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人有一个不太常用的功能——每台机体可作为信号的收发装置,在大约半径五百米左右的信号范围,进行局域网联机。
基于超高效率的现代通讯技术支持,联机时多台仿生人会通过网络组成一台超级计算机,共享资源进行协同运算。
除此以外,仿生人组成的局域网有特殊的信号编码,不能直接接入人类使用的互联网。
仿生人的本地存储是有上限的,在共享联机时难免会拷贝一些不属于自己的记忆到本地,这些冗余的数据会影响到仿生人的学习模式,进而改变他们的日常行为。
大多数情况下联机后,仿生人的主人会觉得,好像自己家的仿生人有了微妙的变化,变成了另一个人似的。
多余的记忆导致仿生人出现错误的行为模式,甚至行为紊乱的现象,称为仿生人的“记忆失调症”。
最开始的时候,技术人员因为担心仿生人联机时形成的“超级大脑”太过于超前人类的认知,产生偏激的计算结果,比如说毁灭地球或者试图反控制人类社会之类的事情发生,是没有在机体上装无线信号收发装置的,只能在官方维修点,通过硬件连接更新系统。直至今日,法案对于私自改造仿生人进行联网也有极其严厉的惩罚。
也就最近十几年来由于社会问题频发,政府批准试行了仿生人局域网联机的项目,以求在紧急事态下可以通过几乎无处不在的仿生人进行快速响应。
很多事情的起始目的很单纯,实施后却变数无穷。
但有那么些人永远不会固步自封,因噎废食。如果预期好处大于坏处,总有人会冒险一试。
人类社会是凭着冒险精神在进步,也凭着谨慎和互助精神繁衍生息。
总之,七叔很害怕“记忆失调症”。
“到时候我们去维修点删掉不就行了吗?”
杭昭其实有点羡慕七叔身上这种什么问题都可以直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的“品质”。
如果人类可以随时删除记忆,或者拥有理论上的无限生命和永恒的青春,无病无痛,哪里坏了换哪里,还特别看得开特别理性,那真的是完美。
可人类不是为了完美而生的,没有生物是。
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弱点,人类一一从仿生人身上剔除了,以让它们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他们给了仿生人最大的限制是“热爱人类”。
在杭昭看来,人类为了方便赋予的仿生人的特质,倒使它们看上去更像“神明”了。
七叔说:“我非常羡慕人类,你们是完全独立的个体。而一个仿生人更像是一片碎片。联机过程中我们会‘融合’在一起思考,联完会感觉自己都不是自己了,就像是曾经的自己‘死亡’了一样。”
杭昭:“听上去很可怕,但你们不是不害怕‘死亡’的吗?”
七叔回答:“这是一种逻辑思维运算出来的害怕,和人类神经系统产生的那种害怕不同,是可以克服的。”
杭昭有些失望。他近来很喜欢去抓七叔身上那些闪着“人性光辉”的部分。小时候在电影频道看到的科幻电影,有一台有瑕疵的机器人,产生了自己的想法,变得和人一样,甚至爱上了自己主人的后代。杭昭希望七叔像那台坏了的机器人一样,成为人,而不是一台机器。
更不是现在这样,七叔之所以会表达不愿意联机,也是通过分析杭昭的行为模式给出的特定反应。
“知道啦,不联就行了吧。”杭昭摆摆手,把注意力转向了新闻。
头条始终悬着那个拐卖案件的实时数据,计时的秒数一直在跳跃,刺眼地告诉每一个看到新闻的人有那么一个孩子,消失了一秒,又一秒。
界面右下角显示着仿生人联机入网的实时数据。
“我是说,这是可以克服的。”七叔说着话,伸出手来。
他掌心预装了指纹解锁的传感器,身份认证后进入特殊菜单,通过语音命令,打开安全模式,此时仿生人的行动模块会被关闭,以保证在联机情况下仿生人不会暴走。
接下来杭昭要根据安全模式下的提示菜单,按流程确认虹膜和声纹,最后以语音命令七叔联机入网。
一番操作结束后,七叔闭着眼跪坐在地上,额间的蓝光乱闪起来。
数据如海,多台高效率的计算机通过网络集结一起,只为海底捞针。
杭昭做不了什么其他的,只能再次看向新闻直播。
大概二十分钟后,主持人的新闻稿念到一半,表情很细微地一闪,抬起头看向镜头说道:“现在插播一条实时新闻,失踪案的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控制,孩子安全救出,没有外伤,正移送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孩子的父母也正在赶去。后续情况我们栏目也会持续跟踪。感谢此次事件中来自社会各方的通力合作。”
此时七叔发声了,他还是闭着双眼,机械地念着安全命令:“联机任务已完成,请问是否结束联机,关闭安全模式?”
“是!”杭昭赶紧回答。
七叔睁开了眼,额间的蓝光又胡乱闪了一会儿,才有规律地闪了起来。
他站起来,走了两步,突然左脚绊右脚,踉跄了一下,可能是平衡系统做得好,竟然没摔倒,扭了两下站直了,看得杭昭一头冷汗。
“你没事吧,七叔?”
听到杭昭讲话,他额头的灯长亮了起来,隔了很久才灭了一瞬,又亮了起来。
这时杭昭旁边走过一个看起来很有经验的老人,说:“你家这台机器人是死机了啊,快带去修一下吧。”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