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 3 章

清晨的阳光刚漫过产业园区的围墙,许様就站在了“利群服装厂”的铁门前。帆布包里装着调研本、录音笔和提前打印好的企业档案,封面折角处写着小王昨晚发来的备注:“厂长陈桂英,52岁,申请过3次小微企业补贴均未通过,原因:缺乏规范财务报表。”

街道办的老张踩着电动车赶来,车筐里还晃悠着个保温杯:“许博士,等久了吧?陈姐这厂子不好进,前两年记者来采访,她把人直接轰出去了。”

铁门“吱呀”一声被拉开,一个穿蓝色工装的女人探出头,头发里还沾着根线头,看见老张就皱起眉:“又是来问补贴的?说了我这儿没账本,爱咋咋地。”

“陈姐,这是发改委派来的许博士,专门来听咱们小企业难处的。”老张赶紧打圆场,偷偷给许様使了个眼色。

许様没提补贴的事,只是笑着晃了晃手里的帆布包:“陈厂长,我妈以前也开过小饭馆,知道管账本有多头疼。我不是来查账的,就是想看看您这儿的生产情况,没准能帮上忙呢?”

陈桂英的眼神松了些,侧身让他们进来。车间里弥漫着布料和缝纫机机油的味道,十几台老旧的缝纫机“哒哒”作响,女工们低着头踩踏板,布料在她们手里飞快流转。靠窗的角落堆着几摞成品童装,标签上印着“外贸尾单”的字样。

“坐吧,就这张凳子干净。”陈桂英拖过个塑料凳,自己拉了把木椅坐下,从口袋里摸出个皱巴巴的烟盒,却没点燃,“不是我不想做账本,厂里就三个会计,还是兼职的,上个月刚把去年的税报完,哪有精力弄补贴要的那些报表?”

许様翻开调研本,笔尖悬在纸上没动:“补贴申请系统不是有线上填报吗?您试过吗?”

“试了!”陈桂英突然提高声音,指节敲了敲旁边的旧电脑,“那上面全是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我连权责发生制都听不懂,填到半夜也没填完,还把密码给忘了。”

许様指尖在“线上申请系统”几个字上画了个圈,想起自己在初稿里写的批注。她掏出手机,点开小王发的补贴细则,凑到陈桂英面前:“您看这条,其实像您这种员工少于50人的企业,可以申请简易流程,不用提交完整报表,只要有进货凭证和工资表就行。”

陈桂英愣了愣,眼神里先是惊讶,接着泛起委屈:“没人告诉我啊!上次去政务大厅问,窗口小姑娘就扔给我张单子,说照着填,填不对就不给过。”

录音笔在口袋里轻轻震动,许様按下暂停键,起身走到缝纫机旁。一个年轻女工正在缝袖口,手指被针扎得通红,却只是含在嘴里吮了吮又继续干活。“大姐,你们平时加班多吗?”许様轻声问。

“赶订单的时候天天加,加到十点给二十块加班费。”女工头也没抬,“陈姐人不错,就是厂子利润薄,去年冬天连暖气都舍不得开。”

许様的笔尖在本子上飞快移动,墨水晕开小小的黑点。她想起于植昨晚那条“有任何问题随时打电话”的短信,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悬了悬,最终还是收起了手机——她想先自己把情况摸透。

离开服装厂时已近正午,老张要带她去吃园区食堂,许様却指着不远处的“科创电子科技公司”:“张叔,咱们顺道去这家看看吧?”

科技公司的门面亮堂得多,玻璃门擦得能照见人影,前台小姑娘穿着职业装,听见调研二字就拨通了电话。几分钟后,一个戴眼镜的年轻男人走出来,递上名片:“许博士您好,我是负责人林浩,刚创业两年。”

办公室里摆着几排电脑,几个程序员正对着屏幕敲代码。林浩泡了杯咖啡递过来,苦笑一声:“您是为补贴来的吧?我们申请的‘科技创新补贴’被驳回了,说我们研发投入占比不达标。”

“您的研发费用明细能给我看看吗?”许様接过咖啡,指尖碰到温热的杯壁。

林浩打开电脑文件夹,密密麻麻的表格跳出来:“我们去年花了8万买研发设备,工资里也有3万是研发人员的,可补贴要求研发投入占营收5%以上,我们去年营收才150万,差了5千块。”

许様盯着屏幕上的数字,忽然想起于植要的“补贴发放明细”。她拿出手机对着表格拍了张照,问:“如果能把‘研发设备折旧’也算进投入里,您这占比就能达标,没人跟您说过吗?”

林浩猛地抬头,眼镜滑到鼻尖:“还有这说法?申请的时候没人提啊!”

走出科技公司时,阳光晒得人发烫。许様坐在路边的长椅上,掏出手机给小王发了条消息,附上两张照片:“利群服装厂缺财务指导,科创电子卡研发投入计算方式,这两家的补贴未通过原因可能需要重新核实。”

刚发送成功,手机就响了,来电显示是一个陌生号码。许様指尖顿了顿,按下接听键。

“许博士,我是于植,小王把你发的照片转我了。”于植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点电流的杂音,却很清晰,“科创电子的研发投入计算,是财政科去年的旧标准,今年年初已经更新细则,把设备折旧算进去了,是基层没传达到位。”

许様握着手机的手紧了紧:“那利群服装厂的简易流程呢?很多企业主根本不知道。”

“是我们的问题。”于植的声音没有丝毫敷衍,“去年推简易流程时,只在政务大厅贴了通知,没做下沉宣传。你先接着走访,下午我让综合科整理新细则,明天送到园区里每家企业去。”

许様看着远处正在卸货的货车,忽然问:“于主任,您当初推进补贴政策时,不是想帮这些小微企业吗?怎么会有这么多疏漏?”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传来翻动纸张的声音:“政策落地像穿针引线,线是好的,针眼未必能对准每个线头。以前总想着标准化能少出错,现在看来,还是得俯下身看清楚,每个线头到底长什么样。”他顿了顿,又说“你还在科技公司那边吗,稍等我一会。”

挂了电话,她掏出颗薄荷糖放进嘴里,清凉的味道漫开。

远处的办公楼里,于植挂了电话,把许様发的照片一一保存。小王敲门进来送文件时,于植合上文件,指尖在屏幕边缘轻轻敲了敲,“把新的研发补贴细则印出来,我要亲自去园区送。”

小王刚要走,又被于植叫住:“顺便订两份牛肉面,多加香菜,送到园区东门的长椅那儿。”

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桌面上投下细长的光影。于植看着屏幕上许様的调研本照片,嘴角不自觉地弯了弯——那个带着薄荷糖味的姑娘,已经开始帮他找“针眼”了。而他,也该递上那根“穿针的线”了。

[发财][发财][发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 3 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