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书院新生活

跟这样的人当室友真是压力山大呀,虽然他们是私塾的同学,但是论起来还真的不熟,不过他们不熟没关系,他们父亲熟啊!都是一个村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而且两位父亲还曾是同窗。没错,是同窗,私塾的同窗。岳展父亲有限的几年私塾生涯中与岳承霄父亲同窗过,所以两人还是很熟识的。不过不同的是岳展父亲上了几年私塾就不上了,而岳承霄的父亲一路考上了举人,现在在县里做教谕。

两位父亲在那攀谈,岳承霄的小厮帮着拾掇床铺,没一会儿功夫就收拾好了,书院有规定不许学生带小厮,为的就是锻炼学生自食其力,所以收拾停当所有人都走了,崔翰有课业也急急忙忙走了,只剩下岳展、岳承霄还有好朋友岳端。

看着时间还早,岳端就当起了向导带领他们逛遍了岳麓书院。一边走一边介绍着课堂的分布,食堂的位置,打水的地点,借书室在哪,怎么借阅书籍,事无巨细都一一告知。

岳麓书院作为一所历经百年的书院,不仅有它独有的古韵还经过十几次的扩建,现在的岳麓书院占地上百亩,他们逛了一下午也只是逛了书院的四分之一,来日方长,毕竟以后几年都要在书院了,有的是时间慢慢了解。

逛了一下午三人都有些饿了,刚好到饭点了,他们就走到食堂。一进食堂岳展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这是一座能够容纳几百人的食堂,一条条桌椅板凳整齐的排列着,一眼望不到头的橱窗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饭菜。沈端显然已经习以为常了,他熟练的拿起一旁的餐盒顺着橱窗往前走,一边走一边将自己想吃的饭菜放到食盒里。

岳展跟岳承霄也赶忙拿上食盒跟着岳端,像他一样看到想吃的就往食盒里放。一圈走下来岳承霄跟岳端拿的食物差不多,三四样小菜,一份米饭,一份粥,一碟小点心。

等他们找到个位置将手中的食盒放下,回身看向岳展的时候都惊呆了:只见他双手各端着一个食盒,左手食盒里最下面一层放了四碟小菜,上面又摞碟子,足足摞了六七层碟子的食物,光看着重量就不轻,然而他一只手就将那食盒托的稳稳的,另一只手端着另一个食盒,里面放了三碗粥,六个馍馍。再看那始作俑者,他本人丝毫没感觉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他将餐盒里的碗碟一一摆放到餐桌上。光他自己的碗碟就摆了满满一大桌,比岳承霄跟岳端两人眼前的食物加起来的都多得多。

“展弟,你拿这么多能吃完吗?”岳端不由问道,脸上写满了不可置信。

“当然能啊!”岳展理所当然的回道。

“其实你可以吃完不够再去拿的。”岳端怕他以为只能拿一次又强调道。

“吃一顿饭这一趟趟的来来回回拿多麻烦,不如这样一次拿够了。”他理所当然的边说边坐下,

见二人还站着,“你们愣着干嘛呀,快坐下吃饭呀!”

岳承霄先一步坐下,他虽然也震惊但是因为之前也见识过他的饭量,所以能接受良好,倒是岳端他没跟岳展一起吃过饭,不知道这家伙是海量,全程一眼不错的看着岳展,把岳展看得浑身不自在,他抬起头看着岳端认真的问道,“端兄,我脸上有什么东西吗?”

“哦哦,没有,没有。”意识到自己失礼的岳端忙拿起馍馍吃起来,不过余光还是会撇向对方的食盒,等岳展吃完,岳端的视线就从岳展的食盒转向了岳展的肚子。这肚子可真能装啊,怎么能吃得下这么多东西的。看着岳展也不胖啊,仔细端详最近倒是壮实了不少。

事实上不止岳端好奇,食堂里好多书生都悄悄打量岳展,也不怪他们打量,他们悄木声的侧目已经算含蓄的了,没看到食堂里负责打饭的大叔婶子都目瞪口呆了。这些可都是在食堂里见惯了大风大浪的人,他们早听说私塾有个一天能吃一车货的学生,今天可算是见到本尊了,传闻诚不欺人啊!现在好了,这吃货来了岳麓书院以后的饭菜可得多准备些,他一个人吃的顶七八个庄户小子的饭量了。

在这一顿饭之前岳展饭桶的名声也只局限于岳麓书院附属私塾,岳麓书院私塾食堂和岳麓书院食堂,两个食堂毕竟都隶属于岳麓书院,人员消息互通有无。这一顿饭过后,整个岳麓书院都悄悄传开了:今年新来的学子里有个饭桶,一顿饭炫下来恨不能把食堂的餐桌给啃喽!

当然以上这些岳展都选择了视而不见。那些目光太熟悉了,他会不知道别人悄悄打量他?

笑话,难道要为了他们的眼光自己就不吃了,就饿肚子吗?他才没有那么傻,别人爱怎么说怎么说,他照吃不误!该吃吃,该喝喝,遇事别往心里搁!

还有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他得吃饱啊,每天晚上在系统里消耗实在太大,如果他不吃饱,一节课下来他要被系统里的武师傅揍得满地找牙了~~~

第二天卯时一刻岳展就跟岳承霄就早早起来收拾停当后按照书院的安排来到了新的学馆内。他们以为已经去的很早了,然而到了才发现大家都基本上到齐了,他们环顾一周碰到了几个熟面孔,是私塾里一起考进来的学子,还有一些不认识的,大概是周边的私塾学馆里的学生通过考试考进来的,毕竟岳麓书院这么有名,想考进来的学生多如过江之鲤。

两人在最后一排找了个空座坐下,掏出昨天领的书本开始预习新的书本知识。

一个时辰的晨读时间结束,随着钟声响起,大家停下书生的声音,不约而同的起身去食堂吃早食,早食的时间是三刻钟。

三刻钟后大家又陆续回来坐好,等夫子来上课。

没一会,一位穿着儒雅的四十岁左右的清朗男子就出现在学馆门口,他见大家都低着头就清了清嗓子,迈着四平八稳的步子缓步走进学馆。

他一进来就介绍了一下自己,以及对他们这一批新入学的学子的课业安排。

岳展一听就听明白了,这位自称卓夫子的先生的角色相当于现代大学的辅导员,不具体分管哪个科目,但是学子的大事小事无论是学业上还是生活上遇到问题都可以找他。

至于课业安排上,听卓夫子的意思那内容是私塾没法比的。以前私塾只讲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就要开讲,讲《四书》朱熹的注解,再读八股文选,再开始学写八股文。

学写八股文的过程,可不是简单的一蹴而就。它需要学子们先学“破题”,学会“破题”之后再继续学“承题”、“起讲”等部分。直到每个部分都学会,并融会贯通才算粗粗学会八股文了。

八股文写的水平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以后能否考中秀才,进而考中举人、进士功名。八股文从熟练运用到见解深刻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常年累月的慢慢摸索,是一个无限加深探索的过程。

可以说,写八股文难,写出一篇有见解,有深度并精彩的八股文贯穿了科举考生整个科考岁月。

而现在,他们只需要读熟《四书》、“五经”,明辨四声学会对对子的基础上,学会八股文的形式。等学会了这些,则需要经年的研究八股范文了,不过说这些,还为时过早,光《四书》、“五经”就够眼前这些学子喝一壶的了。

当然岳麓书院作为全国的知名学府可不是生产书呆子的地方,它要求进入书院的学生要修习君子六艺,即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统称,也就是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绘画、算数这些必须学习的技艺。对岳展来说学习这些体能课程还能让自己的一身本事有个出处可谓一箭双雕了。

这些技能的考校虽然有些是不列入科举考试的内容,但是凡在书院学习的学生这些科目必须合格。

岳展听着夫子的讲解,感情这岳麓书院平时上课内容这么丰富。他看着课表上琳琅满目的内容不禁咋舌,看看,这才是全国知名学府的底蕴,未来书院的学习生活真是让人期待呀!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逍遥
软萌
开始播放