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第 87 章

第87章

当夜苏氏果然叫纪明盛给自己读纪逢礼的文章。

纪明盛却推脱道:“娘亲,儿子今日未把祖父的文章带来。”

他近来读书都在纪逢礼的书房,每日来去都不常带书,要带也是带正学的,苏氏闻言也没怀疑。

“那你明日来给我读吧。”她说。

不过到了第二日,苏氏便又将这件事忘了。

本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公爹写的文章再好,也不值得她放在心上,还不如多为丈夫儿子做点衣裳。

哪怕偶尔想起来,也觉得就为这事把儿子叫来有些大费周章。

纪明盛每日一回家就坐在自己房里看书,苏氏是不愿去打搅他的。

于是一日日的,这事就一直忘了下去。

之后也再没想起来。

只是有时听下人说,公爹的那文章是讲他在围炉院教授学生的事,听闻不少上门的达官贵人,都想把自家的儿孙送来围炉院呢!

教学生有什么好写的?她儿子女儿都在围炉院读书,可不比外头那些眼巴巴瞧着的人强?

在这样的对比下,苏氏的心情又肉眼可见的好了起来。

尤其是邹汀兰纪淑云纪淑娴等人都不在了,别院里的纪家女眷只剩下自己与婆母,看不顺眼的人都走了,苏氏可不得心情好?

就是不知为何,那些登门拜访公爹的客人们,竟然个个都要去看一看那红薯地,好像那块红薯地具有特殊的意义似的,真是叫人费解。

*

祖母的话穗宁还是听的,知道许家茶庄里有长辈在清修后,穗宁便收敛了许多,住进茶庄好几天,一直都安安分分乖乖巧巧,每天除了读书就是跟女先生学习。

一开始宋诗南只教她学琴,后来不知怎么的,又开始教穗宁学画,问她缘由,宋诗南说她的小人书画的太丑了。

“那不是丑,小人书就是那样的画法!”穗宁为此大声抗议。

宋诗南闻言,拿起毛笔在纸上轻轻巧巧勾勒几笔,眨眼的功夫,一个可爱又有趣的q版小人便跃然纸上,那活灵活现的模样比穗宁画的小人不知好看到了哪里去。

“可是这样的画法?你瞧我画的如何?”

小女娃呆呆瞪着双眼,一句话也说不出,像一只傻乎乎的胖头鱼。

片刻后,她捂着脸羞愧的呜呜假哭:“我不活了!”

怎么能这样欺负人!这里的人难道都是天才吗!

小表哥是一个,现在宋先生又是一个,看一眼就能学会这也太逆天了吧!

宋诗南道:“学问一道就该精益求精,若都如你那般,只学一点粗浅功夫便不学了,岂不人人都是半吊子?”

穗宁:“呜呜我知道了,先生别骂了,我学还不成吗?”

好不容易逃离了祖父,结果又落入宋先生的魔爪,为什么他们都要压着她学习?怎么就不能给她一点玩乐的空间呢?

唉!小孩子真的需要童年的啊!

教着教着宋诗南又不满足了,又要来教穗宁学棋。

起因是见穗宁拿着围棋子跟小表哥下五子棋。

宋诗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看小女娃玩五子棋玩的津津有味,顿时恨铁不成钢,当日就给穗宁加了一节棋艺课。

穗宁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惊呆了。

怎么可以这样?

她不就是下几局五子棋吗!难道是犯了天条了吗!

小女娃气愤不已,便在棋艺课上拉着宋诗南玩宫斗飞行棋。

结果在输了两局之后,宋诗南飞快把握住游戏要领,立即反败为胜,之后每一局穗宁都被她玩得丢盔弃甲,毫无胜算。

穗宁:“……”

溜了溜了,惹不起难道我还躲不起?

从此之后,穗宁除了学习的时间绝对不在女先生面前逗留。

她要保证自己玩耍的权利!

这几天里穗宁也见到了那位清修的许家长辈。

她实在憋的不行,有天正巧风和日丽,便与小表哥、禾安他们一起去后山放风筝。

风筝也是他们自己亲手做的,将细细的竹篾编成燕子老鹰小鸡小猫等形状,用细细的丝线缠起来固定好,再将白纸用浆糊糊在竹蔑上,白纸上就可以作画了。

这个世界娱乐太少,对孩子们而言,自己糊一个风筝就是玩乐了。

花半天时间慢悠悠的做风筝,再等到傍晚黄昏时分,暑气降下来,去后面的山坡上放风筝。

茶庄很大,比纪家的别院大得多,分为前半山和后半山。

前半山上大多是茶园,以及一些修好避暑或是待客的院子。

后半山是一片山林,长了一片白杨树,那位许家长辈就住在白杨树林里的宅院,穗宁来这里几天都没见过他,刚来的那天接待他们的也是茶庄里的管事。

白杨树林前有一片芳草萋萋的山坡,正是适合放风筝的地方,穗宁那天和人去那里放风筝,放着放着回头一瞧,身后不远处就站着一位身着道袍的老人,正满面笑容的看着他们。

那老人长着一副老神仙的样子,鹤发童颜,神情和蔼,却叫人不敢随意放肆,周身自有一股威仪。

其他人都不敢上前说话,穗宁这个社牛却是胆大的很,见老人看起来很好说话的样子,立马就顺杆爬颠颠的跑过去跟人聊天。

她长得精致可爱,说话奶声奶气,看起来天真烂漫,却又懂得揣摩人的心思,知晓交往的分寸。

说了一会儿话,她便顺利与老人熟了起来,那老人自称许爷爷,让她也叫他爷爷,以后可以常来玩。

穗宁可不是那种会跟人推辞客套的人,当即就一口答应了下来。

之后果然常常去找许爷爷玩。

穗宁的特性在这里发展的淋漓尽致,一旦跟许爷爷这个茶庄的最**oss打好了关系,她立马就原形毕露,不再像之前那样安分。

每次一下课,小女娃一溜烟就跑没了影,不是跟人出去采桑葚,就是去林子里捉蝉,还有一回她半夜拉着一群学生去林里挖蚕蛹,挖出来的蚕蛹用热油一炸一炒,吃起来一口一个香喷喷嘎嘣脆,还特意给许爷爷送了一盘子过去。

后来穗宁才得知许爷爷不食荤腥,所以那盘子都蚕蛹分给下人吃了。

把能玩的东西都玩的差不多了,穗宁的目光放在了那一片茶园上。

茶叶也是好东西呀!

不仅可以做奶茶,还能做茶叶蛋呢!

于是小女娃又拉着一群人去采茶叶,围炉院的学生们种过地采过茶钓过虾捉过蝉,不得不说他们的人生经历也是很丰富多彩了。

不过这种丰富多彩都是在遇见穗宁后才有的,在此之前,他们与这个世界其他的读书人一样,睁眼便是书本,埋头便是圣贤。

采回来茶叶后,一群学生们还跟着庄子里的茶农们学炒茶,晒茶,制作茶饼,最后每人都自己制作了一包茶叶带回家,个个都心满意足的不得了。

虽然他们种过几回地,但这还是第一次拿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呢!

穗宁也用做好的茶叶做了一锅茶叶蛋,分给茶庄里的每个人吃。

许爷爷依旧没吃,但他对茶叶蛋表示了高度的赞扬,还找穗宁要了方子说要送到家里去给家人尝尝。

来到茶庄的半个月后,大家都开始想念别院了。

想念家人,更想念那块红薯地。

“岁岁,别院里的人还没走吗?咱们要在这里待到什么时候啊?”

“我也不知道呢。”

小女娃两只小手捧着自己的脸颊,哀愁的叹了口气。

在别庄的日子很潇洒,除了每日跟先生学习之外,其他时间都可以自由自在的玩耍,这里没人管她,娘亲对自己也很是纵容,没有了祖父板着的那张老脸,生活好像都变得有点没滋没味起来。

而且她也想太婆婆了。

之前在别院里天天都能见到老人家,可这回都出来半个月了,这么久没见人,她也想念的紧。

也可能是许爷爷与太婆婆很像,所以她睹人思人了吧。

还有曲辕犁的事,朝廷的传信回来了吗?爹爹得到嘉奖了吗?

就在前天穗宁入梦的时候看到爹爹的果实从黄色变成了橙红色,当时她心里就隐隐有所预感,大概是曲辕犁的反馈到了,可自己没有亲眼见到,就总觉得差了什么。

自家爹爹走上人生巅峰,她怎么能不亲眼见证一下呢?

唉!

好可惜哟。

“妹妹别叹气,明天我叫杜白去别院走一趟,瞧一瞧那边的情况。”

一只修长白皙的手伸过来,轻轻摸了摸小女娃的脑袋。

然而她却不知,自家别院里不仅人没少,反而还更多了呢!

这事还要从半个月前说起。

徐贤亲自看了曲辕犁之后,立马就安排人马将曲辕犁送去京都,一刻都不带耽误的,在他看来曲辕犁就跟自己的政绩挂钩了,所以他比纪经天还要殷勤。

经过七八天的跋涉,曲辕犁被顺利送到了京都,呈到了天子眼前。

确如徐贤所说,天子正为淮南道的旱情焦头烂额。

淮南道日日都有奏折发来,一封比一封急切,一封比一封情况更严峻。

天子几乎是眼睁睁看着旱灾席卷整个淮南道,却毫无还手之力。哪怕他为一国天子,也不可能去抵抗天灾。

他唯一能做的便是发布一些抚民政策,降低粮价,开仓赈粮等等。

然而灾情蔓延太快太广,淮南道的富户们也将粮食抢购一空,甚至恶意抬高粮价,使得百姓无力购买,即便天子下令砍了几颗脑袋,也无法制止这股歪风邪气。

民情激愤,淮南道隐隐有些不安稳,甚至不乏叛乱逆谋的事发生。

天子本就体弱,因为这事还病了一场,半个月了天子的病还没好,每日都是强撑着病体上朝,脸色一日白过一日。

朝廷内外都能看出天子糟糕的心情,以及情况的严峻。

所以当曲辕犁从遥远的泰安县运送到京都,整个过程中没有遭到任何一点阻拦,京都的大臣一得到消息,立马就将曲辕犁送了上去。

哪怕曲辕犁并不能解救淮南道的危机,也不能消除那天灾旱情,但至少能让天子欣悦一场,也是好事一件。

要知道淮南道那边的官员已经被砍了好几个了。

如今整个淮南道为官者都战战兢兢,生怕天子的怒火烧到自己身上,丢了乌纱帽是小,没了命才是大呀!

就算不是淮南道的官员,每日里也是缩紧了脑袋,绝不敢冒出一点头叫天子注意到自己,唯恐城门失火殃及成池鱼。

所以这曲辕犁一定要献上去,还得大张旗鼓、热热闹闹的献,叫天下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桩功绩。

如此方能证明,虽然天降大旱,但天子收获了曲辕犁!天子授命于天!天旱不是因为老天恼怒了天子!天旱只是一场意外!

至于那发明了曲辕犁的小官,嘶……这运气也是好的没谁了!

往后只要天子还在位,他的仕途便只会是一片坦途。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7章 第 87 章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