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道种催熟,道心圆融

启南临七人能在上了域外战场后还好好的活到参加默宫试炼,心性坚韧,见多识广那都是基本要求。

而能走到这里的人更无一不是骄傲至极,手段通天之辈,又岂会随随便便的展露出自己的破绽和软肋。

情绪波动这么大,自然是某人尽心尽力的安排,好帮他们早日达到道心圆融,重铸神格的手段。

道心圆融是何其困难,一丝一毫的偏差就会功亏一篑,神格熔铸容不得半点差错。

偏偏这极为苛刻的条件就是成神的硬性要求。

毕竟天道法则是法则,但法则不仅仅是天道法则。

想要造出法则承认的神袛,得付出相应的代价,才能得以蜕变。

执念太深不是大事,但执念太深又过于斑驳一定是大事。

启南临等人在域外空间压抑的太久,久到他们自己都无法分辨最初的纯粹。

往往很多时候,越是压抑,越是看不清,道种也越发死寂。

所以离祀主才煞费苦心的钻了法则的空子,人为的营造出一个足以催熟火种的环境,动其心魄,帮他们看清。

洗炼之都,洗去不是执念本身,而是内心挣扎不安的斑驳执念,只有这样,才能炼铸那一颗圆满道心。

但这还不够。

而在识海之中,两个造就一切的关键人物在冻结的时空之中神情自若的看着发生的一切。

“略去的步骤太多,未免有些拔苗助长之势。”

坐在榻上打坐的少女悠悠扬扬的说道,神色淡淡的,带着一丝纵容,全无一丝责备反驳之意。

天道法则玄之又玄,最是不可明说。

因人而异,感悟不同,进程终究是有所出入的。

但离祀主不管那些杂七杂八的限制,他要在拔高层次的基础直接把所有人拉在同一水平线。

所以他选择了最简单粗暴的方法,让现阶段的他们直面天道法则,强行用外力稳定七人混乱的思绪,让他们能更快的回归本我吸收所得,加快法则感悟和凝聚神格进程的做法还是冒进一些。

事实上,若不是早就安排了一个特殊的时空备着,让有机会被末日和神陨的力量波及,接受试炼的人也不会如此轻易的被拉入了洗炼之中。

“唔,虽然本质上是同一个人,可吾毕竟不是初元和昭明那般的性子,在这时还有耐心引导他们循序渐进。”

换句话来说,他缺的不是耐心,而是时间。

反正他们早早签了锲约,加之他们自己本身就是这方世界出来的人,受此界天道法则天然亲近,催熟火种还算容易。

随意躺着的青年一手支颐,懒懒的抬眼看了水镜一眼,再提到自己做法的时候颇为不以为意,但提起自家半身,显得有些认真和无奈。

这么刻意到相当于自己掀了自己剧本的行为得归因于已经回去的希夷。

“两界时间流速相差太大,希夷将历冥界之劫,一旦错过,九转涅槃也会彻底宣告失败,届时会出什么事情难以控制。”

其他外因暂按不提,回溯时空可是会牵引大道量劫的。

参考一下隔壁洪荒,那还只是天道量劫就已经把洪荒打的差点没了。

大玄底蕴又消耗巨大,家底都快被这一次时空回溯掏干了个净,算是一朝回到解放前,能拦得住才是天方夜谭,到时候还不是他们来兜底。

一想到这麻烦和自家半身还在大玄等他们这一事实,离祀主根本没心情循序渐进,为此连一直期待的乐子都忽视了。

某人现在可谓是一心想着赶紧把他这一世身为大祭司该干的事情都赶快的做完了,好让自己和半身一起回归该回的地方,只讲效率,不顾死活。

要不是杳挽歌这位良心代表在一边拽着他,离祀主是真的效仿其他先例,乃至更加极端。

比如说结合初元给扶苏试炼的兰因絮果和昭明给东汉末年来的梦中证道那一出来一个虚实之间,让因果从此置换。

但偏偏,他的属性与他的其他半身们正正好相反,所得到的结果自然也会与其他世界升格的结果刚好相反。

就像是天降甘霖可以活人无数,但暴雨连绵不休就只会冲洗一切,死伤难数。

到时候末日是没了,世界也得降维,到时候不知道会有多少生灵被抹除。

中间死了多少生灵,世界会被魔改成什么样子,这些通通不在离祀主的考虑范围。

天道已经沉睡,按照祂沉睡之前定下的锲约,他们就相当于此界天道,所谓气运,也只是他们眷顾的多少。

也就是说,离祀主真的下了决心,在杳挽歌放任的情况下,再无人能够阻止。

因为这个世界本来就和祂没什么关系,他们只要待着就能感悟创造与毁灭,什么都不干也不会影响他们悟道。

在这样的前提下,离祀主这个混沌秩序阵营的乐子神能过来帮一个本来会在末日之战中消亡的世界就不错了。

他的目的也是很简单,达成世界延续的结果。

至于是怎么样达成的他根本不在乎。

“放心,吾会注意分寸的。”

但杳挽歌的道贵生,离祀主不得不在乎。

“吾相信你会安排好一切。”

作为半身的杳挽歌对此心知肚明,很干脆也很自然的放手了,直接把自己放在了兜底的位置上。

她虽秉持我道贵生,但在偌大的虚空之中,能在无数灵魂碎片之中脱颖而出,成为九大化身之一,她可不是什么初出茅庐的良善之辈,一味地付出或者索取什么都不在她的规划里。

在她看来,生命的定义尤其广阔,她爱护生命的璀璨,但也默认死亡的珍贵。

对于生灵和自己的生与死,他们向来一视同仁。

如今出言提醒,也只是秉持着让人一只脚踏上黄泉路和把人丢进忘川河里畅游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罢了。

两位幕后人员就三言两语的在快速回归本体和解决这个世界的问题之间折中了一下,迅速的商议出了一个新的方案。

只要在大雨将至之前,提前挖好水渠沟壑,建好庇护之处即可。

届时,大雨连绵也只是有条不紊的洗涤大地天空之间的污秽,在雨过天晴之后,生机自然会重临世间。

于是给自己编了女娲补天剧本和给域外空间安排了封神剧本的两人轻描淡写的掀了自己已经写好的剧本,换成了偏向热血群像的众生自救三步走战略剧本。

第一步,隐去了他们记忆的一部分,把他们强行拽入了洗炼之都让他们直面自己内心的执念。

第二步,把他们拉回了最初的起点,让他们感悟法则,铸炼心魂,构建神格雏形。

第三步,让人选身临其境,厚积薄发,直登神位,携手共进,达成众生救世的成就。

此刻,七人已经进入第二步的关键时刻。

他们无暇顾及其他,满心满眼是离祀主离去之前的一眼。

短短几天之间经历了太多起起伏伏,疲惫不堪的心和混沌的思绪在这一刻终于得以冷却静默。

那一眼太冷,不是带有负面情绪的冰冷,而是充斥着非人淡漠的,流转着玄奥法则,如同高高在上的天道在俯视浮世红尘之中一个平常一角的超然。

是生灵也好,是死物也罢,在那双清淡的琉璃瞳里,没有任何的区别。

在这样的眼神下,甚至会怀疑自己究竟是一个有着智慧的生灵,还是一个静静在这里待了千年万年不变的风景物件。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这是启南临七人最为直观的感受。

若说东方的人是直面天道法则,处于豁然开朗,努力拨云见日的过程,西方的人就是第一次对天道的定位有了清晰的感知,开始与自身印证。

两边说也说不上谁占便宜,谁又比谁快,反正最后都得达标。

只能说,得亏了太初在塑造半身的时候给偏向毁灭死亡的黑暗人格捏了一个偏向创造守护的人格来制衡。

站在旁边的若沫面纱下的脸色逐渐苍白,很显然,维持这条光路对她而言并不轻松,甚至随着时间的增长,时空对他们的排斥也越来越严重。

她看见七人征然的看着那两位殿下消失的方向,眼神若有所悟,眉宇之间已经有了若隐若现的法则印记。

一直眉宇含愁的神女终于舒展,露出了欣慰的神色,在一旁极力而安静的维持着光路的稳固,好让他们能不为外界所动,更好的领悟法则的化身。

若沫分出一缕心神,看着这个时空剪影,第一代域主已经拿起了带着银铃的提灯,心知停留时间已经到了。

他们必须要在时空剪影破碎之前回到原本的时空,否则即使感悟再多,他们也只会迷失在时空乱流。

神女哀伤的看了一眼剪影之中早已逝去的亲人,果断掐诀,从自己手中缺失了一串铃铛的提灯里引出七缕微光落在他们的灵台上。

“各位,我们该回去了。”

话语刚落,提灯上,一串虚幻的银铃出现,错乱时空下,过去与现在的铃声重合,带着他们回到正在进行的时空。

一片沉默的默宫,七道光柱下,轻柔的嗓音终于带上了某种期许的意味,神女安静的等待着他们回神,自顾自的将域外空间与溯缘祠和教廷的关系娓娓道来。

“当初世界突然的陷落让所有人都措不及防,是两位殿下留下的法器保住了生灵的一线生机。”

那种灵魂冻结的感觉被温暖的灯火驱散,激荡的情绪也随之平复下来,找回了自己该有的理智和心智的七人有志一同的看向她手里的提灯。

神女略过了许多往事,意简言赅的说出了结果。

“在庇护所建成之后,残存的势力经过一系列的争端,溯缘祠的洛水神女得到了上砚,而教廷第一祭司得到了紫府。”

听到这里,莫离神色微动,看向了神女手中提灯缺失的地方。

“想必你们也发现了,我手中的法器与剪影之中相比少了一样东西,那才是域外空间建立的基石。”

“那串铃铛名为归命,是天道法则的碎片。”

说出秘闻的神女想到当年的情景,也不由觉得戏剧。

一群人只顾追着提灯和权杖这两两个早就认主,只是被主人家借给他们用的法器,甚至在银铃自行择主之后认为水月苍龙残缺。

谁知道拿了银铃的第一域主得到承认后异军突起,成为神陨之后第一位尊神,还找到了沉睡的两位殿下,得到了帮助,直接建立了域外空间。

"你们来的突然,但既然走到了这里,便代表了你们已经取得资格,如今,我将其中隐秘告知,希望对你们最后的历练有所助力。"

淡雅庄肃的女子将过往一一道出后如释重负的露出了一个微笑,如同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看到归途的人。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在他们的灵魂里种下了一枚种子,不断的影响,在心境之中达到了巅峰。

黑发红眼的女士轻声的问到,但笃定的眼神更像是在一个已经找到了答案,在等待着最后的确定。

“从你们来到域外空间的那一刻。”

神女脸色苍白,眉眼弯弯,心情愉快的为他们解答。

“域外空间的运行基石源自于两位殿下的力量,你们在签订锲约的时候,道种已然播下。”

闻言,终于知道最初的锲约之上那句话是什么意思的苏弥生神思恍惚一瞬,第一反应是原来如此。

第二反应是未知副本大概率是域主自己的手笔。

这也验证了他们的猜测。

难怪他能搞出未知副本来,难怪遇到未知副本的人如此隐秘的统一。

“如果过去是真实,那么域外空间的现实是我所认为的现实吗?”

思绪万千的掌教大人怀着无限的复杂继续问到。

“真是聪明的孩子。”

神女尽职尽责的发挥着自己引导者的作用,只最后的话意味深长的很。

“我们能够以灵魂投影的形式来到过去,是通过两位殿下在时间长河之中复刻出来的一抹剪影为媒介,你们看见的一切,都是过去真正发生过的。”

“你们曾经见过现实,如今也算是身在其中,只是不够深入。”

“唯有那久已沉眠的魂灵,我等需给与崇高敬畏之心,不可冒犯。”

现实中的净土被人保护的很好。

神女惆怅的看着黑暗的甬道。

苏弥生看懂了,那些如同墓碑一样的生灵为何而在。

‘如有一日,时机成熟,需献上一切,尽己所能,护佑苍生。’

原来如此,难过域外空间与她记忆里的恐怖空间如此相似,又如此的背道而驰。

原来,本来就是先辈而立,为济世救民。

“为什么要对这些缄默?”

西斯尔轻声问道。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把握主动权,而你们才有足够的时间做好直面一切的准备。”

“灵魂和理智强大而脆弱,教廷与我方历经百年,担忧许久之事已经发生,腐朽的地方终究无法掩盖,唯有剜肉剔骨。”

“我等能力有限,实在分身乏术,若非缄默,依照人性,会死更多的人。”

神女停顿下来,肃然的说道。

对此,启南临七人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最后的安排。

如果不是因为世界末日是天灾而非**,相信投降毁灭世界一方的人,也许不在少数。

神女沉默许久,没有询问七人是否退出,因为答案不言而喻。

于是,她终于得以说出最后的职责。

“那么,欢迎诸位,来到传承试炼最后一环。”

“即为,最初的战场。”

“请谨记,一切皆非虚妄,关键你们已经知晓。”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出自老子所著的《道德经》第五章。有人理解是:老天并不仁慈,只把万物当作没有生命的贡品;然而联系上下文,这种理解有失偏颇。另一种理解则是认为老子想表达天地公平的观点。通俗点说: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顺其自然发展。换句话说,不管万物变成什么样子,那是万物自己的行为(包括运气),与天地无关;天地顺其自然,一切犹如随风入夜,润物无声。——摘自百度

作者有话说

第144章 道种催熟,道心圆融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