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八瑶秘任鼎事记

自那以后,林八瑶便有了个“秘密差事”——每日傍晚哥从阁楼回来,她就捧着画纸和炭笔,坐在院里的老槐树下,听哥讲鼎上的新变化:“今日鼎耳旁沾了点泥,我用软布蘸着温水擦了半时辰才干净”“老吏说,下月要请匠人来补鼎足的小缺口,让我记着提前清出位置”。她一边听,一边在画纸上添补细节,连鼎纹里藏着的细小铜绿都标得清清楚楚。

这天,哥突然说:“老吏要我把半年来的鼎况记成册子,可我写字总歪歪扭扭的,你能不能帮我誊抄?”八瑶立刻应下,当晚就着油灯,把哥的口述一笔一画整理成规整的字。册子末了,她还添了行小字:“鼎身纹饰无缺,铜绿仅存三处,皆在鼎腹下方,不碍礼制。”

第二日哥把册子交给老吏,傍晚回来时,手里攥着个木雕小鼎:“老吏说这册子比官府的文书还细致,特意把他珍藏的小鼎送给你,说‘懂鼎的人该有个念想’。”八瑶捧着小鼎,指尖触到木雕的纹路,忽然想起第一次见青铜鼎时的震撼——原来“守规矩”从不是死板的差事,是看得见鼎上的铜绿,也写得清每一处细节,是哪怕换了种方式,也把“本分”揣在心里。

转眼到了冬至,南商商会要在京城办宴席,请了不少外地来的商户。席间有人提起守鼎的事,说“如今的守鼎小吏看着木讷,倒把鼎护得比往年周正”。大伯笑着指了指身旁的八瑶和哥:“哪是他一个人的功劳?我这侄女,把鼎纹画得比绣娘描的花样还细,兄妹俩一个守着鼎身,一个记着细节,合着才守住这份差事。”

这话让满座人都凑过来瞧八瑶的画纸,有人指着鼎纹赞:“你们南商人连守鼎都这般用心,往后跟你们做漕运生意,我们更放心了!”八瑶望着哥泛红的耳根,又摸了摸怀里的木雕小鼎,忽然觉得,当初女扮男装的莽撞,竟成了最珍贵的经历——原来“守根”从不是某个人的硬扛,是一家人凑着劲,把“规矩”藏在细节里,把“信誉”落在实处,就像江南绸缎庄里,掌柜管着账本,伙计护着布匹,少了谁都不成。

后来开春时,老吏告老还乡,临走前特意把林八瑶和哥叫到阁楼,指着青铜鼎道:“这鼎守的是天下规矩,你们守的是心里的本分——不管是画鼎纹,还是擦鼎身,只要把‘真’字揣在怀里,就比任何礼制都金贵。”八瑶望着鼎身上泛着的柔光,忽然想起大伯常说的“守铺子如守鼎”,原来无论是南商人家的绸缎庄,还是京城阁楼里的青铜鼎,最该守的,从来都是那份不欺心、不偷懒的实在劲儿。

往后每到月初,林八瑶都会把新画的鼎纹册子,和哥记的守鼎日志叠在一起,放进那个绣着“安”字的布包里。布包里的软布换了新的,木雕小鼎的纹路被摸得发亮,就像他们一家人守着的本分,岁岁年年,都暖得像江南的春阳。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