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萨克毫不犹豫的接话:“我确定。”
“还有什么要说的吗?”我环视剩下的人,“这些天大家都辛苦了,都准备撤退了,部队纪律也不能放松。”
其他人都说没事了,我便叫伊萨克和谢苗留下来再聊聊,等其他人走了个干净,我先问伊萨克:“回你的老地方?”
“是的,回老地方。”
“你确定回去安全?找好渠道了?”
“已经找到了,不用担心我安全,我在家乡一样可以为康米斗争。”
我知道已经无法挽留,再问:“和战友们都说过了吗?”
“只和下级军官说过。”伊萨克犹豫了下,“士兵还不知道。”
“要不要办个欢送会?”
“不需要,我不喜欢。”
“还是办个吧,不然你一声不响的突然消失换人,别人指不定说我把你给暗中迫害了呢。”我说着把自己逗笑了,“在第三集团军内办个小的,可以吧?我叫洛根同志多拿些好吃的,打打牙祭。”
伊萨克默然一会,勉强同意了这个方案,向洛根协调物资的事我交给ctos去办。送走伊萨克,我再转向沉默已久的谢苗:“你也决定好了?”
“嗯。”
“……就没什么想说的?”
谢苗安静的神情松懈了一阵,似乎在思考,半晌后说:“贝纳尔,你有计划成为下一任世界领导者吗?”
“问的好像‘我愿不愿意做皇帝一样’。”
“这是必然的,贝纳尔,你现在是左翼中唯一一个掌控了整个大洲的势力,甚至还有余力跨洲作战,即便这一次失败了,也没人敢轻视你的实力,因为你还会发起第二次、第三次,直到彻底消灭委员会为止,这是必然要完成的任务。任务完成之后,你怎么和组织共事?以军上位?谁能和你匹敌?”
我当然知道我迟早要面对这个问题,但是现在谈论这个还是为时过早,我摇摇头:“要打的仗还有很多,谢苗同志,谈这个还为时尚早。”
谢苗长久凝视着我的眼睛,轻轻点头:“我明白了。”
事情大体处理完毕,我操办起伊萨克的欢送会,出于稳定军心的考虑,欢送会是半公开形势,在同天放松了禁酒令,允许士兵多喝一些低度数酒,午餐多加了些菜。
伊萨克要走了,下属都不算很意外,聊聊天感慨一下过去的日子,说几句祝福,吃完后送伊萨克离开。我看着远去的车,不知道伊萨克在这个节点离开究竟是好是坏?我当初是不是该再挽留一阵子,至少主力回格拉德了再放他走?
这犹豫一闪而过,我又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了,伊萨克想走,强留反而会让他心生怨怼,体面的离开也挺好的。
伊萨克的离开引起了不大不小的波澜,这份波澜很快被军队的陆续撤出的喜悦冲淡,恢复健康、马上就能归乡的期盼感大过一切,不缺乏有察觉部队动向、想要落井下石的委员会部队想趁此机会立一波功劳,自然被我组织反击回去。为了能撤退不被狼狈的追着跑,也为了给洛根创造一个相对安宁的环境,我干脆继续穷追猛打了几次大规模会战,又拓展了好几个城市,如是才鸣金收兵,回去继续组织有序撤退。
带着精锐部队返回格拉德,一路上我思虑了很多。尼基塔驻守在格拉德,部队遭受生化武器打击的消息我是第一时间通知他做好准备了,严格控制边境的话,病毒没那么容易回来,少数逃兵即便能跨海回到格拉德,只要被ctos捕捉到踪迹及时隔离起来就没什么大问题。Ctos也说格拉德总体稳定,没有爆发大规模疫情。
我信ctos的回答,但是我心里总隐隐感到不安,尼基塔最近有阵子没发报告了,我还向他发过质询的消息,回复的文字不痛不痒,看着跟他人代笔了似的。
这种不详的预感在返回格拉德港口实变成了现实,十几万军队被堵在港口出口,没法出去。
“谁在拦路?”
“港口驻守的部队,番号是413团。”
坏事了。我想,尼基塔绝对凶多吉少,是我害了他。没有来自上级的命令,区区一个团岂敢堵几万的精锐之师?也亏跟着我回来的是纪律最好的精锐,不然早就哗变从同胞尸体头上踩过去了。
我快步走到熙攘哗然的部队前头,被阻拦部队整气急了的司令官刚张开口要向我诉苦,我摆摆手:“稍安勿躁。”扭头叫ctos:“拿个喇叭来。”
Ctos很快拿来一只喇叭,我拿起喇叭向港口的看守哨喊:“我是格拉德最高指挥官贝纳尔.维克玛,三分钟之内,叫你们团长过来见我!”
放下喇叭,我下令军队列阵,炮兵团把炮架好。Ctos搬来一摞弹药箱让我坐下,我遥望看守哨那边走过来一些人,距离十几步的时候停下敬礼,铿锵有力的自报番号。
我听他说完,问:“堵门口不让出去是什么意思?”
“指挥官同志,这是出于阻断疫情的考虑。同志们没有过病毒筛查,恕我无法放各位进入城市!”
“你的意思是我们都是瘟神?”
军官的气势弱下来:“绝对没有,这是出于维护城内群众身体健康的考虑。市政已经为各位准备好了隔离区与充足的安置物资,只需隔离72小时就够了。”
“你们准备的隔离区有多大?有多少物资?会多少医护人员来为我们的将士检测?”
军官一时卡了壳,支吾了会说:“抱歉,相关人力与物资的准备是市政部门筹划的,具体数量我不知情。”
“那你就去通知省政部门,叫他们立刻调集附近医疗机构的所有可支援人力与物资,全都来这座港口来为将士们做筛查。如果你叫不动,带我的手令和ctos去,另外,这个决策是谁定的?”
“报告,是格拉德卫生部门和临时政务代表会做出的决议!”
“他们现在在哪?”
“他们在米诺瓦。”
“我们可以在隔离区做筛查,直到全体将士的筛查结果出来。”我笑了,“但是24小时之内,临时政务代表会副会长、联络人必须来见我。去通报吧,我在这里等着。”
军官行了个礼,跑步离开。我则指挥士兵尽快搭起帐篷好作休息。隔离区肯定容不下那么多人,得早做准备。
“统帅,如果士兵对隔离不满意怎么办?”
“告诉士兵们,这是我们对家乡亲友们要过的最后一关,那么多苦都过来了,为了能平安见面都是值得的,多过一道检测,自己也能更安心些。我只是不觉得他们真的已经准备好那么多检测设备罢了。叫事务官帮助同志们做好思想准备。”
“明白。”
我带人逐个连队慰问过去,不厌其烦的向各级士兵解释,检查装备和帐篷的情况,到晚饭的时候动手做大锅饭,凑合着吃了一顿继续慰问下去。晚上八点左右医疗团队来了,如我所料的人不算多,港口部队承诺明天会来得更多。
我先让一部分士兵接受检查,再接着去慰问剩下的连队,所有部队走过一趟,鞋底啪叽一下走掉了,要不是ctos带了胶水,我还得光脚走回去。
“这鞋底儿怎么还能掉了呢。”我拿着破旧不堪的鞋子尸体叹气,胶水粘合只能应付一时,我现在就剩这一双鞋子表面完整了。
“贝纳尔,事已至此,先睡觉吧,鞋子的事我来解决。”
“行吧。”我立刻丢下鞋子,拉上小薄被,“用胶水粘吗?”
“会用好一点的胶水。”ctos关闭帐篷灯,“晚安,贝纳尔。”
在帐篷里,我睡了个前所未有的好觉,丝毫不担心明天会发生什么事,一觉睁开眼,帐篷窗户已经拉起,阳光明亮的洒落一地,外面有点吵闹,我撑着脑袋听了一会,还是没听出什么来。
“贝纳尔,你醒了?”
我呼出一口气,说实在还是有点犯困,但是阳光太好,想眯也眯不着。
“醒了,他们来了吗?”
“和增援医疗团队一起来的。”
“那就不急,先吃饭吧。”
我起来收拾好衣装,打了声招呼,ctos带现在的政务代表副会长、秘书和几个代表进帐篷。我扫视一圈,斯卡娅在,帕维尔在,尼基塔不在,塔季扬娜不在,多了几个新面孔。
“尼基塔和塔季扬娜同志呢?”
“尼基塔……染上瘟疫,带病工作过度劳累,不幸病故了;塔季扬娜同志突发急性返祖化,不幸去世。”
“这样吗。”我转头,强压下心中的惊怒,回头告诉ctos:“先吃饭吧,同志们吃早饭了吗?”
“没有。”
“那就来凑合一顿。”
吃过早饭,我再去看检查区,早上忙活的医疗人员比昨晚多了很多,排队长度看着也不是很吓人了,总体秩序尚可。我问ctos这么大的检测量,要几天才能全部检测完毕,回答检测团队超过五千人的话,72小时是最快最稳妥的时间。为了防止潜在病患。军团暂时分为三批按序检测。如果进行得顺利,一周内即可走完所有程序,该隔离的会隔离。
我回头问:“一周的物资,能准备好吗?”
“能的。”亚历山大会长点头,“目前物资正从各地运过来。”
“尽快运到,吃不饱饭是大事。我会一直在这看到所有筛查完成,十万人可不是个小事情,不把这里解决好,我不放心。”
“是是是。”会长连连点头。
基本情况视察完毕,我再返回帐篷,向副会长及代表了解格拉德目前的经济社会状况,包括五个新制度试验区目前的运转状况,出现了哪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又给制度打上了哪些补丁。
新的行政体系经受住了初步考研,至于长期项目上的重大缺陷还有待时日需要验证。了解完基本概况,我打发些人回去,留下斯卡娅单独会谈:“告诉我,尼基塔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那几个新面孔从哪些部门、哪些人升迁上来的?”
原本的霍姆伊港口是个吞吐量中等的普通海港,拥堵十几万的军队后,局势不可避免地向叛乱的危险境地演变。在危急状况下,贝纳尔以强权者的姿态完成了对格拉德临时政府代表会的威慑,迫使他们放军队分批次入境。武装力量入境后,贝纳尔迅速以军管的名义接收了代表会的权力,并对那些心怀异动的官员采取降职、隔离、流放及审判。——《霍姆伊政变始末》
“伟大的贝纳尔同志即将抵达他忠诚的米诺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4章 归乡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