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寒夜同炉暖粟米

腊月的寒风裹着雪粒子,刮得阁楼的窗棂嗡嗡响。林八瑶提着食盒来送鼎纹册时,见北漠质子缩在阁楼下的避风处,双手拢在袖里,嘴唇冻得发乌——他今日去宫中赴宴,回来时错过了宫门,只能在外面挨冻。

“公子怎么不找个地方避雪?”八瑶忙拉他往阁楼走,哥早已生好了炭火,炉上还温着一壶米酒。质子搓着冻僵的手,笑道:“怕打扰你们守鼎,想着等雪小些再找住处。”

八瑶却转身从食盒里拿出粟米和陶罐:“我娘说今日寒,让我带了粟米来,正好煮一锅粥暖身子。你是客人,哪有让你冻着的道理?”哥也附和,往炉里添了块炭:“咱南商人讲究‘客来有热茶’,何况你还是我们的朋友。”

陶罐架在炭火上,粟米在水里慢慢翻滚,渐渐溢出清甜的香气。八瑶守在炉边,时不时用木勺搅两下,质子坐在一旁,看着她映在火光里的侧脸,忽然说:“在北漠,寒夜时母妃也会煮粟米粥,只是我们会加些奶皮子。”

“那下次你带奶皮子来,咱们煮一锅北漠味的粟米粥!”八瑶笑着抬头,火光落在她眼里,像盛着星星。质子望着她的笑,心里忽然软下来——这异乡的寒夜,竟比北漠的暖帐还让人安心。

粥煮好时,雪已经停了。三人围着炭炉,捧着粗瓷碗喝粥,热粥滑进胃里,连带着冻僵的手脚都暖了。质子喝着粥,忽然轻声说:“八瑶,谢谢你。在这京城,只有你们待我这般真心。”

八瑶愣了愣,笑着把自己碗里的红枣夹给他:“朋友之间,本就该互相照拂。就像这粟米粥,少了炭火煮不透,少了水会糊底,得凑着劲,才暖得长久。”

那晚质子在阁楼的偏榻将就了一夜,临走前,他望着炉边还没洗的陶罐,悄悄把一块北漠暖玉放在案上——玉上刻着小小的“瑶”字,像把寒夜里的暖意,悄悄藏进了字里行间。

第二日清晨,林八瑶来阁楼整理鼎纹册,一眼瞧见案上的北漠暖玉。玉质温润,握在手里竟还带着点余温,上面“瑶”字的刻痕细细浅浅,显然是用心琢磨过的。

“这是质子留下的?”哥擦着鼎耳,见八瑶捧着玉发呆,忍不住打趣,“昨日他看你煮粥时,眼神都黏在你身上了,比看鼎纹还专注。”

八瑶耳尖一热,把暖玉放进贴身的布囊里——那布囊原本装着擦鼎的软布,如今多了块暖玉,倒像是揣了团小小的炭火。正说着,阁楼外传来熟悉的脚步声,质子提着个布包走进来,脸上还带着点腼腆:“我……我带了奶皮子,想着今日再煮次北漠味的粟米粥。”

八瑶笑着应下,三人又围在炭炉旁忙活。质子往陶罐里加奶皮子时,指尖不小心碰到八瑶的手,两人都愣了愣,又慌忙移开目光。哥在一旁看得清楚,偷偷憋笑,故意把搅粥的木勺递过去:“你们俩慢慢煮,我去外头看看鼎身的铜锈。”

炭炉噼啪作响,奶皮子在粥里化开,飘出淡淡的奶香。质子看着八瑶认真搅粥的模样,轻声说:“等开春,北漠的草原会开很多花,要是能带你去看看就好了——那里的星星,比京城的亮多了。”

八瑶搅粥的手顿了顿,抬头见他眼底映着炭火的光,像盛着整片草原的暖意,心跳忽然慢了半拍。

粥煮好时,哥正好回来,见两人相视而笑,故意道:“这粥闻着比昨日还香,定是你们俩煮得用心。”质子拿起粗瓷碗,先给八瑶盛了一碗,又往她碗里多放了块奶皮子:“你多吃点,昨日看你没怎么动筷子。”

暖粥入喉,奶香混着粟米的清甜,暖玉在布囊里贴着心口,八瑶忽然觉得,这冬日因为一碗粥、一块玉、一个人,竟比春天还要暖。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