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鹤楼上,只见上官海棠轻摇折扇,微微笑道:“区区一个嘉兴张氏,当然不值得护龙山庄出手。但他冒犯了仙界下犯的卫六小姐,却由不得护龙山庄不出手了。”
“呃……”诗衣不自禁打了个哆嗦,一双盈盈水眸也同时翻了个白眼:“太假了吧?”
“哈哈……六小姐,你真的好可爱好有趣。”上官海棠哈哈大笑:“好吧,刚才开个小小的玩笑。不过话说回来,张家固然狂妄不识时务,但投靠金人后还是获得了不少好处,其庄园内潜藏了不少江湖好手。护龙山庄作为专责处置江湖事的机构,派人参与难道不是很正常吗?”
诗衣不置可否,抿了口茶后道:“那上官大人来此是?”
上官海棠笑道:“下官自然是来保护卫六小姐的啊!”
诗衣看了她一眼,而后又转头看向楼下,喃喃自语道:“我已经这么重要了吗?”
上官海棠笑而不语。
一个普通的公主和国公之女,当然算不得什么。但若是她有倾国之容、仙妃之姿,那么,别说是天子垂青了,就算是佛道两门,也会投来注视的目光。
其实事情的经过,诗衣也是大略清楚的。毕竟那位被她连夜派出的护卫已经回返并携带父亲的亲笔手书一封。
简单说,当护卫连夜赶回临安,将密信交给信国公并汇报事情始末后,卫玉树既惊又忧。所惊者,并不是有地方豪强投靠金人——老实说,这种事情并不鲜见。而且,金国境内心向大宋者,更是比比皆是。
令他震惊的,是距离大宋都城如此之近的嘉兴,家族中官职最高的不过一个县尉的小豪强,竟然也敢偷偷投靠金人,而且还行事张扬,近于半公开。
所忧者,自然是自家宝贝女儿无意间也牵涉其中。
虽然看上去女儿应当是安全的。但事关爱女,卫玉树着实难以冷静,于是连夜入宫上报。
事关勾结金人,事情再小也是大事。天子果然十分重视,根据密信中的内容,这位张姓小土豪不仅为金人刺探情报、走私军资,甚至还秘密编练家丁,蓄养江湖豪客。若非及早发现,待他坐大,说不定还真会成为一方祸害。
不过以他行事之张扬,即使没有这次的事情,早晚还是会被人举报,想要做大,着实不易。
总之,在知道其编练家丁,蓄养江湖豪客后,天子当即决定由卫玉树统领禁军一部,护龙山庄亦派出精干密探,双方联手,共同剿灭嘉兴张氏。
正事说完后,卫玉树与赵无视未及告退,御座上的皇帝先发话,说是玉娘亦是他的外甥,如此孤身一人上路求医,他这个做舅舅的着实心忧,遂令护龙山庄派遣若干武功高明的密探,追上卫六小姐一行,充作护卫,护其一路周全。
赵无视自然应允,而卫玉树当然也不可能拒绝皇帝的好意。
后续事态发展,自然已不是父亲所能提前预见,但看眼前这位“海棠公子”笑吟吟的模样,想来是进行得很顺利的。
想来也是,堂堂大宋禁军加护龙山庄,对付一个小小的土豪,简直就是“狮子搏兔”,怎么可能不顺利。
唯一的意外,大概就是出在自己身边了。天子口谕中的“若干武功高明的密探”变成了堂堂四大密探之一的上官密探。
这般大的阵仗,诗衣总觉得绝不止是为了保护她这么简单。但这背后究竟藏着什么,她也确实不清楚。
事已至此,诗衣也无法。只好收拾心情,安慰自己,有这么一位大高手在旁,自己的安危绝对是有保证了。
而排除掉“偏见”后,诗衣便发现,这位海棠姑娘真的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真·才貌双全的绝代佳人,不仅容颜俊美无比,而且诗词歌赋、医卜星相,无所不知,至于武功——能做到的四大密探之一的人,武功会差吗?也无需她出手,只是谈些武学理论,就令诗衣大开眼界,自觉收获满满了。
总之,一顿小酌后,诗衣就与其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划掉)——既知其为护龙山庄的密探,诗衣怎么可能真就这样向她敞露心扉?不过两人的亲密度倒是真的大大的提升了。
于是离开酒楼后,两人继续携手游览姑苏盛景。
天下第一等繁盛地,苏州城内城外都是人流如织,见到这对璧人大庭广众之下公然牵手,无不侧目。然则两人都不是礼法所束之人,相视一笑后,反而将手拉得更紧。
诗衣心中甚至隐隐有些兴奋。她一个后世之人,平素装世家闺秀,既是为了合群,也是因为对病秧子的她来说并不难。但不代表她真的接受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礼教规训,否则,她也不至于甫一接触到武功和江湖,就迫不及待的寻理由外出。
不过,她一个人不在乎礼教,不代表其他人也是如此。所以,如眼下这般,仿佛后世闺蜜携手逛街一样的举止,没有一个同样藐视礼教、心性洒脱的伙伴配合,是绝难出现的。
也正因此,看到上官海棠与她选择同一,诗衣心中自然高兴得很,心想江湖儿女不拘小节,果然如此呀。
倒是上官海棠心中却有些诧异,正如诗衣觉得她是“江湖儿女不拘小节”,她同样也觉得如卫六小姐这般世家贵女、国色佳人,理应循规蹈矩,“端庄优雅”“极有教养”才对,结果竟如此离经叛道,当真出乎她的预料。
不过转念一想,若非如此“胆大”,又岂会有独自乘船出行之举?如此看,这位六小姐看似气质清冷出尘、举止娴雅高贵,犹如神仙妃子一般,内里其实“野得很”。
两人这般内里各怀心思、外表优哉游哉的逛到太湖湖畔,忽见不远处湖岸站着一对奇怪的组合。
一个番僧、一个年轻公子,都骑着马。只不过那年轻公子一袭青衫,容仪如玉,明净柔和,只是此刻双手僵直,垂在身侧,神色萎靡。而其座骑缰绳,则由那番僧执握。
那番僧脸上神采飞扬,隐隐似有宝光流动,俨然一得道高僧。其汉语亦很好,逢人便问话。诗衣一行本来隔得远,听不甚清。及近,才听那番僧似是在问什么“参合庄如何走”“有个慕容大庄主在哪里”。
唔……
穿越前,作为喜欢玩武侠RPG游戏的女生,诗衣对武侠小说还是有一定了解的,只不过“掌握”得不够均衡。
具体来说,相比古系,她更了解金系——并不是喜好如此,纯粹是因为金系的影视剧更多,翻拍得也勤。对于已经远离武侠黄金时代的年轻人来说,相比原著,确实是武侠影视剧更易“入坑”。
而金系武侠当中,射雕三部曲、天龙、笑傲这几部,是她最熟悉的,不仅影视剧基本完整看过,有的甚至连原著也读过,所以不仅仅是其中的主角和重要人物,故事线也大致比较了解。
第二档则是碧血剑、飞狐、鹿鼎记、连城诀等,知道男女主角和几个重要人物,知道大致的故事梗概,但再多的就不怎么清楚了。
剩下的诸如侠客行、鸳鸯刀啥的,既没有看过影视剧,也没有看过原著,最多也就是道听途说听了几个主角的名字,连讲得啥故事都不知道。属于此刻主角站在她面前自我介绍她都懵懂无知的水平。
而古系武侠当中,最出名的几部,在了解程度上,大致与金系的第二档差不多。而绝大多数,甚至连第三档都不如——古大侠不仅高产,而且质量相对也不怎么稳定,前位作品与后排作品在影响力、美誉度也差距更大。金老爷子的作品,她起码还知道个名字,而古大侠的后排作品,把书名摆在她眼前,她都不一定认得出来。
同时代与金、古两位大侠的梁大侠,其作品,诗衣就知道个白发魔女和萍踪侠影,而且之所以知道,也是全靠影视剧考古。
倒是后来的黄系武侠,她更了解一些。
※ ※ ※ ※ ※ ※ ※
扯得远了。总之,“参合庄”三个字虽然生僻了些——生僻到那番僧一连问了三五人,也没一个人听说过。但诗衣却莫名的觉得熟悉。再结合“慕容大庄主”,以及眼前这对番僧与年轻公子的奇特组合带来的似曾相识之感,一番努力的思索后,诗衣还真就有所得。
不过也正因此,诗衣的第一反应是不趟这滩浑水。
虽说看两人情形,显然那年轻公子受制于番僧。但若她猜测不错的话,那么这位年轻公子虽会受些苦头,却也是有惊无险,而且历经磨难后,还能见到他的“神仙姐姐”,也算不亏了。
然而,她不准备理睬这两人,反是这位年轻公子看到她后,顿时呆若木鸡。只见他在马上晃了晃,一个不留神,竟真就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引得旁边的海棠公子一声轻笑。
诗衣无奈的翻了个白眼。
因容色太盛,她以往在临安,极少出门。若是出门,一般也会戴上帷帽,略作遮掩。至于乘船出行以来,凡是下船,也都是帷帽遮颜,虽有时亦不甚方便,但总归能少些麻烦。
不过仙颜虽掩,但仙姿仍在,身处公众场合,被吸引的路人依然数不胜数。不过如这位年轻公子般“反应剧烈”的,却是殊少。
但诗衣还是不想搭理他。
只不过,接下来,这位公子摔倒在地,似是双腿发软,一时起不了身,竟索性跪倒在地,遥遥作揖道:“神仙姊姊,我……我想得你好苦!”
自修习内功后,与武林同道相比怎样且不知,但在普通人当中,诗衣已能称得上耳聪目明,年轻公子这话虽半是自语,但吐字清晰,借着清风遥送,她却是听得一清二楚。
诗衣脸色顿时一沉。
她随即松开手,迈步上前。
一旁的海棠公子目光闪烁,仿佛想到了什么,也随即跟上,只是美目流盼,似笑非笑,倒像是要去看热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第16章 春江月夜(3)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