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二十三章

弗朗西斯:“可悲的人们。”

亚瑟:“这已经不是不太老牢固的事情了吧,一船人的性命就这么就此消亡了。”

伊利亚:“他们年轻的生命本不该就此结束。”

阿尔弗雷德:“别这么看hero,上面可没说装备是我提供的。”

王耀:“又或者说这群专业人士少的可怜的古巴旅真的有认真在准备吗?他们根本敌不过古巴军队吧。”

【卡斯特罗与古巴旅连夜开始激战,天一亮所谓已经被“全歼”的古巴空军迅速出动击沉了一搜一艘古巴旅的船。

这艘船上放着登陆部队的全部补给,双方打到第二天白天,古巴旅已经撑不住了。

指挥官佩佩紧急向美国求援要求派遣飞机来掩护自己撤退,看在我管你叫爹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吧】

阿尔弗雷德:“到底是谁指望这帮蠢货能反攻古巴?”

亚瑟:“你该庆幸他们好歹还能坚持到天亮。”

弗朗西斯:“可以感觉出来,他们哪里都差距巨大。”

王耀明显触动了什么,说道:“一个英勇一个只会拖后腿,那么多累赘如果能赢,我觉得是连奇迹都无法解释的事情。”

伊利亚:“武器和人数,计谋与信息,这些都在告诉我们这场战争的结果。”

【在中情局的组织下美国派遣了四架B26去掩护古巴旅撤退,结果飞机抵达海滩以后等到的却不是古巴旅而是古巴空军和高射炮,四架飞机全部坠毁。

按说在约定时间古巴旅应该在地面掩护飞机的行动啊,怎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

这次空袭失败的原因公布以后,整个美国都破防了。

因为这四架飞机是从尼加拉瓜的美军基地里起飞的而尼加拉瓜跟古巴有一个小时的时差,中情局在安排飞行员的时候,忘了给飞行员调手表导致飞行员以前到了一小时,一头扎进古巴军队的怀里。

到这个份上仗也就不用再打下去了。】

阿尔弗雷德:“他们是把自己的靠谱和脑子都喂狗吃了吗?忘了?我看就是犯了白痴,长这么大了还不知道时差什么东西吗?”

王耀默默往伊利亚这边挪了挪,毕竟阿尔弗雷德此时的杀气着实有点大。

王耀:“你生气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让现实总能让人大吃一惊。”

伊利亚:“我对自己的解体好像都没这么反应。”

弗朗西斯:“年轻人火气这么大干什么?别这么突然沉不住气。”

亚瑟:“行了弗朗西斯,给年轻人一点冷静的空间吧。”

【1961年4月19日山穷水尽的古巴旅向卡斯特罗投降,中情局的行动以完败告终。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猪湾事件”,这件事在美国国内外引起了轩然大波,让美国成为了整个世界的笑柄。

中情局长杜勒斯毫无意外的滚蛋了,美国各部门噤若寒蝉没有一个敢出来背锅的。

肯尼迪因此说了一句名言:“成功有一千个父亲,而失败是个孤儿。”

跟你们这群虫豸在一起,怎么TM能搞好政治呢?】

弗朗西斯:“跟前面那个视频联系上了,还真是好笑又心酸。”

亚瑟:“可怜阿尔提前在全世界面前丢了面子。”

【最终只能肯尼迪自己发表全国讲话宣布自己对猪湾事件的失败负全责并保证以后绝不再犯,经过这件事儿肯尼迪彻底郁闷了。

不知道他郁闷的时候会不会坐着敞篷车出去散散心,但是总统认个错这个事并不能算完被卡斯特罗俘虏的一千多名古巴旅成员都是在美国有家有业的,美国得想办法把他们捞回来。

由于古美之间已经没有外交关系美国派了个律师叫詹姆斯诺万的去跟卡斯特罗谈判,想把这些人捞回来。

但没想到的是猪湾事变之后中情局不仅不死心反而为了挽回面子想要刺杀卡斯特罗。】

阿尔弗雷德:“真是来回给我丢脸。不好好呆着就算了还想干这个?”

亚瑟:“感觉透露着一股清澈的愚蠢。”

弗朗西斯:“我敢打赌刺杀绝对没成。”

王耀:“我也有如此感受,可能是因为中情局目前为止给人的感觉太不靠谱了吧。”

伊利亚:“感觉中情局是扳不回面子了。”

【中情局知道卡斯特罗好潜水,他们精心设计了一件潜水服将里面涂满了毒药让多诺万给卡斯特罗带去,作为礼物送给他。

结果在多诺万出发之前他检查行李怎么看这么觉得这件潜水服不顺眼,因为这件潜水服经过加工变得皱巴巴的,多诺万觉得这么破的玩意也好意思拿来送人?就自作主张把这件衣服扔了,自己花钱买了件高档潜水服,送给了卡斯特罗。

后来在这位律师的撮合下美国向古巴赔偿了数千万比索的药品和婴儿食品才赎回了古巴旅的战俘们。

这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次战争赔款。】

亚瑟:“他是真的去谈判了,说起来也算救了自己一命,如果潜水服没有更换卡斯特罗中毒而亡的话,责任就是他来承担了,所有罪责都会扣在他的身上,他难逃一死。”

弗朗西斯:“阿尔这些年也算是相当聪明了,还真没几个中立国是他这样当的。”

阿尔弗雷德:“利益有时候的获取方式会让人绞尽脑汁,但有时候却又是可以那么轻易的得到。我做的问题吗?我可没偏袒谁,谁都要审视局势。”

王耀:“我所求的利益不多。”

伊利亚:“总归是要努力的。”

【不过多诺万这次出行的意义不仅是撮合了这场谈判他还有另一个意义,他是第一个有记载的失败的刺杀卡斯特罗的行动。

刺杀卡斯特罗是中情局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在卡斯特罗诞生以前谁也没想到刺杀这件事情居然也可以旷日持久。】

阿尔弗雷德:“还没完了是吗? ”

王耀:“看起来是的,这场行动看来持续了很久。”

伊利亚:“竟然这么执着吗?”

弗朗西斯:“怎么说卡斯特罗也是让他们大丢面子的人。”

亚瑟:“这是觉得总能成功是吗?”

【根据古巴方面自己的统计卡斯特罗一共躲过了638次暗杀,实际上真正执行的数字没有这么多,但几百次也是有的。

中情局刺杀卡斯特罗的过程之离奇,简直让你怀疑这是不是碳基生物干出来的事儿。】

阿尔弗雷德:“好吧,这是非常执着,变着法给我丢脸呢。”

弗朗西斯:“到底是有多离奇才会被这么怀疑?”

亚瑟:“可能是有不少普通人无法理解的方式或者过程。”

王耀:“这么多次刺杀却没有一次是成功的……”

伊利亚:“令人无法轻易相信的数字。”

【卡斯特罗好潜水中情局一个特工想了个办法,把炸药藏在贝壳里涂上鲜艳的颜色放在海里等卡斯特罗被贝壳吸引的时候引爆他炸死卡斯特罗。

且不说卡斯特罗作为一个成年人类会不会被一个鲜艳的贝壳吸引,单就说这个创意的可行性,中情局的专家们计算了一下在海底的压下炸药如果想炸死人的话这个贝壳的体积大概比汽车小点有限。

对于这个行动而言让卡斯特罗相信世界上有这么大的贝壳,可能比刺杀卡斯特罗本身难度更大一些。】

阿尔弗雷德:“……怎么他是觉得卡斯特罗没见过鲜艳的贝壳是吗?”

亚瑟:“大约是的。”

弗朗西斯想象了一下贝壳的大小:“那么大的贝壳也就小孩子信了……”

王耀:“的确离奇,但这个并没有实施。”

伊利亚:“是个成年人估计都不会相信有那么大的贝壳。”

【一计不成又施一计中情局买通了哈瓦那希尔顿酒店的员工,准备了一个毒胶囊想往卡斯特罗的奶昔里投毒。

结果这个员工把胶囊保存在冰箱冰冻室里,到了行动的时候毒胶囊沾在了冰箱壁上拿不下来,狠心一拽胶囊漏了,差点把他自己毒死。

在卡斯特罗演讲的时候中情局还派过特工想用遥控飞机带着炸弹炸死卡斯特罗。

但是那年头也没有大疆,到了演讲那天中情局设计的遥控飞机死活飞不起来,眼睁睁看着卡斯特罗演讲后安全离开。】

阿尔弗雷德:“……到底是上帝在庇佑还是那群孩子连这点出息都没有。”

伊利亚:“不,小英雄,**者不信仰上帝。”

阿尔弗雷德:“好吧,我知道了总可以了吧。”

弗朗西斯:“不靠谱的人总能找到不靠谱的人帮忙。”

亚瑟:“我以为他们至少知道提前演练或者多备几台这个东西。”

王耀:“他们对自己相当自信。”

【由于很多时候中情局不便出面,于是他们便找来了当时一个美国黑手党大佬,叫约翰罗塞利,请他帮忙刺杀卡斯特罗。

这位大佬一辈子最出名的事情就是在1948的某一天拿着枪进入了一家好莱坞电影公司,拿着一个姑娘的照片对老板说

要么她红要么你死。

照片上的姑娘叫诺玛简后来她的名字叫做玛丽莲梦露。】

弗朗西斯:“黑手党的支持方式还真是不一般呢。”

亚瑟:“我想这个老板一定非常期望那个姑娘能立马红起来。”

王耀:“应该是恨不得下一秒就红。”

[玛丽莲·梦露(1926年6月1日—1962年8月5日),本名“诺玛·简·莫太森”,出生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美国女演员、模特、制片人。]

[这位姑娘后来如那位黑手党大佬所愿红了,而且直到未来仍有不少人记得她。]

阿尔弗雷德看着出生和死亡时间皱眉说道:“算起来才36岁,怎么会还没有四十岁就逝去了呢?是有什么难以治疗疾病吗?”

王耀:“也许是因为红颜薄命。”

伊利亚:“美貌即是武器也是危险,它带来往往不只是善意。”

[并非难以治疗的病症,也的确算是红颜薄命。]

弗朗西斯:“红颜薄命吗……”

【在中情局和黑手党的联手之下刺杀卡斯特罗的行动更喜剧了,1971年卡斯特罗访问智利中情局派了两名杀手假扮成记者混进了新闻发布会。

他们把枪支放在了摄像机里,按说这次计划万无一失了,结果到了发布会马上开始之前一名杀手突犯阑尾炎,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另一名杀手秦舞阳附体没了同班忘了怎么行动,全程围观了卡斯特罗。】

阿尔弗雷德:“行动前就不能保证万无一失吗?有阑尾炎还接任务?没同伴就一点事情都做不了了?”

弗朗西斯:“阿尔快崩溃了。”

亚瑟:“能有什么办法,自家孩子太坑了。”

【像这样的废柴杀手还有很多有拿着火箭搞刺杀,嫌动静大怕自己跑不了临时反悔的。

有临投毒之前良心发现放弃刺杀的,还有计划执行之前因为美国拖欠工资而主动自首的。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弗朗西斯:“所以小阿尔别拖欠自家孩子工资,后果很严重。”

阿尔弗雷德:“怎么工资国家意识体发的?说起来你家孩子好像也没少罢工啊。”

弗朗西斯:“……”

非得互揭伤疤是吧?

亚瑟:“行了弗朗西斯,你非跟他较什么劲?”

王耀:“真是离奇且离谱。”

伊利亚不解:“原来放弃刺杀还能有这样的理由吗?”

【卡斯特罗爱抽烟中情局为他设计了很多种雪茄,有毒的、能爆炸的都有,可是卡斯特罗的雪茄是特供的从不抽外人的雪茄。

中情局想尽办法也没办法把毒雪茄送进老卡的嘴里,最后终于快把关节打通的时候卡斯特罗戒烟了!】

伊利亚:“绞尽脑汁之后却发现没有任何用处,中情局的办法还是不巧。”

王耀:“卡斯特罗躲刺杀估计都有经验了,可能就是因为想到了这一点才戒的烟,况且烟对身体有危害。”

阿尔弗雷德:“所以抽的人还是尽量少抽,不抽的人也别沾。”

弗朗西斯:“如果是政治层面的高层人员的话,很容易被别人利用这点钻空子。”

亚瑟:“从而导致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进入21世纪中情局终于绝望了,放弃了刺杀卡斯特罗。

卡斯特罗自己都嘲弄的说我能活到今天完全是中情局的责任。】

阿尔弗雷德:“……”

那群孩子到底还犯了什么傻?

【玉米攻势】

【猪湾事变的失败让美国和古巴的关系降到了冰点,卡斯特罗为了保护古巴毫无疑问的投向了苏穗宗的怀抱。

看见肯尼迪的窘态赫鲁晓夫相当得意——迪子啊,古巴的水,太深你把握不住,你交给叔,你看叔是怎么把握的。】

王耀不禁笑了,真亏这群孩子想的出来。

阿尔弗雷德:“行,我看你怎么把握。”

伊利亚:“……”

【1959年在美国对新生的古巴政权进行层层围堵时,苏穗宗向古巴伸来了橄榄枝——忘了他吧,我种玉米养你。

美国禁止购买古巴蔗糖,苏联派人接触在埃及的切格瓦拉开口就要了五十万吨。

本来卡斯特罗一直力图让古巴走中立路线,但他很快就意识到对于古巴这样的小国来说中立代表着危险。

美国敬酒你不喝,苏联夹菜你转桌,你以后还想不想在地球混了?】

阿尔弗雷德:“很聪明,难怪能在我的眼皮子底下活蹦乱跳。”

亚瑟:“五十万吨未免太多了。”

弗朗西斯:“很明显弱国中立就没有不危险的,他们没有实力保护自己却又害怕战争的带来的苦难,可到最后他们真的跑得了躲得了吗?不,真正想要利益的可不会在乎谁是中立国。”

王耀:“他们当然跑不了,所有人都只能被困其中。”

伊利亚:“我又想起了那笔天价援助。”

【现在苏联初次接触就送上这么大的礼包,卡斯特罗立刻意识到老大哥是靠谱的。

1960年苏联派副总理米高扬访问古巴,来考察一下这个小老弟值不值得培养,卡斯特罗隆重的接待了米高扬,米高扬回到莫斯科给赫鲁晓夫的结论是古巴可以培养但要小心古巴革命因亲苏而被美国扼杀。

说这话苏穗宗就不爱听了——有我在,我能让美国佬把古巴灭了?不能够啊。】

阿尔弗雷德:“事实是你自己先步入了死亡。”

伊利亚:“但在未来古巴仍存。”

【古巴和苏联互相需要在美国的压力下全世界唯一能罩着古巴的国家就是苏联,1961年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正式走社会主义路线。

在美国的眼皮子底下投共把美国恨得牙根痒痒,因此卡斯特罗认为光结盟是不够的因为苏联离古巴距离太远,如果美国入侵后再等苏联援助的话,苏军连自己的头七都赶不上。

卡斯特罗得让美国明白打古巴的屁股就等于打苏联的脸,对古开战就等于对苏开战。

同时苏联也认为是时候该打古巴牌了。】

伊利亚:“确实距离太远了,如果一旦发生冲突根本来不及救援。”

王耀:“他们都认为自己该出牌了。”

阿尔弗雷德:“这可真是要睡觉有枕头啊,想什么来什么。”

弗朗西斯:“离小阿尔那么近还投共可不得想办法活命吗。”

亚瑟:“没有苏联古巴可能活不了多久。”

【五六十年代还处于冷战初期相比于刚经历了二战百废待兴的苏联,美国的优势非常大。

在战略核武器方面1961年美国的洲际导弹是苏联的三倍,战略轰炸机是苏联的八倍而且当时苏联的洲际导弹技术非常不稳定,发射出去也很可能做布朗运动,核威慑力根本不可靠。

而美国的导弹则布置在意大利和土耳其直接威胁苏联腹地。

所以为了扭转劣势苏联决定向古巴运送中程导弹和核武器,用赫鲁晓夫的话说这是往美国的□□里塞一只刺猬。】

阿尔弗雷德:“……初期看来还是我优势大。”

弗朗西斯:“苏联当时应该也没我们想的那么弱,毕竟阿尔可是很忌惮他的。”

亚瑟:“很多人都向往那个理想社会,但绝多数人都在贪图眼前的顶点利益。”

王耀:“人总是放弃不了眼前的东西,想要实现真的很难。”

伊利亚:“大家互帮互助而已,都是应该的。”

费里西安诺皱眉张嘴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说话,阿尔弗雷德在他和土耳其建立基地怎么想都不可能按的好心。

【1962年8月卡斯特罗的私人飞机驾驶员在酒吧吹牛说——古巴现在拥有装着核弹头的远程导弹。

这个说法很快传遍了古巴,每当看到这段故事我都对古巴人民严谨的保密意识感到啧啧称奇。

1962年10月美国在古巴的线人提供了一条号称“绝对可靠”的消息,古巴正在修建六个中程导弹基地。

对于这个消息美国人嗤之以鼻,经过前面的故事相信大家也能理解,美国人认为古巴人的嘴骗人的鬼,苏联从来没有往国外部署过导弹。】

弗朗西斯:“我原本还想着阿尔会警惕一下,小阿尔好歹信任一下自己的线人吧。”

亚瑟:“别成天操心他,吃亏的又不是你。”

阿尔弗雷德:“……”

他现在一定是笑着的。

伊利亚:“不信正好,修建会顺利很多。”

王耀:“之前没有过不代表以后不会有。”

【而且卡斯特罗上台后先亲美后亲苏墙头草都没有他能倒,苏联怎么可能把这么重要的武器交给他?

中情局的人众口一词觉得这事儿不靠谱,只有新局长麦科恩觉得还是得核实一下。

派了架U2侦察机去古巴上空拍了一圈,10月16日侦察机获得的影像资料分析完毕,美国高官们看后倒吸一口冷气。

丫头别装了侦察机不会骗人的,照片上的导弹发射车和运输车清晰可见本以为远在天边的死神赫然来到了眼前。】

阿尔弗雷德:“还是有人谨慎的。”

王耀:“他们大可思考一下古巴的地理位置。”

伊利亚:“反正把地理学好了又不会把自己害了。”

弗朗西斯:“如果那个局长没有坚持的话,那就更惊喜了。”

亚瑟:“为好戏增添亮点罢了。”

【10月18、19日肯尼迪和幕僚们在讨论如何应对苏联的导弹,他们有两种选择空袭或者封锁。

万幸的是肯尼迪选择了封锁,肯尼迪认为直接空袭古巴的苏军部队必然会导致世界大战,虽然美国的国力强于苏联但偷袭一个大国的后果是高度不可控的。

众所周知珍珠港事件一声炮响给昭和男儿们送来了父亲,前人殷鉴不远所以肯尼迪选择了封锁。】

本田菊再次被阿尔弗雷德盯上了,阿尔弗雷德本来心情就不算好再次提及这个糟糕的事情只会更加气氛。

阿尔弗雷德:“本田菊无论出了这里以后我们有没有和这里有关的记忆,你都别想好过。”

王耀轻轻瞥了一眼本田菊,这个只会表面功夫的所谓弟弟对他而言早就什么也不是了。

【对于肯尼迪的抉择美国国会和政府内很多人都不以为然,他们觉得肯尼迪太过软弱这么小声还想当总统?

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肯尼迪集结了二战以后最大规模的军事力量,8艘航母90艘战舰和一千多架战机封锁了古巴并制定了一个34万人入侵古巴的计划。

这次的入侵就绝不是猪湾事变那种小打小闹了,而苏联对此也针锋相对先是否认后是拒绝撤走导弹,一旦美苏擦枪走火第三次世界大战将会瞬间爆发,整个世界的命运都寄托在这个加勒比海的小岛身上。】

第三次世界大战?不,绝对不行!那太可怕了!

所有意识体紧张的看着阿尔弗雷德和伊利亚,他们现在唯一希望就是他们未来别那么疯狂。

一战刚刚结束之后不到三十年又是一场世界大战,没有哪个过家可以短时间内承受这么大的伤害、痛苦和损失。

【而在对峙期间美苏都发生过好几次极其危险的军事误会,根据当时人们的回忆那几天的气氛紧张的让人难以忍受,最终经过短暂又漫长的政治博弈美苏终于在美国决心开战的前一天达成了协议。

1962年10月28日美苏达成妥协,苏联撤走导弹美国解除对古巴的封锁并保证不再入侵古巴,同时美国私下答应将撤走布置在意大利和土耳其的导弹,美国赢了面子苏联赢了里子双方皆大欢喜。

但有一个很不满就是卡斯特罗,卡斯特罗坚决反对苏联撤走导弹,但赫鲁晓夫撤走导弹时甚至都没跟他商量,这让卡斯特罗十分不满。

苏联洞察了卡斯特罗的小情绪,1962年11月米高扬再次来到哈瓦那跟卡斯特罗解释——苏联作为一个面积不到400T的小国也有自己的难处,同时米高扬也正式带来了苏联对古巴的援助计划。】

弗朗西斯:“要照这么说那世界上还有大国吗?”

亚瑟:“如果没有这个地理位置它就不会有胆子这么闹腾了。”

阿尔弗雷德:“苏联解体后他可就没了庇护,不会还有哪个国家冒着惹怒我的风险管他的闲事。”

王耀:“这本就是美苏之间的斗争啊。”

伊利亚:“又要见到那笔账单了。”

【如何形容苏联对古巴的援助力度呢?俩字概括就是“包养”。

美国人不买的蔗糖,我买。

美国人不卖的工艺品,我给。

美国人不卖的石油,我送。

从1962年开始苏联开始高价收购古巴的蔗糖,苏联常年以国际市场价六到九倍的超高价收购古巴的蔗糖,仅1981年到1985年这五年里苏联就补贴给了古巴157亿美元。

完全就是给古巴白送钱。】

伊利亚再次两眼一黑:“援助不是这么做的。”

弗朗西斯:“援助的还挺全面,就是太亏了。”

亚瑟:“这种援助完全没有坚持的意义。”

阿尔在线骂街:“这帮傻孩子。”

本田菊的话打算写完抗美援朝再写布基纳法索的下一篇然后才是他,那个里面有不少抗日的,所以本田菊日子不会好过,我觉得这么些写不能说辱日,毕竟他也用不着我辱,应该只能算是对事实进行分析评价。

到时候想让耀爹扇他一巴掌,放心肯定耀爹肯定不会会和其他观影体里面一样拿着中华锅揍人的。

我自己看着都会脚趾扣地,很多观影体我看的时候尬的要死,真的救命。

突然发现我写阿尔好聪明,可能是看那些观影体多了一对比发现阿尔真聪明。

目前不用太担心我,多多关注文的内容和多多评论就好啦我会很开心哒。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第二十三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