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时已到,天色渐明。
“皇上,上朝啦!”
一声在门外。
“皇上,该起身上朝啦!”
二声在屏风外。
三声,良保跪在床边,声音发抖。
“皇上,辰时已过,该起身上朝啦!”
“朕知道了!”
启律烦闷起身,见一旁的谢可霖还在熟睡,在她唇边落下一吻。
“小声些,莫要吵醒了可妃。”
她蹑手蹑脚下床,生怕谢可霖醒来。
昨日谢可霖被折腾得太久,她听得见启律的声音,身子却不能动弹,太过疲倦使她不一会又沉沉睡去。
“皇上,还有一件里服!”
良保见启律只着里衣下床,径直走向桌边,要穿红色朝服,慌忙出言。
“在哪?”
“皇上,里服当是挂在,朝服架上。”
朝服随意扔在桌上,朝服架上却挂着妃子衣物。
任谁瞧见这一幕,都害怕自己掉脑袋,良保也不例外,说话打结巴。
启律没心思管他,速度极快找到黑色里服,一件短上衣,金丝雕着九爪龙。
“啧。”发出一声感叹,穿好里服,又将红色朝服穿好,盘好长发,随后捡起落在镜边的白纱帽,缓缓戴上。
“走吧!”
她抬脚,良保急忙起身,佝腰跟随。
走出屏风,外面光线透进来。
启律瞧见珠帘里落在地面的奏折,顿了下脚步。
“良保,一会让人收拾奏折去内殿。”
“小点声,别把可妃吵醒了。”
“小人遵命。”
良保腰弯得有些酸痛。
“你起身吧!”
启源殿外,轿子已经备着,启律回头看了良保一眼,上轿前说了句。
“谢皇上恩典!”
良保缓缓挺腰,揉着后腰快步跟在轿子后面。
日出东山,金色阳光洒进宣政殿中。
各位朝中大臣已在此等候多时,见光亮越广,殿中议论声也大了许多。
“皇上,这叫朝石。”
“若皇上要上朝,轻轻敲一下朝石,小人听见,便会唤告大臣。”
“嗯。朕知道了。”
内殿用于处理政事,并不大。
启律坐在长凳上,摆摆手让良保赶紧离开。
良保从侧边矮门进入宣政殿,梯下殿中霎那安静。
“沙沙”的轻微声让良保回头看。
启律没敲朝石,却直接撩开珠帘,准备走进宣政殿。
“皇上驾到!”
随着良保高昂尖锐的唤声,殿中众臣纷纷跪倒在地。
就在此时,一道明亮的光线从殿外投进,一路向上,最终照在龙椅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臣们的呼告在宣政殿内回荡。
启律坐在金碧辉煌的龙椅上,双手搭在两侧的龙头。
微微下垂眼眸,看着殿中跪拜的人们。
“众爱卿平身。”
许是刚醒,启律的声音还带着一丝沙哑。
“谢皇上!”
大臣从前往后,接踵起身,却无人抬头。
启律左手边是武官,右手边是文官。
三品之上穿紫色,三品之下穿蓝色,文官帽方,有木梁两侧伸出,武官则帽圆,形如头盔样式。
朝堂之上皆带白色官帽,因先皇启倡驾崩未满三年。
启律熟悉之人,只有文官之首刘伯榷刘宰相,与武官之首兵马大将军吕锐立,其余都很面生。
“启奏!”
良保接到启律眼神示意,亮声呼告。
待他声音结束,殿中一人即刻出列。
“臣吏部尚书裴至,各州郡守与县令已为皇上备好人选,还请皇上过目!”
裴至身形高大,声音洪亮,低头上报。
他弯腰等着启律吩咐侍卫下来拿奏本。
却没想,启律没有理他,而是开口问了另一人。
“吕大将军,武官可有缺漏?”
启律觉得龙头冰凉,便抬起扣在一起,神色平静,看向吕锐立。
“回皇上。”
“武官确有缺漏,但不如文官如此急迫,军中将士人选众多,皇上无需过多担心。待官职确定,臣会立刻上报。”
吕锐立是个强硬的天乾,讲话直来直往,不顾忌得罪人。
他这一话,明显让文官几人神情不爽。
启律点点头,并未开口。
两手放开,右手轻轻抬了抬。
“呈上来!”
良保立刻会意,高声叫着。
侍卫拿过裴至手中的奏本,他才缓缓起身,退回右侧。
奏本传了三人,最后到良保手中,他弯下腰,将奏本小心翼翼递给启律,待启律拿上后,弯着腰退回一侧。
奏本比奏折重一些。
裴至上奏的此事,启律昨日已在奏折中看过。
她拿着奏本,摸索着黑色外表。
像是想到什么,嘴角浅浅勾起来。
“宰相,依你所见,是朝廷命官重要,还是各州官员重要?”
她记得清清楚楚,各州郡守和县令均出自翰林院,若这些人都去了其他州,朝廷空缺的官职要由谁来担任?
“皇上,臣谏言。”
宰相刘伯榷,辅佐启律父皇多年,是当朝权势名声最大之人。
“启国百姓疾苦,为官之人理应惭愧,想尽计策让百姓安稳生活。”
“国之根本在于民,依臣所见,当是各州官员更重要些。”
话音刚落,殿中传来两声清脆响声。
“哒哒。”启律拿着奏本在龙椅上敲了敲,嘴角依旧带笑。
“宰相言之有理。”
先说一句,刘伯榷弯腰行礼,谢过启律。
待他回列时,启律又添一句。
“官职任人一事,待朕仔细阅过翰林院学士再做定夺,此事再议。”
这一句,让刘伯榷心头一震。
他见过的启律是位瘦弱多病的小女娃,哪怕成为天乾,依旧是柔软女子,启倡虽然宠她,可从未有让她接任皇位之心。
“若无其他事,便退朝吧!”
殿中沉默片刻,启律忽然觉得无聊,打了个小小的哈欠。
“臣有事要报!”
突有一男子出列,他是殿内唯一穿蓝色官服的文官。
“皇上,臣是礼部侍郎赵行。”
“恭贺皇上即位,实乃我启国之大幸事,还望皇上早日确定国号,昭告天下,以安稳启国百姓之心!”
赵行。
一开口,启律便觉得聒噪。
他越说越兴奋,话音结束还加了一句。
“皇上万岁!”
跪拜在地,行了大礼。
像是在等启律出言嘉奖。
此时,刘伯榷和吕锐立皆抬头去看启律。
记忆中孱弱的女娃已长大,五官虽生的圆润,气势却隐隐锋利。
她收了笑意,目光扫过宣政殿。
这是启律第一次到此处,竟是以皇帝的身份坐在龙椅上。
只见启律随手将奏本扔给俯身在一旁的良保,随后不紧不慢站起来。
“退朝!”伴随着良保高声呼告,启律在众大臣的“皇上英明”中,头也不回走入宣政殿后面的内殿中。
折子已经送来,依旧堆了满满一书案。
内殿比启源殿凉,两排长条窗户,即便关上也有不少冷风穿进来。
“皇上,天冷,这是可妃特意吩咐的,暖手炉。”
刚坐到长凳上,一旁便有小厮跪着把暖手炉上抬给启律。
她接过冒着热气的手炉,竟然有些烫手。
“嘶。”发出一声不适,小厮一头磕在地上,抖着求启律饶他一命。
启律十分错愕地看着他,想着“我有这么可怕吗?”,手掌很快适应了暖手炉的热度,她想了想,开口。
“可妃今时在何处?”
“回皇上,可,可妃已经住进宫殿当中,是,是清辉殿。”
小厮结结巴巴,反倒说出让启律喜悦的话。
“朕知道了,你退下吧!”
“谢皇上。”
得到启律开口,小厮千恩万谢,弯腰出了内殿。
不多时,良保领着两位宫女,端着几碗小菜入了内殿。
“皇上,到用膳的时候啦!”
“放那吧!”
启律埋头阅奏折,随手指了个方向,敷衍了事。
良保眼眸含笑,并未因启律的话而苦恼,他吩咐宫女把饭菜放在小桌上,催促她们离开。
“都放在这吧,放了就出去!”
片刻之后,内殿又只剩下启律一人。
奏折所写之事,大多是无用的,就同礼部侍郎赵成那样的,虚妄赞扬之词,占了一大半,看得启律实在心烦。
“又是他。”
翻开一份新的折子,还是赵成,虽无赞词,但通篇只写了一件事:让启律加快确立国号,和他今日在宣政殿中说的一样。
折子上有块深色痕迹,还有许多折子,也沾染了滴滴点点。
这都是昨日启律同谢可霖惹出来的痕迹,她松了眉眼,用手轻轻摸了摸,信味早已消失,她却还能感受到那宜人的月季花香。
“皇上,翰林院的学士册子已经送来了!”
门外,良保打断启律回忆。
“送进来吧!”
启律关上奏折,抬手伸了个懒腰,站了起来。
左手接过册子,右手拿筷子夹菜吃饭。
有些凉了,但味道是好的,良保在一旁候着,吞了几次“热菜”的话,见启律吃得自在,还是没敢说出口。
看过册子,启律更加确定不能应下裴至的奏折。
一是今时翰林院中只存20位学士,若他们都去各州各县,朝中再无新官员,启律没有可以发展的势力。
二是这些学士最晚是两年前的进士,历经多次叛乱,再将他们发往各州,实在会引起不满与非议。
启律关上册子,坐在桌边思考许久。
汤凉得透彻,上面飘着一层油脂,实在惹人反胃。
她觉得还未吃饱,看向殿外,天暗了不少。
“良保,什么时辰了?”
“回皇上,酉时已过。”
“告诉小厮准备轿子,朕要去清辉殿。”
启律速度极快,三两下就处理完最后的奏折。
她特意将沾了液体的折子放在一边,见良保笑着弯腰过来,低声道:“这些折子直接处理了,不要让其他人看见。”
良保连忙笑着点头,表示:小的明白。
“起驾!”
随后高声呼告殿外的轿子等着,也是为了隐藏两人对话。
启律很是满意地,对他浅浅笑了下。
“记得让御膳房再做一次饭菜,直接送到清辉殿去。”
上轿子之前,启律回头吩咐良保。
“小人遵命!”良保笑着应下。
启律:当皇帝好累,见老婆去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第 2 章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