你万要想看,至少结果没有太坏。”
“我也知道这是目前能争取的最好结果,只是情感上过不去。不是指这件事,而是……魏夫人……此举可让人寒心。”
嫦娥抬头望了下九重天外,顿了一下,许久后复言:“我不是个斤斤计较的人,但魏夫人这样……未免……莫不是存了……私心”嫦娥言语反复斟酌再三,不肯暗地揣度一人,生怕是因自己过于敏感冤枉了南岳夫人。
杨戬会心一笑,脸上反露出赞许之色,“你到通透,看得出这里面弯弯绕绕。”
嫦娥顷刻已明白大半,神色带上不满:“心中虽有三分做底,此刻知晓还是郁结难平,女夷毕竟是她的弟子……”嫦娥久久不语,好似费了好大力气才接着说,“我虽不曾关注过里面的利益纠葛,但素知花神之位是南岳和天庭博弈结果,只可怜女夷成了牺牲品。”
仿佛说到什么好笑的事她突然忍不住笑出声,嘴角染上几分悲哀,冷嘲道:“有时候我还真不想知道。”平白的,她突然希望快点下凡去,有时无知才是福。
念头又跟着转到牡丹仙子身上,因问道:“你可见到牡丹仙子?”
“见、见到了,牡丹违背帝令被贬黜到洛阳。”杨戬念头一转半真半假地回答道,“只能说不是太好,你别担心,我会去看她的。”
“……那便好。”嫦娥叹了口气嘱咐他一定要去。
见嫦娥不再追问,猜测她是信了,杨戬才卸下心防转移话题。不多时两人又聊了几句,就见新花神花姑从转角出现两人便止住话头告别。
这边百花洲花姑和嫦娥两人留下来修葺旧址不表,且说杨戬这边,原本是答应了嫦娥前去探望各位花仙,却因为三清天传出的消息不得不暂时搁置行程。
杨戬听闻后急匆匆赶往长庚殿,走到殿外便听到里面一阵吵闹嘈杂的议论声,细听之下有好几个熟悉的声音。他加快步伐,三步并作两步迈进殿内,“怎么说?”随手将外袍解下交给等在旁边的童子,焦急地询问房中人。
“诶呀,徒儿你可算来了。”蒲扇一拍大腿,玉鼎眼快动作快地围上来。
“师父。”杨戬顾着师徒礼节问候道,玉鼎哪还顾得上这些,嫌他动作慢一把拉住将他扯到众人围了一圈的里面,原来中间还站着个人,正是被众人逼得满头大汗的太白金星。
“我也不太清楚。我只是个传话的,你们这样逼我我也不知道。”太白金星满是局促,叫苦不迭,两只手不停地擦着汗,同样的一筹莫展。
“你们等老君回来嘛,逼我也没办法!”
“……”杨戬刚想替倒霉的太白金星说几句公道话,突然听见不知道是谁喊了句,“老君回来了。”
嗖的一下,人群突然散开朝着门口方向涌去,连二郎神都被挤地踉跄,腰间的折扇不知什么时候被带了过去,掉到地上挨了好几脚。
“诶呦,诶呦。”折扇发出好几声声响。
刚才玉鼎真人没把握好时机被落在后面,此时张望着堵在门口的人群立马憋了口气手脚迅速地重新冲入战场。跟着的还有哮天犬,他瞅了瞅前面的人墙又看了看被留在后面的主人,脑袋哒哒转了一圈,“嗷呜”一声冲向人墙。
可不能让主人落后!
“哮天犬,你推我一把。”玉鼎冲着跟上来的哮天犬大声嘶吼。
“你倒是推我啊……你踩到我手臂……谁啊,再推我脸咬你了……”
“啊……怎么还有咬人的啊……属狗啊?”
“恶呜呜呜……”
回应的只有心惊肉跳的兽类低吼声。
杨戬捡罢扇子一抬头见到堵在门口的人墙,皱起眉叹了口气,快步上前一手一个将玉鼎哮天犬拽下来,接着随手一扇扇开堵得严严实实的人群。
“老君请。”杨戬诚心请被挤得眉毛胡子挨个歪掉的老君进来坐,老君心有余悸地感谢地望了一下二郎神,却已经不挪动步子站在原地眼睛朝众人脚下底下张望。
小金乌最是眼尖地老远瞅到西海龙王脚旁的拂尘,小声交了一下敖春,敖春反应过来连忙弯腰捡起递给老君。
“您老脾气真好。”同样没上前去挤的赵公明古里古怪地说了句。
众人听了一赧,脸皮薄的直接脖子以上涨红,沉香小金乌等人小声道了句歉。
“算了算了,大家也是着急。”太上老君善解人意地摆摆手不作追究,走到前方。
“你们最关心的事、”老君有意顿了顿等大家安静,“定了,我刚送师兄灵宝天尊下凡。”
此话一出,在场的截教弟子直接炸了,其余不是截教但是沾亲带故的阐教弟子心里也不好受。
“本来,本来!”老君努力提高音量盖过情绪激动的弟子们声音,老君的功力是可以以法力施压传声入境,考虑的弟子们的心情他最终还是选择提高音量。
人群逐渐安静下来,听着老君继续道:“由于此次百花事件改变了天地时令天劫也跟着变化,所以灵宝天尊应劫的日子提前了。”眼瞅着底下人又有骚动,老君紧接着补充,“但这不怪百花仙子们,这些劫数是早就定好的,避无可避,只是早晚问题。”
“而且,”他眼睛扫了一圈杨戬龙王几人,“之前准备下凡的几位女仙的时间可能也有变动,范围甚至波及到刚下凡的各位花仙,具体三清界还在推算,叫她们做好准备。”
“……”
这下,仙人们全都不说话了。
气氛沉默了好久,杨戬突然开口,语气平静。
“老君,说吧。”
太上老君瞧了瞧二郎神的表情,看不出过多情绪倒像是个稳妥能接受的态度,缓缓托出,“推算到西海三公主大概率会先下去,女仙们的命盘也都变复杂许多,特别是太阴星君她的命轨似乎和许多星道重合交错,尤其是八仙……不过这还是初次推算,后面还有两次。”太上老君语焉不详。
老君的话并没有起到安慰作用,众人满怀心事地走出长庚殿,诚然,要是三清天的推算都不准的话……那大概真的到了西天的末法时代的地步。
凡间。
冬岁,洛阳朔风侵袭,百花争艳。千里之外,岭南又是另一番景象。岭南道的一户普通人家,一个粉雕玉琢的女娃娃捧着诗卷在奶声奶气地成诵,“燕山游子衣裳薄,秦地佳人闺阁寒。欲向楼中萦楚练,还来机上裂齐纨。……东南月上浮纤手。此时秋月可怜明,此时秋风别有情。……”
“好文隽,不知小山读的谁的诗,这般悠闲,不过意境未免感伤,冬日诵读寒上加寒。”窗外传来女人对话声,有一人道。
小山抬头间隙瞧见屋外因撩起帘子时露出一角绿意,见母亲引生人进屋,进来一大一小两个人,走在前面的妇人身后跟着个模样小她一两岁的粉娃娃,那小女孩周身稚气中带着些与妇人三分一致的秀气。
小山放下书稿起身小心翼翼地走到秀妇跟前,动作有些局促地站着,乌黑小眼珠却一直滴溜溜地转。
“不怪你不认识她,她是你舅母。”林氏瞧着这一幕,唇角含笑十分新奇,“这是怎么了,三个人呆呆站着大眼瞪小眼。”
“舅母好。”
见女儿开口,林氏伸手将躲在女妇人身后怯生生的小女娃往前轻轻一推,继续介绍,“这是婉如,你之洋舅舅的女儿,你的表妹。”林氏见到女儿茫然眼神,一猜就是没印象,复笑道,“小时候你舅舅家见过的,怎么不记得了?”
“婉如表妹好。”
“嗯。”女孩鼻腔里小小嗯了一声,点头回应。
“不怪他不记得,我生了婉如,之洋又到海上经商那以后两家走动是少了些。”
说话者是谁,正是唐小山父亲唐敖内人林氏的弟妹吕氏。说起来唐林两家许久不走动,这次吕氏突然带着女儿拜访另有一番缘故,此事暂且不提,只听吕氏玩笑称赞。
“三娘子,小山倒是不怕人啊,虽然有些刚见面的生疏,眼睛却一直好奇的转个不停。不像我这丫头,害怕生人的紧。”
林氏笑着一面示意吕氏到窗边坐下,一面招呼下人取来家里储备的酥酪,“不是我说,这小娘子才让我头疼,从小不怕生人异物,前些天院中不知怎么的出现一条小青斑蛇,她竟大胆上前探究,吓得我当时六魂失了三窍,派人好大劲才把它弄走。”
“有时我也想啊,这般不怕生人的,万一哪天被人抱走了怎么办。”林氏见樱桃酥酪被端了上来,客气劝道:“你算是有口福了,快尝尝,这是前个家中新摘的樱桃,再早点儿可是没有。”
吕娘子捻起鲜艳剔透的红果蘸上醇香酥酪,尝后赞不绝口,两人话题逐渐转移到各种酥酪风味上来,语调也跟着兴奋起来。
林氏吕氏坐在一起说笑,小山年纪小,搁平常还能听着长辈唠嗑,可现在旁边来了个“新鲜物”,她坐着坐着目光就被吸引到表妹身上。
小山索性大胆地盯着小自己一圈的表妹端详起来,一边端详还一边想。表妹看起来小小的,身上到裹得圆墩墩,脸盘跟舅母如出一辙的清秀,像是以前跟父亲一起见过的素馨,蕊白微弱,与她吃的红扑扑的小圆脸一比,倒显得像是被苛待一样。
小山望着表妹越发喜欢,同母亲舅母打了声招呼拉着妹妹往屋子另一头玩去。
两人在书桌前磨蹭良久,唐小山抱出一摞厚度,一本本摊开自己的珍藏,林婉如在表姐的鼓励下翻开一本来看,字迹隽永大气,全是小山誊录的各家诗篇。
“妹妹喜欢谁的诗,可以写出来一起把玩。”唐小山在书堆里找了一阵,一会儿取出一本诗集翻开小心翼翼地从中取出夹着的一张鱼笺,十分爱惜地铺到桌间,“蜀国鱼子[1],珍贵的很。”
林婉如看了看蜀笺,摇了摇头,有些羞愧不好意思,巴掌大的小脸涨的红红,小声吞吐道:“儿读的诗不多,母亲这次来……带了好多鱼子,我拿给你看。”
说完,她便蹬蹬蹬跑到外面厢房去取鱼子笺,动作灵敏地小山来不及唤她。
林氏两人看见过来询问小山情况,得知后两人笑起来,“看来是天意,你舅母过来原因之一就是让婉如跟着你一起读书。”
“说起来圣人这一遭开创世之举,广纳良才,诚如太宗之言,‘天下英雄入我彀中矣’。”
“没错,”吕氏点头应和,“殿试武举还有颇具魄力的女科[2],开古今之壮举。”她视线突然转向小山和从门口跑进来的女儿,“说不定以后孩子们也能参加中举。”
……
两人又聊了好久,小山听得一知半解,只能默默记下,默记中衣服上突然传来扯动感,偏过头去见婉如一脸兴奋地高高举着文房四宝,小脸上求夸奖的心情表露无疑。
见小山接过‘献礼’婉如才放心地小声问道:“小山姐姐,阿娘他们再说什么呢?”
“我也不大清楚,只听懂一句‘骆宾王骆观光’。”小山仔细听着林氏二人谈话,分出神望了一眼婉如,敷衍地应付一句。
“这个我知道。”婉如一脸骄傲地求关注,“《咏鹅》对吧。”
“对的。”听得林氏两人闲谈内容渐渐变了,小山这才收回目光和心思转过来带着婉如朝里间去,“但不只这些,他的咏蝉也颇具匠心……吟乔木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表姐是喜欢这首诗吗?”婉如有些困惑,不大明白诗中意思。
“……还好,只是听父亲时常吟诵,我更喜欢刘延之[3]的诗,之前吟的几句就是他的《捣衣篇》。”见婉如依旧摸不着头脑的样子,又补充说:“那这两句你一定听过‘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这不是《代悲白头翁》里的诗句吗?”
“对呀,相比这首脍炙人手的诗我更欣赏他的《捣衣篇》,尤其月夕离人读之秋寒露重情切哀婉意长而……”
林吕两人正巧从矮榻屏风前走过,听见屏风后传出的絮絮诗语,对视一笑,脚步放缓轻声掩门退了出去。
[1]蜀笺:笺纸,多用于文人骚客写信和题写诗文。唐朝时蜀地制笺多且盛名,花样繁多,中唐时期薛涛笺尤为出名。这里选用同样盛名的鱼子笺(简称鱼子),王勃曾在《七夕赋》中有过“握犀管,展鱼笺。”
[2]女科:历史上是没有的,这里为了故事发展采用了《镜花缘》里的说法,文中的女儿名也是直接采用《镜花缘》里的名字。历史上,殿试和武举的开创也不是一年,殿试载初元年(690年,高宗武皇谁是初次殿试争议不论),武举是长安二年(702年)这里变通了一下。按照电视剧《镜花缘传奇》的内容,徐敬业骆宾王起义还是在武则天称帝后,然而事实是在武则天称帝前就在狱中去世了。
[3]刘延之:即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在唐初已受到推崇。
文中关于唐朝一些习俗、称谓主要借鉴森林鹿的《唐朝定居指南》《唐朝穿越指南》,如有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泪)我一个写神话的为什么要考据历史,这大概就是更新慢的理由(摊手)。
特别的,文中涉及到唐朝的会尽量按照史实来,如果涉及神话传说语言就会比较现代不严谨,谁让九年大大就是这样写的(不是我的锅~~不服请找原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7章 Chapter 26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