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哈维·阿隆索入主之后,勒沃库森的球队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在欧联战场上所向披靡,连战告捷。
阿隆索这位前中场大师曾师从安切洛蒂、穆里尼奥、瓜迪奥拉等多位名帅,可谓是集百家之长于一身。
他本人的战术风格也是极为多变,从不拘泥于某种特定的打法。
对于任何一个教练来说,阿隆索都是极为难缠的对手。
不过嘛,按照原定计划,弗朗茨根本就没有要和阿隆索斗智斗勇的打算。
对方的能力值有162,比汉斯还要高,更是远超弗朗茨——他才不会傻到去和对方比拼战术。
铁桶阵一摆,任你再精妙的战术都不好使。
传统观点认为,破铁桶阵有两大利器,一是身强力壮的高中锋,二是神出鬼没的天才球员。
碰巧的是,这两者勒沃库森都有。
高中锋倒还好,球队中后卫的防空能力也不是吃素的,但天才球员就很难办了——比如勒沃库森年轻的前腰弗洛里安·维尔茨。
在比赛开始前,更衣室里,汉斯和防守球员们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看好维尔茨。只要他一拿到球,就给他最高规格的防守待遇。”
“但是动作也不要太粗野,把人弄伤就不好了。”弗朗茨不忘补充道。
说实话弗朗茨已经眼馋他好几年了——当年维尔茨还没成名的时候,他就向球队推荐过,可惜无人理会。
比赛开始之后,汉斯和弗朗茨才知道他们完全想错了。他们的铁桶阵的确面面俱到,考虑到了任何可能的情况。
但阿隆索还在他们之上——他压根没打算让铁桶阵架起来。
或许是猜到了沃尔夫斯堡要搞磨人的大巴战术,勒沃库森一开场就激进地前压猛攻。
如果防守方是一线队那些经验丰富的老油子,此时一定能迅速组织阵型,稳守阵线伺机反击。
可在场的全是较为稚嫩的年轻人,对方一上来就高位逼抢,许多人直接就乱了阵脚。
汉斯反应过来对方在“抢开局”,连忙跑到场边大喊道:“不要慌,站好阵型,盯好维尔茨!”
球员们尽力地按照汉斯的要求去做,可是在勒沃库森潮水般的攻势下还是进退失据。
沃尔夫斯堡摇摇欲坠的防线没能坚持多长时间。
比赛第二分钟,勒沃库森获得角球机会。
角球手将球直接传给了埋伏在弧顶处的弗洛里安·维尔茨。
汉斯看着无人盯防的维尔茨,已经快要气炸了,怒气冲冲地跑到场边对着防守球员大吼:“我说了看好维尔茨,看好维尔茨,为什么要放空他!”
弗朗茨知道这也怪不得防守球员们。
勒沃库森玩了个聪明的阳谋。
他们把维尔茨这样最具威胁的球星安排在禁区外,如果派多人重点盯防,那禁区内的防守一定会十分空虚。
而如果专注于禁区内的防守而不派人专人跟防维尔茨,又会给这位巨星绝佳的起脚机会。
要想解决这种进退两难的问题,则需要防守方有单人防守能力过硬的球员,来单独针对进攻方的巨星——很显然他们没有。
维尔茨接到球后没有过多犹豫,向前带了一步,借力右脚抽射。
这记射门力道很大,皮球直奔着球门右上方的死角而去。
门将奋力做出扑救动作,指尖微微蹭到了球的边缘,却没能改变皮球整体的走势。
“唰”的一下,皮球应声入网,勒沃库森1:0领先。
领先之后,对方也不急着压上进攻了,反而不疾不徐地控起了比赛的节奏。
陷入被动的沃尔夫斯堡很难组织起有效的还击。
暴怒的汉斯站在场边又跳又叫,看上去都快和对面的教练打起来了。
弗朗茨连忙上前拉住正在大发雷霆的汉斯,这位助教已经被球员们的糟糕表现气得脸色发白。
过一会汉斯也冷静了下来:虽然丢掉一分有点可惜,但对他们来说这场比赛也不是非拿下不可。
弗朗茨还想换几个主力上去挣扎一下,汉斯想通了之后却比他更果断,直接说:“好好准备下场踢奥格斯堡的比赛吧。”
弗朗茨欣然同意:人家傀儡师都发话了,我这个“提线木偶”没有再反对的道理吧!
就这样,在主场球迷的漫天嘘声中,沃尔夫斯堡球员举手投降,消磨时间混完了这场乏善可陈的比赛。
球场内外响起了整齐划一的呼喊声:“弗朗茨,下课,弗朗茨,下课!”
弗朗茨有些不服气。他打开手机一看,球队还在积分榜第三名。
球迷这么瞎喊,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把球队带降级了呢!
赛后采访时,心有不甘的弗朗茨悄咪咪地摸到了勒沃库森那边偷听。
记者:“我注意到您的球队今天一反常态,在一开场就激进地猛攻,请问这是为什么呢?”
阿隆索:“我研究了对面的首发名单,发现全部是中后场的防守型球员。
我因此猜测对方可能想要摆一整场大巴,于是我调整了比赛的战术,力争抢下开局,让球队占得先机......”
弗朗茨在旁边听得直冒冷汗,好你个阿隆索,长得倒是一表人才,没想到这么奸诈!
同时他也有些羞愧:他和汉斯自以为聪明的安排,早就被别人连底裤都看穿了。
赛后新闻发布会上,记者更是直接开喷:“您为什么要采取这样‘消极比赛’的策略?”
弗朗茨还是靠着自己的厚脸皮挺了过去:“事实上,这是我在战术安排上的失误,我愿意为此承担一些责任,这和球员们无关......”
记者倒是好应付,随便说几句也就糊弄过去了,可上司那关就没那么好过了。
发布会结束后不久,总监就打来了电话,语气不善:“主席先生今天到场观看了比赛,对球队的战术安排和表现很不满意,请你到他的办公室当面解释。”
倒霉的弗朗茨乖乖跑到了主席那里挨训。
主席大人是个长相和蔼的老光头,曾担任过大众集团首席财务官。
两人见面寒暄了几句,主席就直接进入了正题:“我注意到了今天的情况,请你回答我,你是否准备故意输掉这场比赛——或者说,你是不是想通过操纵比赛结果,以此获得某些不正当的利益?”
弗朗茨是真的冤枉极了,他工资没拿多少不说,还要天天挨骂,现在还被怀疑在踢假球。
不过他胆子再大也不敢跟主席发火,而是硬着头皮解释道:“这场我们轮休了全部主力。
我和教练团队分析认为,凭借全替补阵容正面战胜对方的概率不大,所以想通过摆大巴的方式力争得到一分——但结果您看到了,还是没有守住。”
主席也没继续怀疑弗朗茨:毕竟是自家的孩子,人品大概率还是可靠的。
他把话题转到了其他方面:“单看积分,你做得确实还不错,但比赛场面太难看,你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
弗朗茨有些无奈。
当初总监怎么说来着?球队还在重建期,保级了就行——现在到了积分榜第三,反而管起了踢得好不好看的问题。
弗朗茨觉得今天有必要在这里把这个话题讲清楚。
“主席先生,请您相信,我对俱乐部的热爱并不输给您或是任何一位沃尔夫斯堡球迷。
现阶段我采用的策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也是行之有效的——俱乐部目前的排名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并不是拜仁慕尼黑那样的大俱乐部,还没有资格考虑踢得好不好看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积分才是最重要的。
从保级队身上拿的三分和从强队身上拿的三分没有任何区别,但难度却低了很多,这也是我们一直坚持‘劫贫济富’的原因。
我向您保证,在我这一年短暂的任期内——如果董事会不准备续约我的话——我将会继续坚持这种策略。”
主席思考着弗朗茨的话,面无表情地发了会呆,几分钟才回过神来。
“放心去做吧。”主席叹了口气,“有什么事我们董事会帮你顶着。”
得到了主席的首肯,弗朗茨也松了口气。
沃尔夫斯堡队虽然也看重球迷的意见,但毕竟是大众集团的“厂队”,拥有“50 1”政策的豁免权。
真要是和球迷起了分歧,最终的决策权还是在董事会手上。
主席的保证意味着只要弗朗茨战绩过关,这一年内就绝对不会因为球迷的批评而被炒鱿鱼。
走出主席的办公室,就看到总监一脸焦急地等在外面。
“怎么说了,有没有被炒掉?你放心好了,首席球探还是会一直让你兼着的......”
弗朗茨心情不错,和总监开了个玩笑:“没能如您所愿,我还是球队的主教练。”
总监听到这话也松了口气,转而抱怨起来:“你说你也是,轮休就轮休,为什么非要这样摆大巴呢。
堂堂正正地让年轻人和对面打对攻,也是一分拿不到,好歹是站着死的,总比0:1给憋屈死好......”
弗朗茨没有回话,心中暗骂了总监一句:哥哥,咱们要打对攻怕不是得输5、6个,缺的净胜球是您来补吗?
关于“50 1”政策:德国足协章程规定,俱乐部必须拥有50%以上的表决权,而且俱乐部在所有资产所有人中,在50%表决权之外,至少额外再拥有一个进一步的表决权比例,也就是大家理解的那1%(百度百科)。
也就是说,在德甲的俱乐部中,无论老板拥有多少球队的股份或进行多少投资,最终都得听俱乐部会员(球迷)的。
但是德甲共有4支球队拥有“50 1”政策的豁免权,分别是沃尔夫斯堡、勒沃库森、霍芬海姆和莱比锡红牛。
其中沃尔夫斯堡和勒沃库森本来就是大众集团和拜耳制药公司的厂队,霍芬海姆则是因为老板认真经营球队时间超过20年,所以触发了豁免条款。
莱比锡队则是巧妙地钻了个空子。红牛集团最初收购球队时,球队尚在低级别联赛,不受政策辖制(“50 1”只针对德甲德乙球队)。
收购之后,俱乐部通过严格的会员准入制度,保证始终只有红牛集团员工才能成为俱乐部会员,这就保证实际的掌权人都是红牛集团高层。
遇到文中球迷对教练不满的情况,在一般的德甲球队,球迷是可以左右教练去留的。
由于主角所在的是沃尔夫斯堡这样的厂队,所以只要董事会不想拿下他,理论上球迷是拿他没办法的(但在现实中这些队还是比较注重球迷意见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迎战药厂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